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經歷過在泰國和馬來西亞的自駕親子遊,我就深深覺得,如果想要海外比較深度的長途旅行,自駕是特別好的方式。
除了隨走隨停的便利性,也能在美景中享受駕駛的樂趣。
更重要的是,在漫長的有限空間內,有足夠多的時間跟家人聊天,無所不聊。
(絕對能促進夫妻感情,相信我😄)
美國自駕路上,我的「職業」假笑,仙女的氣質笑,還有兒子的哈哈亂笑😄
圖,當然是P過的😳
因為這次在美國會開2300多公裡的路,又要穿越沙漠,加上帶著孩子老婆,我做了不少準備工作,跟大家分享如下,enjoy.
這裡有點複雜,網上 99% 文章都沒說清楚。
拿出當年寫論文的嚴謹,跟大家稍微分析下。
(你的尼奧老師已經上線 🧐,文風開始嚴謹)
雖然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內地沒有加入聯合國1949年頒布的《日內瓦道路交通公約》,無法獲得通用的國際駕駛執照 ( International Driving Permit, 簡稱為 IDP )
美國頒發的IDP,圖片來自 ©️ http://www.travelworldheritage.com
但僅憑中國駕照+護照,在加州和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所在地)短期租車和駕駛是完全OK的。
美國大部分州都是可以用中國駕照自駕的,部分州是灰色地帶,部分州明確不行。
數據來自 ©️ Derek Yang 的整理,感謝他認真細緻的搜集各州法規資料👍
更多州的情況,可以查閱 Derek Yang 寫的這篇詳細文章:
中國駕照在美國各州開車的規定
https://gonglue.us/16355
👀 公眾號不提供連結跳轉功能,請複製粘貼到瀏覽器閱讀
實際上IDP也只是「在他國擁有該國駕照資格的證明翻譯文件」,本質上是個翻譯件,而不是你駕駛能力的證明。
特別注意點(一)
香港可以申請IDP。
但是「曲線救國」先換領香港地區駕照,再申請IDP,大部分人也不行。
因為香港政府明確規定,需要持有香港身份證👇
(在香港逗留期在180天以上,需辦理身份證,我之前讀書的時候有辦過)
圖片來自 ©️ 香港政府網站
https://www.gov.hk/sc/residents/transport/drivinglicense/idpabs.htm
特別注意點(二)
韓國濟州島允許外國遊客,通過筆試+路考獲得駕照以及IDP。
所以近幾年,國內去濟州島考駕照開始升溫。
根據BBC的文章,2018年每周有62個擁有中國護照的駕駛者在濟州島拿到駕照,增長迅猛,因為在2010年全年,也只有68人。
BBC 文章片段
©️ http://www.bbc.com/capital/story/20181001-spending-your-holiday-driving-round-in-circles
不過價格也不菲,去濟州島考試,除去交通費用,成本至少在1萬元左右。
特別注意點(三)
關於IDP的常見問題
1. IDP的有效期
1年,過期需要換證,如果是韓國獲得的IDP,可以通過正規駕校代辦換證。
2. IDP跟國籍的關係
IDP跟國籍不掛鈎,只跟籤發地掛鈎。
也就是說,中國護照+國外(或香港地區)駕照+國外(或香港地區)籤發的IDP是可行的。
不少人去韓國拿IDP,是要到日本自駕,舉一下日本的例子。
(為了這個例子,查了好半天資料😂)
日本衝繩的一個主流租車服務商OTS的網站上就有寫:
Regardless of your nationality
跟你使用哪國的護照無關
👇
網頁截圖 ©️ https://www.otsinternational.jp/otsrentacar/en/guide/license/
也看了下日本東京警視廳的網頁,只是明確了IDP的籤發地(需加入1949年日內瓦道路交通公約)和期限說明,並沒有提到需要護照和 IDP 歸屬地一致的問題。
日本東京警視廳網頁截圖©️ https://www.keishicho.metro.tokyo.jp/multilingual/english/traffic_safety/drivers_licenses
🗣總結一下
中國護照+韓國駕照+韓國IDP到日本租車自駕,是可行的。
只是,有點貴。
公共運輸+坐火車環遊日本,也是個可選的方案。
注意:也有網友說現在某些日本租車行會對中國護照設限,建議提前跟租車行確定好。
其實,我們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現在全球有近180個國家可以使用中國駕照+護照直接租車(可惜近鄰日本和韓國不行)
我們的駕照上雖然有英文,但只是標題有,為了更好的和租車小哥溝通,建議辦理一份翻譯件。
「租租車」上可以免費辦理,選擇相關的租車公司,填入你的駕照信息,系統會自動輸出雙語的翻譯文件。(家庭地址可以直接輸入拼音)
租租車的翻譯件辦理地址
http://www.zuzuche.com/jiazhao/list.php
⚠️注意:翻譯件沒有法律效應,也不需要浪費錢在國內公證,只是為了更好的溝通,免費弄一個就行 😄
得到的翻譯件如下圖所示👇
我們選擇的租車行是Avis 安飛士,在美國大概排第三,性價比不錯,也是美劇裡面經常出現的租車品牌。(看,內容的力量)
Avis租車官網
https://www.avis.com
車型非常多,但對於一般出遊用戶,基本上選的是四種類型,都能坐5個人。
Economy 經濟型
比如:福特嘉年華
耗油最省,一般是兩廂車,行李箱較小,可裝2個小行李(登機箱)
Compact 緊湊型
比如:福特福克斯
較為省油,有兩廂和三廂車型可選,可裝1大1小行李
Standard / Intermediate 標準型/中檔型
比如:雪弗蘭克魯茲、大眾捷達
油耗一般,適合家用中短途,可裝2大1小行李
Full Size 全尺寸(中大型車)
比如:雪弗蘭邁銳寶
有點耗油,合適家用長途,可裝2大2小行李
對比了一下價格,總價差不了幾十美金,考慮到長途旅行的舒適和安全性,以及我們的行李(還記得我們在波特蘭的瘋狂購物嗎😢)
選擇了 Full Size 全尺寸的車。
後面覺得,非常明智,因為大的後備箱直接可以當儲物空間了,而且後排的活動空間也大些,適合長途旅行。
我們一共租了8天,算上折扣,共460美金,差不多400元人民幣一天,感覺還行。
另外這兩個單詞要記牢
Automatic Transmission
對,就是自動檔!
(嗯,都是四級詞彙,不認識的話,嗯。。。也很正常😂)
必須自動檔啊,異鄉的路上,陌生的環境,誰還有心思右手在哐哐哐的換檔啊~
(特別是我這種,對手動擋早已生疏的人 😢)
如果是在Avis的官網上訂購,當選擇你的國籍是「China」時,默認會選擇一個基礎車損險👇
Cover The Car 保護你的車
LDW = Loss Damage Waiver
車損險,美國區域的LDW還包括盜搶險
還會有額外的三個險種可以選擇:
分別是:
Cover Myself 保護自己
PAI =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Cover My Belongings 保護我的行李
PEP = Personal Effects Protection
個人財產險
Cover My Liability 保護我的權責(少自己賠錢)
ALI = Additional Third Party Liability Insurance
補充第三者責任險
建議入手一個 ALI 補充第三者責任險(提高撞了人賠錢的額度),每日15美金左右,也就是一頓快餐錢。
一般來說,LDW 車損險 + ALI 補充第三者責任險就滿足基本需求了。
加州規定,8歲以下或者身高不足約1米45的孩子,都需要使用安全座椅或增高墊(car seat or booster),且須坐在後座。
安全座椅的選擇,具體可以看美西遊記的第二集,我有詳細寫
傳送門 👉20天穿越美國西部遊記(二)
如果選擇Avis,建議可以免費註冊 Preferred 普通會員,綁定信用卡就行。
Avis Preferred 普通會員註冊👇
https://www.avis.com/en/loyalty-profile/avis-preferred/enrollment
備註:會員分兩種
- Avis Preferred 普通會員(免費註冊)
- Avis Preferred Plus 高級會員,多了一個 Plus,跟 iPhone 的道理一樣
高級會員要1年內租車12次或者消費5000美金才能升級
其中地址和 Postal Code 郵編,我們寫了酒店的。(各種會員權益都可以在網上操作)
關鍵是寫好 Email 郵件地址,因為帳單可以選擇電子的。
🎁好處是,可以到會員的樓層選車+拿車(一般在機場門店),節省排隊時間的同時,選的車能相對更好一些。
在辦理取車手續,人很少。比起樓下普通櫃檯的大長龍排隊,會員突然有點尊貴感😂
選車區,只分車型(前面說的經濟 / 標準 / 全尺寸這些),不分品牌
只要是在規定區域,想要哪輛都行,可直接打開車門,🔑鑰匙會在車裡。
接待我們的是一個叫 Lily 的華裔大姐,她一講英文,我就知道她的母語是廣東話。
我的三流廣東話派上用場,大姐頓時變得很親切:
👩🏻🦱:吶,pick部最靚嘅車俾你啦~
(選一部最棒的車給你)
感謝 Lily 大姐,幫挑了這輛雪弗蘭的邁銳寶,還自帶蘋果的 CarPlay 車載系統,完美 👏
攝於1號公路上的Pebble Beach,跟臨時愛車照一張
強烈建議事先閱讀加州DMV(機動車輛管理局)出版的駕駛員手冊,有中英雙語版本。
中文版是繁體中文,但不影響閱讀理解。含有重要交規等大量資訊。
備註:打開DMV網站非常慢,有需要的,加我個人微信:WT_LIU,我發PDF文檔給你
列舉4個重要的交通規則。
交規截圖來自 ©️ 加州DMV的官方駕駛員手冊
1. STOP 停止標誌
非常重要!見到它時,不管眼前有沒有行人,必須在線前停車。
左右觀察後,確實沒人,才能繼續開車。
(當然,在美國偶爾也看到違規的老外)
這裡實名表揚一下杭州,杭州是國內極少有的,能在斑馬線禮讓行人的城市。
2. YIELD
看起來挺嚇人,其實,是個四級詞彙而已。
(別哭,我懂你)
一般做「屈服」的意思,交規裡管它叫「讓行」。跟 STOP 停止不同的是,它沒有規定必須停車,但是要減速讓行。
3. Carpool Lane HOV 共享車道
是在最左邊,車流量會少些,能減少堵車的時間。
(擁堵的洛杉磯除外😂)
如果是汽車,一般車內是2人以上就可以使用。在加州,摩託車不管人數,一般也能用。
在洛杉磯也發現個有趣的現象。
因為加州在2016年通過AB51法案,允許摩託車在兩個車道間頻繁穿梭。
所以在巨堵無比的洛杉磯,就能經常看到一個個摩託騎士在擁堵的道路間熟練穿梭,他們管這叫:Lane Splitting 鑽車縫。
圖片來自 ©️ https://www.rideapart.com
4. 道路限速
大多數加州公路的最高限速是每小時65英裡(差不多105公裡),注意看限速指示牌就行。
牌子一般寫 Maximum Speed 或者 Speed Limit,這就是最高限速。
圖片來自 ©️ http://www.mikeontraffic.com
實際開車的情況,挺多人超速的 😂,但超的速度不多。
但我,還是保持了一個外來者的謹慎,嚴格按照限速 👀
不過,在去拉斯維加斯的路上,一個急著去輸錢的哥們,高速超過我之後,減速,開窗,伸出左手,給我比了一個中指。。。
🤛🏻 😤 🤜🏻
那個,神奇的拉斯維加斯,後面我會寫 😂
手機自帶的導航,比如Google地圖、蘋果地圖,都可以使用。
我們全程使用的是蘋果地圖,因為當時的Google地圖不支持 CarPlay 車載系統(現在已支持),蘋果給我們帶過1-2次坑,大部分時間,表現還行,可用。
手機流量的問題,辦一張手機卡就可以,淘寶都能買到。
我們選的是300元左右,20天的本土大廠運營商 AT&T 預充值卡
(淘寶可搜索:AT&T 手機卡)
4G流量夠用,只是沒有熱點。
(蘋果電腦可以直接用數據線連 iPhone 實現上網,水果廠的威力就是設備間的生態服務)
大部分西海岸路線都有信號。(不要驚訝,美國的基站覆蓋率比國內差)
紫紅色地方為有 AT&T 信號區域 @ http://www.whistleout.com
AT&T的信號覆蓋查詢👇
https://www.whistleout.com/CellPhones/Guides/att-coverage-map
有個美國手機號,可以直接使用 Google / YouTube等服務(移動/聯通卡的國際漫遊不行),也可以用來打 Uber 或者 Lyft 等網約車,以及本地的一些訂餐 / 訂票 / 訂酒店服務,很方便。
而且,聯繫人都在微信裡,有流量,就能跟國內的業務保持聯繫。
(這段給商務人士看的 🕶️)
對了❗️如果你是蘋果手機,可以詢問下前臺,是否有 CarPlay(蘋果的車載系統)
插上 iPhone 📱,能把手機內容顯示在車上,非常好用。
CarPlay 上顯示蘋果地圖
而且,能讓你真正體驗 Siri 語音助手的魅力。
Siri在 CarPlay 的工作圖,來自 ©️ https://developer.apple.com
來,感受一下,當時的原音重現
🙋🏻♂️ Hey,Siri
🚗 叮叮(腦補Siri音效)
🙋🏻♂️ 我要去史丹福大學
🚗 好的,找到史丹福大學,##¥¥%%%##
仙女(驚嘆):老公,你好厲害啊!
我(一臉cool):嗨,早玩過了。
(其實是第一次😂)
對了,國內的不少音樂APP現在都已經支持 CarPlay,比如摯愛的網易雲音樂。
我現在車上 CarPlay 的網易雲音樂播放圖
你想下,在美國高速上,伴著愛人崇拜的目光,放著你手機裡喜歡的音樂。
1. 先說價格
除了豪華車,一般選擇基本油號 Regular 87(相當於國內92/93)
價格在3美金 / 加侖左右,就是差不多5元 / 升,比國內便宜將近25%。
⚠️注意:除非租皮卡,否則,別加柴油 Diesel.
油號選擇示意圖 ©️ https://uxmag.com
加油站的品牌那可是百花齊放,除了熟悉的Mobil(美孚)、Shell(殼牌),還有沒聽過的 76(康菲)、Chevron(雪佛龍)等等。
當然,全部是世界500強企業,放心加吧。
(石油這種剛需能源,就是妥妥的印鈔機)
圖片來自網絡,整理製作而成
最喜歡在 Chevron 雪佛龍加油,因為一個奇怪的原因:logo好看 😂
2. 再說如何操作加油
加油站的機器都支持信用卡,但國內的信用卡不行,因為需要輸入美國的 ZIP/ Postal Code 地區編碼。
一般可以採用預付款的形式。
每個 Pump (加油點)上頭都有一個編號,就告訴店員,你要充xx美金在xx號就行。
手指所示,為Pump編號,圖片來自網絡。
加完油,拿小票回到店員那,就能得到 Refund (退還的錢)。
我一般是還有四分之一油的時候,就去加油了,一般充30美金就可以。
一張在 Sunnyvale 市的 Chevron 加油站的小票,2.99美金/加侖
加油充錢的英文,可以用這句👇
Please put in xx Dollars in number xx pump.
如果句子說不來,也可以簡單的遞過錢,說加油點的數字就行,店員都懂。
美金面前,人人都能溝通 😆
⚠️注意:還車的時候,記得提前要把油加滿。
絕大部分的道路沒有費用,然後在Avis租車,車上會有一個 e-Toll,類似我們的ETC,會自動扣錢。
我當時都沒留意到,後面回國發現信用卡被扣錢,才查訂車時候的訂單知道👇 😂
e-Toll 3.95美金一天,最高每月19.75美金
給大家一個參考數據,我們走了2300多公裡,從舊金山一直到聖地牙哥,然後中間還去了拉斯維加斯,過路費 + e-Toll的服務費是26塊多美金,還好,不多😢
不知道怎麼歸類的圖,都放這個板塊~
去機場取車的時候,遇到這對有兩個娃的夫婦。
他們拿了兩個安全座椅,爸爸背一個,媽媽拖一個,挺不容易。但也看出,安全意識很強。
兒子主動給新買的玩偶水獺綁上安全帶。
旅行中,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孩子。
--- 我是這集結束的分割線 ---
查了很多資料,熬了好幾個夜晚,希望對大家的自駕,有所幫助。
下一集預告:舊金山。
第一次國外用 Airbnb 租房,百年歷史的叮叮車,巨好吃的農夫集市,出海看鯨魚,自由氣息很濃的伯克利大學,請期待~
如還有問題,請加我個人微信:WT_LIU 👆
我會努力寫的,未完待續 🚗
--- 往期精選 ---
覺得還不錯的話
歡迎轉發分享給朋友
或請點個「在看」吧~
感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