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春池
「我覺得中國音樂史上,這就是唯一的一個節目了」,《即刻電音》第三期的舞臺上,尚雯婕正在努力的給獨立電子樂的製作人們多爭取一個繼續表演的機會,說完她向所有人深鞠一躬,臺上臺下皆為這一刻動容,對中國電子音樂製作者來說,這個機會實在太難得。
對大眾而言,電音是個陌生的概念,很多觀眾對電音的了解僅限於一些土嗨曲。不能否認,類似「如果我是DJ你會愛我嗎」的土嗨曲確實可以算是EDM的一種,但電音包含的遠遠不止這些,還包括Glitch、IDM、Electro等多種風格。像Alan Walker 的《Fade》、Zedd 的《Stay》等這些「洋氣」的名曲其實都是電音。雖然這麼說略顯俗氣,但不能否認這些年中國電子音樂製作人一直沒有間斷創作,大家都在憋著一股勁兒,讓更多人認識電子音樂,大家不一定就只認為電子音樂是土嗨。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即使有音樂節等展示平臺,但參與的大多都是本就對「電音」有所了解甚至是喜愛、痴迷的人群。對於更廣泛也是「偏見」最多的大眾而言,很多電子音樂製作人還是沒有一個證明和澄清自己的機會,很多圈層文化想要破壁都需要一個大眾引爆點,對於現階段的電子音樂製作人來說,《即刻電音》或許真的是他們走向大眾市場的關鍵。
不聽電音?你才是非主流吧
很多觀眾跟硬糖君一樣,看了三期《即刻電音》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如果說以前大眾對電音的標籤是「土嗨」,那麼經過幾周的充電,很多觀眾對電音的標籤已經轉化成了「精彩」和「未知」。
「精彩」是每個表演都能讓人跟著動起來,成了這冬日裡最好的止喪劑,「未知」是每個表演都能刷新觀眾對電音的認知:原來電音還能這樣玩!
比如通過《即刻電音》的科普,很多觀眾已經從電音萌新成功進階到入門階段,能夠從相對專業的角度去欣賞電音,發現不懂樂理的自己其實是可以聽懂電音的。
就像不少觀眾聽了《猴子說》之後才知道,原來《西遊記》片頭「丟丟丟」那一段居然也是電音,聽完之後情懷滿滿,一邊享受回憶,一邊接受新的音樂類型,這樣親民的作品一下就拉進了大眾與電音之間的距離。
而更多的製作人帶給觀眾的是未知的刺激,謝帝與電音製作人Anti-general合作表演《形意》,反常規的打碟低音,讓人仿佛陷入了另一個世界,那是一種低沉的快感;背著麻布袋,用Nintendo Labo演奏的樸冉,這個陽光少年,做出來的音樂又萌又甜;還有「人體樂器」達尼,簡直是個beatbox小能手,水滴音讓主理人大呼神奇。
最特別的當屬裸飛蛾樂隊,不得不承認,裸飛蛾樂隊確實很極致,他們是非常純粹的劍走偏鋒的風格,唱歌方式也很獨特,聽不慣這種嗓音的人,甚至有點毛骨悚然。
連一向見多識廣的張藝興和大張偉都表示「聽不懂」,可尚雯婕卻滿眼欣賞,雖然最後裸飛蛾並沒有被推薦,但這也正是《即刻電音》的魅力,給了先鋒獨立創作者難得的展示機會。
電音作為青年文化,其實已經具備基本成熟的土壤,《即刻電音》有趣的點,不是全在於素人的「打怪升級」,而是讓原本就成熟的電子音樂製作人有了大眾化的機會,這就意味著給了更多電子音樂製作人釋放真實與自信的機會。
電音綜藝的出圈使命
對於《即刻電音》來說,這不僅是一檔可以助力電音文化普及的「出圈」綜藝,更是音樂綜藝的一個新鮮的嘗試,二者的結合讓外界對《即刻電音》的播出表現及蘊含的商業價值寄予希望,甚至猜測這檔節目是否會引發垂直音樂品類成為下一個突破圈層的爆款元素。
其實國內並不缺少優秀的電音製作人,中國電音市場的問題還是在於目前並沒有成功推出本土電音明星,無法帶動市場下沉。《即刻電音》可以挖掘這些從幕後走到臺前的電音大神們潛在的粉絲市場,為電音行業輸出領軍式人物,建立良好的創作者上升渠道,吸引更多人進入電音創作。
在普及電音的同時,《即刻電音》還在不斷探討和碰撞,以及到底什麼才是「優秀」的電子音樂。
在第三期節目中,張藝興與尚雯婕就流行電子和獨立電子展開辯論,你來我往火花四濺。尚雯婕表示,「電子音樂應該包容很多風格,如實驗電子和獨立電子,不僅僅是商業流行的電子」。對於流行電子過於商業化,張藝興則發表自己的見解:「我覺得我做的音樂也不那麼商業,因為音樂永遠沒有正確答案」。
這樣你來我往的正面探討讓電子音樂的理念不斷碰撞,「碰撞」本來就是創造的一部分,碰撞出的火花其實沒有誰對誰錯,而是讓不同風格的電子音樂在《即刻電音》的舞臺上都有一席之地,你可以不喜歡、你可以不認同,但你不能全盤否定、拒絕,因為音樂是沒有固定標準的,每種風格都值得擁有展示的機會。
就像張藝興感慨的:現在的觀眾越來越挑剔了。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他們追求的音樂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聽,他們更在意的是態度,比如製作人陶樂然說的那樣「我的音樂是晃的,不是喪的。」電子音樂倡導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活力,是一種充滿能量的自我表達。《即刻電音》不僅把這種音樂類型推薦給年輕人,更是把這種文化基因、生活方式推薦給年輕人。
「青年文化」的野心
即使相對而言中國電音市場已經日漸成熟,但選擇這個時候涉獵電音圈層,打造一檔全新的電子音樂節目,對騰訊視頻來說無疑是場攻堅戰,畢竟這是檔可能在全球也找不出精準對標節目的綜藝,騰訊視頻在擁有爆款綜藝經驗的同時,正在走出舒適圈,為「青年文化」的推動助力,用青年人群的創造力,來激發青年流行文化的表達。
現階段最主流的青年文化就是創新和態度。年輕人無時無刻不在追求新鮮感,追求新鮮的內容、新鮮的理念、新鮮的玩法。而《即刻電音》所倡導的創造精神,與騰訊視頻節目製作一以貫之的「創造力」也是相通的,在不斷挖掘新的題材,不斷接受新的挑戰。
而態度,在當下年輕人的碰撞中不斷翻新升級,沒有絕對的標準而言,可能有些人表面看起來「喪」,但其實內心是非常嚮往光明和積極向上的,這是新青年所呼喚和需要的一種文化表達,而電音剛好是這個載體,騰訊視頻就是要以《即刻電音》來構建青年文化的載體,傳遞和輸出年輕人向上的人生態度。
作為騰訊視頻2018年自製綜藝收尾大作,《即刻電音》不僅是一檔節目,它也在用其模式中的「創造力」走出整個行業的舒適圈,用激情、年輕、創造、止喪、獨立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來為青年文化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
憑藉固有印象就在說電音非主流的人們,不如先點開騰訊視頻《即刻電音》看過幾期再說?可能下一個被電音治癒的、在電音中找到新的自我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