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IPO停擺後傳:重新上市時間表與艱難的價值重估

2020-12-11 網易財經

(原標題:21深度丨全球最大IPO停擺後傳:螞蟻集團重新上市時間表與艱難的價值重估)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之後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仍然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面對這一全球最大IPO的停擺,無論是對於螞蟻集團亦或是投資者而言,眼下最要緊的莫過於兩件事:什麼時候能夠上市?重啟上市後螞蟻還值不值2.1萬億?

據媒體報導,在螞蟻集團宣布暫緩A股和H股上市的11月3日當晚,螞蟻集團執行董事長井賢棟連夜召集中層以上高管召開緊急會議,在會議上透露,螞蟻IPO重啟保守估計至少需要半年左右。

但對螞蟻「半年」內完成重新上市的預判,業內並不樂觀。多位市場人士認為,螞蟻重啟上市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決定其IPO從頭來過進度的關鍵因素是小貸新規何時落地。

除此之外,螞蟻集團暫緩IPO之後,重新估值幾乎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螞蟻集團市值最終會縮水到何種地步、是否會出現斷崖式跳水成為業內持續關注的重大焦點。

復盤全球最大IPO擱淺

從IPO流程上看,螞蟻集團已經走到了上市前的最後一步。11月3日,當日在上交所交易大廳內,螞蟻集團上市物料已安排妥當,各大媒體也開始著手螞蟻上市專題。

萬事俱備,東風沒有如期吹至。

11月3日晚間,上市前夜,原定11月5日螞蟻集團的IPO被上交所公告緊急叫停。復盤來看,期間螞蟻戰配基金是否違規引發的輿論風波,或是導致最終停擺的「蝴蝶翅膀」。

8月25日晚,上交所受理了螞蟻集團的科創板IPO申請,與此同時,螞蟻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標誌著這個科技金融巨頭的滬港兩地上市之路正式開啟。

參照中芯國際的科創板僅用29天IPO審核時間,彼時有業內人士預計,螞蟻集團最快將於10月20日前後掛牌上市。

9月18日,螞蟻集團科創板IPO過會,並於9月22日提交註冊。此時,螞蟻集團的IPO進度比最初市場預期稍晚了一周左右。如果註冊順利,螞蟻集團掛牌上市的時間點還是可以趕在小貸新規發布之前。

但在提交註冊近1個月後,螞蟻集團科創板IPO仍遲遲未見新的進展。

有接近監管人士曾向記者透露,「證監會在註冊環節卡了螞蟻一下。」不過,該人士並未向記者透露原因。

但在10月中旬,有媒體報導稱,螞蟻因戰配基金違反金融監管規定而被推遲IPO。爭議焦點主要是,作為IPO主體的螞蟻集團與獨家代銷螞蟻戰配基金的子公司螞蟻基金銷售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衝突,螞蟻集團是否承銷了自己的IPO。

彼時,有券商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螞蟻在此次基金銷售過程中比較明顯的問題是,排他式的代銷合作不夠公平,風險提示不夠充分。

對此,螞蟻集團發言人回應稱,螞蟻的上市流程正在兩地有序推進,沒有預設的時間表,任何關於時間表的猜測都沒有事實依據。

無論此間經歷了何種風波,時間來到10月21日,證監會還是同意了螞蟻集團首發註冊。此時螞蟻的IPO進度已經比最初市場預期晚了一個月。因此,螞蟻撞上了「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的變化。

從A股歷史上看,完成發行繳款又被叫停並退還新股申購資金的案例並不多,除了「股災」期間的10隻股票,A股市場至少有三宗類似案例:2008年被質疑財務造假的寧波立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因專利被質疑失效的蘇州恆久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末被曝出涉嫌虛增營收的黃酒企業勝景山河。

這些案例的結局頗為曲折。2008年之後,寧波立立經過一系列的股權轉讓後,變身為立昂微,於今年9月11日登陸了科創板。

蘇州恆久於2010年1月22日IPO過會,3月18日,被監管部門要求就媒體報導的專利權終止問題進行核查,公司股票暫緩上市。2010年6月,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否決了蘇州恆久的IPO申請。在長達6年之後,蘇州恆久選擇「另謀出路」,於2016年8月12日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

勝景山河則在2010年12月17日離公司掛牌交易還有半小時的時候,被宣告暫緩上市。證監會的最終核查報告認定,勝景山河招股書對其客戶和存貨披露存在問題,5.8億元融資款連同利息悉數退回。此後未見與勝景山河IPO有關的公開消息。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案例多為因財務造假被叫停,螞蟻集團被暫停的性質與上述案例大不相同。

重啟上市關鍵點:小貸新規何時落地?

根據11月3日上交所公告,螞蟻集團暫緩IPO的原因之一是公司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

此前一天的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下發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網際網路小貸及聯合貸款業務提出更高的指標要求。與此同時,新規也給螞蟻集團跨省經營、貸款金額帶來了直接限制,公司聯合貸款等業務也因此產生了明顯的資本金缺口。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公告中所提到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指的正是小貸新規」,有接近螞蟻集團上市項目的投行人士表示,從規則上看,證監會作出註冊決定後至股票上市交易前,發生像「監管環境變化」這樣的重大事件,交易所也有權要求螞蟻集團暫緩上市。

暫緩之後隨即面臨重啟的問題。

「重新上市推遲半年左右」,這是螞蟻集團公布IPO暫緩消息後,井賢棟召集內部中高管召開緊急會議給出的保守預測。

但在業內看來,這樣的保守預測並不「保守」。其中的決定性關鍵因素在於小貸新規落地時間的不確定性。

「半年重新上市已經是最理想、最快的情況了。目前影響其上市的小貸新規還在徵求意見階段,螞蟻如能進行實質的上市操作也需要等待新規落地,並和監管進行溝通之後。」有北京地區資深投行人士表示。

一位金融科技領域分析人士明確向記者表示,「(螞蟻)要等小貸新規正式稿出來以後才能上市。」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小貸新規意見稿的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2日,而正式稿的出臺時間尚無定論。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暫緩發行後,螞蟻集團仍處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同意批覆的有效期內,有效期為12個月。6個月重新上市略顯倉促,1年的時間又是否足夠呢?

「螞蟻的項目進行到這一階段,已經不是從業務邏輯上可以預測的了」。華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正常而言,應該要補充專項說明,論證是否符合新規,新規落地對公司業務的影響等。

「現在不是補充專項說明就能解決的」,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需要充分論證現有模式是否符合監管精神,目前應該是不符合的,那麼就需要調整模式,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文件調整,讓新的業務模式能夠符合監管要求。這還需要央行確認,並不是自己說合規了就合規了。最後還得去測算新業務模式調整對資本金的需求,對業務增長的影響等,調整信披」。

而據上述資深投行人士介紹,在獲得監管認可後,螞蟻集團還需等待小貸新規落地,如果新規和徵求意見稿沒有實質差異,經主管部門確認經營合規後,就可以啟動重新上市的程序。具體先由交易所上市委審核同意,再啟動詢價和發行流程。

「很難預判,但總的來說12個月並不充裕。」該投行人士稱。

王驥躍則表示,從監管的各種表態來看,螞蟻應該依然還是在科創板繼續上市。「歸根到底,螞蟻還是個科技公司,是標杆,只是要規範」。

艱難的估值重構

在業內看來,小貸新規徵求意見稿對螞蟻影響最大的一條是: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而螞蟻平臺促成的1.7萬億元信貸餘額中,由公司的金融機構合作夥伴進行實際放款或已實現資產證券化的比例合計約為98%,由公司之子公司(主要是螞蟻商城與螞蟻小微)直接提供信貸服務的表內貸款佔比約為2%。

這對40%的營收來自微貸科技平臺的螞蟻來說,影響不容小覷。

由此,剔除消費貸業務或者補充資本金成為螞蟻重啟上市的兩條可能路徑。

「個人覺得有兩條路,一是拆除信貸業務後實現上市,二是補充資本金比照銀行估值上市」。但上述北京地區資深投行人士表示,「兩條路都對螞蟻而言並不划算,拆除信貸業務後的螞蟻就喪失了核心業務,估值必然大降。如果補充資本金,那就是『流血上市』,估值也比照銀行大幅降低」。

不妨分別探討兩種路徑下螞蟻可能的估值變化。

此前,螞蟻集團一直強調其科技屬性,淡化其金融屬性;在市場估值與類比中,也是與科技公司類比。螞蟻集團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每股收益按照2019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除以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時發行後總股本計算,對應的市盈率是153.69倍。

如果剔除信貸業務,支付業務將成為核心業務。美國專注於支付的貝寶(PayPal,PYPL)當前的市盈率當前在67倍。以此對標,即便不考慮剔除的信貸業務,螞蟻的估值也將下降45%左右。

前述金融科技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螞蟻微貸業務在2020年中期數據就貢獻了它52%的淨利潤,如果要把這部分剔除,那基本上只剩支付業務,理財、保險的利潤貢獻還比較小。未來上市仍是要看監管部門對其態度,其後期業務整改及增資的情況能不能達到監管要求,還有各項業務資格取得的情況,都需要拭目以待。」

如果選擇第二條路,據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測算,在小貸新規「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的約束下,螞蟻集團若想維持約1.8萬億元聯合貸款的規模,至少需要5400億元的表內貸款和1700億元的ABS。

而根據表內貸款最多5倍槓桿原則,螞蟻商城和螞蟻小微資本金總和需要擴充至1400億元。目前兩者的資本金僅為176億元和182億元,共計358億元。這意味著螞蟻集團需要補充的資本金至少在千億以上。

一旦補充資本金,估值邏輯也將隨之調整。

伯恩斯坦(Bernstein)駐新加坡分析師凱文·奎克(KevinKwek)表示:「當螞蟻集團上市時,投資者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將其視為一家科技公司,因為它將不再堅持輕資產運營模式,增長預期也可能更低。考慮到監管方面的挑戰,可能會出現較之前估值有所折讓的情況。」

川財證券指出,當前A股金融公司整體估值遠低於科技公司,其中銀行板塊市盈率、市淨率分別為7.0倍、0.68倍,部分銀行的市淨率甚至低於0.5倍,遠不及螞蟻集團153.69倍的靜態發行市盈率。

Wind最新數據顯示,銀行股中相對高估值的招商銀行PB可以達到1.75倍。如果按照螞蟻集團當前發行價計算,市淨率將接近9倍。一旦對標金融板塊估值方法,螞蟻集團的估值將大幅縮水。

據晨星公司分析師譚嘉萍表示,如果螞蟻金服IPO前的市淨率下降到頂級全球銀行的水平,則其估值可能會面臨25%-50%的下降。這意味著其估值可能被削減約1400億美元(超9000億元人民幣)。「目前螞蟻的股票價格是其帳面價值的4.4倍,而在上述頂級全球銀行中是2倍。」

對照在美股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陸金所或許是更為科學的辦法,該公司於10月30日登陸美股,發行市盈率接近14倍,但也遠低於螞蟻集團的市盈率。不過,從中長期來看,螞蟻集團的科技公司屬性將會更確定,對照的估值水平還是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上一篇筆者講到了螞蟻的估值演化,還未上市硬生生的從萬億市值飆到了2萬億市值。 入場費卻相反,還未上市,硬生生的從一手3w多,跌到一手8000,再降到今天的一手4000元。 馬爸爸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來來來人人都有的分,人人都有份,徹底貫徹人均一手理念,當年你在支付寶上花的利息今天要從螞蟻身上賺回來!
  • 螞蟻上市引發「蝴蝶效應」:中小銀行和網貸公司生存更加艱難!
    12月12日,距離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但「雙十二」依據舉行,電商狂歡依然沒有停止,似乎並沒有對螞蟻集團造成多大影響,但另一邊,螞蟻金服已經完成了股權變更,全額由支付寶接手,表明業務重組已經開始。
  • 海爾智家、海爾電器雙雙停牌,私有化進程引關注,或迎價值重估
    公告稱,公司一直在持續探討有關潛在私有化的方案,在考慮潛在私有化的潛在條款和架構,包括建議對價及其潛在時間表。公告還稱,關於潛在私有化的多項工作如財務報告、盡職調查等正在進行中,目前向海爾電器提出的潛在私有化方案尚未形成,潛在私有化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由於歷史原因,海爾擁有A+H兩個上市公司平臺,且各自業務並不相同。
  • 「螞蟻」上市成「大象」 全球最大IPO來了
    來源:經濟日報螞蟻集團「A+H」股上市募集資金約2300億元,有望成為目前為止全球最大規模IPO。螞蟻集團此次選擇在科創板上市,是A股市場逐漸成熟的標誌,將為A股帶來長期穩定的增量資金,增強國內上市公司對國外資本的吸引力,有利於活躍和繁榮中國市場。同時,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的示範效應有望為A股引來更多新經濟「血液」。
  • 螞蟻金服稱尚無上市時間表
    原標題:螞蟻金服稱尚無上市時間表   螞蟻金服要上市了?針對有媒體報導稱「螞蟻金服計劃A+H兩地同時上市」的說法,螞蟻金服回應本報記者表示,沒有上市時間表。   近日,有媒體稱螞蟻金服上市團隊已於近日開始在港接觸部分機構投資人,中金以及瑞信實際為螞蟻金服提供上市前期的服務,並已經做了不少準備工作。
  • 螞蟻被暫緩上市之後
    昨天(11月3日),傳出了螞蟻集團暫緩A股和H股上市的消息,這個消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昨天上午的時候,我銀行的同學說收到人行的通知,要求緊急排查和統計與螞蟻合作的貸款業務金額,我就意識到事情可能出變化了。
  • 螞蟻集團兩地上市再現新進展,境內IPO完成上市輔導...
    當日,浙江證監局官網公示了螞蟻集團輔導驗收申請材料,中金公司(港股03908)、中信建投已經完成了對螞蟻集團的上市輔導,結論稱其「具備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以及是否制定募集資金使用規劃;10、針對螞蟻集團的具體情況確定接受輔導的人員所需進行輔導的內容,並接受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監督;11、對螞蟻集團是否達到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上市的條件進行綜合評估,協助螞蟻集團開展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上市的準備工作。
  • 螞蟻集團為什麼不上市了?螞蟻集團什麼時候再上市?
    螞蟻集團表示,暫緩發行後,螞蟻集團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同意批覆的有效期內,在對相關會後事項充分核查和評估的基礎上,視情況決定是否重新啟動發行並及時公告。在螞蟻集團上市前發生的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約談,及近期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可能對螞蟻集團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產生重大影響等情形下,上述決定的作出是對市場和投資者負責任的做法。  11月3日,上交所已作出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本次發行暫緩後,上交所將依法依規審慎處理螞蟻集團後續股票發行和上市事宜。
  • 螞蟻集團最快什麼時候上市?螞蟻集團重新上市時間
    11月3日,就在上市前的最後時刻,螞蟻金服被上交所緊急叫停,隨即在港股的上市也同步暫緩,引發行業震動。  螞蟻集團隨後發布聲明,強調將繼續堅持「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的十六字指導方針。
  • 螞蟻上市,「批發」億萬富豪
    一旦螞蟻成功上市,這筆「股權激勵」價值有望達到千萬元。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在當時就造就了1萬多名千萬富翁。和張亮抱有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有人甚至願意降薪30%左右到螞蟻集團就職,希望能搶到一張上市前的船票。今年7月20日下午,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將啟動在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主板同步發行上市。
  •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吳淵:醫藥生物產業分化加劇 創新能力重估...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聚焦「企業責任與長期價值」,金融界機構投資者論壇暨中國醫藥生物企業峰會(2020)於9月10日在上海召開。峰會由金融界主辦,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學術指導,中國母基金聯盟、道瓊分別為戰略支持和戰略合作,金融界上市公司中心、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金融界醫藥生物工作室承辦。頭部機構投資者、醫藥生物企業經營者、科研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後疫情時代的變與不變、如何錨定面向全球的高質量增長、長期價值與ESG責任投資等重要話題進行務實、深入探討。
  • 螞蟻再被約談,半年內重啟上市來得及嗎?
    暫緩上市一個多月後,螞蟻集團的後續走向繼續引發市場關注。12 月初,監管表示已在研究螞蟻重組相關事宜,螞蟻自身也在考慮調整業務架構和重組業務單元。12 月 15 日,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今年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這一個多月來,螞蟻在監管的指導下全力做好暫緩上市的善後工作。
  • 螞蟻集團上市在即 估值2500億美元 艾德證券打新帳戶準備好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摘要:螞蟻集團上市進程加快,艾德帳號記得提前準備好! 據市場最新消息,中國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集團預計即將通過港交所聆訊,最快於本周末在港交所官網刊登聆訊後資料集。若順利通過聆訊,螞蟻集團將於下周一(9月28日)起進行上市前推介,預計在國慶節假期後招股,並於10月底掛牌上市,但留意最終時間表可能有變。 上市估值提升至2500億美元 雖然螞蟻集團的招股時間及發行價等具體信息均未確定,但它依舊有望成為史上集資規模最大的新股。
  • 市場早班車:螞蟻集團重新上市或被推遲半年 美國大選投票超過1億張...
    市場早班車:螞蟻集團重新上市或被推遲半年 美國大選投票超過1億張一、市場走勢因美元下滑,且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促使投資者尋求避險,金價周二(11月3日)上揚。現貨黃金收報1909.09美元/盎司,上漲13.60美元或0.72%,盤中最高觸及1910.46美元/盎司。
  • 香港ipo上市流程和重點
    索性來寫下科普篇,一起學習呀~目    錄一、香港ipo流程二、香港ipo上市條件三、港股與A股IPO的優缺點比較1、委任保薦人及其他專業顧問委任有經驗的專業顧問團隊是新股成功上市的關鍵。3、向上市部提交上市申請4、上市部審閱申請(每輪意見10個營業日,最多4輪)上市部會對上市申請進行詳細審核,評估公司是否符合上市資格、是否適宜上市、 業務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遵守規條以及作出充分披露。
  • 京東健康上市與螞蟻IPO折戟:運勢從馬雲轉向劉強東
    據最近媒體報導,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健康順利通過了聆訊,獲準在港上市,融資估值超過320億美元,成為當之無愧的獨角獸。與京東福音相映成趣,則是阿里巴巴系意外陰溝翻船。10月24日,外灘金融峰會,馬雲演講稱當下中國金融面臨的「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仍缺乏健康金融系統的風險」。
  • 博納影業ipo最新消息 博納影業借殼哪家公司上市
    360之後,又一家中概股傳出回A股上市消息。據證監會網站消息,博納影業ipo說明書公布了,擬登陸深交所,募資14.25億元。博納影業ipo最新消息與360相同的是,博納影業老總於冬認為自家股票被低估了;不同的是,博納影業採取直接IPO方式上市。
  • 螞蟻上市時間表?證監會副主席回應,要看「這2點」
    螞蟻能否上次再度引發關注。第三屆創新經濟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螞蟻上市是不是有時間表,取決於政府如何重組金融科技企業的監管框架,企業公司如何應對監管環境也很重要。但從螞蟻盈利的角度看,將貸款業務剝離,將接受新的監管,估值也會縮水。
  • 螞蟻集團啟動史上最大規模IPO 金融科技讓恆昌重「心」出發
    螞蟻集團從10月29日起正式開啟A股網上申購,發行價為68.8元/股,預計發行16.7億股,融資規模為1149億人民幣。此外,港股的發行價定為80港元,發行股份為16.7億股,預計融資1336億港元,在兩地共計融資約344億美元,約2305億人民幣。
  • 北京學區房面臨價值重估
    原標題:北京學區房面臨價值重估   2020年5月8日,北京市西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發布。西城「六年一學位」「多校劃片」靴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