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單位體檢,28歲的小周遇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明明兩周前她的大姨媽才造訪了她,體檢時醫生卻說她已經懷孕一個多月了。原來,小周和老公這半年來一直在備孕,可小周的肚子一直沒動靜,夫妻倆認為還沒懷孕,都很心急。半個月前,小周的大姨媽如期造訪,可是經血量比之前少了很多,小周以為是自己太緊張了,造成內分泌失調,就沒有放在心上。可沒想到,現在醫生竟然說她懷孕一個多月了,那上次的大姨媽是怎麼回事?難道是這個孩子在自己還不知道的時候出了問題嗎?自己做了胸透,會不會造成寶寶畸形,這個孩子還能不能要?
我們常說,懷孕的一個明顯症狀就是停經。所以在人們的印象裡,懷孕之後就不可能再來月經。可是醫生說,事實並非如此,在門診上,經常會見到有女性懷孕會後還來月經,有的準媽媽甚至會在懷孕後的前三個月,月經每月都按時造訪。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呢?這是由於個人的體質不同。雖說在正常情況下,準媽媽懷孕後,卵巢會分泌出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給子宮內膜「增肥」,讓它變成受精卵順利著床的肥沃土壤。這時,子宮內膜是受精卵賴以生存的溫床,自然就不會再脫落了,所以準媽媽在懷孕後就不會再來月經了。
但是上面說了,個人的體質是有差異的,有的準媽媽在懷孕之後卵巢分泌的孕激素水平比較低,受孕激素滋養不夠的那小一部分子宮內膜會繼續脫落,所以這些準媽媽會在懷孕之後繼續來月經,只是來的月經量比之前少了很多而已。
準媽媽懷孕滿3個月後,連接胎寶寶和準媽媽的胎盤已經完全成熟了,可以完全代替準媽媽的卵巢分泌孕激素了,這樣準媽媽體內的孕激素就能長期維持在一個固定水平,這時子宮內膜才不會繼續脫落,準媽媽也就不會再來月經了。
所以,不是月經沒有停止就一定不會懷孕,備孕期間的女性在發現自己的月經量突然減少時,千萬不要自認為沒有懷孕而隨便用藥,或做出其他可能傷害到寶寶的行為。而且,在發現自己的月經雖然按時到訪,但月經量明顯減少的情況下, 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懷孕了,及時用試紙或者去醫院抽血、做B超等方法,確認自己到底有沒有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