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50道「陰影」

2021-02-07 女神的花園

文/馬冉冉



在我所帶領的「喚醒你內在的女神」深度療愈工作坊,有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協助學員們一步步去探索——


為什麼,長大以後的我們,並未迎來想像中的成熟、自由和力量,也沒有迎來幸福和豐盛,反而不知不覺「深陷泥沼」?


為什麼,我們不想這樣活著,卻掙脫不掉那樣的生活?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越活越像我們的父母?


看到一段話,來自混沌大學創始人、著名的商業導師李善友教授。


它讓我想到,很多人好奇為什麼要修行。


我以前也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後來我明白了——不修行,無以破過去的思維模式,無以跳脫受限的生命維度,無以給生命更多的空間去展現它本來的樣子。


療愈,就是在深入核心(潛意識)去找到受困的思維模式,解構它;找到內心受傷的癥結,療愈它;進入宇宙的宏大生命視角,引領自己前行。

01


前幾年,大學同學見我:「哇,真想不到,那時情緒時常崩潰、需要我開刀的小馬你,今日居然可以這樣淡定。」


我笑。


大學時光,輕車快馬,身邊環繞一幫志同道合的好同學,讀書上進做作業;從一間教室奔入另一件教室,如飢餓的牛犢闖入春天的菜園;閒時騎自行車閒晃,看電影,在人聲鼎沸的食堂裡聊天,打羽毛球……


然而,這些快樂,都架不住我內心時常天塌地陷。一個月總有半個月是沉悶無望的感覺。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多痛苦,可以從心底鋪天蓋地湧出來。只覺得前途無望——沒有身家背景,沒有伴侶扶持,只有一顆心四散飄蕩,身心靈分作幾處棲息。


這種內心的痛苦,是我修行的起點——


我想知道,為何世間有人心泉能時刻有蜜湧出,臉上像隨時灑滿陽光;而我,卻是一股悽悽慘慘悽悽的濃霧?


我想知道。


於是,一探索,就是好幾年,上究靈魂,下窮輪迴,只為看見,我到底怎麼了。


從中看見,自己鮮活又年輕的那顆心臟,上面居然許許多多孔洞:


「我不夠好。」

「我不配。」

「不可能有人真心愛我。」

「我很孤獨。」

「我一個人在此。」

「沒有人跟我在一起。」

「人生艱難,何時是盡頭。」

「沒有依靠,我可怎麼辦?」

「女人啊很慘……」


如同一道道陰影,時常投射在我的人生之上。


甜時患得患失,總擔心失去,怕有朝一日再體會不到這滋味;苦時,愈發自我「作賤」,把自己貶到一文不值,挖坑埋上。


一來二去,原本生龍活虎的女孩子,活得像死魚眼睛一樣麻木。


隱約知道,那根本不是真正的我。然而,我為何又被這些陰影困住?


探索。探索。探索。


02


它們究竟來自何處?


講個故事給你聽。


我媽告訴我,一歲之前,有十幾二十位親戚先後照顧過我。大家分幾班倒,誰有空誰來,小到十幾歲的叔叔阿姨,年長到70幾歲的曾外祖母,都曾經抱過我。只因當時我的父母都在全職上班,根本無暇看顧這名幼童。


雙職工家庭的孩子,童年所要經歷的真實生活,大抵如此。


實在無計可施,奶奶把我接回鄉下去撫養。在爺爺奶奶身邊,我備受寵愛,為所欲為。然,血脈裡對於父母天然的眷戀,讓我忍不住在心裏面偷偷思念我那年輕的父母,盼他們來看望我,盼能夠長久跟在他們身邊。


成年後,我問母親:「你們為什麼捨得很久都不來看我一次?」


母親答,我們幾乎每個周末都要蹬車兩三個小時去看你一次。


我淚盈於心。


在我的記憶中,大約半年都見不到父母。原來,都是一名嬰孩對於時間的「錯覺」。


只因思念。等而不來,盼而不得的心情,讓小小的我得出一個結論——


「一定是我不可愛,不值得被愛。就連我的父母也不肯要我。」


這個結論,幾乎主導了我日後所有親密關係的背景聲,嗡嗡嗡……


「哪怕你此刻再對我情深似海,有朝一日,你還是會離開我的。」


「等你看見我的真面目,你就會發現我不夠好,不值得被愛。」


「我註定一生孤獨無依。」


啊,原來是這樣。


這些年,透過身心靈的修行,我就在做一件事情,把潛意識裡那些嗡嗡作響的陰影一一辨識清楚,理順來龍去脈,看清楚到底在我的童年發生了什麼,讓我得出了這麼多荒謬的結論。然後,把它們,在內心深處作「消音」處理。


「是的,我允許你們存在。作為我的守護者,潛意識這樣保護過我,為了不讓我在事情發生時過於痛楚,為了讓我下一次能防患於未然。潛意識用這些「合理化」的聲音,保護了我。當然,也限制了我。」


對於這些從童年開始就跟隨的陰影,你很難完全消滅它們,只能覺察、辨識、懂得共存,也懂得迴避。


同時,我開始漸漸放大另外一批聲音:


「我是幸運兒。一路承蒙老天與眾生護佑。很多人都愛我。眾生也無條件愛我」


「我承認遠離父母的傷痛確實存在。我也承認童年在祖父母身邊所受到的寵愛。」


「孤獨是每個生命單獨存在時的正常狀態。我享受一個人。我也享受與人聯結。」


「人生就是靈魂選擇的一場戲劇,編劇導演主演通通是我自己。我選擇享受這齣戲的每一場次。」


「女人亦是我今生選擇的肉身形象。活得有力、清醒、幸福、豐盛這回事,本不分男女。」


03


你發現沒有,小孩子都很愛問「為什麼」。即使,大人胡謅一個答案,大部分孩子聽了也會信,然而就覺得「OK,我的思考有結果了。」


ta的認知就停在那裡了。以童年的心智理解能力,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不可能思考更多、更全面了。


很多孩子,不是一直都信自己是垃圾箱裡撿來的嗎?



那些沉澱在潛意識裡的童年「陰影」,有人稱之為「心智的童年基本設定」,有人稱之為「限制性信念」或「木馬程序」。


它們由來的第一個可能性是,曾經的你,在童年發生一些事情時,用自己尚不成熟的心智系統,得出了不算錯、可是卻片面、偏激、單一的結論。就是稀裡糊塗中,用一個解釋得通的答案,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例如,上小學第一天才知道不能隨時去大小便了,於是便溺在褲子裡,本來就羞愧難當,又被老師同學譏笑,回到家再被父母數落「真沒用」。


於是,得出結論「我很沒有用。我是邋遢鬼。在學校,我永遠抬不起頭來。」


瞧,一個「我不夠好」的結論,就可以「完美」解釋這些窘迫、羞愧、恥辱的情緒了。


有了答案,就好辦了。從此,照此執行。因為,這就是心智模式運作的機制。



陰影這東西第二個來源是,當年,你用一時發生的故事,得出了一個「一直」「永遠」「從今以後」的結論,有點宿命論,從此破罐破摔。


曾聽書寫班的學員,講了一個「我只能靠自己,不會有人幫我」的故事。


那一年,她好像不到10歲,自己騎一輛自行車,父母共騎一輛。烈日炎炎,她的車胎爆了,小姑娘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本能地想要父母求救。


父親說:「你看一時半會兒也修不好。那麼熱,我和你媽先走了,不陪你曬著了,你自己慢慢走吧。」說罷,這一對夫妻騎車揚長而去。


大日頭底下,小姑娘一邊哭著,一邊推著大大的自行車,艱難往家走。


她的心裏面在說:「真的不會有人幫我的。我只能靠自己。」


從此,小姑娘不再指望父母,靠自己,一路奮進,求學找工作結婚。可是,心裏面那麼孤獨又驚慌——「遇到事,也不會有人幫我的」。


她如同這世間許許多多的要強、倔強的女人,活得有點苦,活得不舒展,活得兵荒馬亂。


這是她心中的那一道陰影。


即使有人肯對她好,即使有人幫她,她也看不見那些光亮。


因為,陰影遮蔽住了一顆心靈。


04


如今的我,最常正面相逢的陰影,叫做——「我做什麼都沒有用」


「再努力現狀也不會有改善。」


「再努力也比不過人家。」


「再努力也沒啥意思。」


「再努力也不可能扭轉乾坤。」


「反正最後總是要散夥的,何必開始。」


有時候,這道陰影強烈的,讓我連坐在書桌前,打開筆記本的心氣都沒用——「奮鬥什麼啊,創造什麼啊,反正做什麼都沒有用。我本是賤命一條。」


一次次與它狹路相逢,我終於認清——


原來,每當我躺倒不幹、想要破罐破摔的潛意識動力,都是我又被那一道陰影給控制了——「我做什麼都沒用」。


於是,才能有意識地給這個念頭很多很多的光和愛,清除這個木馬程序,改寫這個故事——


「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宇宙留下應有的刻度。我不看人間一時的得失,我直接向宇宙匯報。」


知道嗎?要遮蔽掉生命本來的光亮,只需要一道陰影,一個木馬程序,就夠了。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個念頭,就足以障目,再也看不見其他可能性。



你大概也遇到過這種典型的場景吧。


有些人,無論你跟ta說什麼,ta都不會相信,就一直認ta自己的理兒——


「我知道你說得都對,可是我的情況是……」


「別人可以,但我不行,反正我就是……」


「你說的道理我都懂,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俗稱,「鬼打牆」,認死理兒,鬼迷心竅,我執嚴重。

ta只看得見ta潛意識裡相信的東西,就是「陰影」啊,因為太熟悉了,太擅長了。


信念,不就是「信得比較久的念頭」嗎?



《一念之轉》拜倫·凱蒂所教授的the work,精髓在此:


「如果你沒有那個念頭呢?你內在的感覺會怎樣?」


「如果你願意暫時放下那個念頭呢,你內在的感覺會怎樣?」


能不能把那些「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我不安全」的陰影,從潛意識裡暫時放一放,讓光進來?


本質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試圖超越童年的影響,超越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人生後來,你生的那些氣,流的那些眼淚,都是在投射童年的記憶,投射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模式。


所以,要療愈,要覺醒。


你要面對的,從來不是那些不完美的別人,或是那幾段沒有愛流動的關係,而是真正去搞定,你潛意識裡的那些釘子戶,好難纏的潛意識陰影。


它們才是盜走你生命喜悅能力的小偷,是讓你的人生死機癱瘓的木馬程序。


05


以下這個列表,是我綜合這些年的學習(一部份來自李爾納老師覺醒教導中的「童年基本心智設定」);我自己療愈時的發現;以及在與學員、個案深入探索生命時的發現。


它們基本上涵蓋了潛意識深處的基本「陰影」,共有50個。更多的木馬程序,可能由它們演化出來的,是變體。


比如,「錢必須辛苦掙來」,可能就是由基本的「我在這裡好害怕」「活著好艱難」變形而來。


有些可能會重疊到,也有一些沒在表內,那需要大家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


這些陰影,會由今生的潛意識而沉澱入靈魂,伴隨生命的輪轉,成為「業力」(記憶)。或者說,這些在你今生童年被喚醒的陰影,也是你靈魂中累積的業力。


「生命,就是童年到童年的循環。」不療愈它們,很難迎接生命真實的光。所以,你也可以理解它們,是讓你最快可以跳脫童年影響進入生命創造喜悅之流的「蟲洞」。


對照它們,辨識出影響你最深的那些道陰影是什麼,然後穿越它們。


01.我是與周圍格格不入的那一個。我是分離的。


02.我被(父母)拋棄了。我一直孤單。


03.我做什麼都沒有用。一切快樂都會結束,盛宴必勝。


04.沒有人「看見」我,沒人與我真正聯結,無人與我同在。


05.不會有人要我的。


06.沒有人會愛我本來的樣子。


07.我一點都不可愛。


08.沒有人願意接納我。


09.我不夠好,跟別人相比。


10.我做不到,我不相信自己,他們也不相信我。


11.我不能依靠他人,不會有人幫我的。沒有人會支持我,我必須要靠自己。我必須要勇敢,我必須要堅強。


12.再努力也沒有用,我的命沒有別人好。


13.我不能相信別人,他們總評判我,他們會傷害我。


14.我必須要掌控一切才覺得放心。


15.放鬆是不安全的。不能光想著玩,要為未來打算。


16.活著不容易。身為男人/女人不容易。


17.不會有人真正懂得我、理解我的。


18.沒有人聽見我說什麼。沒有人會聆聽我的心聲。


19.我不重要。我很卑微。


20.我不會在人前表達自己。


21.直接表達意見是不安全的,會被訓斥。


22.我不能拒絕,我不能向別人說「不」。


23.我不能提要求,從來都沒人理會我真正的需要。


24.我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不會有人給我。


25.我不期待發生好事,我總會失去自己心愛的。


26.他們對我發脾氣,我肯定是個令人討厭的傢伙。


27.我肯定有毛病吧,一定是我有問題。


28.我不能應對,我搞不定眼下的局面,我要逃跑。


29.我感到不安全,我在這裡很害怕。


30.我活著很多餘(因為他們不想生下我,他們不喜歡我的性別,他們不期待我的出生,他們已經有了其他的孩子)。


31.生命是不安全的,這裡危險好多。


32.(他們又不開心了),這是我的錯。


33.都怪他們,都是他們的錯。


34.我卡住了。沒有人教我如何走出來,我大概一輩子都會卡在這裡。


35.我陷入了困境,我搞不定,我搞不定,我搞不定。


36.我不想在這裡(地球),我想回我真正的家。


37.離開是不安全的,我不敢帶自己逃走,我只能僵在原地。


38.我沒有歸屬感,誰都不要我。


39.我不能融入,我害怕被拒絕。


40.我不要離大家太近,我不想他們看見真實的我。


41.我不要開始。不開始就不會遇到挫敗,就不用品嘗失望的滋味。


42.不可以在人前流露真實的感受,是懦弱脆弱的表現,會給別人羞辱我的機會。


43.我必須要把自己藏起來。藏起來,別人就看不見,我就安全了。


44.我必須要表現好,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愛。


45.我必須要做正確的事,否則就會被懲罰。


46.我必須要待人和善,不能流露一丁點陰暗面。


47.我不能讓別人(父母)不高興,我討好他們。


48.我沒有資格享受快樂,因為父母在受苦……


49.我無法選擇,因為我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斷,他們總告訴我「不該這麼想」。


50.我不能相信自己的感受,我不應該哭,我不能哈哈大笑。


06


真正的「乾貨」來了。


一旦遭遇這些潛意識陰影,又在暗戳戳狙擊你的幸福,你的快樂,你的成功時,要怎麼辦呢?就是,在那些你又被戳中這些痛處,進而情緒爆發、崩潰的時刻,到底要怎麼辦呢?


一 、承認、看見


「親愛的**信念,我看見你了。


我知道,你從過去的某個故事而來,是我經歷的一部分。你在這裡提醒我,要透過你去學習。


過去,我一直在體驗你,現在我想要去體驗其它的部分——我就是愛本身,我就是自己的依靠,我就是本自具足,我就是被宇宙愛著的孩子。


我在這裡,只為從每一個故事中體驗,並且,不迷失在其中。」


二、給光。


觀想有一盞冷焰的燭火,或者一束來自宇宙大日的陽光,照在這個信念上,待它慢慢消融在光中。


三、擁抱內在小孩。


左手放丹田,右手放心臟,跟內在小孩說:


「親愛的自己,過去你被這個陰影壓迫得很辛苦,被欺負得很辛苦。我停止用這樣的信念來欺負自己。我讓自己從陰影中移動,去迎接生命的光。」


四、改寫


例如:用「我就是愛本身。我深呼吸,從自己的內在感受愛」,去替換「沒有人會愛我」這個信念。


例如,用「我總有貴人相助」,去替換「不會有人幫我。」


例如,用「我用我的心去感受和判斷,它們是屬於我的特別的體驗。同時,我不會強迫別人認同它們」,去替換「我不能信任自己的判斷/感受」。


五、能量沐浴。


觀想,太陽灑下來很多很多的光。觀想,有一道天使白光瀑布打在你身上。


做能量沐浴,給自己更多的光,讓自己被愛環繞著。




☀️近期最後一場女神工作坊(北京)。

6月16、17、18日。

歡迎你來,和我們一起探索,你究竟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

北京加場 | 以書寫,探索自己身為女人的真實本性


- END -

活出來的,都是女神


主理人 | 馬冉冉


80後的老靈魂。


從小愛寫,

長大後以書寫作為今生的修行。


故事療愈師、作家、靈性喚醒者。

「女神的花園」心靈工作室主人。


「女性能量」療愈課程帶領者。

「靈性書寫」課程大陸第一人。

「敘事療法」推廣人。

國家級心理諮詢師。


與先生目前定居北京,

以旅行享受整個地球。


已出版作品:

女性成長小說《從傷痛中開出最美的花:寫給獨自在城市中承受傷痛的你》。

女性成長小說《活出你的女人味:十個失落的女神秘密》。

《越書寫,越明白:十二堂心靈鍊金的「靈性書寫」療愈課》


策劃出品


北京山河萬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旗下

「女神的花園」心靈工作室

主理人:馬冉冉

聯絡郵箱:1474195080@qq.com

新浪微博:@冉冉的冉啊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童年陰影,怎麼影響你一生?
    當我在網際網路上搜索&34;這個詞時,我發現公眾對童年陰影的理解通常是指那些在童年時嚇到我們的東西。例如,那些給我們童年留下陰影的電影和電視人物,那些想到可怕經歷的人--被狗追逐,被搶劫,無緣無故地挨打。
  • 《以家人之名》的陳婷竟是童年陰影的徐瑩瑩!
    明知道兒子心裡還沒邁過那道坎,還要在他的心頭狂妄地撒鹽?如果可以,請讓我跟陳婷來一架吧!看我能不能把她揍趴下就完了!不過U1S1,楊童舒演的也是真的好,又一次地把角色性格拿捏到位了。不知道她會不會憑藉陳婷這個角色,再度「榮登」「童年陰影十大惡人」的榜單。
  • 奧特曼的幾個戰敗與死亡的瞬間,哪個是你的童年陰影?
    其中有一個傑克頭飛出來的畫面,一直是我童年陰影。四、艾斯奧特曼帶領奧特兄弟被希波利特星人團滅。先是艾斯被希波利特星人關進玻璃罩,之後被變成青銅像。之後是奧特四兄弟來救場,然後佐菲和初代直接開局就被關進玻璃罩變成銅像,傑克想要幫忙也失手被滅。最後的賽文,也因為被希波利特星人打中頭部,無法使用頭標和念力,而戰敗。奧特之父來救場,才救回了奧特五兄弟,自己也戰死了。
  • 美國的童年陰影是麥當勞,日本的是小黑,而中國的他讓人不寒而慄
    (導讀):美國的童年陰影是麥當勞,日本的是小黑,而中國的她讓人不寒而慄   相信我們在小的時候都有特別害怕的東西,我們把這些東西稱之為「童年陰影」。每當我們想起這些「童年陰影」的時候都會不寒而慄,因為他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國產十佳恐怖片排名,多部都是童年陰影,尤其是最後一部!
    導演仿佛也像是進入大廈道觀的那些精英一樣,入了道。《真探》裡那套邪教也煞有介事,但創作者本身是很堅定站在對立面的,而這部卻不是。第7名:《office有鬼》;唯一可取的是三段式的敘事,雖然無趣,但我比較喜歡第二個,結尾稍有感動。第一個故事廁所大笑的女人很是詭異。其他的就一般化了,故事在喜劇、恐怖、節奏之間沒有把握好。
  • 女真人建立的大金朝,皇帝都有著怎樣的童年陰影
    這一講咱們來說一下女真人建立的大金朝,看一下金朝的一個童年陰影,它是如何讓金朝最終亡國的。這個童年陰影是跟金朝的第二位君主,金太宗完顏吳奇買相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大遼還沒有被完全滅了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到後來徹底滅掉大遼和北宋的是金太祖的弟弟金太宗,可以說金朝是太祖和太宗這兩兄弟聯合開國的。金太宗好歹也能算半個開國皇帝,但是金太宗曾經被大臣們拉下龍椅來打了一頓屁股,而這個事情對後續的皇帝們來說,那肯定算是帝國的一個童年陰影啊,那麼這個童年陰影是如何給蒙古的崛起造成了歷史機會呢?
  • 童年陰影來襲! "猜火車"男星主演《閃靈》續集
    童年陰影來襲!片中,《閃靈》中的兒子丹尼成年後仍無法擺脫冬季山頂酒店帶來的童年陰影,宿命般地繼承了父親酗酒、暴力等惡習,「閃靈」能力也不斷被削弱。 他最終選擇居在新罕布夏州的一個小鎮上,通過互助會遠離酒精,並利用自己的特殊能力成為睡眠醫生,為療養院的垂死之人提供安慰。
  • 童年「陰影」讓人生昏暗,學會正確和解,走出「陽光」的真我
    本文就借用書中心理學知識,剖析一下童年陰影對人一生的深遠影響。「陰影」為何影響那麼大餘華曾說過:「一個人的童年是決定他一生的,世界給我們的最初圖像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決定命運的最好時機就是童年。」,就成了我們後來的心理陰影。
  • 演壞女人最深入人心的4位女演員,最後兩位堪稱童年陰影!
    演壞女人最深入人心的4位女演員,後兩位都是童年陰影! 第一位——毛林林,這位女演員演技很好,顏值也很高,但是出道至今大部分角色都是壞女人,因為演得太深入人心,而時常遭受網絡攻擊,著實讓人心疼。希望小姐姐不要在意流言蜚語,繼續為我們貢獻好劇。
  • 80後店主賣「挨揍神器」 網友回憶童年挨揍陰影
    鞭子  原標題:福安80後女店主網上賣鞭子 網友回憶童年挨揍陰影  在閩東,「沒油麵」似乎是不少小夥伴的「童年陰影」,兒時只要從父母、長輩口中聽到這三個大字,註定勉不了一頓  原本只是小夥伴們回憶童年的一個話題,可最近,福安一個80後女店主竟然在淘寶上賣起了這項童年「挨揍神器」,挨揍作為80、90後童年必不可少的話題,其輔助工具鞭子也成功勾起了他們童年的慘痛回憶,「店家太兇殘了,竟然賣鞭子」「80後的童年陰影啊」「這是要論陰影面積有多大的節奏嗎」……  80後淘寶女店主網上賣鞭子  這位賣鞭子的
  • 心理學:父母這些行為會給孩子帶來童年陰影,並伴隨他們一生
    不言而喻,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童年造成的陰影會相伴他們一生。這些陰影即使在成年後,對孩子的行為、思想同樣會造成很深的影響。棍棒式教育在中國很流行,被以往很多父母使用。有很多明星說,自己小時候父母要求嚴格,就是在棍棒下長大的。這讓很多家長認為棍棒下的孩子才能成才,卻沒有考慮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 陝西蒲城縣幼兒園老師變身容嬤嬤,你經歷過哪些童年陰影?
    童年,是很多人美好的回憶。而有些人的童年,卻是陰影,需要用一生治癒。陰影的源頭,有的是父母,有的是老師,有的是校園欺凌。我在給老公聊這個案件的時候,他給我講述了他的童年陰影。小學6年,我就是在這樣的陰影度過,老師這個稱呼,在我心裡沒有尊敬,只有害怕和憎恨。因為我討厭讀書,討厭老師。小學畢業後我輟學了一年,在家幫父母幹農活,後來鎮上初中老師普查到我家,問我為什麼不去讀書?當著那些老師和父親的面,我把我小學6年的心酸全部說了出來。
  • 80後店主賣「挨揍神器」 網友:求童年陰影面積
    「沒油麵」  在閩東,「沒油麵」似乎是不少小夥伴的「童年陰影」,兒時只要從父母、長輩口中聽到這三個大字,註定勉不了一頓「胖揍」。「沒油麵」是什麼?  原本只是小夥伴們回憶童年的一個話題,可最近,福安一個80後女店主竟然在淘寶上賣起了這項童年「挨揍神器」,挨揍作為80、90後童年必不可少的話題,其輔助工具鞭子也成功勾起了他們童年的慘痛回憶,「店家太兇殘了,竟然賣鞭子」「80後的童年陰影啊」「這是要論陰影面積有多大的節奏嗎」……  80後淘寶女店主網上賣鞭子  這位賣鞭子的
  • 你有童年陰影嗎?
    小時候四年級的時候,有個轉學來的同學,可壞了,他就是我們的童年陰影。那真是男同學們心中的大陰影啊。好在同學們都活下來了。挺好的。
  • 《不能說的遊戲》如果不能真正面對過去,童年的陰影將會揮之不去
    她的父母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卻忽略了奧黛特背後無數次的傷害,無數次的童年陰影。從心理學上看,這樣的經歷會伴隨人的一生,是一個無法擺脫的黑暗。一次坦然面對,好過無數次的逃避人生最黑暗的莫過於陰影,尤其是童年陰影,輕微的會影響事業,家庭。嚴重的一輩子都無法真正走出去。
  • 家長需謹慎,不要讓童年陰影擴散
    現在為大家總結一下孩子童年的四大陰影,家長不妨看看。孩子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認知,這是因為孩子在不聽話的時候,父母經常這樣嚇唬孩子,這也將成為孩子四大童年陰影之一。父母無意間的一句話,卻造成了孩子童年的陰影。
  • 為什麼它承包了我的童年陰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針其實承包了很多人的童年陰影。惡毒容嬤嬤,針扎紫薇《還珠格格》作為一部承包了好幾代人童年的電視劇,自然有不少人難以忘記的劇情,比如為皇后狠毒道路上添磚加瓦的容嬤嬤,就曾用針扎過紫薇。
  • 刺客伍六七:榴槤是梅花十三的童年陰影,也是和伍六七愛情的開始
    在動漫刺客伍六七當中,有一種水果對梅花十三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含義,而這個水果就是榴槤,榴槤是梅花十三的童年陰影,也是和伍六七愛情的開始。一邊是童年陰影,一邊又是愛的開始,看來這榴槤,還真是一個讓梅花十三又愛又恨的水果啊,那麼梅花十三和榴槤的緣分,就是是怎麼開始的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 《邋遢大王奇遇記》是童年陰影,現在還是覺得很恐怖
    《邋遢大王奇遇記》是童年陰影,現在還是覺得很恐怖 ! 有人說這部動畫片是國產之中最血腥和恐怖的了,至今依然是童年,而且最後只有三人活下來,你們知道是哪三個嗎?
  • 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研究發現受虐兒身體老化速度變快
    最近,一份研究指出,這些影響不只會停留在童年,更會伴隨著孩子們成長,甚至到死亡。童年的不幸伴一生最近,一份由美國哈佛、史丹佛和華盛頓大學三校聯手完成的研究顯示,曾經在暴力、或是童年剝奪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們,身體老化的速度比一般的孩子更快,對這些孩子們成年後的健康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