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地方,所有沒有犯過重罪的成年公民都可以持槍;一天裡的第一餐,食之無味與食不果腹情況經常出現;我描述的並不是西部荒野上的牛仔生活,而是位於美國的一些寄宿家庭。在陌生的國度與家庭裡留學的孩子們,除了面對種種不適。還要抵禦自由寬鬆的教育模式所帶來的種種誘惑。留學的安全與適應問題不可避免,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與解決呢?
除了舉家移民美國之外,留學生和家長們還有另外三種選擇:在校外租房,由家長陪讀;或者住進當地的住宿家庭;再有就是直接就讀寄宿學校。每一種住宿方式都決定著孩子們一天中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如何度過的。而安全、出行、飲食和學業,是學生和家長們最關心的幾個方面。那麼上面三種選擇究竟哪種會更勝一籌呢?
一.陪讀
一般來講,選擇陪讀家長大多會擔心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強,可能無法適應美國的生活,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能夠更好的照顧他們。為此家長們的犧牲很大,放棄了國內舒適的生活和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陌生的過度。面臨著新的環境,陌生的語言,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未知。這樣的留學模式不僅僅是對孩子,對於家長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驗。然而,雛鷹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庇護,獨自在藍天翱翔,我們的孩子也不能總是在父母的呵護中成長。所以,在經過一段陪讀生活之後,有些家長意識到長期的伴讀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家長僅僅是在生活上給予幫助,但是對於融入美國社會與文化並沒有太大幫助。部分家長認為,既然送孩子到了美國,就應該讓他們去接觸美國的生活,對美國的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所以早期陪讀的家長最終會選擇為孩子找一個靠譜的寄宿家庭來達到這一目的。
二.寄宿家庭
陪讀需要巨大的犧牲,如果試著放手,把孩子交給美國寄宿家庭的父母,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嗎?美國的寄宿家庭各種各樣,他們選擇成為寄宿家庭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有的寄宿家庭因為沒有子女,退休後晚年生活無聊想讓留學生為家裡增添些生氣。這種寄宿家庭大多家境不錯,對待寄宿的學生也比較上心;有的家庭是想接觸一些外國人,學習一些外國文化。比如有的家庭特別喜歡日本文化就會選擇接受日本留學生。在這種家庭生活會很有家的味道,留學生和寄宿家庭其樂融融,關係往往能夠相處的不錯;還有一類寄宿家庭完全把承接留學生當成一門生意,家裡會接受好幾個留學生。既然是生意,家庭的概念難免會淡一些,但是基本的生活條件還是有保證的。一般這類家庭多數是一些移民家庭,喜歡多元文化的可以考慮。大多數中國學生評判住家的好壞有三個標準,就是食物,交通和隱私。有些中國學生反映有的住家會在學生不在的情況下進入學生的房間,中國學生覺得這樣侵犯了他們的隱私,而選擇了離開。有些住家提供的食物可能實在不符合中國學生的胃口;有些住家不願意承擔學生上下學之外的接送;一些住家有著這樣那樣的奇葩規定。這些都是中國學生所不願看到的。如何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呢。一個靠譜的有更多選擇性的中介就十分必要了。
住家中介表示:首先他們會讓住宿家庭知道,住家不是旅館,也不是提供送餐服務和接送的僕人,而是一個家庭。住家和留學生互相幫助,每個人都有需求和目標。留學生與美國家庭在一起,學習到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經驗,教他們如何負起責任,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學會尋求幫助,這是很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不得不說我很認同他的說法,作為一個家長,不可控的事太多,如果有一個專業的中介機構幫你去篩選,隨時反饋,這樣家長們會放心很多。當然即使有中介背書的寄宿家庭也會有孩子不太滿意的地方,有些同學因為怕麻煩而選擇了包容。而有些同學選擇不怕麻煩,經歷了各種溝通和調換,這些時間和精力上的付出值得嗎,十全十美的住家真的存在嗎?如果家長對寄宿家庭實在放心不下,那就看看寄宿學校吧。
三.寄宿學校
住校或走讀是留學生的主要生活方式,資料顯示,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寄宿學校是麻省紹斯伯勒的菲爾中學,美國大概有0.5%的學生上寄宿學校。芝加哥大學研究表明:寄宿學校的學生在同樣的環境裡,按照同樣的時間表學習,睡覺,社交,對學生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壓力。90%的學生認為在像寄宿學校這樣的封閉機構中生活,給他們帶來了重大影響,會改變他們的社交能力及洞察力。根據美國私立學校協會數據統計,美國走讀私立高中,每年的平均費用約3萬美元,寄宿私立高中每年的平均費用約5萬美元。
寄宿學校大多管理嚴格。有的寄宿學校會在學生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後也安排一定的自習時間。有些學校有宵禁時間,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前回到宿舍。有的學校十分關心學生的安全,甚至專門開發了相關的app來隨時監測學生的位置,以達到保護學生的目的。學校的嚴格和美國人的小心謹慎,讓人感到驚訝。然而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也不無道理。近年來,美國發生多起中國留學生失蹤案,以及校園槍擊事件。寄宿學校為應對這些極端事件展開了各種各樣的操作:恐怖襲擊演習,火警演習,地震演習等等。學校用這些模擬演習來最大程度的確保學生遇到極端情況能夠做出合理的應對。
美國人看重自由,也更加看重契約精神,學生們只有誠實的遵守規則,才能保證自己的學業和生活能夠安全而有條理的順利進行,否則就會面臨懲罰。這些規則和獎懲,也是對他們未來工作生活的一次演練。
說到底,無論多麼細心的家長,也難免會有所遺漏,不論多麼嚴密的規則也有空子可鑽。或許作為家長,我們對學校的考察也只是最基礎的準備工作,而更重要的準備還是培養好孩子的判斷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要讓孩子們了解,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願去做各種選擇,但是後果要由他們自己承擔,並且未來的人生也只有他們自己能承擔。
我是哈斯校長,我在北京,祝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