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年前的4月20日,「玫瑰少年」葉永誌逝世。這位「娘娘腔」的少年曾因性彆氣質陰柔而在校園中遭到霸凌,引發了臺灣社會對校園暴力與多元價值的思考。
然而20年後的今天,「性少數」一詞在中文語境下仍然是難以啟齒的存在。我們的社會是否能包容不同的聲音,給予這些性/別身份和主流有所「偏離」的青少年以成長的空間呢?
回顧2018年4月,新浪微博平臺宣布清理同性戀題材內容;2019年4月,微博Les超話、豆瓣Les Sky小組被封禁……在這個不普通的月份裡,LGBT社群曾為自身權益而團結奮鬥;而正是大家的合力發聲,帶起了全民撐同反歧視的風潮。《人民日報》也撰文為LGBT社群發聲:「希望更多人放下偏見、消除誤解、包容他人,願每一種愛都不被傷害,願每一個人都能活出內心的色彩。」
在這個四月,彩虹青年也將重新出發,作為「少數派」青年的堅強後盾與助推器。為致敬每一個為LGBT發出的聲音,我們在此發起共同倡儀:從2020年起,把每年的四月定為「鼓勵發聲,消除偏見,促進社會進步」的中國LGBT發聲月,希望喚起更多的人了解和平等對待LGBT人群。
02.
2020年開年,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我們見證了太多的生死、恐懼與無奈。疫情帶來的社交隔離切斷了人與人之間的紐帶,而對不同人群的防控也引發了敵意、戒備和不信任。
然而在舉國上下投入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我們依然看見了在前線奮戰著的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看見了為感染者、女性醫護、HIV攜帶者的權利奔走呼號的普通人,看見了對平等、公義、反歧視的眾多討論。與此同時,LGBT+人士、公益機構也積極參與到了抗疫進程中,無論個體還是團隊,都展現了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與義務。
在這個不平凡的四月,為鼓舞社群和所有人的信心,今年「中國LGBT發聲月」的主題為「為了信心發聲」,以「2020信心勳章」為象徵,希望能以LGBT樂觀、自信、積極的聲音,讓世界發生改變。
無論你是LGBT,還是支持LGBT的夥伴,我們誠邀所有人加入,成為「中國LGBT發聲月」的共同發起人,並與我們一起在這個四月「為了信心發聲」。
03.
在彩虹青年的社群中,我們也徵集了夥伴們製作的「信心」海報,以表達對LGBT與「少數派」青年人的支持。一起來看看大家的創意吧👇
1. 通過發聲月H5頁面https://bohk5m.epub360.com.cn/v2/manage/book/ftyczx/生成自己的海報,使用#中國LGBT發聲月#這個標籤,轉發邀請朋友參與活動:
1. DIY生成海報:掃描二維碼進入海報製作頁面;
2.可上傳個人照片或團隊照片,可領取「2020信心勳章」,生成海報;
3.用#中國LGBT發聲月#這個標籤,將海報轉發至微信、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媒體平臺,傳播給更多人,邀請更多人參與本次活動。
2、機構、企業、團體參與者,可通過郵箱info@lgbtvoice.org聯繫我們,成為聯合發起機構。發信內容請包括:機構全稱、Logo(尺寸700*350像素),以及對接人名稱、微信號/QQ、電話
3、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LGBT的身份主動參與社會公益,積極分享和講述LGBT的勵志故事和社會貢獻,為社會注入LGBT的正能量。
發起機構:
上海女愛
同志你好Smile4LGBT
同志之聲
聯合發起機構(按加入時間順序):
上海驕傲節
武漢同志中心
彩虹學院
跨兒文化
同志平等權益促進會
海西同心社
樂窩共益
愛成家
壯壯窩點
廈門超同酷
光合心靈
新疆同志中心
福建師範大學同心社
北京同志中心
愛白
莊尼心理諮詢中心
北京女同志中心
山西藍典
愛的援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虹園網
西安美院橄欖樹公益小組
城堡同志中心
北京酷兒合唱團
Marcolon
江蘇同天
上海青艾健康促進中心
智同
昆明春雨同心工作室
彩虹青年
同城青少年資源中心
女友組
跨青年
南昌彩虹健康諮詢公益服務中心
蘇州lesgo
Relax同學社
安徽皖愛
雲南同話社
酷兒論壇
同志亦凡人
廣州老年男同志口述史
上海心生
r&B雙性戀團體
浪漫轉身
雲南平行
(更多機構請見H5,持續開放加入)
媒體支持(按加入時間順序):
GS
(更多機構請見H5,持續開放加入)
「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由蔡依林演唱、獲得金曲獎的作品《玫瑰少年》帶給了性少數社群以勇氣與力量。在永誌離開二十周年之際,願我們的發聲帶來創變,讓「玫瑰少年」們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