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翟羽
    最近,央視一套播出的《經典詠流傳》獲得觀眾肯定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反思:為什麼近年來找不出一首能夠廣為傳唱的兒歌,多數孩子的日常歌單塞滿了美日韓流行音樂,甚至網絡口水歌。
    在《脫口秀大會》一期節目中,卡司思文就吐槽過:「小孩在出生前後聽的音樂差距很大,在媽媽肚子裡聽的音樂是莫扎特、G大調、小夜曲,特別高端,但一出生,只能聽『爸爸的爸爸叫爺爺』……」
    有家長甚至告訴記者,孩子不唱孩子的歌,「我兒子居然唱吃雞的歌」。這麼多年來,能夠大面積傳唱的優秀兒歌屈指可數,兒歌的創作真的面臨「斷代」危險嗎?
    現象
    小學生在家
    哼唱情歌
    嚇到母親
    「有天,他在家玩,嘴裡哼著『我愛你愛死你……』我當即問他,『這是孩子唱的歌嗎?』」張女士的孩子正就讀小學三年級,問孩子這歌從哪兒學來的,孩子說是跟同學學唱的。
    這下讓張女士感到大事不好,她把兒子平時哼唱的歌曲都記了下來。「以前我聽民謠,他就跟著聽趙雷的歌曲。後來,他會玩手機了,接觸到手遊後,現在在家哼『吃雞』的歌。」
    更讓張女士為之擔心的是,兒子隨大流學唱了很多情歌。「同學唱TFBOYS的歌曲,他就通過兒童手錶去搜,哪怕他還不知道歌詞的意思,他覺得同學都喜歡,他也要學會。」張女士說,TFBOYS的歌曲也有很多情歌呀。
    除了歌詞太過成人化,也有一些歌曲還不健康,讓父母更發愁。王女士的女兒在上小學之前,都是外婆帶她的,王女士說:「孩子天天跟著外婆去跳廣場舞,《愛情買賣》《老婆最大》這類網絡音樂張口就來。」
    分析
    小學音樂老師
    教材部分內容不能貼近孩子的生活
    南京三牌樓小學音樂教師劉荔告訴記者,老師們私下也會談論這個問題:為什麼現在教材裡入選的歌曲都沒有被少年兒童傳唱?
    「如今的音樂教材除了那些朗朗上口的經典歌曲,例如《讓我們蕩起雙槳》,編寫者們要兼顧培育孩子愛國、民族融合、開拓國際化視野等多方面。」劉荔說:「像教材裡的民歌《採蓮謠》《唱得幸福落滿坡》非常好聽,旋律也朗朗上口,但這些作品離孩子的生活有些遠。」
    之所以會出現「兒歌斷代」現象,在教學一線的老師看來,原因並不複雜。劉荔分析:「創作少年兒童歌曲的詞曲作者不一定就是教學一線的,而一線老師知道學生的所需,卻很少去創作。」目前少年歌曲詞作者在創作中會以自己童年的感受揣摩當下孩子的心理,缺乏時代性和時尚元素,沒有把傳唱性放在第一位,因此,創作出來的作品得不到廣大孩子的認同,不具備傳播性。
    音樂創作專家
    歌曲創作氛圍不如此前
    南京市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創作室主任吳少忠有著豐富的歌曲創作經驗,在他看來,儘管傳播渠道越來越發達,但是,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在兒歌創作的氛圍與平臺建設上,沒有以前的氛圍了。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兒節目《小喇叭》開播於1956年,陪伴三代人,至今仍在播出。1963年全國「學雷鋒」初期,《小喇叭》節目組撥出專門經費邀請作曲家潘振聲創作《一分錢》。
    此外,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人更願意把精力投入到受眾廣、傳播速度快、收入高的流行歌曲的創作上,對兒歌的創作與傳播缺乏熱情。吳少忠直言:「現在創作少兒歌曲沒有什麼經濟效益,好歌也就少了。你看現在辦兒童晚會經費這麼拮据,兒童節目越來越難編排了,只能用老歌。」
    少兒聲樂教育專家
    成人歌曲兒童化歌唱是趨勢
    當記者問到少兒歌曲是不是創作比以前少了,從事少兒聲樂教育18年的原總政歌舞團歌唱演員孫姝君一下子急了,「人民音樂出版社每年都會出一本《快樂陽光》少兒歌曲集,每年都會有150多首的新歌與孩子們見面。」如今,在中國還活躍著很多兒歌創作的詞曲作者。在作詞界有李眾、李幼容、李鴻為,在作曲界有小丹、雷立新、龔耀年等。
    南京和諧之聲文化藝術中心的創始人胡笛則表示,成人歌曲兒童化歌唱這是時代趨勢。「金鷹卡通的《中國新聲代》、北京衛視的《音樂大師課》對經典曲目、健康的流行音樂進行時尚改編後,備受好評。」
    「以前中國聲樂教育水平還不是很高,孩子們後背用力,用嗓子把歌曲喊出來,而現在聲樂教育水平提高了,學習歐美少兒合唱團的方式,孩子會用童聲、胸腔共鳴、真假聲混合發聲。」
    觀點
    什麼樣的兒歌
    適合孩子要認真引導
    當前非常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優秀原創兒童歌曲作品非常稀缺,同時良莠不齊的國外流行音樂作品大量湧入,搶佔了中國兒童的歌單,對中國當代青少年、兒童的審美觀、價值觀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電子產品和新媒體時代,孩子確實很難接觸到好聽的兒歌。」南京曉莊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馬緣園提供解決方法,一是家長介入,引導孩子唱孩子的歌,聽孩子的歌;二是兒歌要在新媒體時代找到自己流行的方式,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提高曝光率。
    現在的兒歌再過幾十年也是經典
    《一分錢》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歌曲,《春天在哪裡》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創作的,《七色光》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作的,這些歌曲成為經典,也走過了漫長歲月,經過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篩選才傳承至今。
    因此,胡笛認為,近幾年創作的少兒歌曲成為經典,只是時間的問題。「《愛我你就抱抱我》這首兒歌創作於2013年,現在就很火,要是再過上幾十年成為經典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