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壟斷行為執法研究

2021-01-08 中國工商報

□全國工商系統第二期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專家型人才培訓班第二課題組

 

行業協會壟斷行為的四個特徵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禁止壟斷協議行為的規定》,行業協會壟斷行為可以具體表述如下:以其名義單獨或者與其成員共同作出的,通過制定和發布協會章程、規則、決定、通知、標準,或者組織協調成員企業達成協議、決議、紀要、備忘錄等形式,實施旨在排除、限制競爭或者實際達到排除、限制競爭後果的行為。概括地說,其主要表現形式為組織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包括組織經營者之間達成橫向壟斷協議和組織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之間達成縱向壟斷協議。一般而言,行業協會壟斷行為具有以下四個特徵:

一是主體特殊性。行業協會作為社團法人的一種,對外一般可以法人名義享受權利並履行義務,對內相對於其任何一個行業成員應具有獨立人格。行業協會的特殊性不僅反映在行業協會本身的法人屬性上,而且其具有事實上的獨立決策和組織能力。

二是目的一致性。行業協會與行業成員之間的意思表示是緊密相連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不可分離的。行業協會組織達成的壟斷協議是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現形式,還可以是一種共同行為默契。

三是行為依附性。基於行業協會的特殊法律地位和組織特性,其身份顯然不同於一般「經營者」,由於其作為整個行業或者同業中某一集團利益代表,行業協會壟斷協議行為最終落實在行業成員企業的共同或協同行為上,行業協會本身不具有獨立的壟斷行為,更多的體現為一種策劃、協調、指導等行為。只有在其組織本行業經營者達成或實施壟斷行為的情況下,行業協會的壟斷性才能得以表現;反之,脫離了「經營者」這一重要載體,行業協會不可能實現壟斷的預期。

四是表現多樣性。行業協會組織壟斷協議行為往往與其行使行業自治權緊密相連,在實踐過程中具有更強的隱蔽性。與此同時,行業協會壟斷協議行為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等,既有書面形式,也有口頭形式,還包括默契協同以及步調一致的其他協同行為。

 

認定行業協會壟斷行為的適用原則

對於具體的行業協會壟斷行為,一般可適用對壟斷協議的基本分析方法,除了符合法定豁免條件的協議行為之外,均應被判定為違法。判斷分析的核心應更多地從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出發,重點考慮協議行為對整個行業競爭格局或某個區域市場競爭秩序的影響度。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豁免條款的適用應從嚴掌握。對其他如信息交換、標準化等行為的違法性,應著重分析行為的目的、手段,對行為的積極效果和消極影響加以權衡,並考察其他相關因素,即從相關市場排除、限制競爭的影響程度,經濟運行效率,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分析。

具體而言,在分析行業協會信息交換行為是否違法時,應主要考察信息本身的特徵、相關市場環境、信息交換行為對相關當事人的影響程度等因素。在分析行業協會標準化行為的違法性時,應主要考察標準化行為的目的、標準制定者或實施者的市場影響力、被標準排除的商品和經營者的競爭能力、行業協會標準的制定程序是否正當以及標準的認證程序是否公正等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行業協會中未參與制定、實施壟斷協議的成員企業,或者雖然參與但最後退出協商的經營者應另當別論。特別是對於被脅迫參與的經營者,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行業協會的「脅迫」能力足以對成員企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而導致經營者被迫參與的,那麼該成員企業不應當受到不應有的懲治。

 

認定行業協會壟斷行為的三個要件

1.主體適格

對外能否作出獨立的自主的意思表示, 是認定行為主體是否構成壟斷行為主體的前提,對行業協會壟斷行為亦同。《反壟斷法》規制的行業協會必須具有獨立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也就是說,行業協會作為法律行為主體,必須是適格的責任主體。

2.意思表達一致

一般而言,行業協會無法脫離行業成員而存在,故行業協會本身不能單獨存在壟斷行為,行為各方要有主觀共謀的意圖。在執法實踐中,對行業協會牽頭達成的書式協議容易認定,對口頭協議的取證存在一定難度。由行業協會組織推動的默契型壟斷行為,由於缺少直接證據, 共謀意思難以認定,執法難度更大。

3.行為符合法定條件

行業協會壟斷行為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不同於行業成員的直接壟斷行為。行業協會壟斷行為主要體現為行業協會對行業成員實施信息溝通、協調、指導等組織行為,促使相關各方達成法律所禁止的決議、決定或協同行為。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協同行為並不要求相關各方行為完全相同,其內涵是協調一致,行業協會通過自身固有的溝通議事平臺,進行多種形式的溝通、協調和商議,決定成員企業的下一步具體作為或不作為。

 

查辦行業協會壟斷案件的三方面關鍵證據

1.能夠認定存在壟斷協議的證據

行業協會組織達成壟斷協議,一般會有某種書面載體反映其所達成的以資遵照執行的協議要求。因此,工商機關通常的取證思路應當是在介入調查之初重點獲取這一重要書面證據。這一關鍵書證是證明相關事實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也將為後續推進辦案工作打開突破口。

2.相關各方合謀證據

既然行業協會壟斷行為不能單獨存在,那麼工商機關就應力求取得行為主體組織達成或參與達成協議或協同行為的證據。這方面證據包括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如相關協議參加者的詢問筆錄,證人證言,相互信息溝通、交換的書證、物證以及電子證據等,當然也包括已經各相關方面籤名認可,行業協會以自己名義出臺的含有限制競爭內容的章程、規則、決定、通知、標準,以及行業協會召集、組織或者推動行業成員達成含有排除、限制競爭內容的協議、決定、紀要、備忘錄等。

3.能夠證明行業協會主導、參與乃至具體組織的有關證據

具體的取證點包括行業協會壟斷行為各方的會議資料(含章程、決議、文件),有協會成員牽涉其中的相互之間往來信件,包括電子郵件、電話信息、協議參加者檢舉資料,以及執法部門採取針對性搜證行動的現場筆錄等其他書面、口頭筆錄以及財務帳簿等。現實中,往往存在將明示的協議行為轉為默示的協同行為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為了實現對壟斷行為的有效規制,應當允許採用推定的舉證思路,即只要有足夠證據表明行業協會在其中發揮了某種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可以推定相關壟斷協議行為的存在。這些間接證據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相關各方的協同行為應具備限制競爭的實際效果,被推定違法的協議行為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支持,相關參與者筆錄及當事人之間協商往來或合作的相關證據材料確鑿無誤。

 

加強行業協會壟斷行為規制建議

1.完善配套規章,增強可操作性

現行《反壟斷法》以及相關配套規章,對行業協會壟斷行為及其查處的相關規定尚不明確和清晰。針對上述現狀,筆者建議制定操作性強的執法指南,加強對行業協會壟斷行為案件的分析、研究,探索制定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配套規章和規範性指導文件,以便執法人員在實踐中掌握和使用。應參照「普遍授權原則」,將一般性壟斷案件的查處工作普遍授權省級工商機關,並且制定相應的激勵和案件層級報備制度,充分調動地方工商機關查處反壟斷案件的積極性。

2.進一步爭取多方支持,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積極向地方領導匯報反壟斷執法工作,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工商機關開展監管執法,依法整治行業協會壟斷行為;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建立穩定的工作協調機制,溝通信息,協調執法,發揮執法合力,更好地規制行業協會壟斷行為;加強與行業協會的溝通聯絡,積極指導行業協會加強自律,規範自身行為,促進社會團體健康發展。

3.建立專業的反壟斷執法隊伍

牢固樹立支持發展的執法理念,從大局出發,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把開展反壟斷執法同《反壟斷法》立法宗旨結合起來,同適應國家產業政策、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結合起來。

提升執法辦案水平。要提高執法人員解讀信息、分析證據的能力,提高執法人員的具體辦案能力,提升辦案技巧,有效固定案件證據;要提高文書製作水平,採用說理性文書提升執法效能。

合理把握執法標準。要準確把握執法標準與尺度,合理確定罰款數額,使罰款與違法行為性質、情節、後果相適應,防止出現執法標準把握不當,力爭辦「鐵案」。

大力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要在國家工商總局大力培養競爭執法專家型人才的良好環境中,積極開展反壟斷執法經驗交流,通過傳幫帶、比學練,大力錘鍊執法隊伍,努力造就一批懂業務、會辦案、善監管的行家裡手,以適應新時期反壟斷執法工作的需要,儘快實現反壟斷執法工作整體上臺階。

相關焦點

  • 國家發改委就行業協會價格行為指南徵求意見 行業協會發布指導價或...
    記者26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發改委起草的《行業協會價格行為指南(徵求意見稿)》明確,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業協會通過發布行業內指導價、基準價或發布行業平均價格等方式,引導行業內經營者固定或者變更價格,將被認為具有明顯的排除、限制競爭效果,有極大的法律風險。
  • 解讀國內家電行業價格壟斷第一案——海爾子公司價格壟斷協議案
    該新聞稱,上海市物價局對重慶新日日順家電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重慶海爾家電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重慶海爾電器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三家公司達成並實施價格壟斷協議案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合計罰款1,234.80萬元。本案為發改委反壟斷執法部門對家電行業處罰的第一案。本文將重點分析本案背後隱含的反壟斷法律問題,並探索未來反壟斷執法部門對家電行業的執法趨勢。
  • 中國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一則函文讓身陷壟斷醜聞的網際網路巨頭阿里
    基於上述報導,中國網絡有說法認為,雀巢聯合阿里巴巴試圖給雲南咖啡制定標準,並發函要求協會同意,雲南只做供應鏈底層。 馬雲近來「隱身」多日,其以往言論被翻出(點擊大圖瀏覽): 設定行業標準,被認為是實現壟斷的一種手段,因此,在這一事件中,阿里巴巴再次被貼上涉嫌壟斷的標籤。
  • 南京大學舉辦「壟斷行業改革:競爭與規制」國際學術研討會
    Prof.Dr.Kunt Werner Lange介紹了德國規制機關和反壟斷執法機關的結構,即聯邦網管局、聯邦卡特爾句和16個州卡特爾局。聯邦網管局對相關行業的具有最高規制權力,一般性的反壟斷問題由聯邦卡特爾局管轄。Lange教授認為市場份額、定價行為不再是界定反壟斷僅有的標準。並且不同的部門配置不同的權力,不僅僅是執法權限的問題,更是政治性問題。王紅霞副教授認為平臺競爭核心標準是消費者福利。
  • 評論丨虎牙、鬥魚、企鵝電競歸於一家,遊戲直播行業寡頭壟斷格局...
    一、防範遊戲直播行業產生限制競爭的封鎖效應 如果遊戲直播行業已經產生封鎖效應,那麼反壟斷執法機關就有必要主動啟動相關調查,以查明造成封鎖效應的原因是否為相關企業實施的經濟壟斷行為。譬如,如果經過調查確定,造成遊戲直播行業封鎖效應的原因是相關頭部企業之間實施了戰略性信息數據的交換或披露,那麼該信息交換行為就屬於應被反壟斷執法機關調查與處罰的壟斷協議行為。此處所指的戰略性信息數據是指能夠減少各個相關頭部企業在市場領域實施的經營戰略不確定性的數據。
  • 寧夏11家二手車交易市場涉嫌壟斷 合計罰沒約132.8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中行業協會發揮了組織實施壟斷協議和限制競爭的作用。行業協會不僅每月初組織召開會議,公布上月收支並分配銷售利潤,還要求在「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轉移登記聯上加蓋指定的印章。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行業協會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
  • 反壟斷司法解釋將實施 自然人可直接起訴壟斷企業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都可以提出反壟斷訴訟反壟斷法出臺後,狀告壟斷企業是否需要行政機關認定這一前置程序,一直是爭議焦點。這次出臺的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原告既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也可以在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構成壟斷行為的處理決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受理條件,人民法院均應當受理。
  • 盤點反壟斷案例②|三大執法機構獨立性存疑
    對於由協會組織的限制競爭行為,在一些案件中出現了只處罰協會、而不處罰違法企業的情況,儘管後者才是違法行為的主要受益者,應當罰沒不當得利的違法者。例如:廣東物價局查處的廣深佛三家駕校協會壟斷協議案,工商系統的湖南張家界、常德、永州保險協會案、雲南西雙版納旅遊協會案。       此外,也存在只處罰帶頭違法企業的情況。
  • 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推薦閱讀: 人民日報:加強反壟斷監管是為了更好發展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在前期核查研究的基礎上,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 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壟斷案件經營者承諾指南丨全文
    中止調查及終止調查決定也不應作為認定該行為是否構成壟斷行為的相關證據。  執法機構可以告知經營者涉嫌壟斷行為的基本事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並可以與經營者進行溝通。在溝通基礎上,由經營者自願提出承諾。  在溝通過程中,經執法機構和經營者一致同意,可以共同邀請第三方經營者、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學者等共同參加討論。
  • 反壟斷執法年報出爐,一年罰沒3.2億!哪些領域是高發區?
    在2019年查辦的案件中,建材領域18件,公用事業領域17件,原料藥行業6件、通信行業4件,均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不少案件社會關注度高,人民群眾反響好。特別是組織開展對原料藥、建材領域反壟斷集中執法,有效遏制了這些領域壟斷行為多發態勢,有力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利益,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執法程序進一步規範。
  • 日本金融廳尋求加密行業監管突破 賦予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執法和...
    金色財經 比特幣10月25日訊 本周三(10月24日),日本金融廳(FSA)宣布將授予加密貨幣行業自我監管地位,允許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apan Virtual Currency Exchange Association)對任何違規行為採取執法和制裁手段。
  • 《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9)》發布
    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禁止壟斷協議行為暫行規定》《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暫行規定》和《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暫行規定》3部規章,統一反壟斷執法程序、尺度和標準。組織召開反壟斷配套規章專題新聞發布會,發表規章解讀文章,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市場主體反壟斷培訓班等場合,對指南和規章進行全面解讀,促進經營者提高守法意識,為規範執法和引導守法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
  • 國新辦就反壟斷執法工作情況舉行吹風會
    按照《反壟斷法》和國務院的職責分工,國家工商總局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根據執法需要,對於區域性壟斷案件, 國家工商總局採取個案授權的方式,授權省級工商局開展反壟斷執法工作。
  • 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查處壟斷案件盤點
    本版通過盤點這些壟斷案件,回顧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的反壟斷執法工作情況;同時,本版下期將刊發專家對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查辦壟斷案件的評析,分析案件性質、查辦經過,提出反壟斷執法工作建議,為各地查辦壟斷案件提供借鑑和思考。
  • 水泥行業是否涉嫌價格壟斷!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一般來說,歲末召開的這場政治局會議,處於跨年的交界點,承前啟後,意義不同尋常,是大方向的「指南針」,也是外界觀察高層布局來年經濟的重要窗口。 從會議措辭就能看出來。許多重磅提法都是第一次出現!
  • 因「二選一」等壟斷行為,阿里被立案調查,螞蟻也被約談 | 鈦快訊
    文中指出,對阿里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是我國在網際網路領域加強反壟斷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於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平臺經濟長遠健康發展。今日早些時候,據新華視點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督促指導螞蟻集團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 GAFA陷百起壟斷調查 各國爭奪數字競爭話語權
    12月22日,在南方都市報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主辦的「2020啄木鳥數據治理論壇」上,南都反壟斷研究課題組發布《網際網路平臺競爭與壟斷觀察報告》(下稱《報告》),圍繞數字經濟下的反壟斷監管,以及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報告》認為,監管收緊其實早有徵兆。
  • 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9):2019年共罰沒3.2億元
    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禁止壟斷協議行為暫行規定》《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暫行規定》和《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暫行規定》3部規章,統一反壟斷執法程序、尺度和標準。組織召開反壟斷配套規章專題新聞發布會,發表規章解讀文章,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市場主體反壟斷培訓班等場合,對指南和規章進行全面解讀,促進經營者提高守法意識,為規範執法和引導守法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
  • 行政執法中對「不配合」行為如何處罰?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為,張某某辱罵執法人員;拒絕按執法人員要求提供資料;拒絕籤收執法人員送達文書等行為,構成拒絕、阻礙反壟斷調查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四十二條 「被調查的經營者、利害關係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配合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拒絕、阻礙反壟斷執法機構的調查」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