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舉辦。期間,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與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將圍繞AI+電影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共建「電影智慧學習幸福實驗室」。作為電影周以「共情」為主題的重磅對話之一,「幸福實驗室:科學教育與成長論壇」3日下午在南京牛首山同期舉行。
論壇由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發起人、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院長楊溟主持,圍繞「科學教育與成長」話題,分「與未來對話的能力——我們的實踐」、「電影的力量——我們的發現」、「跨界的勇氣——我們的突破」、「探索的邏輯——我們的成長」等多個單元展開。
跨界對話 思想碰撞
作為教育的實踐者、研究者、管理者、思考者、創造者,來自教育管理部門、高校、科研機構、中小學及創新教育企業的論壇嘉賓進行了精彩的思想碰撞。
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副校長駱巍從科學精神、學習能力、工程素養、創新能力等多維度講述了對兒童工具素養開發培養的重要性;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曹勇軍分享了學校帶領學生在科普科幻教育上的探索與成績;湛廬文化高級副總裁張曉卿稱在學習場景革命性變化的今天,閱讀依然是提升學習力的重要手段,未來屬於終身學習者,而親自閱讀是終身學習者重塑對話能力重要的路徑之一;中央電視臺大型專題片《光輝歷程.中國科學院學部五十年》總導演,美國Discovery探索頻道新銳導演計劃評委朱春光則以兒童製作的電影《夢》為例,思考電影的教育力量……
託普朗寧 創新教育
託普朗寧副總裁李斌以i語文·閱讀贏產品為例,分析了影視作品對於未來教育的意義、及託普朗寧在英語、大語文等領域的創新研究。
據介紹,成立於2009年的託普朗寧,致力於教育創新及產品研發,是一家集研究型、知識型、創新型為一體的教育科技企業。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研發的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內置了包括海量影視資源在內的學習素材,為用戶創造了類母語的語言環境,用戶在這個語言環境中通過海量輸入和輸出練習,自然而然掌握英語。iEnglish的學習效果得到了數百萬學生的廣泛印證,同時獲得眾多權威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認可。
同樣,2020年全新推出的大語文產品i語文·閱讀贏,基於閱讀和人格養成底層邏輯研發而成,在興趣基礎上智能推送優質內容,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培養孩子自驅學習能力和閱讀習慣養成,通過閱讀培養孩子優秀人格。i語文·閱讀贏設立了圖書智慧館、電影啟迪館、國學啟蒙館三大學習場館,通過繪本、圖書、電影、國學等海量內容打造場館化的智能學習場景。其中的電影啟迪館囊括了教育影片、名著改編影視劇、科普紀錄片、迪士尼動畫電影、皮克斯動畫短片以及《詩詞大會》類的知識性綜藝節目等海量精彩視頻。
幸福實驗室 挖掘影視教育潛能
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基於託普朗寧海量素材資源和教研創新團隊優勢,及在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技術上的未來布局,發起「電影智慧學習幸福實驗室」項目。
楊溟認為,「十四五」期間,AI+電影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將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作為內容、作為工具和作為觀念嵌入教育思維,分別代表著教育學、認知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的融合。「電影智慧學習幸福實驗室」也將分階段實現相應的開發目標。
據了解,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擁有人機互動,通信工程、電子工程,軟體工程、生理計算,材料科學、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管理學和傳媒等領域的數十名海內外研究人員,近年在生理數據挖掘與分析、情感計算、傳感器新聞製作、機器人寫作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並在新聞數據採集、電影評測、廣告效果監測、交通安全提醒、教育效果評估、智能城市網絡等領域開展多項應用研究。研究院的科研取得重要成果,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該研究院同時還承擔著新華社媒體融合生產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感知智能研究部的職能。
「2020年後的中國教育需要什麼?」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潘東標總結論壇時稱,「隨著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興起,科學技術開始對空間進行再塑造,教育理念、模式迭代,學校體系被重構,學習場景革命帶來教育的變革,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關乎社會和國家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