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在大阪開展外賣送餐服務 與美國優食競爭新冠疫情後市場

2020-12-19 小康雜誌社

中國小康網6月24日訊 老馬 開展網約車服務的中國「滴滴出行」日本公司23日宣布,將在大阪市正式開始提供餐飲店外賣送餐服務。計劃到8月底前使服務範圍擴大至大阪市幾乎所有地區,並進駐東京都、京都市和神戶市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導致外賣需求增加,此舉意在抗衡領先一步的來自美國的「優食」(Uber Eats)。

日本版滴滴出行外賣小哥

日本共同社報導,4月起已在大阪市北區和中央區等地開始實證試驗,已有2500多家餐飲店籤約。配送費用設定的比「優食」等便宜,力爭提高知名度並擴大利用。由人工智慧(AI)分析顧客的訂單記錄,在下次下單時提供推薦的菜餚,還可以向餐飲店方面傳達人氣菜餚的趨勢。

在大阪市舉行的記者會上,滴滴出行日本副社長林勵表示:「希望利用在派車服務中積累的經驗來吸引顧客。」圍繞餐飲外賣服務,免費通信APP「連我」(LINE)等也參與其中,競爭或將愈發激烈。

相關焦點

  • 滴滴擬4月正式在日本大阪推出送餐服務 將與優步展開競爭
    滴滴擬4月正式在日本大阪推出送餐服務 將與優步展開競爭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據媒體報導,滴滴出行周二表示,其與軟銀共同出資的DiDi Mobility Japan將從4月開始在日本推出一項食品配送服務,該項業務擴展與優步 (NYSE:UBER)相重合,這意味著兩家公司將在網絡送餐服務中展開競爭。
  • 滴滴擬明年在日本推出網絡送餐服務 挑戰優步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據日媒報導,滴滴出行將於2020年在日本推出網絡送餐服務,將其在打車軟體上積累的匹配技術經驗充分利用於外賣領域。隨著雙職工家庭和單親家庭不斷增加,日本的餐飲配送服務需求不斷增長。繼美國優步(Uber)之後,又一家海外企業進入日本這一市場,預計將使日本外賣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由滴滴出行與軟銀共同出資的DiDi Mobility Japan計劃2020年2月先在大阪市開通服務,然後再逐步推廣到日本全國。
  • 疫情爆發,優步鼓勵美國司機開展送餐服務
    快訊 | 詳情 疫情爆發,優步鼓勵美國司機開展送餐服務 隨著美國疫情的爆發,優步開始鼓勵美國司機開展送餐服務。外媒報導,上周,該公司向美國的司機發送應用內通知,告知他們如何在司機和外賣程序之間切換。
  • 優步鼓勵美國司機開展送餐服務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隨著美國疫情的爆發,優步開始鼓勵美國司機開展送餐服務。外媒報導,上周,該公司向美國的司機發送應用內通知,告知他們如何在司機和外賣程序之間切換。Uber旗下外賣服務UberEats負責人Pierre-Dimitri Gore-Coty表示,美國疫情的爆發影響了日常人們的生活,居民對外賣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優步在其聲明中表示,它看到了人們越來越依賴外賣服務的信號。截止目前,希望在美國和加拿大提供外賣服務的餐廳數量顯著增加,其中,西雅圖和舊金山的需求量較大。
  • Uber 正在成為美團外賣,滴滴離生活服務還有多遠?
    在 Uber 最大的市場,北美地區仍舊處於疫情不容忽視的時刻,人們儘量避免出行,因此 Uber 的出行業務還未恢復常態;相應地,居家隔離過程中極大催生了外賣需求,導致本季度 Uber 的「副業」反而超過主業,一舉成為營收之最。
  • 滴滴出行併購優步中國之反壟斷法分析
    圖 1 滴滴出行融資併購之路 ( 截至 2016 年 8 月)尤其是 2016 年 8 月 1 日, 佔有中國網約車市場最大訂單份額的滴滴出行與優步中國宣布合併,  有報導稱這意味著打車軟體市場 90% 的市場份額將集中到一個主體之下;[1] 合併後的滴滴出行 「 市場份額太大」  「 漲價動機非常明顯」   「 估值超過 350 億美元」  等問題,[2] 引發了社會各界對網約車行業競爭狀況的廣泛關注
  • 滴滴獲得了一本書 也獲得了出行市場的一塊拼圖
    中國的企業向來喜歡一站式服務,因為中國的消費者也喜歡在一個應用上做所有的事情。美團是最早做出類似形態的公司,而現在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滴滴似乎正在把自己打造成出行領域的一條龍服務者。滴滴的野心從來不只是出行領域,這已經在滴滴的諸多行動中得到了證實。今年筆者已經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滴滴未來的規劃布局。無論是汽車運營商平臺「洪流聯盟」,還是已經開展起來的外賣業務,滴滴希望用戶出門在外只需要使用他們這一款App就已經足夠了。顯然,他們正在把這種「妄想」變成現實。
  • 「豐食」團餐平臺橫空出世 外賣市場「狼來了」?
    市場的送餐服務。對於快遞大佬也開始「試水」外賣,各方解讀不一,有的說順豐是把企業團餐配送作為進入外賣市場的跳板;有的說美團、餓了麼將迎來重磅對手,也許外賣市場會再現「滴滴VS快的」的補貼大戰……而順豐方面則表示,「豐食」平臺目前僅為順豐內部各組織提供員工餐,暫未對外開放。不過,作為快遞行業大佬,順豐此舉勢必會對目前的美團、餓了麼這樣的傳統外賣巨頭造成一定壓力,或許外賣行業「狼」真來了!
  • 【滴滴出行與WhatsApp在巴西開展叫車業務合作】由中國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與WhatsApp在巴西開展叫車業務合作】由中國滴滴出行技術有限公司控股的巴西叫車服務99已經與WhatsApp合作,在Facebook旗下的聊天平臺上接受訂單,這樣用戶就可以不使用其他應用程式叫車了。
  • 疫情期間全美外賣點單量暴漲 為何美國外賣公司卻沒怎麼賺到錢?
    騰訊證券5月14日訊,疫情肆虐給送餐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商機:數百萬美國人不得不執行居家隔離政策,從而沒法光顧他們最喜歡的餐館。然而,送餐公司卻發現自己難以通過這一商機獲利。包括Grubhub、Uber旗下的Uber Eats部門均出現了虧損,最多勉強實現盈虧平衡。這些公司表示,不確定會有多少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堅持訂外賣的習慣。
  • 外賣送餐,美國飲食文化的符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婉迪】疫情期間,美國許多地方開始實行「居家隔離」政策,餐館、酒吧、咖啡店等停止接待客人,只保留取餐外賣服務。外賣在美國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1973年,比薩品牌「達美樂」就推出了30分鐘內比薩送達的外賣服務。
  • 一線丨滴滴計程車服務在大阪上線 國際版APP實現海外漫遊
    騰訊《一線》作者 相欣9月27日,滴滴日本在大阪舉行發布會,宣布在當地上線計程車叫車服務。隨著滴滴日本本地服務的啟動,大中華地區的滴滴用戶可開始在日本直接叫車;滴滴國際版產品也實現了在日本、澳大利亞和墨西哥三大海外市場之間的漫遊互通。
  • 優步26.5億美元收購「郵遞夥伴」 將成美第二大送餐公司
    原標題:優步26.5億美元收購「郵遞夥伴」 將成美第二大送餐公司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6日報導,美國優步科技公司說,它以26.5億美元(1美元約合7.02人民幣)收購競爭對手「郵遞夥伴」快遞公司
  • 國際疫情每日觀(12月16日)——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30萬例
    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5日6時26分,全球確診病例達72664206例,死亡病例為1618823例。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病例達16420309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30萬例,達300456例。↑12月14日,在美國紐約,工作人員將一名患者送入醫院。
  • 受疫情影響 美國波士頓華埠部分餐館只提供外賣服務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3月15日,美國麻州州長查理貝克於近期宣布,麻州從3月17日到4月6日將禁止所有餐館、酒吧和咖啡廳的堂食服務,但可以提供外賣服務。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波士頓蔓延以來,波士頓華埠的許多中餐館都面臨了不小的衝擊,客流量降低了至少50%,甚至被破關門歇業。目前波士頓華埠已有20%的中餐館在門口貼出了歇業告示,重新開業日期顯示為待定。
  • 移動歌廳、送餐服務,Uber在印度市場的打法你看懂了嗎?
    這也反映Uber在全球不同市場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在中國,Uber和滴滴的競爭,比的是誰能更燒錢,誰給的優惠更大。而在印度,Uber嘗試了更對本地人胃口的方式。比如,印度人對電影和音樂如痴如醉,那索性就讓他們在Uber裡也能享受吧。事實上,這項業務是Uber本地對手Ola發明的。
  • 無人機送餐到底靠不靠譜?
    、減少外出成為民眾新的生活方式,線下到店餐飲需求被抑制,線上外賣、零售等服務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疫情期間,無人機在物流、防疫、救援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韓國政府計劃在2022年前投入約2900萬美元,建設無人機物流體系。與無人機送餐熱度形成對比的是,今年4月,美國亞馬遜快遞配送人員因為在配送過程中無法保持安全距離,擔心感染新冠病毒,紛紛罷工。 對餐飲行業來說,無人機外賣配送服務無疑是巨大的福音。
  • 疫情期間不向醫護人員送餐?達美樂這樣回應
    另外,在疫情期間,達美樂的部分門店存在拒絕向醫護人員送餐的情況,被質疑缺乏社會責任感。對此,達美樂向餐寶典做出了獨家回應。達美樂1997年進入中國,截至2020年3月,在中國共有200多家門店,其中上海102家、北京82家,中國已成為達美樂在全球除美國本土之外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不過,由於達美樂一直沒有很好地開展本土化,導致其在中國的擴張較為緩慢,消費者認知度不高,在門店數量上與必勝客、尊寶比薩等差距較大。達美樂將自己定位成外送專家,承諾「外送30分鐘必達,超時送免費比薩券」。
  • 滴滴總裁柳青:滴滴上市有明確的時間表,不打算進入美國市場,無人...
    「關於優步,我想說的是我們非常感謝之前的競爭,是競爭讓我們變得更好、更強大,是競爭激勵我們去新設了不同的產品線。」「我們進入了拉丁美洲市場,現在在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都有業務。我們也正在進入澳大利亞和日本市場。」「因為有大把投資人排著隊想要投資滴滴,他們動作更快。
  • 疫情下,美國外賣平臺高抽成犯眾怒
    他發出46筆預付訂單總值1042.63美元,包括42筆GrubHub外賣服務和4筆用戶自提訂單。然而最終,到他口袋裡只有區區376.54美元,勉強覆蓋食物成本。這中間,GrubHub收取了20%的市場佣金、10%的送餐費、3.05%的手續費還有促銷費用。說白了,就是賠本賺吆喝。外賣平臺犯眾怒,餐館老闆齊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