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藍》中的形而上焦慮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天空之藍》中的形而上焦慮

2019-05-09 14:43:10來源:重慶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梁靜

2019年05月09日 14:43 來源:重慶晚報

參與互動 

  《天空之藍》中的形而上焦慮

  ■廖小蘭 趙天舒

  巴塔耶的寫作有兩個最主要的源頭:尼採與薩德侯爵。前者對西方哲學中主體性傳統的批判啟發了巴塔耶對現代性的反思,而後者的作品則成為巴塔耶對抗現代理性的一個武器。在「前言」中,巴塔耶強調,《天空之藍》一書源自一種「一直折磨著我的痛苦」。這種痛苦不僅是一種具體語境下的焦慮,也是一種形而上的焦慮。

  在尼採哲學中,上帝之死是一個標誌性事件。但是,上帝之死作為一個單純的事實是不夠的,人們需要真正意識到這個事實,這就需要對這樣一個虛無世界的親身體驗,體驗這種在混沌中無依無靠的絕望之感。巴塔耶將這種存在焦慮以一種體驗的方式展現在《天空之藍》當中。

  《天空之藍》的敘事者一直生活在焦慮之中。在唐璜傳說裡,統領最終出現,將唐璜帶入地獄。而統領的形象作為死亡的化身,也反覆出現在託普曼的精神世界裡,如影隨形。此外,這種存在的荒誕情緒也體現在主人公長期的精神掙紮上。世界已經混亂不堪,一切道德的準則都不復存在。在這種黑白顛倒的環境裡,託普曼長期徘徊在個人縱慾與革命理想之間,難以作出抉擇。這樣的焦慮情緒,直接地體現在作品的核心部分,即關於「天空之藍」的記敘之中。在多蘿西婭到達巴塞隆納前一晚,當託普曼等待米歇爾時,他回憶起某個正午的陽光,突然就陶醉在了這「耀眼的藍色」之中。存在焦慮被具象化為了那片無盡的、讓人眩暈的天空,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尼採筆下那個在正午烈日下提著燈籠尋找上帝的瘋子。

  這部小說在文學上也有著對傳統的繼承。在文學性上與《天空之藍》有著最直接關聯的,應該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天空之藍》三次涉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是在「前言」中,作者將陀氏的《白痴》列為符合自己創作觀的代表作;後兩次都是在小說開頭,「序幕」第一句裡的「在地下室中」就已經暗示了本書與《地下室手記》的關聯,而很快作者就直接挑明,第一幕「堪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場景」。

  毫無疑問,首先影響巴塔耶的是陀氏作品中形而上的焦慮,以及因這樣的焦慮而產生的癲狂。《地下室手記》的敘事者需要通過非理性的方式,一種完全獨立於各種價值體系、純粹出於自我意志的方式,來論證自我的存在。「地下室」並非他真正的住所,而是他這種社會邊緣地位的象徵。在《天空之藍》裡,這樣一個無序的世界似乎完全被巴塔耶沿襲了下來。託普曼就是現代社會中生活在地下室的人,與一切正常的道德準則都無法共存,所行之事違背社會禁忌。可以說,他同《地下室手記》的主人公一樣,也在試圖為自我的存在找尋一個新的支點。而他探尋的領域,便是那神秘、極端的不可能領域。

  在創作技巧方面,《天空之藍》與《地下室手記》也極為相似。兩部作品都以敘事者第一人稱展開敘述,且這種敘述是一種坦白或供認,但兩位主人公並未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何悔意,反之,這種坦白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在「地下世界」的沉淪。最重要的是,這種第一人稱的坦白式陳述模糊了虛構的敘事者與真實的作者之間的界限: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作者的聲音逐漸從敘事者的坦白陳述中顯露出來;而在巴塔耶筆下,二者則徹底混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主體。巴塔耶在託普曼的敘事中,也就是「序幕」和「第二部分」中間,插入了一個看似與正文不相干的片段,即「第一部分」。同樣是第一人稱的敘述,這個片段卻和「前言」一樣採用了斜體;且託普曼的敘事基本上用的都是過去時態,而這個片段卻反常地用了現在時態,似乎有意混淆作者與敘事者的身份;此外,時常出現在託普曼幻想中的統領,也在這個片段中拜訪了「我」。如此種種,都讓作者與敘事者變得難以區分。通過這樣的寫作技巧,巴塔耶將存在於文本中的那種焦慮情緒帶入了現實。

  哲學與文學的兩個傳統,最終匯聚在了此作關於「天空之藍」的核心敘述當中,尼採式黑白顛倒的世界,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人物對極限體驗的追求,融合在了這段超現實體驗之中:在黑夜星空下,託普曼卻因正午刺眼陽光而感到眩暈,「在這昏暗的夜裡,我為光沉醉了」。這就好像他一直以來都提著燈籠行走在夜裡,此刻卻突然見到了光明。巴塔耶一直對太陽有著強烈的痴迷,在他看來,太陽散發著光與熱,消耗著自我,卻不求回報,這種純粹能量的釋放最完美地體現了「耗費」這一觀念。與自我保存、功利主義的計算相反,耗費完全是一種超越理性、回歸人類原始衝動的行為。它直接從人類學的角度論證人類存在的本質問題。那象徵著形而上危機的黑夜,被「耀眼的藍色」驅散,象徵著託普曼徹底從曾經撕扯他的道德、政治理想、社會習俗中解脫出來,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極限體驗和不可能領域之中!

相關焦點

  • 天空藍 / Color Visual
    天空之城▎天藍色 / The Field of Color▎天藍色,是藍色顏色之一,是藍色中最乾淨的藍,不含任何雜質,純粹簡單,和粉色一樣,都是安撫色,能讓人放鬆安靜下來。▎空氣中會有許多微小的塵埃、水滴、冰晶等物質,當太陽光通過空氣時,波長較短的藍、紫、靛等色光。
  • 藍的像初戀的天空
    看,天空中的那朵雲,像潔白的棉花,真想躺在雲彩上面,睡一覺,再做一個美夢。這種藍,在大街上開車,也是神清氣爽,格外舒暢!,我的那個她就要出現了藍色的天空之鏡,將永恆我心天空無一物,亦能空萬物今年的天空,總體上好於往年,藍天越來越多。
  • 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超平和Busters三部曲集大成之作
    其實這個團隊名號不單單只是存在於花名中的虛構事物,在現實中真的有超平和Busters,成員一共三個人:長井龍雪、田中將賀與岡田磨裡。這三個人正是未聞花名的總監督、作畫監督和腳本,在知曉天空之藍上映之前這三個人一起合作的作品好像還是《心靈想要大聲呼喊》吧。
  • 《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你領悟到什麼寓意
    《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岡田麿裡的新作,我也曾在2013年的時候給岡田麿裡《未聞花名》作品裡的情節感動過,現在的細節有點迷糊了,相信過後我也會重溫一遍。岡田麿裡的作品給我印象是需要在平靜中體會寓意。話不多說,我們來了解下《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將會帶給我們什麼感悟吧。
  • 「霧霾藍」已經過時了!今年流行的是「天空藍」,時髦減齡又顯白
    對於天空藍,我想就非常的好解釋了,天空藍就是天空的顏色,純淨沒有瑕疵,清澈蔚藍的天空色能夠展現出一種與世隔絕、不受汙染的純淨感,天空藍是一種很安靜的顏色,在嚴寒的冬日裡,只有天空藍能夠讓我們忘卻時空的交換,一秒淪陷於天空藍的魅力之中!
  • 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青春是一段經歷風雨的旅途,苦澀也甘甜
    導讀:最近大概是又迷上了岡媽的作品,之前才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中男女主的愛情糾葛感動得稀裡譁啦,今天又忍不住要帶大家一起看看,《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中幾個人之間的親情、愛情、夢想糾葛。那麼,你是知道天空有多藍的那個人嗎?
  • 《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告別胃痛,誰說井底之蛙就肯定是可悲的
    《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是一部在2019年上映的日本動畫電影,播出以後成功引起了一陣熱潮。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感受。大家頭頂的都是同一片天空《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是超平和Busters的第三部,同樣還是由岡田磨裡來擔當編劇的。
  • 中學是天空,西學是井口,以西觀中是以井口之心度天空之腹
    要認清中國文化和現代中國文化之真實格局,必須徹底擺脫西學的影響,重新建立獨立的中學系統,然後將西學系統置於中學系統的框架之中。實際上,中學系統遠比西學系統大,中學系統是天空,西學系統是井口。 但是,現在的做法恰恰相反,將西學系統當真理,以井口之心度天空之腹,然後又企圖把中學系統硬塞進西學系統中,即將天空硬塞入井口中。
  • 《天空之城》:生在起跑線上
    《天空之城》無疑是當下最具話題性的電視劇。故事看似並不離奇。一群居住在高尚社區「天空之城」的中產太太,處心積慮要輔助丈夫事業成功,培養子女成為人中龍鳳。在國內,《天空之城》也是輿論焦點,引發升學壓力、職場競爭、親子情感等多個熱門議題,被稱為「現象級韓劇」。最能引發共鳴的,應該是劇中走火入魔式的育兒焦慮吧。補習班、名師,甚至天價難求的「高考協調員」,只要能提高孩子的成績排名,家長可以傾囊而出,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 形而上的哲學思想興起之後產生的形而上繪畫
    ,佛洛依德等哲學大師的影響,但形而上不同於未來主義的一點是,當未來主義用畫筆為現代機器文明譜寫讚歌的時候,形而上主義力求表現工業社會的諸多病態,是社會發展中的逆耳之音。,形而下者謂之器。",他受尼採哲學的影響最開始用形而上作為自己的繪畫主張。
  • 日本動畫《知道天空有多藍的人啊》發布中文預告
    日本動畫《知道天空有多藍的人啊》發布中文預告 時間:2020.03.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形容天空很藍很美古詩 古代詩人讚美天空詩文有哪些
    秋季是天空最美的時候,當心情不開心時看看美麗的天空心情也會舒暢一些。還有一些喜歡文字的筆者還寫了一些有關描寫天空的好句子,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一起來文中欣賞一下吧。   篇一   物有無窮好,藍青又出青。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 家鄉的天空,是那麼的藍,那麼的廣闊
    我會告訴你,我不不愛北上廣都繁華,因為在北上廣,我的靈魂找不到安息的地方,我看著地鐵匆匆忙忙的人群,感覺真的很累,感到很焦慮,在北上廣,靈魂和肉身都找不到家。無論別人如何讚美北上廣,無論別人如何高看北上廣,唯獨我的心裡永遠是家鄉最好,最喜歡家鄉的天空,如此瓦藍瓦藍的,如此廣闊無垠的,如此放鬆心情,如此看不到痛苦,如此忘卻人間煩惱。
  • 「職場社恐之歌」全中?別怕,天空步道給你增加交流的勇氣
    脫口秀大會中,王勉以一首職場社恐之歌炸場,吐槽與同事相處互相迴避沒有共同話題,電梯偶遇也只能掏出沒有信號的手機來緩解尷尬,簡單的旋律歌詞說出了當代職場社交的現狀。一群人聚會的時候,別人都在高談闊論,積極交談,你卻總是低頭吃東西或是玩手機。
  • 2018年韓劇中的黑馬―《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是2018年我看過的韓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劇,講述了當今現代的教育問題,剛開始只看這部劇的名字以為是部勾心鬥角的劇,覺得不好看,看了幾集之後發現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精彩,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這部劇。
  • 旅遊景點:天空之橋
    天空之橋(Skybridge),位於馬來西亞的蘭卡威(langkawi)群島,建成於2004年10月,總長125米,橋形呈圓弧狀,主體由鋼材料構成。天空之橋是整個蘭卡威最具有特色的地標性建築,他是在兩個山峰之間,當中只有一根柱子作為支撐,尤其驚險的是在橋的中段,有玻璃的地板,所以看上去是整個凌空在整個山谷的天空中漫步,這裡的遊客很多,而且在橋的一頭有兩個兩個巨大的觀景臺,可以俯瞰蘭卡威島的全景。
  • 天空那麼藍為啥可能輕度汙染
    ■有時候天空越是藍,可能臭氧濃度就越高。   文/本報記者 崔虹 圖/本報記者 李青    最近,明媚的陽光、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成為省會的常客,朋友圈常常被藍天白雲刷屏,照片美得不要不要的。然而,空氣品質並非是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優質」,反而是多數時間處於二級「良」的狀態,偶爾甚至會「輕度汙染」,而這都是「臭氧」惹的禍。
  • 教育焦慮毀掉多少孩子的童年 —韓劇《天空之城》有感
    韓劇《天空之城》就是這樣一部與社會現實問題關聯緊密的佳作。熱播時彈幕中時常會出現諸如「哇,這也太真實了」,「韓國的確如此,鑑定完畢」,「興虧中國沒有這麼嚴重」之類的彈幕。劇中圍繞著發生在韓國上層名流居住的城堡「天空之城」的自殺事件,講述了生活在這裡的太太們為將自己孩子培養成人中龍鳳而進行各種欲望鬥爭的故事。
  • 你說的藍是什麼藍?
    整個江南在詩人的意象中都是藍色的細雨中的油紙傘,長滿青苔的拱橋飄在午後溫煦的風裡的藍印花布――《說文》藍,是天空的顏色日本畫家青花瓷更是將藍色的表現性發揮到極致五色暈染的青花瓷 ,猶如水墨畫般淋漓盡致與國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雲臺山風景區天空藍出新高度,最美不過「雲臺山藍」!
    有一種 「藍」,她的名字叫 「雲臺山藍」,這一種雲臺山藍只有在安化馬路鎮才能見到,美麗的安化雲臺山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格外的亮眼,天空呈現出漂亮的藍色。,沒有高樓大廈的遮擋,沒有車水馬龍的紛擾,安化的雲臺山藍,藍的透徹、藍的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