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劃6年 這個濟南人都知道的批發市場 外遷又黃了

2020-12-13 山東頻道

原標題:籌劃6年這個濟南人都知道的批發市場外遷又黃了

最近,又到了走親訪友的日子,市民王先生盤算著去堤口果品批發市場批發點水果,實惠又實用。多年來,附近很多居民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前段時間聽說堤口果品批發市場要外遷,居民們沒少議論。2014年,濟南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的籤約使市場外遷有了眉目。然而近期堤口果品批發市場準備退出海吉星項目的消息,讓市場外遷之路再添變數。

外遷之傷

堤口市場外遷再陷僵局

「我們確實準備退出海吉星項目。」堤口果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展延懷向記者確認。這意味著堤口果品市場外遷時間表或許又將延後。

堤口果皮批發市場外遷,這事要從2011年說起。受區位限制加劇,早在2011年,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就提出在城郊規劃建設農產品物流園區,這與當時濟南市相關部門的引導方向一致。

「當時市裡面很重視這件事,我們也一直積極協調,最後把地址定在了長清平安店。」展延懷說,當初的想法是把市區內幾家農副產品交易市場都搬過去。

而最近,最為積極推動外遷的堤口果品批發市場與海吉星談崩了。「我們和海吉星先後談了9次,一直沒有談攏。」展延懷介紹,對於遷入海吉星的老市場,海吉星要求佔51%的股份。這也就意味著原市場管理將丟失市場管理的話語權,逐漸被邊緣化。

除了控股權之爭,濟南批發市場外遷,還存在兩種思維操作模式的碰撞。濟南海吉星方面希望借鑑商業地產開發模式,建好商鋪後賣掉60%,剩下40%自持,如此一來,可以迅速回籠一部分資金。然而無論是匡山農產品批發市場還是堤口果品批發市場都反對。「商鋪一旦賣出去了,就很難管理了。」展延懷說,「商鋪賣出去了,業主想賣什麼就賣什麼,市場管理、食品安全都將無從說起。」。事實上,商鋪出售之後,導致意見難以協調一致、商場運營差的例子,比比皆是。

「從2011年到如今,已經6年過去了,外遷的事遲遲落不了地,與海吉星的談判也始終無法破局。」展延懷說,堤口果皮批發市場準備退出海吉星項目,另尋他法。

城市之困

曾經第一,淪為三級市場

採訪中,展延懷多次表現出市場外遷的急迫。為何市場如此急迫地想要外遷呢?「以前商戶都是從濟南進貨,這幾年基本已經轉戰淄博了。」受區域所限,曾經在全國拿下多個第一的堤口果皮批發市場正在淪為三級批發市場。

而如今,就連堤口水果市場上的很多商戶都是去淄博、青島進貨,也就是說堤口正在淪為二級甚至三級批發市場,優勢全無。

為什麼濟南的進貨車要多跑數百裡去外地進貨?答案很簡單,淄博、青島等地市場的貨便宜。從體量上來看,淄博的博發水果市場是目前山東最大的水果市場,佔地500多畝,而青島有三個較大的果品批發市場。大體量帶來了大空間,吸引了更多一級批發商的入駐,這便意味著價格更便宜,交易量更大。這正是批發市場所追求的。

濟南市水果市場每年大概有150億左右交易額,堤口果品批發市場曾經佔據絕對優勢,而如今只佔到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都被外地市場搶食。

外遷暫時無法破題,也不能坐以待斃。2015年,堤口果品批發市場開始進行改革。改革的一大核心就是,將倒貨的小散戶清除出場,引進一級批發商,實現市場向一級批發市場的轉變。

今年,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對市場設施進行了部分為調整,整合一部分大面積區域招商,引進了四個大客戶。大客戶從產地拿貨,減少了中間環節,也就降低了價格,提高了交易量。展延懷希望2019年將堤口水果批發市場建設成為山東一級批發市場。這將使得濟南市民吃水果的成本降低1成左右。

未來之路

目前仍在積極尋求外遷

騰籠換鳥可謂權宜之計,也是為市場外遷升級奠定基礎。而展延懷的最終目標仍舊是市場外遷。這些年,在與海吉星談判的同時,展延懷也在積極謀求其他的外遷之路。

根據《濟南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2016—2020)》,除了濟南西南部平安店海吉星物流園,在東北部,還規劃了市場發展集聚區,涉及17個批發市場搬到這裡。

「萬科等開發商也都來談過,他們看上市場這塊地,可以合作開發。」展延懷說。另外,展延懷還在桑梓店等地選址。他認為,「一個大型批發市場落地之後,對於周邊的帶動作用將是無法估量的。」

相關焦點

  • 白鶴市場,眼鏡市場、花卉市場……聚焦濟南批發市場外遷升級趨勢
    想必這些市場,對很多濟南市民來說都耳熟能詳。如今,它們或搬入新產業園區,或搬入同行業批發市場,既帶走了大家曾經的戀戀不捨,也帶給了商家更多期待……近年來,隨著濟南城市規划進入「三環時代」,產業園區及新興商品批發交易市場的建設培育也在不斷推進,目前老城區批發市場的優化調整、搬遷升級步伐也在逐步加快。
  • 喊了6年的專業市場外遷 濟南海鮮市場或迎來最佳時機
    日前召開的全市工作務虛會上提出,加快初級專業市場外遷,通過調整業態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喊了6年的專業市場外遷或迎來最佳時機。  長此以往,肯定不行,堤口集團董事長劉超華感到壓力,身為天橋區政協委員的他多次提議,專業市場外遷,不給城市添堵、添亂。2011年,民建濟南市委提出的《關於加強我市批發市場管理的幾點建議》的提案,被確定為市政協2011年12件主席重點督辦提案之一。
  • 濟南133個批發市場規劃外遷,名單在此,拿走不謝!
    你知道濟南市區內共有多少個批發市場嗎?答案是187個!你知道其中有多少個批發市場要外遷嗎?答案是133個!你可能會問了,那另外的54個呢?
  • 堤口果品批發市場的艱難外遷路 起意6年多仍未搬出去
    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內,小檔口一個接一個。(張一 攝)  「將改革進行到底!」這部大火的政論專題片片名,正是展延懷抱持已久的心思。  細而話之,他的「改革」就是把市場外遷,遠離鬧市區。展延懷是堤口果品批發市場(下稱「堤口果品」)的總經理,而這個已有30多年歷史的批發市場曾是江北最大的「果盤子」。
  • 濟南市區133個批發市場外遷,搬哪去你知道嗎?
    有133個要外遷,  剩下54個在原址上提升改造或者轉型  22日,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濟南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2016-2020)》已於目前獲批,規劃也給這些批發市場的外遷明確了出路。  特別是周邊交通壓力,  還有擾民衛生等問題,  讓人又愛又恨!  禁止建設區  原則上不再新建市場,現狀工業消費品市場向商場化轉型,其他市場全部搬遷至商貿產業園或市場集聚區發展。例如七裡堡蔬菜批發市場·········
  • 濟南堤口果品市場要外遷長清,建全省最大一級市場
    提起水果批發,濟南人首先會想到哪裡?相信百分之八十的人會不假思索的說:去堤口果品批發市場。這個曾經的江北第一市場,雖因面積狹小、交通擁堵等原因,經歷過一段低潮,但憑藉改革很快恢復了往日榮光,2021年市場將外遷至長清,建成山東省最大的一級批發市場。
  • 堤口果品批發市場的蝶變夢 市場外遷被提上日程
    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劉陽 攝)堤口果品批發市場素有江北最大「果盤子」之稱,濟南市民吃的水果近八成從這裡集散。然而經過30年的發展,原先位於郊區的市場漸漸被市區包圍,車水馬龍帶來交通問題,用地限制致使經營面積無法擴大,環境整治令其縮手縮腳……這個如今地處鬧市的專業市場猶如一隻「困獸」。為了破局,市場外遷被提上日程。曾創造多個「第一」,如今已不願提起12月20日早上7點多,不時有滿載水果的電動三輪車和貨車在堤口果品批發市場門口開出。
  • 堤口路果品市場、七裡堡蔬菜批發市場…市區133個批發市場將外遷...
    5月22日,記者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濟南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2016-2020)》已經獲批,市區的187個批發市場去哪兒也有了詳細的規劃。記者了解到,其中的133個規劃都要外遷。A為了規範批發市場的發展,濟南首先畫了三個圈兒:(一)禁止建設區。北至北園大街、南抵經十路、西到緯十二路、東至二環東路所圍合區域內批發市場全部搬遷至區域外發展或轉型升級至商場化發展。
  • 鄭州58家批發市場年底前外遷 萬客來錦榮商貿城在列
    原標題:58家批發市場 年底前外遷 2015年,鄭州市場外遷的收官之年,昨天鄭州市發布了最後一批外遷市場名單,共58家。萬客來、錦榮商貿城、鄭州國際小商品城等在列。 發布 58家中心城區批發市場年底前外遷 2012年6月,鄭州市發布市中心177家批發市場外遷的消息。從那一刻起,關於批發市場能否外遷成功的質疑聲從未消散。過去兩年裡,市場外遷的實際效果,讓更多人猜不透這項工作最後能否進行到底。
  • 天榮汽配城、陳砦蔬菜批發市場……鄭州市區老批發市場外遷後,原址...
    城市框架拉大的時代巨浪下,這些曾經的功勳批發市場,走至外遷囧途,甚至來不及仔細告別。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當很多人將目光聚焦於商戶去了哪裡時,我們想關注外遷後這些老舊市場的命運。它們是改為了高端商業綜合體,還是建成了住宅,抑或只是二手車商的暫時棲居地,甚或荒廢閒置?他們如何煥新改造,如何向「史」而生,是否還有機會重返商業舞臺中心?
  • 新發地批發市場不會整體外遷 3年內實現轉型升級
    新市場內,工人們正在將到貨的果蔬運下車  本報航拍/ 吳海浪 劉暢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石愛華)未來,新發地批發市場門前不會再出現「千軍萬馬」湧進的景象,而是變成公園式交易場所。隨著部分功能外遷,同時內部進行「上天入地」升級改造,未來三年,新發地菜場將只留下「精兵強將」,更好地保障京城市民的「菜籃子」。外擴:「半成品加工產業進一步外遷」張玉璽表示,新發地市場不會整體外遷,但會逐步轉移出一些沒必要非在北京進行的加工產業。
  • 改建成農貿市場,引入大型商業,轉為二手車城……批發市場外遷後...
    然而,外遷並不是故事的結局,當很多人將目光聚焦於商戶去了哪裡時,我們想關注外遷後,這些老舊市場的命運。汽配批發市場舊址變身農貿市場11月11日零點30分,「雙11」僅過了半小時,天貓交易額就攀升至3723億元。
  • 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大量引入一級批發商 濟南水果價格年內有望降一成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張冠超)「我們今年將引入多戶一級水果批發商,若進展順利,全市水果價格至少能下降10%。」
  • 外遷後,鄭州那些批發市場原址就做什麼用途了?
    較早的如嵩山路西建材,隸屬於齊禮閆村,升龍接盤改造後,如今原址成了升龍城;萬邦新綠地隸屬於高皇寨村改造項目,2018年外遷,原址被鄭州雙茂置業有限公司拿得,再深究,雙茂置業背後有深圳康橋產業有限公司及宋革委的投資身影;慶豐糧油市場,與萬邦新綠地同系萬邦集團旗下,原址為劉莊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現為保利集團做安置房開發建設;天榮汽配城為柳林村用地,北區今年7月外遷,現址雖空置,但未來將做柳林村城中村改造項目
  • 北京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 外遷消息不斷生意依舊紅火
    回去絕對好賣……」今天一早,在東北經營服裝生意的劉佳小兩口如願在北京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挑到了心儀的「尖兒貨」。北京服裝市場外遷的消息早就在她和夥伴兒們的圈子裡傳開,因為還是幾年前來過,她一度擔心這次進京進貨會失望落空。
  • 瀘州老批發市場外遷 打造川南首個智慧商城
    昨日上午,200多位來自回龍灣周邊批發市場的商戶老闆們又聚集在了一起,共同見證「瀘州老批發市場外遷服務諮詢中心」的揭牌,與此同時,「西南商貿城回龍灣接待中心」也正式亮相。  遷·形勢  政府出臺指導意見老城區批發市場外遷勢在必行  2014年11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首次發布《關於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 北京大紅門服裝市場批發業或外遷河北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證實了動物園批發市場將外遷的消息,稱目前正在研究幾個外遷選址方案,「既有北京郊區的方案,也有市外的方案」,具體選哪一個方案,明年上半年會最終敲定。  昨天,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四個堵點,是指動物園批發市場、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大紅門服裝市場和十裡河家具建材市場。目前,這四個市場都在做外遷的前期工作。  對於搬遷後的人員安置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有多種方式進行疏解,綜合考慮,對不同人群採用不同的疏解辦法。
  • 社會觀察丨濟南市區七裡堡批發市場要搬遷到唐王?多方說法來了
    翻閱近兩年唐王街道籤約的大型項目、歷城區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唐王鎮鄉村振興》規劃,都未提及計劃在大徐家莊村建大型蔬菜批發市場。七裡堡綜合市場商戶暫未接到搬遷通知不同於大徐家莊村村民對新項目的期待,對於市場可能搬遷的消息,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的商戶更多是迷茫和觀望。19日上午,新時報記者採訪市場內的4家商戶,他們均表示沒有明確接到市場搬遷的通知,但每個人對市場搬遷後都有不同的計劃。
  • 安下家來 拼出新事業——北京服裝批發市場外遷滄州商戶走訪記
    隨北京服裝批發產業外遷而來的他,這一年安下了家,生意變化也不小。在這片全新的土地上,一個個「施建福」正在書寫重生與發展的故事。  在滄州明珠商貿城A座二樓,大多商鋪門牌上都有「北京工廠直營店」的字樣。溫州商人朱有紅的新店鋪在二樓電梯口的旁邊,60平方米的店鋪臘月裡人頭攢動。
  • 關林路西市場開啟外遷 曾承載洛陽幾代人記憶
    曾是「中國三大批發市場之首」、承載了洛陽幾代人記憶的關林市場要外遷去哪兒?以後洛陽還有關林市場嗎?    問題 緊急關停市場,商戶面臨多種難題    「19日才接到通知,31日就要關停,十幾天的時間我們去哪兒找門店、找倉庫?」一位做小商品百貨批發生意的商戶,向河南商報記者說出了心裡的疑慮。    「市場外遷我們也理解,但是總得給大家一個緩衝的時間吧。」該商戶繼續說道,「現在家家戶戶幾十萬的貨都壓在門店、倉庫,也不通知我們該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