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亞當》是義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為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天頂畫《創世紀》其中的一幅,富有創造地戲劇性地展現了人類生命的誕生。
【類別】壁畫【規格】230.1 ×480.1cm【年代】1511年【作者】米開朗基羅【收藏】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屋頂壁畫面積達500平方米左右,米開朗基羅在大廳的中央部分按建築框邊畫了連續9幅大小不一的,均取材於《聖經》的畫作,從開天闢地到人類遭受的大洪水期間的一系列故事,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誘惑與逐出樂園》《挪亞獻祭》《洪水》《挪亞醉酒》。其中尤其出色傳神,並給人以極大想像空間的就是這幅《創造亞當》,畫中亞當的形象體態如他塑造的雕像《大衛》,體格健壯,氣魄宏偉,具有強烈的意志與力量,顯出米開朗基羅非凡的造型能力,基於寫實又超越你的想像,非同尋常的表現力,給人以某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啟示。
米開朗基羅並未刻板地按著聖經中上帝創造亞當時的描述去構圖描繪,「用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亞當的誕生在米開朗基羅的設計中,已經是一個完成時,亞當全身裸體,躺在一側綠色和藍色調和的陸地上,一手伸向上帝。另一側在紅色的幔布下,一群天使簇擁著一位老者形象的上帝飄浮在空中,同時,將手指向亞當,與亞當伸展過來的手相呼應,顯而易見的是上帝指向亞當手指尖欲觸及亞當的意願更為強烈一些。在這創造與被造之間似乎預示一種神奇,在這手指交接的瞬間將要產生,一種生命的新生,一種信心的依順,或是其它。米開朗基羅僅只站在有限人類的角度去懷揣創造的奇妙,透過巧妙的構圖將一些言不盡道不明的哲思似乎體現了一些端倪來。
後世人們在仰頭欣賞這幅畫作時,就有人得包裹著上帝和眾天使的紅色幔布的形狀很像一個大腦的輪廓,圍繞眾天使的綠色緞帶看起來就像一條連接頸項和大腦的動脈。也有人覺得像一個女人孕育胎兒的子宮,相向伸展的兩隻手臂類似連接母體供養用的臍帶。無論是大腦還是子宮,米開朗基羅都有能力如此去思想和構圖,畢竟當時的文藝復興藝術表現的一項特徵就是尋求對人體更精確的描繪,較之希臘時期的人體塑造更具精準的現實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畫家同時是解剖學家,米開朗基羅就是這樣一位。
無論怎樣,米開朗基羅將創造亞當的情形富有創造性地戲劇性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傳遞的不止是生命和智慧的誕生,還有對美的初識,還有你對生命、智慧、美感的思考。
【作者簡介】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義大利畫家,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卡普萊斯,父親是地方的行政官員,早年喪母。13 歲進入佛羅倫斯著名畫家多梅尼科·吉蘭達伊奧的工作室,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繪畫技巧。後又跟隨多那太羅的學生貝爾託爾多學習了一年雕塑,又在美第奇開辦的自由美術學校學習。再後來赴威尼斯和波倫亞,最後轉道羅馬尋求發展。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說他的繪畫不是用手而是用腦。他創作的《大衛》雕像,被認為是象徵為正義而奮鬥的力量。他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800 方米的天花板上,連續工作 4 年,獨力完成了《創世紀》的巨型天頂畫。晚年所作梅迪西陵墓雕像《晨》《暮》《晝》《夜》等。他與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3個世紀的藝術家。
=====
一天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