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電動平衡車,誰生產多少錢?
小米遍發英雄帖,要在4月15號發布一款新產品。
官方給出的照片是一張車轍的照片,難道要出小米輪胎?
超先聲得到的消息是,小米要跟ninebot公司(納恩博)合作,發布電動平衡車。
因為環保節能、造型獨特和高逼格,電動平衡車一直是極客們的玩物。直到平西王薄熙來審判時,因為薄瓜瓜牽扯出電動平衡車和某以大鼻孔出名的周姓演員,電動平衡車才刷屏人盡皆知。
納恩博的官方微博轉載了小米發布會的微博,並且置頂了自家發布會的微博,兩張發布會邀請函除了邀請方分別為小米和納恩博之外,時間、地點都一模一樣。
1、小米為啥賣電動平衡車?
小米為什麼會投身電動平衡車?納恩博又是一家什麼公司呢?
電動平衡車作為出行的選擇,註定不可能成為主流的出行方式,代替不了汽車,跟電動自行車或者摩託車都沒法一拼。
按照小米跟之前的硬體企業的合作,小米提供用戶米粉、銷售平臺小米網、品牌背書產品打上小米logo,通過小米賦能這些企業能迅速通過低價大銷量佔領市場,除了產品銷售要分成之外,小米還會通過順為或者小米旗下投資公司以低價拿到創業公司的股份,小米賺錢,創業硬體公司做大,雙贏。
雖然小米一直以來以大眾消費電子類硬體為主流投資對象,比如手環和插線板等低價走量的產品,但小米也偶爾投資比較酷炫的產品,比如運動攝像機等,電動平衡車就屬於後者。
酷炫、發燒友是小米的標籤,小米近來低價手機紅米走量有些偏離原始標籤,靠這種產品拉回核心用戶是非常有必要的,電動平衡車和運動相機等恰好就是這類產品。
再者,依靠1億小米用戶,是否能將電動平衡車從一個曲高和寡的極客玩物變成爆款單品,也值得一試。畢竟手環這種非必需品被小米半年賣了400萬臺,極大刺激了小米的信心。
2、小米跟納恩博什麼關係?
納恩博公司CEO高祿峰,據之前公開報導,生於1979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曾經在新展科技、中國金融網、和銀中國任CEO,從事網際網路營銷10年。
2011年,高祿峰和大學校友王野共同創業,研發平衡車。
2012年先後成立鼎力聯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納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擔任CEO。
超先聲查詢,生產電動平衡車的公司主體是納恩博,成立於2013年6月20日,法人代表是高祿峰,註冊資本是2000萬元,地址在天津武清區汽車產業園,經營範圍是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設計、製造、銷售,電動平衡車組裝、銷售和模型設計等。
納恩博只有一個股東,就是鼎力聯合公司,所以納恩博只是一個生產銷售實體,真正的控制著是鼎力聯合。
鼎力聯合註冊地在北京海澱區,法人代表是高祿峰,成立於2012年2月8日,根據最新的一次股權變更,幾個企業股東被清出,均變成自然人持股,高祿峰持有53%的股份,王野有29%的股份。剩餘趙鄭持股3.8%,魏林持股5.8%,王田苗持股8.2%。
如果沒有搭建VIE架構,在鼎力聯合公司股權裡看不到小米的影子。但公司的股權質押登記信息裡,2014年10月27日,高祿峰和王野分別將各自104.93萬元的股權質押給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並在2015年1月22日註銷。
超先聲估計,這是小米公司在跟納恩博公司合作時,兩人納的「投名狀」。但從股權上看,小米並沒有投資該公司。但並不排除未來有投資的可能性。
3、價格,價格!
納恩博官網顯示,目前在售的有三款產品,Ninebot-E,面向高端人群,售價14900元;Ninebot-C九號機器人,中端產品,售價9880元;Ninebot One,面向大眾,2395元起。
目前並不知道哪款產品跟小米合作,也不知道是不是三款都會合作。不過按照小米的一款風格,不把價格底線擊穿,讓用戶歡呼,一般來講是很難在雷軍那裡通過。
超先聲預測,合作的產品很有可能是低端Ninebot One,價格也會低於納恩博自家定價,1999或者1499元。
納恩博2013年開賣電動平衡車,是跟京東合作,獨家預售,訂單總值突破3億元。
而這次跟小米合作,有可能貼牌小米,也有可能只是把小米當做一個能夠聚合核心用戶的銷售渠道。
根據股權情況,超先聲預計有可能是後一種模式。如果是這樣,小米網將開放入口,將流量導給很多智能硬體生產者,而不光是投資過的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網的GMV將大大提升。
如此,正如著名科技評論者魏武揮和謝璞所說,小米網單獨拆分上市將可能實現。
當然,根據雷軍和小米之前的一系列做法,納恩博變成小米生態鏈上的一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