今天一個好朋友打電話,說最近莫名其妙的總是手指發麻,會不會是要腦梗了?
我問他都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手指麻。
他說:一般都是半夜睡著了,有時候就麻醒了,活動一下就好了;活著有時候在桌上趴一會也會發麻。
我又問他有沒有糖尿病、高血壓、頸椎病等等問題;他說去年查體都沒事。
我告訴他,估計就是有時候一個姿勢時間久了,上肢血管和神經被長時間壓迫,造成血流不通暢,手部得不到血液的供應,就會會出現麻木症狀。建議加強鍛鍊,記得多活動活動。
其實導致手指發麻的常見原因有不少,最常見的包括:
一、神經受到壓迫
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症候群」。表現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y有時候還會伴有抓握力量下降,夜間睡眠中痛醒的情況。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多由鍵盤操作導致。
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症候群」。表現為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運用。肥胖、糖尿病、甲狀腺患者患病率較高。
結合症狀查體,以及神經傳導檢查,可以確診。初期保守治療,後期可手術治療。
二、頸椎病
隨著工業化現代化,很多人的工作,我在伏案,都在電腦前;休息時候也在看手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頸椎病。據統計,公務員有70%都或多或少合併頸椎病。手指發麻另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頸椎病,頸椎病多以單側手指發麻為主。
頸椎病常常還會伴隨別的不舒服,並不僅僅手指發麻,還可能出現頸椎疼痛,肩膀疼痛,頭暈、昏昏沉沉、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等等表現。
結合症狀及行頸椎CT或核磁檢查,可以以確診。首先得去除誘因,不要久坐,坐一定的時間一定主動的活動活動,平時下班後也得安排時間加強運動。對於通過休息以及逐漸活動,無法改善者,可行按摩、牽引,嚴重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三、會不會是中風呢?
有很人像我朋友一樣,手指發麻,懷疑中風?只能說不能完全排除,但肯定不是最常見的中風表現。我們平時最常見的中風表現就是說話不清楚或失語;雙側四肢力量不對稱,或偏癱;口眼歪斜嘴角歪斜;半身不遂等等是中風最常見的表現。
除了這些表現,還可能出現走路偏斜,不能走直線;看不清或看不全;喝水嗆咳、吞咽困難等等;也會出現一側肢體麻木。
肥胖、動脈粥樣硬化嚴重、房顫患者、有三高的患者,如果出現一側肢體麻木,要懷疑中風。
需要通過腦CT或核磁進一步確診,急性腦梗死需要溶栓或取栓,長期治療以健康生活和預防血栓為主。
四、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
如果有糖尿病的患者,先要懷疑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四肢,尤其下肢麻木、蟻行、蟲爬等等感覺。糖尿病末梢神經炎是糖尿病最多見的併發症之一。
可前往內分泌科進一步確診,治療首先要嚴格控制血糖,同時對症治療,改善神經血流、改善神經營養、糾正代謝紊亂等藥物。
五、情緒激動
有人在生氣激動後,尤其女性,就會表現為四肢末梢麻木,同時還可能伴隨臉面麻木,心慌、胸悶憋氣等等症狀。但是並沒有明確的疾病,這是過度通氣導致的。簡單說就是激動後,呼吸加速,體內二氧化碳過少,導致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降低(低於5kPa),呼吸性鹼中毒,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
這種情況,一般控制情緒,減慢呼吸頻率,也可報紙卷一個長筒,罩住口鼻,以增加呼吸道死腔,減少CO2的呼出和喪失,逐漸就能緩解。
總之,手指發麻有很多原因,以上5種是比較常見的手指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