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心科技Andes架構有望取代MIPS成為全球處理器IP第二大

2020-12-22 OFweek維科網

  經過數年的努力經營後,晶心科技(Andes)已成為臺灣及大陸IC設計廠商處理器核心IP的主要供貨商之一。使用Andes處理器的產品橫跨手機、網通、觸控以及固態硬碟SSD控制等。目前市面上這些內嵌Andes處理器(Andes-Embedded)的應用晶片已超過一億顆,單月出貨千萬套,並逐年快速增加中。在全球處理器IP第二大廠MIPS宣布出售尋求買家後,晶心科技有機會取代成為全球僅次於ARM的第二大處理器IP供貨商,為臺灣晶片廠使用國內自製處理器的目標達成了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Andes自2008年推出第一款32位嵌入式處理器核心AndesCore─N1213以來,已發展成為亞洲第一的微處理器IP廠商,而Andes的解決方案更涵蓋所有微處理器應用領域,範圍從超低成本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到支持網絡、行動通訊及消費性娛樂等應用的高效能多核心處理器。因此,在今日所有的電子產品應用中,幾乎隨處可見Andes處理器的蹤跡,包括智能型手機、筆記本電腦、衛星導航、遊樂器、數字相機、DVD影音裝置等。

  晶心科技林志明總經理表示:」晶心科技以協助客戶將處理器快速導入新產品中為目標。並依客戶應用,提供客制化的服務,針對Andes處理器架構進行優化的設計,大幅提升客戶的系統性能並縮減客戶的晶片成本。」

  林志明總經理繼續說明:」近幾年中低階電子產品使用的晶片普遍存在ASP及毛利率的壓力,而晶心科技的32位處理器在這市場上大有斬獲,並快速取得客戶認同,主要原因之一即晶心科技的客戶在產品價格及效能表現上有明顯的優勢。幾家客戶的採用發揮示範作用,產生連鎖效應,使得更多同領域的晶片廠商轉向晶心科技的處理器。晶心科技以低成本,高效能的一系列核心處理器產品,達到破壞性創新,一旦進入至一個產品的應用領域,便可大幅提升在該領域的滲透率。晶心科技也將持續努力,以滿足客戶需求、共創雙贏為目標。」野村證券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鄭明宗表示:「在MIPS尋求買家後,預計Andes在中低階處理器市場的市佔率將大幅上升,有機會成為市場上僅次於ARM的處理器IP主流。臺灣IC設計廠在處理器IP授權金(license fee)和權利金(royalty fee)也將因使用AndesCore? 而得到成本方面的節省,對於整體臺灣IC產業是相當好的利多與機會。」

相關焦點

  • 晶心科技與Secure-IC 進行策略聯盟
    Andes RISC-V處理器整合Secure-IC的Cyber Escort Unit™ ,針對物理性和網絡的攻擊,包括緩衝區溢出、錯誤注入攻擊、跨越或取代指令等提供保護,並符合安全評估共通準則(Common Criteria)的高安全等級(EAL)認證與PP0084保護描繪(Protection Profile)認證。
  • 晶心AndesCore N820 增強型高能源效率小面積處理器
    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的應用日趨智慧化及複雜化,對於處理器高效能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亞洲首家以原創性32位元微處理器IP與系統晶片設計平臺為主要產品的晶心科技(Andes),基於AndesCore™ N8家族第一代處理器的成功,近期推出的家族第二代處理器N820。除保有第一代低功耗小面積的優點外,N820在執行效能與程式碼大小上都有更佳的表現。
  • MIPS架構與ARM架構
    這兩個都是小型設備的處理器架構。MIPS架構的處理器多用在網關、貓、機頂盒什麼的。ARM處理器用在便攜設備,智慧型手機。這兩個東西的市場幾乎很少重疊,因此也談不上對比。普通用戶關注MIPS主要還是因為我國所謂的」龍芯「。龍芯一開始抄襲MIPS,後來購買到了授權。
  • 畢馬威:上海有望取代矽谷成為全球科技中心
    網易科技訊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著名諮詢公司畢馬威日前發布調查報告稱,上海有望取代矽谷成為未來的頂級科技中心。畢馬威對近800家科技企業高管進行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目前美國是最有前途的技術創新市場。與之前的調查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此前26%的人認為美國是全球科技市場的領頭羊。位列其次的是中國,佔調查總人數的26%;而印度位居第三,為13%。儘管受到英國脫歐以及德國柏林的有力競爭,但英國市場仍然排名第四。
  • SAST Weekly | 在Ubuntu上編譯MIPS32命令
    SAST weekly 是由電子工程系學生科協推出的科技系列推送,內容涵蓋信息領域技術科普、研究前沿熱點介紹、科技新聞跟進探索等多個方面,幫助同學們增長姿勢,開拓眼界,每周更新,歡迎關注!歡迎願意分享知識的同學投稿至 eesast@mail.tsinghua.edu.cn , 期待你的作品!
  • 最全應用處理器晶片(APU)科普
    目前,ARM架構處理器已在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應用領域佔據領先地位。自2000年以來,全球算力結構發生巨大變化,2020年ARM總算力輸出已達到全球82%,成為世界最大算力架構。 ARM是全球最大的IP廠商,未來10年ARM將會重寫x86輝煌。
  • 英特爾Ocean Cove處理器架構曝光 有可能取代酷睿
    【TechWeb報導】英特爾推出的酷睿架構已經在市場上活躍了十多年,前不久剛剛公布了第八代酷睿產品,而且明年還會開始加入10nm工藝產品。但國外媒體發現英特爾還準備了一個名為Ocean Cove的新架構,或許可以代替現在的酷睿產品,成為未來的主流。一些媒體在英特爾一份招聘信息當中發現了蛛絲馬跡。
  • Blu Wireless 將 Imagination 的 MIPS Aptiv CPU 與其突破性 60...
    此技術能讓兩臺設備之間實現幾乎即時的大容量 HD 視頻資料共享,並能支持將視頻和遊戲內容傳送到大屏幕 HDTV 的低延遲無線傳輸。   預計到 2018 年,60GHz 市場的年營收將超過 50 億美元*,而 BWT 有望成為此市場的主要技術供應商。4G 基站廠商也計劃利用 60GHz 頻段作為小型基站之間的高速未授權無線連接,這些小型基站能安裝在指示牌、座椅或路燈等街道設備上。
  • 全球十大平板電腦處理器廠商盤點
    英特爾公司在隨著個人電腦普及,英特爾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 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擘。為全球日益發展的計算機工業提供建築模塊,包括微處理器、晶片組、板卡、系統及軟體等。這些產品為標準計算機架構的組成部 分。業界利用這些產品為最終用戶設計製造出先進的計算機。英特爾公司致力於在客戶機、伺服器、網絡通訊、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和網際網路服務方面為日益興起的全球 網際網路經濟提供建築模塊。
  • 晶心全新整合開發環境AndeSight 2.0.0 STD Edition
    亞洲第一家提供原創性32位微處理器核心智財與系統晶片設計平臺的晶心科技 (Ande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繼先前針對低階市場推出AndeSight
  • RISC和CISC架構6大方面的差異
    打開APP RISC和CISC架構6大方面的差異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5-14 11:58:00 CISC架構的代表: x86, C51 RISC架構的代碼:arm, mips,powerpc, avr, pic 指令集的區別 首先從字面上理解就能知道,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Computer)架構的指令數肯定是遠遠多於RISC(ReducedInstruction Set
  • 處理器知識:RISC和CISC架構分析對比
    相較於基於CISC的x86架構處理器,由於為了滿足電腦產業發展而不斷加入指令集,使得處理器日益龐大,但每個指令集用到的頻率也越差越大,許多指令到後來已經相當少用,甚至是可以被新的指令所取代。而ARM架構則大幅簡化架構,僅保留所需要的指令,可以讓整個處理器更為簡化,擁有小體積、高效能的特性。
  • 公開課二十一期筆記:睿思芯科如何基於RISC-V架構打造AI晶片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國外的指令集架構授權受阻等原因,國產晶片廠商開始追求自主可控的晶片指令集架構。而由於處理器架構必須是全球範圍的一個通用架構,國內自己定義一套指令集架構可能無法獲得生態支持。因此,開源的RISC-V架構近兩年備受國內廠商追捧。
  • 關於MIPS與ARM之間的對比分析和差異性
    在微處理器誕生早期,基本上都是不同廠商生產不同架構的晶片(例如Intel的X86系列處理器),雖然後來在IBM的「強迫」之下Intel將X86架構授權給其他幾家廠商生產處理器,但當時的主流一直都是處理器廠商自主研發架構和設計甚至生產處理器的。這種境況一直維持到1980年,RISC的誕生。
  • Arm中國自主研發之路:首顆國產「Cortex-M」處理器IP「星辰」問
    他進一步解釋,「星辰」處理器沒有以 Cortex-M 系列來命名,是因為從 Arm 中國的角度來看,更希望自己的產品能成為一個 「中國體系」,且有路線圖可以不斷的往後面發展的。可以這樣理解,Cortex-M 是 Arm CPU 體系一個系列的名字,而「星辰」 是 Arm 中國一個系列的名字。
  • 為什麼處理器架構需要ARM授權?ARM的地位和安卓的地位一樣嗎?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您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當今世界處理器的主流架構有兩類,一類是桌面級處理器,使用的是英特爾的X86架構;一類是移動級處理器,使用的是ARM公司的ARM架構。ARM架構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特性,雖然性能沒有英特爾的X86強悍,但是更加適合於移動端智能產品使用。無論是蘋果、三星、高通以及華為的手機處理器,均採用了ARM架構。
  • 全球第二大汽車Tier1架構大調整!大陸四大高管解讀四化大招
    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就是如此,最近幾年的CES、MWC等各類消費電子、IT、通信展會上,都能看到它攜各種汽車黑科技上場。那麼在新時代背景下,大陸集團究竟如何定義自己?將作出哪些改變應對汽車四化浪潮?又將如何抓住自動駕駛這一最重要的技術變量呢?
  • 華為海思半導體銷售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阿里平頭哥有望成為臺積電...
    根據報告,今年第一季度,海思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4%,達到約26.7億美元,使之首次躋身全球前十。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以195億美元的季度銷售額領跑該行業,韓國三星電子以139億美元位居第二。而臺積電保持第三名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出售給蘋果和華為的7nm應用處理器激增,它們分別被用於iPhone和華為品牌智慧型手機。
  • RISC-V有望消除快速內存和慢速晶片的瓶頸
    它本意不是想成為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技術,它只是希望可以使整個行業處於同一頁面上,以簡化晶片製造以推動發展。 但是,在邁向全球晶片標準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正如伯克利所做的努力一樣,RISC-V已經開始在晶片設計方面產生一些技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