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6日,教育部正式發文,無錫輕工業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校名定為江南大學,原無錫輕工大學黨委書記簡大鈞任黨委書記,原校長陶文沂任校長,原江南學院校長王武任正廳級副校長。同年2月13日,在青山灣校區舉行三校合併成立大會,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發來賀電。新組建的江南大學為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實行由教育部和江蘇省、無錫市共建共管體制。
如果沒有20年前的無錫三校合併 那現在無錫會有中國輕工大學 江南大學 無錫師範大學3所大學外加太湖學院、濱江學院、無錫大學,你怎麼看?如果你有決定權,你希望江南大學更名為什麼?
大家都知道,在無錫歷史上曾經先後出現過三所以「江南大學」命名的高校,現江南大學正是因為這樣的淵源,在本世紀初恢復了這一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的傳統校名。今天距離2001年1月6日教育部正式發文決定三校合併20周年,我們一起來回望江南大學走過的這些年。
1947年,我國著名的無錫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榮德生以發展工農業、培育高級人才為宗旨,創辦私立江南大學。
私立江南大學是無錫近代以來第一所四年制綜合性本科高校,也是當時江蘇省內唯一一所由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私立高校(民國首都私立金陵大學和蘇州東吳大學等均為教會學校)。校址設在無錫榮巷,同時勘定在太湖邊後灣山建築新校舍,所以太湖後灣山又被稱為中國食品發酵學科發源地和無錫近代高等教育源頭。
學校設立文學院、農學院和理工學院。文學院分設中國文學、外國語文、史地、經濟4個系;農學院分設農藝、農產製造2個系;理工學院分設機電、化工、數理3個系;並附設先修班。學生307人,教職員74人。1948年受麵粉工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委託,增設麵粉專修科。其中農產製造系、麵粉專修科、工業管理系(原經濟系)均是當時國內首創或辦學水平靠前的專業。
這所僅運作5年的私立院校,堪稱教育史上的驚鴻一瞥。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江南大學大學食品工業系西遷南京。以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包括麵粉專修科)為基礎,合併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食品系科成立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原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首任主任朱寶鏞先生任發酵教研室主任。
1958年,食品工業系又回遷至其誕生地江蘇省無錫市,成立無錫輕工業學院。2001年,以無錫輕工業學院為主體,合併江南學院和無錫教育學院組建一所新的綜合高校。因無錫輕工業學院的最早學科源頭是誕生在江南大學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食品工業系,所以合併後的高校仍命名「江南大學」。
院系調整以後,江南大學的校名短暫消失。
但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最早一批江南人仍對這個名字念念不忘。
我們耳熟能詳的就包括發酵學泰鬥、無錫輕工業學院首任教學副院長朱寶鏞先生,其在回憶錄中詳細描述了在江南大學創辦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食品工業系的歷程;釀造學祖師、原江南大學農產製造系創始人、江南大學歷史上最年長的校友秦含章先生多次為江南大學創校秩年題詩、題字及撰寫紀念文章;江南大學校友、無錫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錢慈明同志親自出席江南大學發展研討會,為以無錫大學為基礎恢復校祚的江南大學出謀劃策;無錫輕工大學副校長、著名生物工程專家王武同志親自擔任市屬江南大學校長,為恢復江南大學校名盡心竭力,奔走呼籲。。。
珍視「江南」二字的江南人還有很多很多!
改革開放,春風正盛。
傳承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學脈的無錫輕工業學院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恢復江南大學校名的提議也同時引起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重視。
1985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和無錫市人民政府隆重紀念無錫籍愛國實業家榮德生先生一百周年誕辰。考慮到無錫市高等教育布局和歷史上江南大學在國際國內的巨大影響力,無錫市人民政府申請,榮德生先生之子、江南大學校務委員會原主任榮毅仁先生同意,並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覆、報國家教委備案,無錫大學正式更名為江南大學,學校的性質、學制、領導體制均不變。同年8月,革命老前輩、全國政協副主席陸定一為江南大學題寫校名。9月,無錫市人民政府聘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榮毅仁擔任學校名譽董事長,聘請中國經濟學界泰鬥薛暮橋擔任名譽校長。
1996年4月,國家教委同意江南大學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按照當時教育部關於高校命名的相關規定,根據江南大學辦學規模更名為江南學院,同時將江南大學(JiangNan University)作為保留校名。當時江南學院的校長王武同志是著名的食品發酵專家,曾擔任無錫輕工大學副校長。
新世紀的江南大學為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享有「江南第一學府」、「中國食品發酵高等教育源頭」、「輕工高等教育明珠」等美譽。
學校的學科源頭最早可追溯至1947年秦含章、朱寶鏞先生在江南大學創辦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食品工業系和1950年南京大學籌建的食品工業系。1952年,以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含麵粉專修科)、南京大學食品工業系、浙江大學農業化學係為基礎,合併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的少數系科組建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負責籌建當時國內輕工院校的秦含章先生為完成曾資助其海外留學的榮德生先生遺願以及希望自己家鄉有一所高水平大學的願望 ,在秦含章先生的主持下將食品工業系重遷無錫,回到其最早誕生地——江蘇省無錫市。1995年,這所傳承中國食品發酵最早學脈的高校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01年1月,經教育部批准,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江南大學。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學校揭牌前夕親臨江南學院,接見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校領導並發表重要講話。李嵐清副總理為三校合併恢復校名一錘定音:「江南大學這個名字像我們這一輩人都是有印象的,這塊招牌還是不錯的,把它搞好」。
合併伊始,適逢剛上任的無錫市委書記蔣定之和市長王榮的高度重視,在無錫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中,安排了江南大學新校區的建設用地。2002年開始規劃籌建新校區,校址選在緊鄰長廣溪國家溼地公園的蠡湖大道1800號。
校園一景:小黑一家
江南大學從最早的學科源頭原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開始,歷經七十多年風雨滄桑和半個多世紀的學脈傳承,現已成為一所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鮮明的大學。江南大學涵蓋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並尤以食品發酵學科為最。
江南大學擁有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多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在ESI最新統計中,江南大學工程學、農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等多個學科進入全球影響評價排行榜前1%。而由其最早學脈原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發展而來的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位列全世界第一。
由於食品工業系曾在南京工學院成長五年,故學校也位列三江系九校之一
三江初肇始,興教圖國強;
江南開學府,輕工著華章。
所謂江南,正是指中國食品發酵學科源頭——江南大學
一聲「江南」,
凝結的,是一代代師生的夢想與執著,
輝映的,是一位位先賢泰鬥熠熠生耀的名字,
呼喚出的,是一批又一批行業中堅與棟梁之材。
江南大學發源地——太湖之濱後灣山
江南大學新校園——太湖之濱蠡湖畔
本公眾號為純公益性質,致力於推動江南大學校園文化發展,呼籲江南大學校史正本清源,構建以實事求是校史觀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希望得到更多的老師、同學、校友和社會賢達的理解和支持。文中所有圖、文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引用時可能略作刪改。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所疑問,請私信聯繫我。我會儘快處理,感謝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