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故事丨家國故土上的兩處蔥鬱:初心種下,擔當萌發

2020-12-22 紅網

【編者按】時代向前,歷史空留,穿行其間的精神卻亙古而恆定。打撈散落的故事,學習不變的精神,我們特別推出「學習故事」專欄,以理論學習為出發點,以故事為載體,帶您重溫近百年間,我們黨永恆的初心。

近百年前,一艘紅船蕩開的初心,在黑夜中萌芽。

自此,荒夷的蒼老土地上,開始長出一茬茬新生的革命力量。他們在破碎的山河裡種下初心,又接力用信仰與熱血澆灌出參天的建設浪潮。

百年彈指間,耄耋大國飄零不再。那些共產黨人們播撒的初心,也在風雨中日漸茁壯,讓而今的中國,草木蔥蘢,生機四溢。

一、紅土地上的初心綠蔭

其中一團蔥蘢,具化為17棵80多年的青松,兀自生長在瑞金的華屋村。

它們的故事,始於1934年的一個雨夜。

那一夜,9歲的華丕恢在滂沱的大雨裡,望著父親一步一步走出房門,走進雨幕,直至變成黑點,消失在地平線上。他的步子堅定,沒有一絲遲疑。

即便,自己聲嘶力竭地一次次呼喚父親,也不曾見到父親頓一頓腳步,回頭再看一眼故土。

於是,那個雨夜戴著鬥笠的背影,成了華丕恢對父親最後的記憶。

與父親一起離開的,還有16個小夥子,他們中最年輕的,只有15歲。

那一年,華從祁剛剛出生。

襁褓中的他並不懂自己失去了什麼,更不知9歲的華丕恢,為什麼總去華屋的後山一日日幹坐著。

直到咿呀學語,蹣跚走路,他才從母親的口中知道,自己的父親像華丕恢的父親一樣,離開了母親和家,走向了遠方的炮火與革命。

而後山上的17棵松樹,正是他們的父親和同行的夥伴們,在離開前種下的。聽鄰居們說,種樹的那天,他們17人高呼,「青松常在,革命必勝!」

那以後,他也常跑去後山。摸摸樹幹,學著華丕恢清理野草,猜想種下青松時的父親,是什麼樣子。

他只能猜想,因為他們未曾謀面。父親離開一個月,他才出生。血脈至親,從此山高路遠。

但他小小的腦袋裡堅信,樹就是人,樹還在,父親就一定會回來。

革命勝利了,華從祁也和青松一起長大了,父親卻依舊杳無音信。

華屋的鄉親們多方打聽,才知道這些親人都先後犧牲在長徵途中。他們或許犧牲在了湘江、或許躺臥在了雪山、或許長眠在了草地……

只留青松,穩然安坐。

已然長大的華從祁終於明白,他們離別時的決絕,是為了什麼——他們播種,卻不問收穫,他們在無盡的黑暗中高舉火把,只為在日出東方的前夕,照亮更多人前行的方向。

華從祁老人與「信念樹」

親人們為國捐軀,他們的精神卻化作17棵青松,永遠留在了華屋。

十多年來,15位華屋的民兵組成志願隊,擔負著松樹養護、森林防火和巡邏警戒任務。每年植樹節,村民和附近的學生們都要上山植樹。而今,17棵信念樹旁,已成鬱鬱蔥蔥的山林。

這個昔日播撒初心的地方,也在共產黨人的初心照拂下,土坯房換新屋,水泥路映襯青山綠樹,生態旅遊正盛,好日子節節攀升。

紅土地上,初心長成參天的綠蔭,庇護著昔日只有43戶的華屋,擴展至119戶,人丁興旺,家戶殷實。

已成老人的華從祁正在二兒子的大棚裡照看過秤的蔬菜,三年前,二兒子剛剛領到「脫貧光榮證」,他笑著說,「共產黨好,共產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些為華屋帶來改變的共產黨員,同樣也受到了17棵青松的初心感召。

二、「不毛之地」的實幹綠蔭

另一團蔥蘢,在70年前,同新中國一起,堅毅生長。

那是1949年一個風沙漫天的日子。

中共右玉縣第一任縣委書記張榮懷,在一個偏僻的山溝裡,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那時,他幾乎已經走遍右玉的溝梁河汊,徒步近4個月。紮根還是搬離,在徒步考察的日子裡,一直在心中猶疑。

莊稼沒收成,風沙能埋人,惡劣的生態環境,讓右玉的處境異常艱難。

現在,這個山溝裡的「小老楊」,給了他堅定的信念。因為,山溝旁的農民告訴他,山溝裡有了樹,莊稼就能有收成。

回到縣裡,張榮懷在簡陋的辦公室寫下一行字:「人要在右玉生存,樹就得在右玉紮根。」

「共產黨人要麼不說,說了就要做到。」帶著全縣幹部,張榮懷冒著風沙來到蒼頭河畔,挖坑、種樹、填土。

10棵樹屹立在右玉的土地上。接著,又是10棵。

自此,一場植樹的接力,在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拉開了序幕。

每個機關單位的辦公室門後,都悄悄出現一把鐵鍬。鐵鍬背後,是錚錚誓言,也是底氣和實力。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右玉縣植樹造林場景。

80年代末,山西很多兄弟縣市大幹快上,搞起了煤炭開發,右玉人仍在植樹。第十二任縣委書記袁浩基堅守,「綠色不進,風沙就進。耽誤植樹就是罪人!」

那時,一家日本企業在當地建了一家壓板廠,右玉有了歷史上第一家合資企業。但這個企業的發展卻要以木材為代價,全年收的原料僅夠它「吃」半個月。為了防止亂砍濫伐,縣裡痛下決心,關了壓板廠。一心撲在植樹上。

樹越來越多,右玉人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可財政收入的排名卻越來越後,縣裡的幹部去省、市開會,都得靠後坐。

2001年開始擔任縣長的趙向東同樣有壓力,「全縣財政收入才1500萬元,坐在後排不難受是假的。」

可風沙不停,植樹不歇,為了右玉人更好的生活,右玉的植樹初心不能改變。

70年日新月異。右玉的林木綠化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不到0.3%,提高到了現在的55%,將近2000平方公裡的「不毛之地」,在幾代人前赴後繼的努力下,成了田園詩畫的奇蹟。

而右玉人,也在一代又一代的實幹中,走向由綠到富的美好生活。

蒼頭河畔,70年前第一棵種下的小老楊,而今已有二十多米,它的身後鬱鬱蔥蔥,寫滿執政為民的初心情懷,寫滿薪火相傳的使命擔當。

三、遼闊版圖上的擔當綠蔭

從17棵「信念樹」上的初心,到第一棵「小老楊」上的實幹,路途雖殊,其致一也。

17名紅軍戰士的遠走背後,是種下的初心,是家國故土上的人民苦苦追尋的安定生活;右玉的第一任書記徒步4個月的背後,是初心長成的實幹,是全縣人民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

撥開這70年來長滿的層層蔥鬱,飄蕩而出的是兩個字:人民。

這兩處遼闊版圖上的綠蔭,是共產黨人的縮影——我們是一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黨,是一個立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是一個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而敢於鬥爭、敢於犧牲的黨。

為了人民,就是我們的擔當。

而今,正在內蒙古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同樣來到北方的生態屏障——馬鞍山林場。

他爬坡穿林,在驕陽似火的伏天裡走在崎嶇的小道上。因為這條小道通往的腹地,事關著華北、東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而他,就是這綠水青山的守護人。

生態文明,人民幸福。

這是他的初心與使命,也是每一位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文/雁丘

學習故事丨首譯版真理書的前世今生:藏身黑暗,依然甘甜

學習故事丨漁陽裡到百坭村,青春政黨與青年中國

學習故事丨「外國八路」的兩支鋼筆,見證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

相關焦點

  • 溫州市第三中學校長李燁:陪伴,預見更好的自己丨首位教育我擔當㉓
    這些年,李燁在如何更加關注「人」的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實踐和探索,她提出,學校培養的人才要適應於溫州中心城區的進步、服務於城市的未來發展。由此,她給三中定位的教育目標是培育「具有『學習志趣、動手樂趣、生活情趣』的未來優秀公民」。在這一目標的推動下,李燁提出「陪伴育人」的辦學理念,讓所有的學科教學聚焦為學科育人,將立德樹人、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等要求分解到學校廣義課程的各個角落。
  • 作文新題丨在觸摸鄉村中收穫一份家國情懷(寫作指導與範文)
    而為了讓村民搬進城去,我們下過不少功夫。村民不想搬,除了難離故土,也有對城市生活的疑慮擔憂,所以剛開始對搬遷有牴觸心理。記得我動員搬遷的第一戶是村民鄭靈同(化名),他自己因小兒麻痺後遺症右腿殘疾,夫婦倆養了3個孩子,一個上中學,兩個上小學。因缺乏勞動力,莊稼種植收入不高,一家人僅靠妻子在附近打零工勉強維持生計。
  • 返校班會「第一課」⑥ | 家國情懷 弘毅擔當
    家國情懷將個人、家庭、國家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的是要讓學生形成家國一體、責任擔當、精忠報國等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班會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之一,承載著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任務。   《逆風戰疫最「鹽」值》返校班會「第一課」,充分運用家鄉素材,旨在通過海鹽戰疫,引領學生感悟「鹽」值擔當的鹽邑子弟在這場疫情之下的家國擔當,育家國情懷,促國家認同,顯責任擔當。
  • 「四史」學習教育丨理學院:學習「四史」守初心,堅守信念強擔當
    該項目體現了「老中青傳幫帶」,以黨建為引領,老領導、老黨員、老教授從個人的親身經歷出發,回顧學校及學院的發展歷史,向青年師生講述自己親歷的新上大建設故事,追憶一代「上大人」的責任和擔當。此外,還幫助和指導青年教師的成長,對其個人成長提出諸多切實可行的好辦法、好建議。相信理學院黨委和離退休黨委的黨建聯建一定會創建出具有上大特色的黨建品牌。
  • 6個故事 感悟航發人踐行初心使命的責任擔當
    「在英國學習的日子裡,吳大觀如饑似渴,日夜奮戰在試車臺,觀測數據、查閱規範、翻譯文件,專家『兩班倒』,他就『連軸轉』,下決心一定要用最短的時間把祖國落下的差距補上來。」講演者用鏗鏘有力的表演,展示出吳大觀克己奉公,矢志不渝詮釋報國初心的高尚境界。
  • 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丨團市委機關、市地方志編纂室開展慶...
    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丨團市委機關、市地方志編纂室開展慶「七一」聯合主題黨日活動 2020-06-29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丨新疆電力:挑重任敢擔當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丨新疆電力:挑重任敢擔當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9.08.09挑重任 敢擔當 ——國網新疆電力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李易峰 通訊員 許曉慶    7月31日,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召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霍德林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通過觀看專題片、個人講述等方式,集中學習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霍德林同志的先進事跡,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主題教育取得新成效。
  • 把家國情懷融入奮鬥中去
    家鄉是我們生身立命的故土,是我們魂牽夢縈的樂園,是走不完的羊腸小道,是看不夠的綠樹群山,是離不開的鄉親父老。今年上映 的《我和我的家鄉》中五個平凡的小人物,五件家鄉的小故事,笑中帶淚、哭中帶笑的觀影中再次激發了廣大人民的「家國情懷」。 不改初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四個孩子的作文:家與國
    我愛我國作者:1家國情懷,與其說是心靈感觸,不如說是生命自覺和家教傳承,無論是《禮記》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文理想,還是《嶽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任擔當,或者陸遊「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忠誠執著,家國情懷從來都不只是懾人心魄的文學書寫,更近乎你我內心之中的精神歸屬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有國才有家」。正是因為家國情懷的集體「爆發」,才讓千千萬萬個同胞忘記昔日同行們的競爭,放棄行業之間的偏見,也拋開趁機賺一筆的小夢想。一切都只為了打贏這場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在疫情面前紛紛解囊相助,積極主動捐款捐物,助力全國抗擊疫情,共渡難關。在疫情面前,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匯聚成疫情防控線上最強大的力量。
  • 「八個故事」讀懂初心和使命
    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這篇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對開展主題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也點出了學習的關鍵詞——初心和使命。今天筆記君帶大家從歷史的角度,通過八個故事,回望過去讀懂初心,展望未來擔當使命。
  • 校長說丨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梁克東開學典禮致辭:厚植家國情懷...
    10月13日上午,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校長梁克東在開學典禮上致辭,他以「厚植家國情懷,拼搏青春年華」為題,與正式邁進大學新徵程的近8000名新同學,互談拼搏話題,共勉青春未來,分享如何將大學時光過得更有意義
  • 青馬培訓丨適應新時代,擔當新使命
    11月27日晚,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田蓁子在第一教學樓408教室為學院第二期青馬班學員講授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的專題課,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快來和馬裡奧一起看看吧!田蓁子副書記將大學生如何學習和理解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概括為「五個結合起來」,即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同學習「四史」結合起來、同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結合起來、同個人理想結合起來、同專業學習和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結合起來
  • 2020省考優質申論範文:弘揚家國情懷 助力民族圓夢
    弘揚家國情懷,要永葆初心使命的靈魂。初心是奮進拼搏的源泉,使命是孜孜以求的航標。中國一路走來,歷經烽火連天、篳路藍縷、波瀾壯闊的滄桑歲月,無數優秀的兒女,為國為民為家奉獻著青春和熱血,激蕩起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老英雄張富清,在部隊保衛為國、屢立戰功,在地方扶貧濟困、深藏功名,一輩子不改初心,鑄就了一座時代精神豐碑。
  • 喚醒初心使命的生動教材——湖南開展瀟湘紅色故事宣講綜述
    6月17日,為期3天的湖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讀書班在省委黨校開班。這次讀書班上,舉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瀟湘紅色故事專題宣講,來自湖南黨史陳列館、省立第一師範舊址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講解員們,為讀書班學員及黨校其他學員講述了《半條被子》《陳樹湘斷腸明志》等10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
  • 我們,雙手鑄造國之重器,一起放歌新時代!
    本次展演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分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三個篇章,由中核集團、中國航發、中儲糧集團、中國中車集團、中國電建等24家在京中央企業幹部職工表演了歌舞、詩朗誦、情景劇等節目。這些平時奮戰在工作一線的央企員工,用歌聲表達他們對祖國的祝福與熱愛,用詩歌讚美他們身邊的英雄故事,用舞蹈書寫他們初心不改的歷史使命。
  •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龔灝:不忘成理初心,不負家國夢想
    在25日成都理工大學 2018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該校校長龔灝動情的說道。他表示,今天既是你們的大學生活的圓滿句號,也是奔向人生新徵程的嶄新起點。希望同學們不忘成理初心,不負家國夢想,乘風破浪,砥礪奮進,成為人生強者和祖國棟梁!成都理工大學永遠是你們最堅強的精神支柱、最溫暖的精神家園!龔灝講到,這幾年同學們與母校相伴成長,共同發展,難捨離別。
  • 武漢東湖學院:文法學子戰「疫」線 家國情懷顯擔當
    在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疫情防控嚴峻鬥爭中,武漢市東湖學院文法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湧現出了預備黨員陳輝銘跟隨母親奔赴戰「疫」一線的事跡,在他的感召下,十多名入黨積極分子紛紛投身當地戰疫一線工作,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戰「疫」的家國情懷。
  • 心得體會|牢記使命擔當重任 學習訓詞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擔當重任 學習訓詞不忘初心——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心得體會伊犁州消防救援支隊伊寧市大隊大隊長 諶湛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方知使命,方能擔當,方得始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消防員來說,「初心」到底是什麼?我想,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儀式強調到: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鬥。
  • ...上陣父子兵 保家衛國勇擔當—靈臺縣最美情系國防馬文慧家庭...
    【巾幗故事「她」精彩】 上陣父子兵 保家衛國勇擔當—靈臺縣最美情系國防馬文慧家庭故事展播(六) 2020-06-12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