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關係的醫科大學:協和和貴醫、上醫和重醫,北醫和西交醫

2020-09-15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中國不少大學都設有親戚關係的,尤其是特別講究傳承的醫科類大學,今年就介紹幾所大學,這些有親戚關係的大學,關係好的不得了,保送研究生,聯合培養研究生,那都是水到渠成。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和重慶醫科大學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就是以前的國立上海醫學院,當年最牛的國立醫學院,起源於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當年實力和協和醫學院不相上下,甚至更牛。上海醫學院曾經是首批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在2000年和復旦大學合併為新的復旦大學,成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不過很少人知道,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和重慶醫科大學關係特備好,以為你當年上海醫學院內遷到重慶,重慶醫科大學就是在當年的上海醫學院基礎上建設的。

1955年4月,在高教部、衛生部關於建立重醫的《方案》指示下,上海第一醫科大學成立了以上醫首任院長顏福慶為主任的重慶醫學院籌建委員會。分遷來渝組建上海第一醫學院重慶分校,後獨立成立重慶醫學院。現在重慶醫科大學裡面就有一個紀念門:國立上海醫學院,

現在的重慶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關係好得不得了,定期聚會,共話西遷情,目前復旦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重慶醫科大學-復旦大學聯合培養臨床醫學專業「5+3」一體化的學生,第一年就是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學習就讀。

北京協和醫學院和貴州醫科大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大家都知道,是國內實力最強的醫科大學,不過國內和協和醫學院有血緣關係的大學其實不過,

現在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目前實力最強的醫學院,沒有之一,1938年,抗戰爆發,北平協和醫學院內遷,熱帶病學專家李宗恩博士籌辦創立了國立貴陽醫學院,並擔任首任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80多名教授在貴陽任教,其中4人成為院士(學部委員)、20餘人成為國家一級教授。當年的國立貴陽醫學院,是六大國立醫學院之一。

兩校關係好得不得了,2019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支援貴州醫科大學開辦臨床醫學創新班,雙方將聯合培養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這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首次以「協和班」命名支援高校辦學。


「協和班」計劃招生32人。該班當年畢業人數的15%的優秀畢業生,將擇優推薦免試錄取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

北醫和西交醫

北京醫科大學,首批16所全國重點大學,現在已經併入北京大學,西安醫科大學也是當年衛生部直屬高校,賓茹西安交通大學,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

很多人不知道這兩個大學其實是一個血脈出身,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是中國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學校,後來醫科改為醫學院,成為北平大學醫學院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立北平大學西遷,部分醫學院師生一同西遷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1950年改稱為西北醫學院,1956年改稱西安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西安醫科大學,後併入西安交通大學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

北京部分復校成為北京醫學院,所以目前北大醫學院和西交醫學院是親兄妹關係。

另外的鄭州大學醫學院和第三軍醫大學也有血緣關係,第三軍醫大學血緣來源於國立中正醫學院(第六軍醫大學)、中原大學醫學院,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中留開封部分)合併組建中原大學(醫學院);1949年,中原大學(醫學院)分出,改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後來成為第七軍醫大學

後來第六軍醫大學和第七軍醫大學合併為第三軍醫大學,就是現在的陸軍軍醫大學

所以原來的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現在的鄭州大學醫學院,一部分和國立中正醫學院共同成為陸軍軍醫大學

最早的河南醫學院也是部屬高校額,領導都得中央任命呢。

老鐵們,這些親戚關係的醫科大學,你們知道麼?

相關焦點

  • 談西遷精神,訪西遷前輩……復旦上醫這樣銘記兩度遷渝奮鬥史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以及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軍,重慶醫科大學副校長楊竹和西遷老專家代表,上醫重醫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師生代表,上海市文聯戲劇家協會代表等參加座談會。1940年,在抗戰的烽火中,國立上海醫學院輾轉來到重慶歌樂山下的龍洞灣辦學,六年時間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醫學教育體系,被譽為「大後方醫事中心」。
  • 上醫重醫舉行「西遷精神」座談會暨共建「愛國榮校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8月7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和重慶醫科大學「西遷精神」座談會暨共建「愛國榮校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重慶醫科大學第二教學樓316會議室舉行。兩校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紀念上醫抗戰遷渝80周年和分遷籌建重醫65周年,共同緬懷先賢前輩的奮鬥歷程,共話傳承弘揚「西遷精神」,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醫學院、服務健康中國戰略、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 承協和風骨 展貴醫精神!貴州醫科大學「協和班」致力於培養本土...
    而從以往經驗來看,醫科類專業依舊是考生們的熱門選擇之一。今年招生季前夕,記者來到貴州醫科大學,實地探訪了由該校在2019年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共同培養創建的首屆臨床醫學創新班(以下簡稱貴醫「協和班」)。那麼,相對去年,今年的招生政策有何變化?「協和班」的特色又何新亮點?已經學習了一年的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又是什麼模樣?
  • 清華醫學院歷史、現在和未來:與協和的聯姻、與首醫的緋聞
    最好的標的就是原衛生部的11所直屬高校,包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 、同濟醫科大學、湖南醫科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山東醫科大學、西安醫科大學和中國醫科大學這裡面,
  • 從博士招生計劃看1990年代全國重點大學15強
    1990年代辦學體制實行條塊結合,教育部領導綜合性大學和多科性工科高校,其他部委領導單科性工科高校,全國重點大學主要集中在部屬高校,起到引領示範作用,服務國家大局。當時全國高校博士點還不多,博士生導師需要國家批准,數量還很少,博士招生反映了各學校辦學實力。1994年全國招5700名博士,國家教委佔了2800名,國家教委集中了全國最重要的重點大學。
  • 協和和清華要分手了?聯姻 14 年,是珠聯璧合還是同床異夢?
    2002 年 9 月,教育部、衛生部兩部領導籤署了清華大學與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緊密合作,共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協議,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進入「211」和「985」工程建設項目,但「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名稱從未正式註冊和使用過。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協和」全名還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專業前10強大學!北醫協和博士留院難,首醫笑了!
    、中南大學 、中大、川大 首都醫科大學是A+、A、A-學科中唯一一個普通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很多人都稱這所大學為首醫大,創辦時間為1960年,也有人叫這所大學為首醫。
  • 2020年中國醫科大學臨床實力排行榜,重醫排名15陸軍醫大19!
    臨床實力排行榜相比直接院校排名更能體現一個醫科大學直屬醫院的綜合實力。2020中國最佳醫學院校臨床實力排行榜,主要衡量醫學院校直屬附屬醫院的臨床實力,分別從直屬醫院數量、直屬醫院質量和臨床能力三個二級指標進行衡量,採用極大值法進行計算,總分為100分。本次重慶兩所醫科大學均入選臨床實力排行榜前20,其中重慶醫科大學排名15,陸軍軍醫大學排名19,成績非常不錯!
  • 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錄取分數低的可憐,難道這所名校這麼好考?
    說到醫科學校,估計首先想到的是鼎鼎大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啦!也就是原來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這所醫科大學說自己排第二,估計沒人敢說排第一,協和醫學有多牛逼,業內人士是感慨頗多的,在2018年高考招生的錄取分數中,這所學校分數低的可憐,你相信嗎?
  • 中山大學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學雙雄,誰持牛耳?
    廣東省有很多醫學院,不過最出名的肯定是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和南方醫科大學。歷史南方醫科大學是原來的第一軍醫大學,實力非常的強,當年也是軍醫第一名,197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是軍隊裡面第二所醫科類全國重點大學,第一個是第四軍醫大學。不夠比較遺憾的是南方醫科大學因為實力原因被下放為地方管理,現在是廣東省省屬院校。
  • 上醫文化最核心的是「為人群服務」的精神!第七屆上醫文化論壇舉行
    本次論壇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校友會主辦,復旦大學校友會協辦。此次論壇同時設立北京、福州、杭州、青島和南加州五個分會場,線上線下600餘名校友齊聚一堂,共享文化盛宴,共論精神傳承。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終身教授饒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闞海東等三位上醫校友和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先後發表主題演講。
  • 北大醫學部、清華醫學院、協和和首醫北京四大醫學院哪個更好?
    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四所大學的分數都很高,各有特點,都非常優秀,看你適合哪個。北京協和醫學院:高考招生目錄在清華大學的臨床醫學大類裡:臨床醫學(協和);所以分數至少達到清華的分數線。
  • 青海本科批投檔線公布,醫科大學表現強勢,西交利物浦淪為三本
    近日青海公布了本科批提檔線,醫學專業表現強勢,北大醫學部以661分的投檔線強勢登頂把清華北大甩在了後面,南京醫科大學等院校分數超過一眾985高校!同時在其他省份可以和985比較的西交利物浦在青海投檔線只有362分和三本相當,不禁令人唏噓!
  • 貴州醫科大學榮獲「全省文明校園」稱號
    長期以來,貴州醫科大學堅持「文化建校」理念,秉承「誠於己、忠於群、敬往思來」的校訓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高校「五大」核心職能,緊緊把握「六好」標準,持續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提升廣大教職醫護員工生文明素養和學校文明程度
  • 貴醫「協和班」,貴州高校「第一班」 ,600分及以上考生29人
    在今年的貴州高校招錄中,貴州醫科大學再次成為「高分收割機」。據統計,全省高校今年在省內招錄的600分及以上理工類高考生共計38人,其中,貴州醫科大學佔據30人,佔比78.95%;該校「協和班」佔了29人,佔比76.3%。 此外,今年貴醫「協和班」錄取的學生中,最高分633分,再創貴州高校省內招錄第一高分歷史記錄!
  • 東齊魯,西華西,南湘雅,北協和,援鄂醫療隊亮王牌,到底強在哪
    而這次援鄂的醫療隊中的許多人,都來自中國實力最強、歷史積澱最悠久的一批名老牌醫療單位:協和醫院、華西醫院、齊魯醫院、北醫三院、解放軍總醫院、朝陽醫院、華山醫院、湘雅醫院、南方醫院、瑞金醫院……而說到中國歷史悠久的醫療機構,可以相比於江湖上「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地位的,當屬在醫療界廣泛流傳的「東齊魯,西華西,南湘雅,北協和
  • 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部
    1916年,負責設計協和建築的柯立芝來華考察豫王府,決定設計建造一座中西合璧的有著宮殿式外觀的校園和醫院群建築。1917年9月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幫助建立北京協和醫學院,開辦醫預科,附屬醫院為北京協和醫院。
  • 北京協和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對比分析
    北京協和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是全國知名的醫科大學,近日,首醫公布了推免生招生名單,本文根據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和推免生公示名單對比分析2021年這兩所院校的碩士招生計劃。1.首醫招生專業數和計劃數較多2021年首都醫科大學的計劃招生人數約為1100人,比北協和的計劃招生人 數多36%。首都醫科大學的招生專業數達到88個,其中包含病理學、醫學倫理學等7個自主設置專業。北協和的招生專業數比首醫少十餘個,該校包含比較醫學、圍術期醫學等6個自主設置專業。
  • 考研貴州醫科大學怎麼樣?-藍基因
    考研貴州醫科大學怎麼樣? 貴州醫科大學原名「貴陽醫學院」2015年4月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貴醫作為貴州省最好的醫科大學,在貴州省就業還是比較不錯的,畢竟很多醫院都有地方保護主義。如果同學們以後想在貴州這邊發展,而且習慣這邊的風土人情以及飲食習慣,那就大膽報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