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最近,一位男性朋友晉升當了爸爸,我們在閒聊時問道了他陪產的經歷,他說自己現在什麼都忘了,就唯獨對那個「血淋淋」的場面記憶猶新。而且,自己印象最深刻就是給寶寶剪臍帶,當時醫生遞給他剪刀讓他剪時,自己的手都在不停地抖。
因為臍帶是連著產婦和寶寶,他覺得這也是身體上的一部分,這一剪子剪下去,老婆肯定會感覺疼。於是就弱弱地問了一句:能不能給我老婆打個麻藥,我再剪。這句話說完,產房裡所有的醫生和護士都笑了,說:放心吧,不疼的。朋友這才小心翼翼地動手。
沒想到自己一剪刀下去,寶寶「哇哇」的哭起來,嚇得他又問:不是說不疼嗎?醫生們笑著說:知道這麼疼,以後可要好好疼愛你老婆啊。很多人都覺得,臍帶是連著寶媽和胎兒的「一條肉」,突然剪掉肯定會很疼。
事實上,剪臍帶,寶寶和媽媽都不痛
臍帶在整個孕期的工作就是為寶寶提供代謝廢物與營養物質的交換,臍帶上看似連著寶寶和媽媽,但臍帶上沒有痛覺神經,沒有痛感。所以在剪臍帶時,寶寶其實並沒有什麼感覺,就像我們平時剪頭髮一樣,也不會感覺到痛。
況且這時,新生寶寶正忙著大口大口呼吸,把肺部的廢氣或者羊水哭出來,讓肺部張開,方便呼吸和適應新世界的空氣,所以完全沒有功夫理會這點微小的刺激。而且,臍帶是連接胎盤和胎兒的,沒有接上媽媽的神經系統,所以剪臍帶媽媽也不會痛。
那麼很多人都有疑惑:寶寶不痛為什麼會大哭?
其實,寶寶大哭並不是因為剪臍帶疼得哭,而是因為寶寶的肺部通氣。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時,是通過胎盤來傳輸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肺部並沒有呼吸。當分娩時,寶寶通過產道的擠壓,可以將肺部裡的羊水擠出,為寶寶自主呼吸做好準備。
寶寶從母親的體內出來那一刻,第一聲哭尤其重要,因為這是肺部通氣的象徵,哭聲越大說明肺部發育得越好。大部分寶寶出生後一會兒就能自主呼吸了,但也有些寶寶出生後無法自主呼吸,這時醫生就會將寶寶倒過來,拍拍背或者是屁股讓寶寶哭出來,把肺部殘留的羊水哭出來,這才能自主呼吸。
新生兒臍帶護理的三大原則:
1)避免乾燥
在寶寶臍帶脫落之前應保持乾燥,尤其洗澡時不慎將臍帶根部弄溼,應該先用乾淨的小棉棒擦拭,再對臍帶做後續的護理。
2)避免摩擦
給新生寶寶穿的紙尿褲要注意,大小要適當,千萬不要讓紙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的邊緣,這樣在寶寶活動的時候,很可能摩擦到臍帶,這樣很容易造成臍帶破皮發紅、甚至出血,不利於臍帶的恢復。
3)避免悶熱
新生寶寶的臍帶要自然乾燥,絕對不能使用面霜、乳液等一些物品塗抹臍帶根部,以免臍帶不易乾燥,甚至是感染。
護芽媽媽寄語:
臍帶是胎寶寶連接媽媽的橋梁,分娩時,醫生剪斷這條寶寶與媽媽的親密接觸,不光是人生圓滿的一次「剪彩」,更是準爸爸特殊的「升級儀式」。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出生時是孩子爸爸剪的臍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