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長沙市教育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0年長沙市中小學招生入學政策。其中包括,今年中考時間延期、民辦中學超員搖號、全面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長招生、望城區與市內五區同招並軌等8大變化。
此次政策調整不僅讓普通中小學對入學招生的要求變得更為嚴格,還大大增加了今年中考生的競爭壓力。
遵照教育部通知要求,參照高考、學考時間安排,全市中考時間延期1個月舉行,具體時間安排在7月16至18日,中考成績7月31日揭曉。城區小學升初中聯合微機派位時間安排在7月4日,8月中旬進行初中、高中招生錄取工作。
2020年開始,全面取消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初中學校(含民辦學校、子弟學校)原體育、藝術、科技等各類特長生招生項目全部取消,不再安排相應招生計劃。
全面推進民辦學校招生電腦派位錄取。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初中學校,實行電腦派位隨機錄取;對報名人數少於招生計劃數的,在接收全部報名學生後,富餘學位面向全市徵集志願,徵集志願數大於富餘學位數的,實行電腦派位隨機錄取。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主要接收本地生源,不得跨市州招生。民辦小學招生納入屬地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
為貫徹落實中央深改委《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及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市教育局、文旅新局、體育局三家聯合制定《2020年長沙市初中體育藝術後備人才基地建設方案》,根據我市體藝人才優勢項目和項目特點統籌確定基地數,按照項目特色下達人才培養計劃,委託基地進行培養。
2020年建立體育項目基地47個,藝術項目基地12個,為國家培養輸送青少年體育藝術後備人才。
從2020年起,義務教育階段不再新批特色學校,原有體育學校、藝術學校以及外國語學校嚴控特色辦學規模,大幅減少特色招生計劃。特色招生主要考察學生的特色發展狀況,嚴禁書面測試、文化擇優,實行全程錄像,加強監督與管理。已批准設立的外國語學校,每個區僅限一校且只限在本行政區範圍內進行特色招生。
對報名人數不足招生計劃數200%的,實行電腦派位隨機錄取;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200%的,由學校統一組織考察學生的特色發展狀況,按照1:2的比例確定入圍名單,實行電腦派位隨機錄取。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整合勞動教育相關內容納入初中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綜合素質評價進行了整體優化。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落實保護關心愛護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各項政策的具體措施》精神,對獲得表彰的援鄂及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其子女限在2020年招生錄取時享受優待政策。
入讀義務教育階段可在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住房周邊,按照相對就近原則,安排在教育質量較好的公辦學校就讀,不能跨行政區域擇校;在高中學校招生錄取時,可享受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從2020年起,望城區招生入學工作納入城區統一管理。為確保望城區招生融城工作有序過渡,高中招生設立三年過渡期。
這是望城區首次與市內五區中招並軌,所以今年長沙中考生不得不面臨的一個挑戰是,今年初中畢業生相比去年競爭人數增加了10000+。
以下是今年初中畢業生的分布情況。(根據今年體育中考考試人數而來,以作參考,不代表最終中考人數)
人數越多,意味著競爭越來越殘酷,去年城區初中畢業生有37023人參加中考,今年就有47203人,如果還是按照去年的招生計劃,那將會有50%左右的學生進入職高(長沙初升高生源向職高分流」措施+長沙中考等級制度)。
一個初中畢業生,如果初中階段學習狀態不夠好、學習能力不夠強,學習成績尤其是中考成績「砸了鍋」,甚至一個偏科嚴重的學生有某一門科目的中考成績評等偏低,那麼,無論他或她怎樣痛定思痛打算未來發憤圖強、刻苦學習以通過三年後的高考考上一個985、211或者現在所說的「雙一流」大學,都難上加難。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初中學校就讀時,都應該非常慎重,比起隨機派位進入一所公辦學校,不如選擇既低調又有實力的民辦學校。
像湘一立信、師大思沁等這些新辦的民辦中學,既能共享名校的教育資源,還能在沒超過派位人數的時候,再進行自主招生,升學的機率將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