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片之父華特迪士尼逝世50周年 白手起家命運多舛 締造最大童話...

2020-12-18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自1923年勇闖好萊塢建功立業以來,

華特·迪士尼

為後世留下了太多經典的動畫角色—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灰姑娘,小飛象……這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可以喚起每一個人的童年回憶。在華特在世的65年間,他的命運走向也和他的動畫作品息息相關。今天正是華特·迪士尼逝世50周年的紀念日,我們選取了華特動畫事業中最具裡程碑意義的8部佳作,在重溫童年記憶的同時,再次回顧一遍這位帶給我們歡笑與感動的文化Icon的人生旅程。



       華特·迪士尼

於1901年12月5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活潑好動的他從小便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5歲時,為了逃離逐漸腐化為犯罪溫床的中西部,迪士尼一家搬到了密蘇裡州馬瑟琳鎮,並買下了一座農場起名為「仙鶴農場「,田園牧歌式的童年生活極大影響了華特的創作風格。

       1923年10月16日,22歲的華特與哥哥羅伊一起創建了「迪士尼兄弟動畫工作室」。在20年的成長經歷中,他做過報童、售貨員、郵局發件員,還曾謊報年齡加入美國紅十字投身一戰。16歲時進入芝加哥藝術學院,在芝加哥麥金利山接受過繪畫培訓,並在《芝加哥論壇報》、《星報》和軍方報紙等各大報刊發表作品。然而,20世紀初的漫畫產業多以成人讀物(也就是所謂的Pulp Fiction,低俗小說)為載體,難登大雅之堂,身為基督徒的父親也不支持他的夢想,面對社會與家庭的壓力,華特依舊沒有放棄。

       隨著畫技與名氣的日積月累,華特在18歲時正式以漫畫家為職業,開始創作商業廣告漫畫。畫稿被拒,面試失敗,無人賞識,甚至還被當做臨時工剋扣工資。然而也正是有了這段朝不保夕的打工經歷,他結識了同樣對繪畫抱有熱枕的年輕畫師—烏比·伊沃克斯(Ub Iwerks),兩人在被廣告公司裁員後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工作室,憑著創意與衝勁,公司很快便聲名鵲起。隨著客戶面越來越廣,華特也在堪薩斯一家幻燈片公司第一次見到了「動畫」這種新形式並被其深深吸引,他甚至放下了自己公司的廣告業務,和老搭檔伊沃克斯一起成為了「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的學徒。

       這之後華特又自行研究了紐約卡通片的攝影手法,並和伊沃克斯發明了早期的「迪士尼大法「,即華特提供創意和方案,伊沃克斯負責繪畫和潤色。兩人很快就脫離了電影廣告公司,以」歡笑卡通「(Laugh-O-Gram Studio)為自己的新公司命名,開始創作非宣傳性質的卡通短片,不料他們的第一個客戶在交付了定金之後就宣布破產,無力回天的華特元氣大傷,員工也各奔東西。苟延殘喘的」歡笑卡通「在接了幾個小廣告之後,最終宣布破產,華特的第一部卡通系列《愛麗絲遊歷卡通國》剛完成了一半就因為資金耗盡被迫放棄。

       22歲就飽經創業之痛的他並沒有垂頭喪氣。1923年7月,口袋裡僅剩40美元的華特離開了堪薩斯,而是為自己購置了一張前往好萊塢的頭等車票,朝著自己的動畫導演夢想勇敢進發。



天道酬勤,貴人扶持《愛麗絲遊歷卡通國

       20年代的好萊塢已經進入到大片場時代的高速發展期,五大製片廠和三大中型製片廠龍盤虎踞,各種獨立廠商也紛至沓來。然而當時全美的動畫產業依舊是塊未開墾的處女地,華特急需一塊入行的敲門磚。他往返於各大製片廠毛遂自薦,甚至印製環球公司的假名片,為的就是能在拍攝現場觀摩學習,順便找到人事部面試導演職位,但因為經驗不足被拒之門外。這之後華特又降低了自己的要求,表示只要能到拍攝現場,髒活累活他都幹,即便這樣依舊沒有一家電影公司願意啟用他這樣的新人。

       就在華特即將花光40美元家當之際,幸運女神向他拋來了橄欖枝,之前在《愛麗絲遊歷卡通國》中贊助過華特的溫克勒女士由於手中兩部熱門動畫劇集版權到期,急需一個新的動畫系列,而迪士尼此時也有意拾起未完成的首部動畫劇集,兩人一拍即合。1923年10月16日,溫克勒女士和華特籤訂了一份《愛麗絲》的製作合約,前六部影片每部1500美元,後六部每部1800美元,並有望續訂另外兩套續集。

       有了充足的啟動資金,華特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哥哥羅伊在聽到弟弟的喜訊後肺結核好了,也不賣吸塵器了,兩人從親戚那裡東拼西湊了700美元,成立了「迪士尼兄弟動畫工作室」,會計出身的羅伊管錢管人事,華特則甩開膀子搞創作,他聘請真人女演員與卡通結合,在節省開支放大創意的同時也得到了好萊塢大亨和觀眾的認可。華特隨後請來了老搭檔伊沃克斯作為首席動畫師,兩人共同製作了57部《愛麗絲》動畫劇。23歲的華特迪士尼就已經成為好萊塢動畫界的後起之秀,他還在1925年將「迪士尼兄弟動畫工作室」改為了「迪士尼工作室」,突出自己才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華特在新技術上不計成本的肆意揮毫經常讓公司陷入財務危機,成為老闆之後的華特也逐漸顯露出不諳世故的短板,雖說此時的迪士尼工作室還能平穩度過,但華特的嚴苛行事所引發的人事矛盾,為未來迪士尼動畫帝國崩盤埋下了禍根。

苦心經營,遇人不淑《幸運兔子奧斯華》

        1924年,與華特在《愛麗絲》系列結緣的溫克勒女士將發行事宜全權交給了自己的丈夫戴維斯·米茲,由於缺乏合作深度,米茲對待華特的態度十分不友好,剋扣工錢,拖欠工資,不斷向華特索取更多的創意和勞動。而華特也看到幽默卡通已經不再受市場歡迎。在這同時,環球總裁卡爾雷姆爾向米茲表示,有意推出一部新動畫來代替《愛麗絲》系列,鑑於當時熱門動畫形象大多都是貓(比如蘇利文的

《菲力貓》

,賀利曼的《瘋狂貓》等等),華特決定以兔子為主角進行創作,幸運兔子「奧斯華」就此誕生。

       然而,影片的試映評價並不盡人意,紐約環球影片交易所的評委們認為該系列的第一部《可憐的爸爸》製作粗糙,情節單一,缺乏連貫性。口碑上的挫敗給華特上了人生中第一堂導演課,即在用創意博得觀眾歡聲的同時,也要遵從觀眾的觀影習慣與期待。為此華特毀掉了所有的底片重新製作奧斯華,不僅在形象上大刀闊斧的修改,也將名字改為了《電車上的煩惱》。更是在攝影機上安裝了馬達,力求畫面的清晰與平穩。重製後的樣片得到了環球的認可,1927年,在籤訂了26部的製作協議後,傍上環球的華特事業如日中天,隨著名氣越來越大,不僅是好萊塢片商,就連紐約的頂級畫師們也開始關注這位迅速崛起的動畫大師。

       好景不長,由於華特力求完美的製片原則,他經常不計財力,人力將畫稿全盤推翻,許多員工接受不了這種沒有加班補貼的高強度工作,就連曾經和他在堪薩斯一起共事的老員工都有怨言。另一邊,華特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發行人米茲正是利用他不諳世故的短板,挖走了他的大部分員工,最終只有老夥計伊沃克斯和另外兩名畫家選擇留下。這也就意味著握有版權的環球現在完全不需要華特就能製作奧斯華系列動畫了(直到2006年,華特逝世40年後,奧斯華的版權才回歸迪士尼手中)。第三次創業失敗讓華特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一個電影製片人,沒有獨立發行權和版權的可怕後果。也正是由於電影商人的強取豪奪給了他憋大招的機會,華特接下來推出的動畫形象,即將讓他名垂千古。

從頭再來,一鳴驚人《威利號汽船》

       1928年3月,和米茲談崩後的華特坐上了回到洛杉磯的火車,途經他出生和奮鬥的地方—堪薩斯,以及他所有創作靈感的發源地—馬瑟琳鎮。華特回想起自己在「歡笑卡通「作畫時,曾有一隻調皮的老鼠相伴,華特以這段經歷為靈感,集結了工作室僅存的三位員工,一邊為「王八蛋老闆」米茲趕製最後的三部奧斯華影片,一邊和老夥計伊沃克斯秘密創作一隻名叫「莫蒂默「的卡通老鼠,但由於華特的妻子莉蓮覺得這名字太娘不夠man,建議華特將其改名為」米奇「,最終,風靡全球的」米老鼠「就此誕生了。

       有了上一次血的教訓,華特很快便為米老鼠註冊了商標和版權,1928年5月10日,米老鼠系列的第一部動畫《飛機迷》在好萊塢日落大道舉行小規模試映,雖然沒能引起轟動,但不錯的口碑給了華特製作續集的信心,然而米老鼠的第二部動畫《騎快馬的高盧人》卻沒有找到發行商。儘管這兩部成本高達5000美元的米老鼠動畫都還沒有找到買家,迫不及待的華特卻已經在製作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了。尤其在他看到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

《爵士歌王》

造成的轟動效應後,對新技術一向痴迷的華特打算在《威利號汽船》中也加入「聲畫同步「的效果。

       在解決了同步音響的問題後,《威利號汽船》的樣片在7月舉行了小規模點映,由於觀眾反響空前,華特決心前往紐約尋找配音設備進一步完善本片,卻不料被臭名昭著的電影商人帕特鮑爾斯忽悠的連車都賣了,為了節省開支,華特只能親自上陣為米老鼠配音,沒想到這一配就是23年。

       1928年11月18日,原聲、音效、臺詞等錄音工作全部完成的《威利號汽船》在一家不大的僑民劇院上映,米老鼠在動畫史上的第一聲吼叫傳進了千家萬戶,各家媒體的爭相報導,鋪天蓋地的五星好評,那些曾經嘲笑有聲動畫的好萊塢大佬腸子都悔青了,哥倫比亞公司甚至幫助華特解決了他和鮑裡斯之間的流氓協議,成為了迪士尼動畫公司新發行商。不到一年,米老鼠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動畫明星,乃至今日也依舊是全球最耀眼的動畫形象之一。初嘗成功喜悅的華特並沒有洋洋得意,而是一頭扎進了有聲動畫的技術試驗。

突破類型,聲畫實驗《糊塗交響曲》

       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初期,而華特的迪士尼公司卻憑藉著「販賣周邊「蒸蒸日上,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不斷超越自己的華特開始對動畫質量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他不再滿足於製作娛樂大眾的動畫喜劇,而是要在動畫的表現手法、聲畫結合等層面將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為此,他在1929到1939年間,推出了《糊塗交響曲》系列總共75部動畫短片,該系列共7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唐老鴨、三隻小豬等經典形象都誕生於此。

       《糊塗交響曲》最大的特點便是結合了音樂和舞蹈,並將無生命物體擬人化,比如該系列的開篇《骷髏之舞》便是四具骷髏架子隨著音樂節奏一起搖擺。另外,除了

《三隻小豬》

,《烏龜與兔子》,《三隻小孤兒貓》之外,其餘的72部幾乎都是腦洞大開的動畫狂想曲,沒有連貫的劇情和人物,甚至連對白都被簡化至無,更多的是華特對於聲畫、剪輯、角色動作等鏡頭語言的多樣化實驗。這樣充滿意識流色彩的動畫製作大膽而前衛,評論界更是將華特捧上了神壇。除此之外,《糊塗交響曲》系列之一的《花與樹》還是迪士尼第一部有聲彩色動畫,該片獲得了1932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同時也標誌著迪士尼動畫全彩時代的到來。

       雖然華特在動畫領域的技術與藝術層面的造詣舉世矚目,但事必親躬的偏執性格使他每天都處在高負荷的工作壓力之中,再加上最信任的首席畫師伊沃克斯投奔對手,發行商背叛施壓,製作成本攀升導致入不敷出,不堪重負的華特在1931年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甚至一度精神崩潰。但很快他便振作起來戰勝了心魔,妻子莉蓮懷孕的消息更是讓他重拾創作熱情,他結合兒時與一群小豬嬉戲的童年回憶,創作了被媒體譽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動畫「的

《三隻小豬》

,這部獻給妻子的禮物也是迪士尼公司在30年代最賺錢的影片之一。隨著

《三隻小豬》

在評論界的大獲成功,越來越多的年輕畫家慕名前來成為了華特的追隨者。到1933年底,位於洛杉磯亥伯龍大道的迪士尼工作室已經擁有近200名員工。

       從18歲入行開始,華特就沒有停止過對於新技術,新形式的探索,進入30歲的華特在嘗盡世間冷暖之後,也開始將製作動畫的重心從鏡頭語言轉移到人文關懷。而下一次將推出的動畫長片,華特要讓觀眾笑中帶淚。

任性豪賭,名垂千古  《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1934年,華特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此時的他更加注重導演思維在動畫作品中的運用,尤其是在用《糊塗交響曲》作為試驗田探索了鏡頭語言之後,華特急於想用一部兼具形式與內容的劇情長片,擺脫迪士尼動畫「卡通片「的標籤與定位。為此,他請來了專業編劇改編這部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還親自為員工們表演了兩個小時的

《白雪公主》

話劇。此外,華特將幾位首席畫師送到加州藝術學院學習動作造型,並買來小動物,請來演員表演供畫師們觀摩學習,為的就是在銀幕上畫出最真實的人物動作。

       在技術層面,華特和伊沃克斯還發明了改變動畫工業史的「多平面攝影技術」( multiplane camera)。在此之前,動畫製作是將人物畫在賽璐璐塑料上作為前景,並通過移動,更換賽璐璐原畫拍攝單幀,由此完成角色運動與背景轉換。然而這種手法一旦經歷「推拉搖移」等複雜機位運動,拍攝出來的畫面就非常二維化。而「多平面攝影技術」則將構成畫面中的所有要素拆分為了四個層面,每個層面都可以調整運動速度與形態變化,攝像機由上向下進行拍攝。由於前景和背景有了一定間隔,層次感、縱深感突出,這就使拍攝出來的畫面具備了「裸眼3D「效果,也更加符合觀眾觀察事物的物理規則。像

《白雪公主》

中公主迷失森林的噩夢狂奔,以及皇后喝下毒藥後的變身場景都是由」多平面攝影技術「打造出的視覺奇觀。而在視覺表現上,華特還參考了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卡裡加利博士的小屋》,以及《諾斯非拉圖》、《化身博士》等B級電影。

       華特在追求真實感的同時,製作預算也是水漲船高,華特為了籌集預算甚至將房子都抵押了出去。到1936年《白雪公主》拍攝完畢時,該片的成本已達到二百萬美元,超出原計劃三倍還多。然而,耗時四年的《白雪公主》並不被外界看好,就連妻子莉蓮和哥哥羅伊都試圖說服華特收手,保守的好萊塢大佬們更將這部80分鐘的《白雪公主》稱為」迪士尼蠢事「(Disney's Folly),當時和迪士尼合作的發行商「聯美公司「也撂了挑子。最終還是八大製片廠之一的」雷電華「接過《白雪公主》的發行事宜,這部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才得以問世。

       1937年12月21日,《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在美國洛杉磯哥特環形戲院首演,好萊塢業界名流,製作人,導演,演員群星匯聚一堂,隨著《白雪公主》首映結束,觀眾們集體站起為華特鼓掌,評論界更是以「感謝「的口吻肯定了華特的努力,並為華特在動畫片深度與角色表演的擬真性上給予了高度讚揚。《白雪公主》在1938年2月正式登陸全美院線,最終以350萬美元的本土成績成為年度票房冠軍。該片在1939年結束放映之時,全球票房共計784萬美元,成為了40年代最偉大的有聲電影。

       《白雪公主》的巨大成功讓38歲的華特成為了舉世矚目的動畫大師,1939年第十一屆奧斯卡還給為華特頒發了一座全比例小金人和七座大小遞減的小金人,以此來表彰他對電影工業與娛樂產業的革命性突破,但沒能獲得最佳劇情長片獎的華特對這樣的「安慰獎「並不買帳,他決心要在動畫的藝術性上走的更遠。


二戰爆發,市場萎靡《木偶奇遇記》

        1939年8月,隨著員工人數的逐漸增多,迪士尼公司從洛杉磯亥伯龍大街搬到了位於加州的伯班克,也是今天迪士尼總部所在地。伯班克總部的建立標誌著華特開始用電影的工藝標準生產動畫,他還成立了編劇組、導演組、攝像剪輯組建立了電影化的工業流水線。老夥計伊沃克斯在欠了一屁股債之後還是回到了華特身邊,再加上《白雪公主》獲得的利潤與名氣,華特很快便投入到了《木偶奇遇記》的製作中。

       和《白雪公主》一樣,為了使動畫角色更加生動,華特先是拍攝了真人演員出演的《木偶奇遇記》供畫師觀摩,之後又將首席畫師們分為了負責提取動作造型的「角色動畫師「,負責機械、天氣、魔法等抽象視覺效果的」視效畫師「。高度精細的分工不僅使《木偶奇遇記》的人物動作趨於真人,更是在銀幕上打造了一個亦真亦幻的童話王國。有了《白雪公主》的成功經驗,華特在將更富有人情味的成長主題加入《木偶奇遇記》中,使得本片在藝術與技術上成為了動畫行業的殿堂級神作,甚至還未上映就有媒體斷言,本片將會是迪士尼動畫最偉大的作品。

       然而,隨著二戰的爆發,歐洲市場迅速淪陷,戰爭中的德國,奧地利,波蘭等國家不再購買迪士尼電影,英國和法國也減少了購買數量。1940年2月7日,《木偶奇遇記》在紐約上映,該片成本高達260萬美元,卻只在1940年底獲得了100萬美元的票房。再加上從美洲銀行借來的高額貸款無法償還,東家雷電華放棄宣發導致本土票房增產緩慢。負債纍纍的迪士尼公司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危機。

逐夢未果,血本無歸《幻想曲》

       1940年4月2日,走投無路的華特為了緩解財政壓力,和哥哥羅伊決定讓迪士尼公司上市發行股票,400萬股很快銷售一空,資金開始周轉,工作室恢復生產。有了喘息餘地的華特立即開始著手他的野心之作《幻想曲》。

       《威利號汽船》探索了聲畫結合的可能,《糊塗交響曲》實踐了電影語法與動畫融合,《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記》見證了華特導演思維的日趨成熟,而《幻想曲》則是華特在完成形式—內容—深度的三級跳之後,拋棄娛樂類型片的創作思路,追求純粹藝術表達的產物。《幻想曲》由八個段落組成,採用交響樂配合動畫影像的方式獨立成篇,涵蓋了歷史、人文、科學、藝術等不同主題。與其他迪士尼動畫不同的是,《幻想曲》更像是華特為經典交響樂拍攝的文藝MV,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被轉化為了直觀影像。華特希望本片能將交響樂的美妙帶給普通觀眾,不惜動用了超過1000位藝術家和技術員,片中出現的動畫角色更是超過了500個,光是音樂一項就花費了40萬美元。

       1940年11月13日,《幻想曲》在紐約百老匯劇院首映,本片的製作費用已經高達228萬美元,但為了達到最佳的放映效果,華特堅持使用視覺衝擊力更強的寬銀幕立體聲影院播放,又拿出8.5萬美元用於放映。然而,習慣了類型片套路的觀眾並不買迪士尼的帳,評論界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口碑,有人認為本片玷汙了交響樂的「神性」,也有人說本片是動畫藝術的裡程碑。再加上歐洲市場深陷戰爭泥潭滴水未進,少數劇院擁有昂貴的新式音響系統,雷電華又要求將兩個小時的《幻想曲》閹割至81分鐘,最終,《幻想曲》的全球票房成績只有83萬美元。勇敢追逐藝術夢想的華特最終敗給了殘酷的現實,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是,接下來的一場空前的人事危機差點讓迪士尼帝國分崩瓦解。

霸道總裁,眾叛親離《小飛象》

       1940年可謂是迪士尼公司的多事之秋,公司股票從每股25美元跌至4美元,華特還進行了大規模裁員,減薪,每個員工都知道了老闆的月薪要比首席團隊的四五倍還多。另外,如今的迪士尼已經不是從前的作坊式生產了,1000多人的伯班克總部等級森嚴,制度也越來越僵化,這對於藝術從業者來說並不是激發創造力的工作環境。而迪士尼性格中偏執,暴躁,自負的一面也在他成為霸道總裁後暴露無遺。

       而華特本人則對次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不是黑心的電影商人,正因為他的存在,迪士尼員工才有了飯碗,有了尊嚴,肯定不會忘恩負義。

       1941年2月,「銀幕漫畫家協會」主席赫布索羅爾要求在迪士尼公司成立公會分部,否則就鬧的你雞犬不寧。憤怒的華特決定自行解決這場勞資糾紛,他將1200名員工召集到了大禮堂內,以家長的口吻發表了一番講演,告訴員工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無私奉獻,首席動畫師比低階員工具備核心競爭力,理應得到特權與高薪,至於低階員工與其抱怨,不如努力改變現狀。這番聽上去「沒毛病」的講演徹底激怒了迪士尼員工,一場持續五周的罷工在1941年5月29日上演,難以置信的華特甚至和他的首席畫師阿特巴比特在罷工中發生了肢體衝突。

       即便如此,迪士尼還是要產出動畫來維持生計。而在經歷了《木偶奇遇記》和《幻想曲》的票房慘敗後,華特的野心逐漸收斂,開始採取更為保守的製片策略。1941年初,迪士尼第四部動畫長片《小飛象》投入製作,角色設計簡單,背景細節單調,大量使用《幻想曲》的廢片,成本不到100萬美元,繪畫團隊將全片中的重心都用在了小飛象的動作造型上,其成片依舊是一部亮點十足的動畫傑作。1941年十月上映的《小飛象》為迪士尼帶來了106萬美元的票房收入,及時將迪士尼從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而對大罷工採取迴避策略的華特並沒有參與到《小飛象》的主要製作,而是在美國政府「文化輸出政策「的扶持下,前往南美洲旅行遊玩了3個月。等到華特在10月份回國時,弟弟羅伊已經和公會達成了和解。

       大罷工造成的經濟與人力損失讓華特元氣大傷,逐漸對動畫電影產業萌生退意。然而,就在他宣布隱退後不到5個星期,捲入到二戰戰火的美國政府要求華特為盟軍製作軍事短片,軍隊也駐紮進了伯班克總部,迪士尼公司臨危受命成為了宣傳機器,等到二戰結束後,為國家拍了四年軍事短片的華特在創作力上已經大不如前了。

1966年12月15日:動畫傳奇與世長辭

       在好萊塢摸爬滾打了半輩子,65歲的華特在高強度的勞動與巨大的經濟、輿論壓力下不斷透著自己的身體,他的左腿已經開始失去知覺,慢性疾病,併發症病魔纏身。但直到1966年10月,他依舊在組織慈善,主持節目,視察樂園,和畫師們頭腦風暴。一個月之後,抽了一輩子煙的華特被診斷出患有肺癌,在醫院放療兩周後,華特還是來到了製片廠,從來不當面對員工給予直接肯定的華特,說了可能是他這輩子的第一句贊語:大家幹得不錯,繼續吧!(Keep Up the good work,fellas)

       隨著病情不斷惡化,華特的心臟供血逐漸不能正常循環了。在生命的最後幾周中,回憶著兒時在仙鶴農場的嬉戲玩樂,成人後白手起家的艱辛歲月,成名後商戰競爭的爾虞我詐,以及年邁後實現童話夢想的充實愉悅,65歲的華特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的離開了人世。

      華特·迪士尼走了,但他創造的無數動畫角色至今都沒有淡出過人們的視線,如今的迪士尼帝國也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傳媒企業,旗下子公司包括皮克斯、盧卡斯影業、漫威娛樂、試金石電影公司、米拉麥克斯、博偉影視公司,好萊塢電影公司,ESPN體育,美國廣播電視公司等等,可謂是美國電影、電視、周邊產業的龍頭老大。

       他白手起家,締造了舉世矚目的童話帝國。他苛求完美,用創意改變了動畫電影的歷史進程。他永葆童心,給全球超過20億觀眾帶來了歡聲笑語。他就是卡通片之父—華特·迪士尼。

相關焦點

  • 誰說命運多舛,百味才是人生!誰說,命運多舛百味才是人生?
    再者,我們周圍可利用的資金,人力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赤手空拳,白手起家,其實我們連犯錯的機會都沒有!最後,別人失敗時熬的苦,其實自己未必能真正忍受!我們只看到別人成功後的輝煌與風光!……考慮得真心太少太少!
  • 名人名言:安徒生逝世141周年 童話之父的9句勵志名言
    今天是「童話之父」安徒生去世141周年。 他於1875年8月4日逝世,享年70歲。   漢斯‧克裡斯欽‧安徒生是著名的丹麥童話作家和詩人,以他的童話作品聞名世界。代表作有 《小錫兵》、《冰雪女王》、《小美人魚》、《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等。
  • 華特迪士尼的成長故事
    華特迪士尼曾經說過,我小時候生活在芝加哥,但那時候的事兒差不多都忘了,但是在馬斯林的生活我記得倍兒清楚。那就像是在童話裡一樣,那些小動物們整天鬧鬧騰騰的,沒人跟我玩兒,我就跟他們玩兒,跟動物玩兒比跟人玩兒有意思呀,因為動物不算計你呀,所以那個地方就是我心裡的天堂。
  • 安徒生逝世145周年 今天我們應如何閱讀經典童話?
    日前,「安徒生逝世145周年」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一波回憶:有人說,《海的女兒》裡,人魚公主的遭遇是心中永遠的痛;也有的說,小時候聽故事,長大後讀道理……安徒生和他創作的童話,到底是怎樣的?今天,我們該如何閱讀經典童話?
  • 童話是滋養孩子的精神糖果,懷念安徒生逝世145周年
    8月4日,是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逝世145周年的紀念日。與安徒生有關-2 安徒生文化藝術節安徒生逝世於1875年8月4日,是當年的第34個星期。為了紀念他,自2013年起,在每年的第34個星期於歐登塞舉辦為期一周的安徒生節慶活動。
  • 這個城堡命運多舛,國王都為它搭上性命,現終於成最美童話城堡!
    好像這些都是我們對城堡最初最美好的童話幻想。小時候大家肯定都幻想過像童話故事裡一樣,自己是一個王子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城堡,然後能迎娶一個美麗的公主,幸福快樂的在城堡裡生活。當然女生自然就是把自己幻想成一名美麗公主,生活在城堡裡等待著心愛的王子迎娶她,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 「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是什麼意思?
    「命運多舛,痴迷淡然」趙雷也同樣在訴說著自己,即使命運在坎坷,我也會淡然的去面對這一切,永遠不會放棄自己人生的目標與方向。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的腐爛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鳥張韶涵人生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之後
  • 法國在疫情中低調紀念戴高樂逝世50周年
    中新社巴黎11月9日電 (記者 李洋)11月9日是戴高樂將軍逝世50周年。由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法國官方當天舉行規模很小的紀念活動。今年不僅是戴高樂逝世50周年,還是戴高樂誕辰130周年,以及他發表《告法國人民書》80周年。因此,今年是名副其實的「戴高樂年」。
  • 王永慶逝世10周年,臺塑舉辦特展緬懷創辦人
    ▲臺塑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逝世多年,臺塑先前舉辦特展緬懷兩位創辦人過去生平,並且透過照片影片來敘說過去的故事。(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臺塑提供)  「經營之神」王永慶從米鋪學徒白手起家,到一手創立臺塑石化王國,如今逝世10周年,一生留下許多經營事業與人生的典範,留給臺塑集團3大葵花寶典,使得臺塑四寶在市場上如日中天,單是2017年全年一口氣賺進237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 梁誠逝世100周年 赴美留學設肄業館成「清華之父」
    「清華之父」地道老廣  梁誠逝世10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黃埔古村舉行  清朝末年,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當時的駐美公使、廣州人梁誠知悉美國超額索取庚子賠款,通過多方交涉,最終收回近一半庚子賠款,這筆款項支持了逾千名學生赴美留學。
  • 回顧滑鼠發展50年 悼念滑鼠之父逝世
    日前,國外傳來消息,「滑鼠之父」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本周二在位於加利福尼亞阿瑟頓的家中因腎衰竭不幸逝世,享年88歲。在此,一起回顧滑鼠發展的50年,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為人類數字現代化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 華特迪士尼(中國)公司指定「天聯廣告有限公司」和「傳立全球媒體...
    上海8月9日電 /新華美通/ -- 為進一步提高迪士尼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華特迪士尼(中國)公司今天宣布委任了兩家代理公司 -- BBDO(「天聯廣告有限公司」)將為其提供廣告創意及製作服務,Mindshare(「傳立全球媒體公司」)將為其負責媒介購買。
  • 梅貽琦先生逝世50周年 清華大師後人說大師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兩岸清華盛事  今年是被譽為兩岸清華大學「終身校長」的梅貽琦先生逝世50周年,位於臺灣新竹的清華大學推出系列紀念活動。其中的「憶清華名師」演講,邀請到梁啓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史國衡等6位清華大師的後裔,前來新竹清華大學暢談清華往事,以此讓清華後人對兩岸清華大學的淵源有更深的認識。
  • 創造力有多重要?它能改變命運。谷爸爸的第11個小故事
    他,就是創造這個超級童話的「米老鼠之父」——沃爾特·迪士尼。來吹一波迪士尼。。。沃爾特·迪士尼,1901年出生在美國芝加哥。他非常喜歡繪畫,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坐在家門口,畫農場裡的小動物。但是,迪士尼製作的前兩部以米奇為主角的卡通片,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那個時候,有聲電影剛剛問世,迪士尼敏銳地感覺到了聲音對卡通片的重要性。他想,如果米老鼠米奇能在熒幕上繪聲繪色地講話,該多有趣啊!
  • 80年代最著名卡通人物鐵臂阿童木今年50歲 (圖)
    今年,是日本著名卡通形象阿童木誕生50周年,世界各地的阿童木迷們舉辦了各種活動為他祝壽。50歲高齡的阿童木影響了全世界幾代人,在中國觀眾心中,他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卡通形象之一,時至今日,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在想起阿童木的時候仍然激動萬分。
  • 「武器庫」命運多舛的俄羅斯雅克-130:義大利M-346高教機的「表...
    雅克-130的研發過程堪稱命運多舛,期間經歷了與其他設計局的競爭、蘇聯的解體、與馬基公司合作的分分合合等。該機於1991年開始設計,原型機於1996年首飛,俄軍方接受首批飛機已經是2012年的事情了。雅克-130以其良好的設計和優異的性能,受到了多國用戶的青睞,除裝備了俄羅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外,還先後出口到阿爾及利亞、白俄羅斯、孟加拉國、緬甸、寮國等國。
  • 一個"命運多舛"的17歲少女的死 震動了整個歐洲
    相關不實報導受到多國媒體的跟進與轉載。據官方證實,這位命運多舛的少女並未接受過安樂死。請讓她的靈魂得到安息!因罹患嚴重抑鬱症,荷蘭17歲少女諾亞·波託芬前不久主動選擇與世訣別,而她的死因卻遭到個別媒體的瘋狂炒作。由於謠言中涉及「未成年人實施安樂死」這個備受爭議的敏感話題,相關不實報導受到多國媒體的跟進與轉載,甚至登上了一些國家的新聞「熱搜」。
  • 大慶油田紀念鐵人逝世50周年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雲普)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50周年紀念日。當天,來自大慶油田各條戰線的人們齊聚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以多樣的紀念活動,深切悼念鐵人,緬懷鐵人事跡,表達崇高敬意,凝聚起奮進前行的力量。
  • 命運的主宰者到底是誰?有人順風順水,有人命運多舛
    但是不同的是,他的出生背負著成為天下魔童的命運。因為身份特殊,百姓們都不喜歡他,都希望他消失在世界中。鑑於這種情況,父母對他嚴加管教,整日把他鎖在家裡,就是為了不讓他外出闖禍。這點小伎倆怎麼可能難倒聰明的哪吒,他隔三差五逃出家裡,去外面尋求小夥伴。因為生來就是怪胎,所以他沒有朋友,整日只能和母親玩。母親的愛感化不了他,他極度缺乏來自同伴的愛。
  • 許魏洲《親愛的麻洋街》劇情高虐 命運多舛引發網友心疼
    許魏洲《親愛的麻洋街》劇情高虐 命運多舛引發網友心疼由許魏洲、譚松韻等主演的電視劇《親愛的麻洋街》正在持續熱播中,由許魏洲飾演的歐小劍在經歷奶奶去世、與馬曉曉分手、李叔殉職等一系列事情之後,人物角色更加讓人心疼,劇情也隨之進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