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B超時,一般醫生會跟助手念幾個醫學術語和數字,聽著那些「奇奇怪怪」的詞,躺在檢查床上的孕媽常常一頭霧水。明明是直接說的自己和胎兒的具體情況,但干著急也聽不懂。別著急,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醫生說的那些詞是什麼意思,下次做B超,你就能聽明白很多了。
胎芽
胎芽是胚胎發育的一個過程,在懷孕後前8周的胚胎也被稱為胎芽,孕8周以後才被稱為胎兒。一般孕媽在做第一次B超檢查時,醫生會提到這個詞,早期胚芽的長度對確定孕周的精準性誤差最小的,所以醫生會關心有無胎芽,胎芽的長度是多少。
BPD
BPD即頭部大橫徑(雙頂徑)的縮寫,是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長部位的長度,是推定胎兒體重所需的數據,正常發育時,也可用來確定孕齡。一般妊娠28周(7個月)時BPD約為7.0釐米,孕32周(8個月)時約為8.0釐米,以此類推。孕8個月以後,平均每周增長約為0.2釐米為正常。到了孕晚期,這項指標很關鍵,醫生通常用它來判斷能否有頭盆不稱,能否順利分娩。
胎心
有、強為正常,無、弱為異常。
胎心頻率正常為每分鐘120~160次。如果B超報告單上出現低於120次/分鐘或高於160次/分鐘、或者心律不齊的情況,則寶貝心臟可能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是指相對靜息狀態、沒有任何刺激時候的胎心率。有時寶貝有胎動,那麼他的胎心便有可能加速,甚至超過正常範圍的數值。如果對胎寶貝的胎心有疑問,可以向醫生諮詢。
HC/AC
HC/AC是胎兒頭圍與腹圍的比值,在懷孕初期胎兒應是頭大身小,以後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腹圍將不斷增加。頭圍/腹圍比值大時,表示胎兒在宮內發育受限、肝臟體積小、肝糖原儲存不夠等;如果胎兒頭圍/腹圍比值小則說明胎兒肝臟體積增大,可能提示是大於胎齡兒或巨大胎兒、或腹腔有異常等情況。
胎盤分級
通過胎盤分級可了解到胎盤成熟度,一般分0、Ⅰ、Ⅱ、Ⅲ4級。在孕28周開始,B超報告單上會有胎盤分級的情況,0級為胎盤未成熟;Ⅰ級為已經開始趨於成熟;Ⅱ級為成熟期;Ⅲ級說明胎盤已經成熟並趨向老化,出現Ⅲ級多為妊娠38周以後。
胎方位
胎方位,即胎位,是指寶貝在子宮中的位置。確切地說,是指胎寶貝先露部位指示點與骨盆的關係。
胎位的寫法由3位字母來表示:
第一個字母,代表先露部位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左側簡寫為「L」,右側簡寫為「R」;
第二個字母,代表先露部位的骨名稱,如果寶貝的先露部位為頭頂,則簡寫為「O」;先露部位為臀部則簡寫為「S」;先露部位為面部則簡寫為「M」;先露為肩部則簡寫為「Sc」。
*第三個字母,代表寶貝先露部位的指示點在骨盆的位置,前部簡寫為「A」、後部簡寫為「P」,如果是橫向則簡寫為「T」。
舉個例子,如果寶貝是頭部先露出,在骨盆的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這是最常見的胎位。所有胎位中,枕前位屬於正常胎位,分娩時通常會比較順利,而臀位、橫位屬於異常胎位,分娩時容易出現難產的情況。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