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娃的時代,每個父母都在狂奔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在養孩子方面,同樣是。
跳水女皇郭晶晶在接受桌球女皇鄧亞萍的專訪時,無意透露了兒子在上的幼兒園——香港寶山幼兒園。
1年學費14萬,被譽為「幼兒園中的哈佛」。
想進這個幼兒園相當艱難,裡面讀書的學生大都是明星富豪的孩子,比方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女兒,跳水伏明霞的女兒,豪門媳婦徐子淇的女兒等等……
懂得下血本的還有趙薇,為了女兒小四月能得到全香港學費最貴的九龍塘耀中國際學校的面試資格,在香港買了三套學區房。
花了多少錢呢?1.2億!
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每個做父母的都很拼。
為什麼會有階層壁壘?
我想這就是一個重要原因吧,越有錢,越能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下一代教育得更好,而下一代就可以給下下代提供更優質的資源。就這樣一代代傳承。
看看名人們動輒豪擲天價,再看看自己銀行卡的餘額,真是讓人越想越後怕。
那麼作為普通人,在驚掉下巴的同時,也會好奇,這麼貴的學校和幼兒園,到底教啥?咱們普通人的娃還能趕得上嗎?
據報導,除了常規課程之外,這所幼兒園還會測試學生的反應、聆聽及理解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鼓勵學生提問、思考、動手等,來代替死記硬背。
也就是說,每年14萬精英教育的背後,其實最想培養的,還是孩子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最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大腦資源。
家長們總是焦慮到底該讓孩子學點什麼?
明星和有遠見的父母,卻深刻明白:學什麼不如學能力,激發孩子潛能,開發孩子大腦才是最重要的。
2、錯過孩子的敏感期=錯過育兒最佳時機!
作為普通人,我們很難有這樣的財力支撐孩子上天價幼兒園,但是其實只要我們善於抓住孩子成長的敏感期,同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
孩子的成長敏感期有多重要呢?這麼說吧:
錯過孩子的敏感期=錯過育兒最佳時機!
比如,孩子在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如果你沒有對他進行更多的語言輸入,多和他說話,那麼錯過這個敏感期,他學習語言的能力就會緩慢很多。
專家介紹,大腦發育有三個黃金階段:
第一階段,懷孕3~6個月,這個階段,稱為大腦長數量的階段。第二階段,寶寶出生6個月至3歲寶寶,這時候孩子的腦神經細胞體還在不斷增大,腦神經細胞迅速分裂、增殖,大腦就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第三階段,3歲至6歲之間,這是孩子最後一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剩下的百分之10%~20%的腦部發育都將在此階段進行衝刺,家長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營養。
3、鍛鍊大腦最有效的途徑: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育兒專家介紹,要鍛鍊孩子的大腦,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為什麼?
因為手又被稱為「人體第二大腦」。
當手指簡單活動時,腦血流量增加10%;當手指做複雜活動時,腦血流量就會增加35%以上。腦血流量越多,思維就越敏捷。
所以,人的手和大腦是密切相連的,所謂「心靈手巧」,是有科學依據的。
根據大腦研究理論:手指運動可以影響大腦的多個功能區,這些功能區的面積比軀幹運動影響的區域至少大三倍。
日本腦發育專家筱原菊紀做過這樣的試驗:讓一個小姑娘先在媽媽的指導下做手工,然後再自己動手做手工,包括剪紙、塗色、貼紙和摺紙。
儀器檢測發現:
當小姑娘在媽媽陪伴下摺紙時,她的大腦前額葉的承擔記憶功能的區域被充分激活;當她自己動手時,大腦前額葉承擔想像功能的區域被激活。由此可以看到,無論有沒有大人陪伴,只要鍛鍊手部動作就能極大地刺激孩子大腦發育,而這些是無法通過學習知識實現的。
所以手又被科學家稱為「人體第二個大腦」,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多半都很聰明。
科學家研究還發現,單純活動手指是無法開發智力的,需要觸摸到物體然後再將這些信息反饋給大腦,也就是需要充分調動運動與感覺這兩個區域才行。
所以,像摺紙、剪紙、畫畫、貼紙都是非常好的鍛鍊手段,因為孩子在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需要手、眼、大腦三位一體,注意力高度集中。
此時大腦會向指尖發送很多指令,同樣指尖的刺激也不斷激活大腦,長期堅持下去,不但能開發智力,提高專注力,記憶力與思維能力也突飛猛進。
4、知名腦發育專家+紙藝界超級大咖,強強聯手,給孩子「最強大腦」。
上文提到的做那個著名腦實驗日本腦發育專家筱原菊紀,在進行了大量腦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聯手日本紙藝界超級大咖——小林一夫先生,推出的一套廣受日本孩子喜愛的《日本腦發育雙語訓練遊戲書》叢書。
而如今我們可以買到中文版,可謂是中國孩子的福音!
這套書精準區分年齡段,分為2-4歲和4-6歲兩盒,每一盒內分別有4-5冊遊戲書,它包含塗色、貼紙、摺紙、剪紙,對於手部活動的側重點不同,卻同時將孩子們喜歡的動手遊戲都收入其中。
都有哪些亮點,下面一一介紹:
一、難度循序漸進,尊重腦部發育規律
真正經典的手工書一定是成體系的,是有完成的難度邏輯的,應該遵照大腦發育規律,螺旋上市。
但是很多手工書的作者,並不懂腦科學,所以很難做到這一點。而這套書是腦科學家和摺紙大師共同著作,所以這方面你不用擔心。
比如,摺紙書。
剛開始的摺紙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對摺一次就可以,這時候的難度等級是一級。
隨著練習的增加,到了第30次摺紙,就需要折一隻烏鴉,難度等級升到了二級。
每一個摺紙,在文末,都有詳細的折法圖解。
隨著孩子的日益熟練,他就能折出下面這些好玩又有趣的摺紙作品。
比如,塗色書。
需要填充的圖形從封閉到半封閉,再到開放,難度一步步提升;塗的色塊數量,也是逐步增加的。
比如,剪紙書。
從剪一條直線,到兩條直線、多條直線;再到一條曲線、多條曲線、曲線+直線,難度螺旋上升。
比如,貼紙書。
從單張貼紙到多張貼紙,固定位置貼紙到不指定位置貼紙,以及粘貼方式從自帶黏性的貼紙到剪紙並且塗抹膠水的貼紙。
二、兩位大咖級作者,圖書質量有保證
這套書的作者,一位是日本知名腦發育專家筱原菊紀,他畢業於東京大學研究院,出版過很多大腦科學相關的書,也經常在電視、雜誌擔任解說和研究的工作。
另一位則是日本紙藝界超級大咖——小林一夫先生。國內目前引進的日本紙藝書,九成以上都是小林一夫先生的作品。
鄧超曾經在微博曬過小林先生的摺紙書。衝著這兩個主編,足以說明這套遊戲書的含金量了。
三、細節處理到位,增強孩子成就感,培養孩子條理性
《日本腦發育訓練遊戲書》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優勢外,還有兩個特點值得一提。
◇設置獎勵方式,增強孩子成就感
現代的學習研究理論認為,孩子的學習動力來源於及時的反饋和正確的鼓勵以及合適的難度。
而這套書,上面三點全部都滿足。除了上面提到的合適的難度,書中還設置了獎勵方式,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獎勵貼紙,和表揚的小標語,只要孩子完成了一個小作品,就可以得到一張貼紙獎勵,貼到最後一頁。
當這頁貼紙樓房或者貼紙樹(貼紙集合做成了孩子能夠接受的可愛形式)被貼滿,就說明孩子完成這冊書上的所有內容,可以獲得「結業證書」了。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設置哦,從學習理論上來看,及時的正向反饋非常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讓他們產生完成任務、克服困難的信心。
◇配置收納盒,培養孩子收納習慣
每套書還特別設置一個收納盒,方便孩子們收集和整理自己的作品。把自己得意的作品收納起來,可以培養孩子整理身邊物品的習慣,堅持下去,就能培養孩子的條理性,為學習能力和獨立能力奠定基礎。
另外,這套遊戲書,涉及的主題特別豐富,每個手工主題都是一個中英雙語描述的故事場景,。認知啟蒙的同時,還可以英語啟蒙。
光是2-4歲的遊戲書裡,就包含了169個重點詞彙、216個雙語場景,當中包含了民俗文化、天文地理、自然科學、交通工具等等認知啟蒙信息,特別走心。
除此之外,這套遊戲書的主題設計上,很多都特別有心。
舉個例子,書中很多剪紙主題設計,都暗含著事件發展的邏輯線,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像是這個關於「雞」的主題遊戲,從雞蛋、孵化中的小雞、出生後的小雞、母雞,孩子對雞的生長順序,有了清晰的認知。
團購信息
《日本腦發育訓練雙語遊戲書》
原價:
第一階:119.2元(一套四冊+收納盒)第二階:149元(一套五冊+收納盒)團購價:
第一階:60元(一套四冊+收納盒)
第二階:71.76元(一套五冊+收納盒)
適讀年齡:
第一階:2-4歲第二階:4-6歲以上兩個連結,分別對應的是第一階和第二階,可以選擇適合寶貝年齡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