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疫情的無聊光陰下,每日的時光好像是在和孩子周璇,其餘的時間不是在刷新聞,就是在刷朋友圈。在眾多新聞篩選下,我看到最多的就是二胎孩兒的家庭教育,大概是新聞刷得太多了,以至於內心的感觸也比較多。
二胎讓「媽蟲」這個新名詞誕生,難道家庭主婦真的不配提條件嗎?
二胎時代之下,為母則剛這句話已經聽得太多了,前幾日無意中刷到一篇「媽蟲」帖子,這篇帖子講得是一個「不配提條件的家庭主婦」,說實話,剛開始看到這篇帖子的時候,內心總是充滿了憤怒,明明家庭付出最多的家庭主婦,何時竟卑微得一文不值呢?
帖子的主人,是一個28歲的二胎媽媽,這個年紀還是屬於花一樣的年紀,但卻為了家庭投入到了家庭主婦這一個行列,本應該是28歲的花季女神,看起來竟成為了枯黃黯淡的30多歲婦女。
這個二胎媽媽,在帖子中抱怨道:「自從生了兩個孩子之後,我從來都沒有睡過一整晚的好覺。年前為了參加同學聚會,我去商場買了一套衣服,回家就被老公指責亂花錢。當我告訴他是因為要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這個男人更加暴躁地說:「都兩個孩子的媽了,還參加什麼同學聚會」。心裡憋屈得慌,就跟眼前的男人爭論了幾句,都知道兩口子在爭吵的時候哪裡能說得出好聽的話。
接下來的劇情相信很多人都想像得到,吵吵鬧鬧著就往離婚方面而奔了唄,在新時代的家庭環境裡,很多人的思想都是「這世界誰離了誰都可以活的」,於是離婚的頻率越來越多,離異下受傷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了。在28歲的二胎媽媽的抱怨裡,最吸引人的一句話是 「你憑什麼提條件」。
這句話寒心話,是倆夫妻在鬧離婚談及撫養費問題時說出的,誰對誰說的?相信很多人心裏面都有答案了。當媽媽為了家庭付出一切,最後換來「你憑什麼提條件」這句話的時候,不光是當事人、就連旁觀者心裏面都隱隱作痛。
最近,「媽蟲」這個網絡流行詞特別火,這個網絡流行詞的誕生,主要是因為那些年輕的全職媽媽。「蟲」這個字在韓國是有歧視的意思,媽蟲這個詞是用來貶低那些沒有把孩子照顧好,自己又沒有收入的全職年輕媽媽。
全職媽媽一直都是大眾探討的熱點,全職媽媽最大的無奈便是家庭事業不能兩全。這些年輕的媽媽如果要選擇工作,那麼就要被扣上不負責帽子,如果不工作光在家裡面帶孩子的話,就會被認為無能、或是被貼上「媽蟲」這個標籤。
女人的世界怎麼就如此複雜呢?好似結婚之後做什麼都不對,於是一些堅強的媽媽們便破繭而飛,網絡時代的賺錢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光彩自信寶媽,她們自信而美麗、頑強而不屈,這類女性成為了新時代裡的「為母則剛」,成為了家庭致富的賢內助。
媽蟲是一種罪過?變得一文不值的媽媽,曾經光輝真成「蟲」了嗎?
媽蟲不是一種罪過,變得一文不值的媽媽多數都是因為心態過於付出,她們把家庭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當失去自我、失去美麗和優秀的時候,人與人之間肯定是有著微妙的變化。曾經的光輝歲月是不是真的變成了「蟲」?都說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日子難道不是靠自己去經營、去維和嗎?
不想成為「媽蟲」裡的一文不值,女性的寶媽們一定不要失去了自我,如果有機會的話,工作就是非常好的自信美釋放,工作不僅可以展示能力,還是對生活美好嚮往的一種憧憬。很多人對全職媽媽都有著刻板印象,覺得他們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後把孩子和自己都打扮得光鮮亮麗,再帶著孩子約上三五個好友一起逛街喝茶,實際上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有著比上班還要辛苦的疲憊。
有一次參加聚會的時候,碰到了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已為人母,看到她精緻的妝容和充滿貴氣的裝扮,大家都調侃道:「看起來家庭主婦也不是很慘哦」,這名朋友聽了之後笑笑不再回應。在接下來的飯局裡她是滴酒不沾,但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出去一次,我們還都嬉笑當了寶媽真成了良家婦女。
但是,當飯局之後我送朋友回家的時候,發現她的胸前被奶水浸溼了,朋友意識到我的視線之後,有些尷尬地笑笑說「孩子還沒戒奶,平時出門也不方便,這條裙子還是我結婚時候買的,今天終於是派上用場了」。當問及做母親是否開心的時候,她回答:「機械式的生活而已,這還是一段無法寫在簡歷上的經歷」,而這種光鮮生活的背後不過是心酸的誤會罷了。
在家庭生活的經營當中,作為家庭的核心運轉人員就是家庭婦女,我們可不要小瞧家庭婦女起到的作用,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如果沒有女人在男人身後無條件支持,無條件照顧老人、小孩的話,男人們真的可以憑著一己之力走向人生巔峰嗎?
一個真正成功的男人,不是能賺多少錢、也不是擁有多高的地位,而是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自古以來「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這一點,沒有人能夠完全做得到,都是在種種誤會、種種爭吵中練就出來的。而年輕人需要經歷得會更多一些,所以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要且行且珍惜,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生活中再激烈的爭吵,都不要輕易說出「離婚」這個家庭禁語。
---------------------
*註:持續更新性文章!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勵志於育兒方式的發現和探索,對育兒有想法的朋友,歡迎一起學習溝通。
關注【蘭媽談育兒】,今日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明日如何請靜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