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華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疼痛門診」開診了!今後,每周五上午,來自華東醫院的疼痛科主任鄭擁軍團隊,都會來到華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居民解「痛」。
家住華陽社區的張先生近來常出現胸悶、憋氣、胸骨後疼痛等症狀,在其他醫院診斷為冠心病,治療1個月,症狀無明顯改善,由於病情嚴重,醫生建議他進行冠脈造影,但造影檢查結果未見管腔狹窄,又經過數月的輾轉求醫,幾近絕望的他症狀依舊。聽說華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了疼痛門診,張先生便想來碰碰運氣。
在華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鄭擁軍主任為張先生進行了檢查,並給出了診斷:張先生心肌缺血是由於頸胸椎小關節功能失調造成的。經過鄭擁軍進行的頸椎和胸椎軟組織松解治療,並配合手法復位,張先生久違的笑容又回到了臉上。
「病人有幾十年的腰疼病史,為了減輕發病時的疼痛,他經常會採用重心往右側傾斜的不良坐姿。久而久之,使胸椎也出現了病變,頸椎也有一定的問題。」鄭擁軍主任解釋道。
「疼痛本身是一種複雜性的疾病,它可以從兒童期的生長痛,到白領的亞健康痛,到老年人的退化性疼痛;有疾病性疼痛,有非疾病性疼痛,它的病因非常非常複雜。」鄭擁軍說,「我們所治理『疼痛』的覆蓋面很廣,並不僅僅是我們所常見的頸肩腰腿痛,還包括肩周炎、滑鼠手、網球肘、偏頭痛、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骨質疏鬆、老寒腿、糖尿病足、肩頸痛等十幾種疼痛,只要有這些病痛的社區居民,我們都可以利用各種治理方法,幫他們減輕、解除病痛。」
除了周五上午的門診,華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將藉助華東醫院的疼痛科的資源開展醫教融合。
「對於我們全科醫生,提升能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希望通過把專家引到社區來,並在社區帶教我們的全科醫生,形成一個醫教融合,在診療的過程當中提升我們全科醫生的能力,最終形成『小病能治,大病能識,疾病能轉,慢病能管』的服務體系,更好地服務社區每一個社區老百姓。」華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沈紅梅介紹。
鄭擁軍,醫學博士,「國之名醫」稱號獲得者,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疼痛科主任,中華疼痛學會上海分會副主委,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疼痛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副秘書長,第一屆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社會辦醫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疼痛醫學分會副會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第一屆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麻醉與疼痛分會委員兼秘書,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第一屆疼痛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中醫藥疼痛學會常務委員。
長期從事慢性疼痛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曾在哈佛,斯坦福等美國多家著名疼痛中心研修,獲得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SCI論文七篇,熟練進行各種慢性疼痛的超聲引導下微創治療。採用各種微創神經介入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射頻調節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CT引導下腰交感神經治療老寒腿和糖尿病潰瘍。
寧寧給你送暖心福利來啦!
寧寧特別為「上海長寧」粉絲們準備了
500份定製禮物,
免費,免費,免費送你哦!
這一年
「上海長寧」微信公眾號又漲粉啦
是你們的支持
是你們的陪伴
是你們的呵護
讓寧寧茁壯成長
年末,寧寧特地為可愛的你們,準備了500份暖心小禮物。即日起至2021年1月20日,關注「上海長寧」微信公眾號的粉絲,就有機會贏獎品哦!
參與方式
1.關注「上海長寧」微信公眾號
2.在每天發布的微信信息裡找到福利貼
3.福利貼微信下方點讚、留言和我們互動
寧寧每次將抽取5位幸運粉絲
送上真摯的感謝
下次的福利
會在哪篇微信推文裡呢?
請仔細閱讀哦
猜你喜歡
寒潮下,郵遞員們是這樣工作的……長寧這些大方又有特色的店招店牌,是這樣打造出來的……長寧這些體育設施今年全部建成!有你家附近的嗎?長寧新成立的這個「辦公室」,專門收集人民的建議中山公園「紅」了!記者:趙 立
原標題:《華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疼痛門診」開診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