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後的這段時間,複試和調劑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之前已經說過不少複試的內容,所以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調劑,特別是《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以下簡稱21研招規定)關於調劑的要求有了新變化,大家更要注意。
果哥整理了21研招規定中對調劑基本條件的相關規定,大家一定要了解,先對考研調劑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一)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二)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願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三)調入專業與第一志願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範圍內。
(四)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五)第一志願報考照顧專業(指體育學及體育碩士,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及中醫碩士,工學照顧專業,下同)的考生若調劑出本類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達到調入地區該照顧專業所在學科門類(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第一志願報考非照顧專業的考生若調入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符合調入地區對應的非照顧專業學科門類(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體育學與體育碩士,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與中醫碩士,工學照顧專業之間調劑按照顧專業內部調劑政策執行。
(六)第一志願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在滿足調入專業報考條件的基礎上,可申請相互調劑,但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也不得調入以上專業。
第一志願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的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業。
(七)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考生不得調劑到該計劃以外錄取;未報考的不得調劑入該計劃錄取。
(八)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申請調劑到普通計劃錄取,其初試成績須達到調入地區相關專業所在學科門類(專業學位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報考普通計劃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報考條件的,可申請調劑到該專項計劃錄取,其初試成績須符合相關招生單位確定的接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調劑的初試成績要求。調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九)相關招生單位自主確定並公布本單位接受報考其他單位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調劑的成績要求。教育部劃定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作為報考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考生調劑到其他專業的基本成績要求。
報考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關政策調劑到其他專業,報考其他專業(含醫學學術學位)的考生不可調劑到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
(十)參加單獨考試(含強軍計劃、援藏計劃)的考生不得調劑。
(十一)符合調劑條件的國防生考生,可在允許招收國防生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單位間相互調劑。
(十二)自劃線高校校內調劑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確定。
考生申請調劑前,應充分了解招生單位(含各院、系、所)的調劑工作辦法,以及相關專業不同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培養、獎助、就業等相關政策。招生單位也要積極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工作。
對大部分同學而言,前面4點是我們在調劑時要滿足的基本條件。其中,第3、第4點我們在後面分析新變化時會詳細說,下面果哥先說一下第2點:調劑裡一區和二區的區別。
教育部按照一區、二區確定考生參加複試基本分數要求,只有初試成績過國家線,才能參加調劑。一般情況,一區國家線高於二區,如果報一區的考生單科或者總分沒過一區的分數線,但是過了二區國家線,就有機會參加二區招生單位的調劑。
✍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21省(市)。
✍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0省(區)。
注意:以上信息只是考生調劑的基本條件,招生單位一般會按照教育部有關政策,制定本單位(含所屬院、系、所)調劑工作辦法,詳細說明接收考生調劑的時間、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調劑複試辦法、聯繫諮詢電話等信息,並提前在「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和本單位網站公布。
一般來說各學校的調劑信息會在分數出來之後陸續掛出來,但現在有些學校因為報考人數不足或者為了招到更優質的生源,也會提前發布調劑信息,有調劑意向的同學這段時間沒事也可以多留意下。
果哥對比了20年和21年研招規定裡調劑部分的內容,發現在第六十二條規定裡的(三)、(四)兩處,及第六十三條處有新變化。
20研招規定第六十二條(三)
調入專業與第一志願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
21研招規定第六十二條(三)
調入專業與第一志願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範圍內。
關於調劑專業範圍,20年只是說要「相同或相近」,但「相近」這個說法其實挺含糊的,到底什麼算相近?沒有確定的標準。
今年就說的很清楚了:調入專業和第一志願報考專業應在同一學科門類範圍內。看到這裡可能有同學不太清楚「同一學科門類」是什麼意思,果哥先給大家解釋下。
《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8年4月更新)》裡將研究教育領域劃分成13大學科門類,分別是:01哲學、02經濟學、03法學、04教育學、05文學、06歷史學、07理學、08工學、09農學、10醫學、11軍事學、12管理學、13藝術學。
也就是說,在選擇調劑專業時,先要確定自己報考專業在哪個學科門類下,然後在該學科門類下選擇專業調劑。舉個例子,如果你初試報考學前教育(專業代碼045118),先確定該專業屬於教育學門類(04),再在教育學門類下選擇調劑專業。
雖然今年教育部的調劑政策是不能跨學科門類,但這裡果哥多說一點,20年全國研究生大會提出「啟動新一輪學科專業目錄調整,增設交叉學科門類」。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學科交叉融合也是發展趨勢,所以大家也在調劑時也多關注一下,主要看學校或者學院官網,或者直接諮詢相關老師,看是否有一些跨學科的調劑機會。
20年第六十二條(四)
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當相同。
21年第六十二條(四)
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這處變化表現在2點上:一是「統考科目」變為「全國統一命題科目」;二是去掉了「原則上」。
關於第一點變動,果哥認為只是規範提法,21研招規定相比20研招規定,「全國統考科目」全部改為「全國統一命題科目」。
之前網上有很多人也對此解讀不一,認為21調劑,英一英二不能互調,數一數二數三不能互調。對此,果哥也諮詢和搜索了相關院校,得出英一英二、數一數二數三是可以相互調劑的,只要滿足院校調劑政策和調劑篩選機制,大家可以放心。(一般都是難向易調劑,比如英一調劑英二)
小貼士: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歷史學基礎、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法碩聯考綜合(法學)、經濟類綜合能力。
關於去掉了「原則上」這點,可以理解為整個調劑過程變得更加嚴格和規範,去掉了一些自主操作的空間。比如不考數學的,想要調劑到考數學的專業,原則上應該不可以了。
當然,以上只是針對教育部21研招調劑的解讀,在具體的調劑過程中,要以院校政策為準,如果到時院校政策中沒有明確的,大家要及時諮詢,多手準備。
20年第六十三條
招生單位接收所有調劑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單位調劑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單位內部調劑考生)必須通過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各加分項考生、享受少數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21年第六十三條
招生單位接收所有調劑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單位調劑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單位內部調劑考生)必須通過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退役大學生士兵加分項目考生、享受少數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21研招規定裡提到的考研可加分項目,有「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願者」、高校學生應徵入伍服現役退役及「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等。
可以發現,從「各加分項考生」變為「退役大學生士兵加分項目」,不必使用規定的調劑系統進行調劑的考生範圍縮小了。符合其他可加分項的同學們就要注意,今年如果要調劑的話,必須使用教育部指定的調劑系統進行調劑。
在初試成績公布之前,面對紛雜的調劑信息和不確定的成績,難免有些焦急。但不論複試還是調劑,英語聽說能力和專業素質都是要學習提高的,可以一起準備起來。
在未知的等待中,在紛繁的外界信息接收中,我們更要利用這段時間確定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志願上不了,要不要通過調劑這條路徑實現上岸的夢想。如果選擇調劑,自己對調劑院校及專業、城市、地域等有什麼要求。
只有想法出於本心,未來不論選擇什麼才不會有所遺憾。21考研調劑也並不輕鬆,只有準確定位自己的選擇區間後,接下來就是更細化的選擇,定位越明確,準備工作就能越集中,先發優勢也會更強,成功率也就更高。
調劑是一場信息戰,所以對信息的獲取和佔有非常重要。調劑也是我們與調劑院校的一個雙向的選擇,這要求我們要對自己的綜合條件進行準確定位。考研不易,希望我們都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