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西遷精神,踐行青春力量——測控暑期實踐隊 彭康與西遷精神研究

2020-09-03 西安交通大學

從黃浦江畔的十裡洋場,到黃土地上的寂寥古城,決絕開拓、艱苦創業;風雲兩甲子弦歌三世紀,1896年到2020年,西北有高樓,梧桐棲鳳凰。距離西遷落戶60年,前輩們氣凌九霄卻又淚灑塵寰。寒來暑往,「向科學進軍」仍然是千千萬萬學子前僕後繼的路。向西,向遠方,成為交大人不可泯滅的精神印記。聆聽過去的故事,細嚼史書短短幾行字,銘記少被提起的名字。

8月初測控暑期實踐隊以此為出發點,開始了自己關於彭康校長和西遷精神的調研,通過參觀、研究、採訪,問卷,形成任務傳記等形式,在西遷歷史中挖掘精神,在實踐中樹立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命運結合的使命與信念。

總書記在西安交通大學的考察調研中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為了深刻了解交大西遷的時代環境、全過程以及在其背後所發生的故事,成員們利用學校圖書館、校史館以及網上資源進行有關西遷精神和彭康校長生平的書籍、音頻、視頻資料的羅列整理,並在其中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西遷精神」出版工程系列圖書和歷史文獻紀錄片《向西向遠方》進行了集中的閱讀分享和觀看。當一直被掛在嘴邊的西遷精神,以聲音、以畫面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當西遷老教授們追憶著他們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而響應號召奔赴西北的往事時,隊員們看到了老一代知識分子他們心中的追求與信念。團隊成員羅金葉在分享時說到:「西遷老教授們在實際行動中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對於老教授們來說,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他們的情懷;勇立潮頭、甘於奉獻是他們的品格。這會激勵著交大人、激勵著當代青年知識分子愛國奮鬥、無怨無悔。」在集中的閱讀分享和觀看之後,團隊成員將收集來的關於彭康校長的資料內容和所思所感進行了整合,形成了團隊對於彭康校長生平的一份傳記,並且在同學、家人之間傳閱,加深大家對於彭康校長以及西遷往事的了解與感悟。

結束了對於相關資料的前期研究,團隊成員於8月15日集體來到交大西遷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從溯源、西遷、致遠三個部分,體會交大西遷人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交大兩個甲子以來的輝煌成就。在歷史資料和實物中再次感受交大從黃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濱,交大人打起背包就出發,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團隊成員茹瑋認為:「當年交大西遷是國家戰略,意義重大。而交大人響應號召,勇於奉獻,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所需,起到了時代背景下大學應該起到的作用。我們需要繼續發揚「西遷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把「西遷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一所大學應該有其獨特的大學精神,對於交大,西遷精神便是其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交大學子該在西遷精神這樣的大學精神的指引下,爭做新時代的堅定、奮鬥者、搏擊者?8月20到8月22日,帶著思考和探索,團隊成員以不同角度對校內學生、老師和校外人士進行了採訪。「當年從我們國家總體的發展戰略出發,我們要把西部作為我們的一個戰略支持要地,所以決定交大要西遷;而如今,我們的學生將近有四成都留在了西部,為西部建設而奮鬥,這便是西遷精神在新時代下最好的體現」提到西遷精神在當下的意義時,王宏波教授這樣說道。團隊成員還與參演了學校西遷主題原創話劇《追憶西遷年華——向西而歌》的張景博同學進行了交流,他說道:「我們話劇的主題是西遷,向西而歌。西遷精神無疑是貫穿在整部劇之中的。西遷精神感召我們跟國家的發展能始終保持平行的狀態,跟國家命運同向同行。這樣才會有包括西遷精神在內的一些精神內核的一個歸屬,我覺得我們這樣的發展是更能符合於我們國家的一些發展的,也能為我們國家能提供更有效的動力。」在校外的訪談中,團隊成員一方面將彭康生平和西遷精神傳遞給更多市民朋友,一方面從他們的講述中感受交大西遷歷史、體會交大西遷精神。團隊成員紛紛表示:西遷精神是永不過時的,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其有著不同的實踐意義和實踐方法,但究其根本,愛國主義便是使其熠熠生輝的關鍵所在。

「輕以待己、重以報國。」為一事、盡一生……一個個閃光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交大西遷的史冊上,成為「西遷精神」不可磨滅的註腳。而在新時代的今天,在大力弘揚「西遷精神」的今天,我們青年知識分子要心懷理想,心繫家國,決不當坐而論道的清談客,要做善作善成的實幹家,堅決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將命運融入國家發展、時代進步的大潮洪流,在實踐理想中實現自身價值。

圖文| 測控暑期實踐隊 崔旭軍


相關焦點

  • 用青春話語傳遞精神力量——西安交大學生微宣講團在宣講實踐中弘揚西遷精神
    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微宣講團收到了無數張像這樣的小紙條,每一張每一個字都代表著他們對未來的期許和渴望,也代表著對微宣講的認可與鼓勵,帶著這一份感動,即使行程再苦再累也不覺疲憊,反而更多的是幹勁十足、精力無限。
  • 「西遷精神」的由來與內涵
    62年來,西遷的交大師生克服重重困難,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設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學府,在交大西遷的洪流中,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築成了「西遷精神」的豐碑…… 「胸懷大局」的擔當精神 1955年5月25日,時任交通大學校長的彭康向師生們公布了西遷的決定。 交通大學西遷之時,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卻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領導力,完成西遷使命。在對遷校問題發表意見時,他開宗明義:「我們這個多科性工業大學如何發揮作用,都要更有利於社會主義建設」,「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因此考慮我們學校的問題必須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合理部署來考慮」。
  • 西安交通大學:爭做「西遷精神」新傳人
    日前,西安交通大學印發《中共西安交通大學委員會關於開展爭做西遷精神新傳人活動的意見》,要求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踐行「西遷精神」和完成學校改革發展任務緊密結合起來,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歷史使命貢獻交大力量,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 西安交通大學:用體育傳承西遷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大15位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交大西遷老同志們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習總書記批示引發了交大校園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西安交通大學的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5年,為了適應當時國防形勢和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需求,從上海內遷西安。
  • 紮根黃土,「西遷精神」代代傳
    彭康校長,為西遷時交大「掌門人」。這些梧桐,來自南方,與交大西遷人隨行來秦。當年手腕粗細,今成合抱之木。梧桐擎天,既是西遷歷史見證,更是「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西遷精神的象徵。「大樹雖然西遷,根根鬚鬚都要保護好,還要澆水施肥,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交大人說。
  • 「西安交通大學新時代青年宣講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暨「西遷精神」專題講座在西安航空基地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西安航空基地教育系統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邁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著力加強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8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學新時代青年宣講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暨「西遷精神」專題講座在西安航空基地舉行。
  • 用知識照亮未來 西安交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弘揚西遷精神
    西部網訊 「大哥哥,大姐姐,什麼是西遷精神?交大為啥要從上海搬到西安來?」……在陝西省興平市丰儀村丰儀中學——西安交通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支教在興平」駐地,團隊成員常常被學生圍住問個不停,而成員們也利用這樣的機會為同學們宣講「西遷精神」。
  • 交通大學西遷記
    彭康是交通大學西遷的核心人物。他準確領會中央精神,堅決果斷,行動迅速,既大力加強組織宣傳工作,又善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不但出色地領導了整個西遷工作,更把自己的全部心血乃至生命獻給了西遷後的交大事業。時任副校長的陳石英,1917年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即執交大教鞭,是德高望重的學校元老。他不顧65歲高齡,毅然出任遷校委員會主任,前後數年奔波操勞,付出艱辛努力。
  • 上醫重醫舉行「西遷精神」座談會暨共建「愛國榮校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8月7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和重慶醫科大學「西遷精神」座談會暨共建「愛國榮校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重慶醫科大學第二教學樓316會議室舉行。兩校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紀念上醫抗戰遷渝80周年和分遷籌建重醫65周年,共同緬懷先賢前輩的奮鬥歷程,共話傳承弘揚「西遷精神」,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醫學院、服務健康中國戰略、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 如何弘揚「西遷精神」 西安交通大學老師這樣說 傳承「西遷精神...
    這些寶貴的精神,成為了中國精神光譜中重要的內容,在一代代「西遷人」的薪火相傳中歷久彌新。高等教育需要聆聽歷史召喚,擔起時代使命。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50年代的中國,急需高等教育的重新布局,改變西部教育落後局面成為重點。在黨和國家的戰略發展需要大學的支持與幫助時,「西遷精神」在聽黨一聲令下的舉校大搬遷中發酵起來。
  • 弘揚西遷精神!交大學生助力興平鄉村教育
    西安交通大學 【助力鄉村教育,弘揚西遷精神】在西安交通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支教在興平」團隊來到了在這裡,團隊通過豐富多彩的課程幫助同學們鞏固知識,開闊視野;並將西遷精神融入支教之中志願者們通過播放紀錄片,座談,分享親身感悟等形式
  • 外國語學院師生踐行西遷精神 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
    2017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安交通大學並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三年來,全校師生員工深入學習並踐行西遷精神。
  • 西安鐵檢院前往西安交通大學西遷紀念館參觀學習西遷精神
    西遷精神 ——為了落實省委在全省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的「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精神,建立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檢察隊伍,西安鐵檢院全體幹警,在檢察長馬詠春的帶領下,於10月12日上午赴西安交通大學西遷紀念館參觀學習。
  • 青少年了解學習西遷精神去哪裡?交大西遷博物館
    記者日前從碑林區文旅體育局了解到,交大西遷博物館正式獲批「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成為弘揚西遷精神的重要陣地,開展青少年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共青團陝西省委發布的獲批文件指出,交大西遷博物館作為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學生成長成才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利於砥礪廣大青少年爭做西遷精神新傳人,加深對西遷精神內涵的理解,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牢固的家國情懷。
  • 大力弘揚西遷精神 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開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銘記兩度遷渝奮鬥史,傳承弘揚「西遷精神」,12月26日,「溯江而上 醫路高歌」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開幕。同時,為弘揚抗疫精神,記錄了復旦上醫人抗疫故事的《白衣戰疫為人群——復旦上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一書也於當天正式發布。
  • 西安交通大學:培育西遷精神新傳人-光明日報-光明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來到西安交通大學,深刻闡釋了西遷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並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 在弘揚西遷精神中砥礪初心使命
    原標題:在弘揚西遷精神中砥礪初心使命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通大學15位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交大西遷老同志們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指出「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
  •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再次關注「西遷精神」
    「西遷精神」:薪火相傳奮進新時代(央視截圖)  「62年前,一群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從上海將交通大學的大部分搬遷到西安,用『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62年發展巨變,這種精神仍在薪火相傳,激勵西安交大人在新時代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1月21日的《新聞聯播》中,以「薪火相傳奮進新時代」為題,再次關注西安交通大學「西遷精神」。  「愛國是一種情懷,奮鬥是一種精神。實際上『西遷精神』就是這樣,落實到行動就是要奮鬥,我既然還有份光、有份熱,我就應該發揮。」
  • 交大西遷背後的人和事
    如今,西安交通大學已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持續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今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勉勵廣大師生弘揚西遷精神。 《中國科學報》發表文章披露了交大西遷背後的故事。「心繫祖國」的愛國精神    1955年5月25日,時任交通大學校長的彭康向師生們公布了西遷的決定。
  • 科學網—交大西遷背後的人和事
    他和數千名交通大學師生一起,告別了繁華的上海,紮根古都西安,為國家建設、為西部的文教事業奉獻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年華。 「心繫祖國」的愛國精神 1955年5月25日,時任交通大學校長的彭康向師生們公布了西遷的決定。 交大西遷之時,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卻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領導力,完成西遷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