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周渝民,阮經天:臺灣偶像們的出路在哪裡?
在電視劇青黃不接的情況下,一大批國產綜藝倒是話題不斷,給廣大吃瓜群眾提供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其中,最了不得的節目當屬《演員請就位》,開播僅僅一期,就用輿論中心人物郭敬明、霸氣導演陳凱歌、專業過硬李少紅、情商智商雙高趙薇四人挑起了關注度。
但最貢獻流量的是「無戲可演」明道。
看著曾經風靡兩岸,開創偶像劇鼎盛時代,「霸道總裁」專業戶明道,如今在綜藝節目中艱難說出「可能沒有辦法再演男一號」時,不免令人唏噓。
實際上這種境況,是所有臺灣偶像劇男主角共同面對的問題。為什麼這批從偶像劇中走出來的明星,人到中年卻面臨轉型困難,甚至消失不見的境遇呢?
01、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001年,從《流星花園》大獲成功開始,臺灣偶像劇進入了最黃金的十年。彼時,巨大的效益催生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各種偶像劇如流水般被製造出來。
劇情千篇一律:白馬王子不愛白富美,只愛灰姑娘;人設重複簡單:有錢有顏深情的霸道總裁;情節超級幼稚:失憶車禍,在女主角受欺負時現身,拯救心愛的女孩於水火。
偶像劇的受眾是中小學生,男主角只要長得帥,演技什麼的不在考慮之列。
表達生氣憤怒等情感時,要麼太過於平淡,
要麼用力過猛,擠在一起的五官、激烈的吼叫,生怕觀眾看不出來男主角此時的心情。這種表演模式,在十年偶像劇的黃金年代,已經被定型。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代的年輕演員,在耍帥大過演技的氛圍中成長,表演痕跡根深蒂固,轉型過程中,就算有意識地擺脫,也會無意識地回到原有模式中。就像南方人上火後決定不吃辣椒,但在嗦粉的時候還是會自然地加入辣椒一樣。
明道在《演員請就位》中的表演,悲傷的深情,掉落的淚滴,歉疚的話語,面部表情可圈可點,能一下把人拉入情境。但從整體上,又缺少足夠的說服力。
李少紅導演點評說,「拿槍的細節一下就暴露出他不是一個殺手,整體的人物行為動作不在他的意識範圍之列,這說明兩個問題,第一他沒有設計,第二他不太懂得舞臺語言。」
明道不努力嗎?不是的,他為了演好霸道總裁,會跑去酒店看有錢人的姿態,為了拍好警察,硬逼自己不睡覺,達到人物辦案時的狀態……
可沒有經過專業受訓,又被偶像劇表演模式固定的他,突破瓶頸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
最後陳凱歌導演的選擇,我似乎能夠理解。面對一個表演風格尚未成型,吸收能力強的青年演員,和一個表演模式固定,發揮空間有限的中年演員,任誰都能做出選擇。
這也是職場中年人普遍的尷尬。
02、水土不服
臺灣偶像劇日漸沒落之後,大陸市場無限的潛力吸引著80年代偶像,轉戰內陸,轉型成演員,成了他們事業規劃的重心。這其中規劃較早,轉型成功的當屬霍建華。
2004年,臺灣偶像劇還如火如荼之時,霍建華已經轉向內地,拍攝了《天下第一》,隨著劇集的熱播,霍建華的名氣打響。《仙劍奇俠傳三》奠定了他古裝男神的地位,之後在內陸的發展勢如破竹,擺脫了偶像劇單一的形象。
但其他進入內陸較晚的臺灣偶像,因為霸道總裁深入心中,再加上演技不甚出彩,劇本質量不過硬,導致飾演的角色很難讓人信服。尤其是穿上古裝後的造型,有一種水土不服的症狀。
(《櫃中美人》周渝民,《扶搖》阮經天,妥妥的花美男,古裝造型呈現的形象卻一般)
你能想像明道留著辮子,在清宮戲裡飾演殺伐決斷的王爺嗎?你能想像明道變身家庭生活劇男主角,週遊在婆媳之間調解矛盾嗎?說實話,有點違和,因為在觀眾的認知裡,他就是霸道總裁本身啊!
就連《辣媽正傳》,明道的出現,都讓我都覺得彆扭,像是一個劇本被割裂成了兩個世界,一個是言情劇,一個是生活劇。
03、臺灣偶像的出路在哪裡?
臺灣偶像抓住了偶像劇的風口,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實現了名利雙收。但對於一名演員來說,過早的成名未必是好事。一個角色大火後帶來的熱度,同時也會限制戲路。
胡歌當初便身受其擾,他飾演的李逍遙,易小川,景天,都是一樣放蕩不羈、風流倜儻的人物。再後來接到的劇本也同質化嚴重,他說感覺自己在繞圈,於是嘗試轉型,甚至離開名利圈,重回話劇舞臺磨練演技。
更新換代最快的娛樂圈,能始終抓住觀眾眼球的無非兩個字:演技。
最近大火的張譯、杜江、朱一龍,因為演技而受到關注;《都挺好》倪大紅,《破冰行動》王勁松,硬生生的把反面人物演活了,演員本身不僅沒遭到攻擊,反而全民點讚。年少成名,中年沉寂,後憑藉《戰狼》紅遍中國的吳京,全都貴在認真演戲四個字。
說實話,不必為臺灣偶像們感到太多的悲哀,要知道一輩子岌岌無名的路人甲數不勝數,在這個行業內,明道們已經幸運許多。現在他們要做的是:找對戲路,打磨演技,放下男一號的執念。
明道一席話,也給現在浮躁的青年演員提了一個醒:年少成名固然可喜,但紮根演藝事業、打磨演技帶來的厚積薄發,遠比因為外表、運氣帶來的名氣厚重得多,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