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啟用

2020-08-04 光明網

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昨天啟用。圖為學生們在機器人工作室開始課題研究。(實習生 常雅聰 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

本報訊 (記者 佘崢)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昨天啟用,包括清華、北大、復旦和上海交大在內的中國13所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將和這所中學聯合共建科技創新活動中心的五個實驗室,實驗室將作為高校延伸至中學教育的實踐基地。

實驗室規模在全國中學裡不多見

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位於這所中學圖書館七樓,整整佔據一層樓,總共1000平方米,包括五個實驗室:開源創客實驗室、3D列印實驗室、人工智慧實驗室、機器人工作室、無人機工作室。

中學裡建設這麼大規模的科技創新中心,擁有這麼完備的實驗室,在福建應該是第一家,全國也不多。北大王選計算機研究所連宙輝教授昨天通過電話說,他得知此消息後,有點佩服這所中學,他說,現在很多學校都以高考為導向,對於和高考無關的,有一定的抑制,這個中心的成立,顯示出一中的與眾不同。

對於廈門一中來說,這個科技創新活動中心醞釀已久。廈門一中校長周君力說:「廈門家長把優秀孩子送到一中,我們有責任把他們送到他們理想的大學。但是,對於教育者來說,我們不能只考慮孩子能上什麼大學,還要考慮他今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他認為,人文和創新是一個抓手——人文解決孩子的品德修養,創新給孩子可以帶走的創新思維和能力,而人文和創新的辦學理念,是百年一中辦學的沉澱。

更重要的是,周君力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回答錢學森之問,就要從中小學抓起,廈門一中也應該肩負起培養拔尖人才的重任。

其實,這個科技創新活動中心去年底已經建成,原本計劃今年正月初十啟用,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啟用。上月,一中開始培訓教師,為正式投用做準備。

大學將定期派老師前來指導教學

在廈門一中科技創新實驗室與大學合作一覽表上,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等13所中國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全部榜上有名。

廈門一中副校長陳佩玲說,不止這13所,還有一些大學也在陸續趕來。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心投入使用前,在一個偶然場合,陳佩玲向高校推介「自家」實驗室,沒有料到得到高校熱烈響應。

上月,到一中參觀的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院長徐葳發現這個「寶藏」後,現場拍板要和機器人工作室展開合作。著名的「姚班」就是位於交叉信息研究院。

昨天,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大學的教授趕到一中參加科技創新活動中心啟用儀式,他們認為,如果希望在日益激烈的科技競爭中領先一步,對優秀學生的學術志趣引導、科學素養提升、數理基礎強化的提前布局就刻不容緩。

連宙輝說,頂尖的中學不應該只看到高考成績,不能只是把孩子送到大學就了事,而應該為他們更長線的表現或是後續發展負責,即給予孩子能帶得走的綜合素質。他認為,這類科技創新中心,能在孩子心裡種下科學研究的種子,藉助大學平臺,可以幫助大學生看到科技前沿。

大學教授們說,他們將把廈門一中各創新實驗室作為高校延伸至中學教育的實踐基地,例如,大學將定期派遣優秀老師和學生到一中進行指導和教學,為國家培養和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作出貢獻。

【觀點】

科技創新實踐

和高考不矛盾

昨天參加啟用儀式的大學教授們說,科技創新和高考並不矛盾,相反,中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最終有利於學生。例如,有利於今後參加雙一流大學「強基計劃」選拔,也有利於新高考的選科。

首先,今年開始,我國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學生中學時代參與科技創新活動,能在大學「強基計劃」考核中勝人一籌。

其次,福建明年首次實施的新高考,要求學生從高二就開始選科。廈門一中省教學名師、正高級教師吳旭日認為,孩子在科技創新中心的五個實驗裡,可以有很多嘗試,有很多種可能,或許可以找到他感興趣的方向。

復旦大學環境系教授、博導馬臻說,高中生通過做科研,能夠明白自己是否喜歡科研,進而決定自己將來報什麼專業。大學指導教師指導高中生做科研,也能識別出人才,推薦或指引他們報考合適的大學和專業。

相關焦點

  • 面積1000平方米 設立5個實驗室,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啟用
    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昨天啟用。圖為學生們在機器人工作室開始課題研究。(實習生 常雅聰 記者 林銘鴻 攝)臺海網8月4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昨天啟用,包括清華、北大、復旦和上海交大在內的中國13所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將和這所中學聯合共建科技創新活動中心的五個實驗室,實驗室將作為高校延伸至中學教育的實踐基地。
  • 廈門一中創新實驗室為學生搭建更大舞臺
    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內,實驗室聚焦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為學生提供科創平臺。臺海網8月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智慧機器人跳著整齊劃一的舞蹈、學生戴上VR眼鏡在遊戲中體驗虛擬實境,賽車根據學生們的編程指令在模擬賽道上奔馳,無人機在實驗室中不停變換隊形飛翔……3日,在廈門第一中學當天新啟用的科技創新活動中心中,學生們在各實驗室踴躍參與體驗。
  • 高校牽手廈門中學共建實驗室
    本報訊 (記者 楊珊珊) 3日,廈門第一中學正式啟用科技創新活動中心,今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13所高校將和廈門一中聯合共建實驗室。據了解,「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面積達1000平方米,中心包含開源創客實驗室、3D列印實驗室、人工智慧實驗室、機器人工作室和無人機工作室等5個創新實驗室。
  • 五蓮一中網球中心正式啟用
    important}8月29日,五蓮一中網球中心正式啟用,該中心的建成啟用填補了五蓮縣專業網球教育教學設施空白縣委副書記馬明成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他說,五蓮一中網球中心的建成啟用希望中體雲瀚體育文化有限公司以網球中心項目為起點,持續支持五蓮教育事業發展,不斷擴大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縣領導高子孟、劉玉燕出席啟動儀式,副縣長張淑娟主持啟動儀式。
  • 為廈門一中點個讚
    一為廈門一中點個讚——八月未央(一六七)早上看到廈門一中和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哈工大等高校聯合建實驗室的快訊,感觸頗深,由衷稱讚。二周君力校長說,一中提出人文和創新的辦學理念,這是百年一中辦學的沉澱。廈門家長對一中有厚愛,把優秀的孩子送到一中,我們有責任把他們送到他們理想的大學。但是,對於教育者來說,我們不能只考慮孩子能上什麼大學,還要考慮他今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大型儀器共享實驗中心揭牌暨校級公共平臺啟用...
    9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實驗中心揭牌暨校級公共平臺啟用儀式。  陝西省副省長程福波、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為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實驗中心揭牌,標誌著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校級公共平臺正式啟用,西安交大科技資源公共平臺建設邁入歷史新階段,面向全球開放共享的公共技術服務正式開啟。
  • 廈門一中丨享譽中外的百年名校
    01、學校簡介廈門一中系福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創辦於1906年,其前身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創立的玉屏書院,為廈門島內最早的書院,為廈門的文脈之源。辦學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一所享譽中外、歷史文化深厚的百年名校。
  •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實驗中心啟用
    本報訊 (記者 王梓萌)9月17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實驗中心啟用儀式舉行。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實驗中心立足統籌大型儀器設備資源的配置和管理,提升資源使用效益,有效支撐學校教學科研,提升區域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首批建設的8個校級公共平臺包括分析測試中心、高性能計算中心、生物醫學實驗中心、實驗動物中心、微納電子器件實驗中心、微納製造中心、風洞中心、加工中心,這是西安交通大學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學科交叉創新、提升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舉措。
  • 「國泰創業創新示範中心」啟用
    16日上午,「國泰創業創新示範中心」啟用暨「豬八戒網揚州園區」開園儀式在國泰大廈廣場舉行。副市長何金髮參加活動。據悉,國泰大廈是由揚州市城建國有資產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以5A甲級標準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的商務寫字樓,總建築面積11.82萬平方米。項目分南北塔樓,南塔樓24層,北塔樓22層。
  • 集中展示高層次人才創新成果孔雀計劃展示交流中心啟用
    昨日,「尋找中國創客夏季峰會」暨深圳市孔雀計劃展示交流中心啟用儀式在深圳龍崗區中海信創新產業城舉行。中國創客導師、知名投資人、業界大咖、創新創業團隊等齊聚一堂,探討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趨勢及創投新風向,22個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的企業代表和創業團隊參加路演。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鄭軻,副市長吳以環出席活動。
  • 實力創新 鑄就未來:博西家電中國新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此次啟用的新研發中心是博西家電集團在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研發中心,同時也是集團研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啟用後將承擔博西家電核心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並致力於前沿技術的探索和研發,以更優質的產品滿足中國消費者本地化和多樣化的需求。
  • 翔安一中、廈門海滄中學、廈門灌口中學
    翔安一中廈門海滄中學廈門灌口中學12月8日省教育廳公布了一份重量級學校名單廈門(3所):翔安一中、廈門海滄中學、廈門灌口中學 漳州(1所):龍海二中 泉州(3所):南安國光中學、泉州九中、泉港二中三明(2所):建寧一中、將樂一中 莆田(1所):仙遊華僑中學
  • 科技音樂樣樣行!廈門一中學生黃禹塵的事跡被央視重點推介
    36名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的先進事跡,近日通過中央電視臺播出的2020年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節目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節目採用視頻播放、現場採訪、嘉賓頒獎等形式進行,重點推介10名好少年的事跡,其中,就有廈門一中高一學生黃禹塵的身影。
  • 市產業創新中心赴廈門科易網科技有限公司洽談合作
    10月20日,蕪湖市產業創新中心副主任胡興宏一行前往廈門科易網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合作洽談。在科易網康中天總經理康中天的陪同下,胡興宏一行首先參觀了科易產品中心和科易展廳。康中天詳細介紹了科易網發展歷程及產品體系。
  • 美國伯克利大學與上海張江合作的創新中心啟用
    美國伯克利大學與上海張江合作的創新中心啟用   中新社上海11月15日電 (鄭瑩瑩 鬱玫)中國國家級高新區——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與加州伯克利大學合作成立的上海張江伯克利工程創新中心15日正式揭牌啟用。
  • 廈門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學)教師到和政一中開展指導交流活動
    7月10--15日,和政一中結對學校廈門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學)的4位領導和老師到和政一中開展指導交流活動。在和政一中五樓小會議室召開座談會,雙方對教育教學工作開展了交流活動。廈門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學)的4位領導和老師還參加了九年級畢業典禮。
  • 陵川一中參加全國科技創新大賽再創佳績
    8月21日,全國第三十三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重慶落幕。本屆大賽共吸引到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的35支代表隊,以及57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代表在重慶參加競賽、展示和交流活動。陵川一中作為全省6所中小學校之一參賽並有兩個項目獲獎,再創佳績。
  • 遂寧一中7名學生榮獲遂寧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市長獎
    近日,遂寧一中初中部7名學生榮獲遂寧市第三屆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市長獎。  據悉,由遂寧市政府設立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最高榮譽獎——遂寧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市長獎(以下簡稱「市長獎」)每年評選一次。
  • 泗涇鎮新凱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啟用
    10月26日下午,泗涇鎮「學四史 知泗史 求實是,奮力弘揚松江精神 」主題活動暨新凱社區 「一院三中心」啟用儀式在新落成的新凱文化中心舉行。鎮領導、區主管部門、鎮相關部門、居民代表百餘人參加本次活動。在大氣磅礴的鼓樂太極表演中,「一院三中心」啟用儀式正式開始。
  • 合肥一中三少年斬獲「科技創新市長獎」 14歲女孩發明艾草驅蚊液
    端午節插門上的艾草變身無添加驅蚊劑,玩機器人代表中國參加世界級比賽,利用「分子篩」將廢棄油脂變成能源……這些科技創新都由一群青少年完成。日前,合肥的8名少年被授予第十五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在此次評選中,合肥一中有3位同學獲獎,2名同學獲得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