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城新聞網
規範辦園行為,將班容量控制在合理範圍
嚴格收費行為,不得收取與課程掛鈎的其他費用
保證充足遊戲時間,確保全日制幼兒園每天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本報訊 記者趙理娜報導: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為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市教育局印發《關於全面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指導意見》,從七方面提出二十三條指導意見,促進兒童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意見》指出,幼兒園保教質量提升應遵循「四個」基本原則,即:要以兒童為本,堅持兒童優先、兒童平等發展;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和支持幼兒獲取經驗的需要;堅持全面發展,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培養學習品質,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建立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良好學習品質。幼兒園應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幼兒價值教育、幼兒思維品質的培養和為未來培養新人;將幼兒園德育教育納入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體系,重視兒童「前價值認識」,重視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培養幼兒的思維品質,重視兒童批判性思維、創造力、想像力的培養。
在課程建設方面,要強化「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重視兒童發展的整體性,實現生活的教育價值,教師要更多地觀察和解讀兒童行為,並在實踐中逐步建設和發展園本課程。
大力實施科學保教。規範辦園行為,將班容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嚴格收費行為,不得收取與課程掛鈎的其他費用;禁止商業機構在幼兒園舉辦營利性培訓活動;超過100人的教研、考察活動要報當地教育局或教研管理部門備案審定,除市教育部門組織或委託組織的活動外,其他教研活動不得冠以「晉城市」的名稱。要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科學規劃幼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遊戲時間,確保全日制幼兒園每天2小時(寄宿制3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在保證幼兒按需喝水、如廁,有足夠的活動量的同時,讓幼兒成為一日生活的主人。要規範設置課程,最大限度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開設違背幼兒成長規律的超前教育和機械、強化訓練課程;嚴禁以個別家長不科學的育兒理念和市場炒作概念等為理由隨意開設課程;幼兒園不得因觀摩、教研等活動對幼兒進行集中訓練。要做到科學幼小銜接,實現幼兒園和小學在學生行為習慣、學習特點、學習品質、生活特點等各方面的順利銜接、平穩過渡,堅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嚴禁一切形式的小學入學考試,堅持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嚴禁給幼兒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堅決禁止對幼兒進行純知識性、記憶類強化學習與訓練;嚴禁小學入學與幼兒園入園掛鈎。要做好家園共育,向家庭和大眾傳播現代兒童教育理念和知識,提升家庭科學育兒的能力。
強化教科研工作。以「大片區教研」引領為方向,確立適合本地學前教育發展的課程和教育教學研究指導模式,構建市、縣、鄉(鎮)、園和片區教研相結合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教研工作機制,努力完善「市、縣、鄉(鎮)、園」四級學前教育教研網絡。要將學前教育教科研工作經費納入當地教育財政預算並足額保障,市、縣教科研部門應配備至少1名學前教育專職教研人員。
深入推進優質幼兒園幫扶工作。一方面通過優質園辦分園、派出優秀管理人員和教師交流輪崗、建立教研共同體、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式,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一方面將重心下移至最基層農村幼兒園(班)、教學點,支持連片特困地區、深度貧困縣學前教育發展,開展以省級示範園等各類優質幼兒園為主要力量的幫扶攻堅。
同時,要建立科學的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體系,定期發布各類幼兒園評估結果,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