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到現在,很多民宿主發現民宿不好做,舊根本達不到預想的火爆場面。
他們抱著快速牟利的心態,拿著捲尺到各地的網紅民宿走一圈,拍攝大量的照片,然後把城市流行的設計元素拼湊堆積,直接交給施工隊去建設,匆匆開業。
這種投機的做法不符合民宿的基因。
民宿是一個「不急不慢」的行業,尤其是設計階段,要打造得僅僅是漂亮的房子,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接下來我從設計的講一講如何做好民宿。
1、民宿規劃設計怎麼切入
1.1、先有民,後有宿
想打造出民宿的特色,合理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設計師的能力足以支持你的項目,擁有足夠的經驗和創造力。
其次,你需要與設計師達成相同的設計理念。很多民宿主認為既然請了設計師來為自己服務,就可以甩手不管了,這樣的心態是不可取的。
民宿不是標準化的設計產品,除了設計師能保證的設計創意和實用性上,還蘊含著大量民宿主的個人追求和喜好,這對於民宿未來的品牌和運營推廣至關重要。
1.2、利用好文化的力量
因地制宜,把民宿當地的特色文化當做自己的賣點,很多民宿主都想到了這一點。
但很多民宿主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文化信息和元素不能拿來就用,這也是很多古鎮民宿的生意慘澹的原因。
幾十年的發展變化,各地的傳統文化有的沒落被遺忘,有的被吹捧上天,導致很多民宿要麼陷入自嗨的境地,要麼就是扎堆開業,從裡到外同質化嚴重。
一家成功的民宿,它所依附的文化元素,一定得是在當地文化體系中具有「文化共性」的部分,可以歷久彌新,同時也不能被粗暴包裝,流於表面。
1.3、運營介入設計,越早越好
讓運營團隊介入設計過程,雖然會拖慢設計過程,但是會大大減少後期運營的操作難度,也會減少未來設計返工的情況。從運營的角度來看,一些看似好看的設計會降低運營工作的效率,比如保潔是否好做,倉儲是否合理,活動空間是否充分利用等等,都可以在保留美觀的同時,提升建築的實用性。
1.4、兩個明確
在民宿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明確客戶定位和明確民宿建造類型,是一切設計工作的前提。
明確客戶定位:
不同年齡、性別、消費能力的人群對於民宿產品的要求不盡相同,在當下講解主題體驗的趨勢下,設計風格應該儘量避免嚴格克制的老中式、老商務風格,以及其他沒有鮮明特點的設計風格。
一般來說,民宿的主要用戶畫像是80、90後,收入相對較高,追求生活品質和服務的新中產階層,你可以依照此結合當地的文化元素,進行民宿的設計。
明確民宿建造類型:
民宿的建造來源有很多,可以分為老房改造民宿、藝術設計民宿、農家體驗民宿、別墅風格民宿。
除了文化元素的利用,多使用當地特色的建築材料和裝飾品,既可以打造特色,還可以省下很多造價。
總的來說,規劃設計這一步,就需要對你的品牌定位、目標客戶、建造類型/風格、後期運營模式,進行更清晰的定位和決策。
2、說說民宿的一些設計要點
2.1、讓設計自然生長在民宿裡
有人曾說:「村落的建築和格局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從真實生活中產出來的東西,是自然生長出來的,而不是設計出來的。」
因此,如何讓精心設計的部分,合理的融入到每一處細節當中,不會讓體驗者感覺這是特意的討好與賣弄,這就十分考驗設計者的功力與民宿主的用心程度了。
比如,民宿圈內熟知的「大樂之野」民宿品牌, 他們在碧鄔店的打造時,把設計風格類似的6棟別墅和1棟餐廳因地制宜的分散在村子裡,看似隨意,但每個樓的景觀特色、朝向、大小、院落的關係,都可以十分自然的對景,甚至每個樓的不同房間在不同季節,顧客的體驗都是截然不同的。
2.2、從客人的角度來模擬場景,改進設計
明確一個觀念,民宿的設計是為了在儘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服務客人的生活,帶給客人最好的體驗。
因此,一味追求高大上、設計感的設計都是不理智的,設計必須換位思考,從客人的真實場景當中找問題,改進設計。
舉個例子,很多藏式風格的民宿會使用大量的彩繪和雕刻,整間屋子、走廊都極盡奢華,但追求「內心平靜」的客人來此卻會感到一種無形的疏離感,仿佛來到了一處精心為自己準備的「藏式會所」,喪失了親和度。
同樣是藏式風格的「松贊林卡系列民宿」在裝飾上很克制,只在窗戶、屋簷等實用性強的地方「濃墨重彩」,其他地方慎用裝飾,節省了大量的成本,也多了更多生活的氣息。
設計的過程尤其要考慮這些細節,甚至庭院裡的圍欄,也儘量不要打成直線,感覺美觀就可以。
容忍些許「不完美的設計」和「瑕疵」,民宿才能兼具美觀和實用性
2.3、不要吝嗇,多留一些「無用」空間給客人
為什麼說看起來無用的公共空間要多一些?
其實很好理解,民宿的顧客普遍來自都市,高壓、稠密的生活環境太久了,他們需要一個足夠開闊,足夠放鬆的空間來讓自己休息,甚至有的客人乘飛機來民宿,就是為了在大山裡睡一晚。
「剝奪」客人期待的大院子、壁爐客廳,被迫蝸居在15平的狹小客房裡,看似提高了民宿的經濟效益,能多做幾間客房出來,但損失的卻是民宿的核心競爭力,是捨本逐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