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受矚目的女演員,無疑是周冬雨。
憑藉《少年的你》,她成為了90後小花裡第一個集齊三金影后獎盃的人。或者說有了這個成就,某種意義上,她已經脫離「小花」這個大眾給的標籤,建立了獨屬於她的標牌。
得到這個成績,周冬雨現下面臨的輿論趨勢,其實並不是一邊倒的喝彩。
從一個稚嫩的小鎮女孩,自如的表演風格建立在好幾部不溫不火的作品之上。
帶著「謀女郎」的標籤,如章子怡、鞏俐等這類前輩一樣拿到國際獎項,她的觀眾們還沒有這樣的信心給予她期待;而後浪劉浩存一口氣拍了張藝謀三部電影,以破竹之勢在最短的時間裡,在星辰大海的表演舞臺上,站在了周冬雨一人之隔的位置。
周冬雨的路在哪裡?能否走得踏實且更璀璨?
也許真相早已埋下伏筆。
拿下三金的周冬雨在這個年尾,毫無懸念地成為了眾多雜誌的開年封人物。
其中梅遠貴拍的這組,有種閃電般擊中人心的力量。
而在2017年年末,梅遠貴也拍過一組周冬雨,那種不安定的脆弱的氣質,現如今早已被一種更為強悍的氣質取代。
看雜誌圖其實更能直觀地看到她的成長,三年時間,她能有如此成長,在意料之中,似乎又在意料之外。
這個行業,尤其是演員,最忌諱沒成長。
潮流一直在變,前幾年還是大女主的天下,一朝懸疑題材爆火,有限的資本少不了往一個大方向湧去。演員不成長,就只能在自己擅長的題材裡打轉,時間久了,技藝也成了模式化,更新鮮的合作模式也接觸不到。溫水煮青蛙,在哪裡都是可怕的。
周冬雨的成長,是很多演員渴求不可得的。
她不算大眾認知裡最應該爆火的演員,長相、身材都幼態,出道作即是清純小白花的類型。她花了好幾年要打破這個觀眾對她的既定認知,從殺馬特到宮廷角色看,很能見她的成長之心。
在摸索裡,她是逐漸確定了自己的風格,張藝謀稱之為任意流。
這個形容,不得不說最精準。
從《七月與安生》到《少年的你》,她像一顆彈性極佳的球,能放也能收。
在形成自己的風格之後,她就有了定義屬於周冬雨標籤的話語權。
代言內衣不一定得是外貌性感的,窄肩平胸的周冬雨能告訴你另一種性感;食品類也不一定停留在好吃怡人的層面,周冬雨式的古靈精怪能定義食品的氣質。
任意流直接體現在周冬雨形象上,是很直觀的。
她要詮釋的性感、酷帥,讓人覺得這不是硬拗的,而是觀眾尚且沒在她身上發現的。
而證明她一直在穩步前行的,還有演技感染力。
《七月與安生》和《少年的你》,前後隔了三年。兩場戲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她的感染力如何直線上升的。
安生和七月在酒吧裡有一場戲,是七月看到安生利用混江湖的技巧討來兩杯酒以後,表達了自己的鄙夷。
兩個人矛盾爆發,外強中乾的安生即使坐在位子上仰視七月,也完成了一場讓對方氣急揮袖而去的回懟。
留下的安生一臉桀驁,眼神在說渾不在意,卻舔了一下嘴唇,表達了自己的無措。
安生這個角色被很多觀眾評價很貼合周冬雨本人的氣質,但這場吵架戲,周冬雨明顯是用了技巧。
舔一下嘴唇,偽裝就溢出來了。
感染力已經是勝出很多年輕演員一大截。
但到了《少年的你》,在演繹陳念這個明顯往內收的角色,技巧多了就容易讓角色流於表面,於是更考驗她的感染力。
教室裡,好事者把陳念媽媽的醜聞發到群裡,學生們在她背後私語嘲笑,她屈辱仇恨地回頭掃視一眼,再倔強地轉回頭去。
這一眼,她的面部五官幾乎是不動的。
隻眼球轉動,臉上唯一動的,是自然流出的眼淚。
動與不動製造的對比震撼,讓感染力一下達到了頂峰。
一種隱形而洶湧的力量,在觀眾不知道的地方,已經在她的體內生長。
最後看她成長最明顯的,是她的臺詞。
周冬雨聲音脆利,早期這種聲音讓她出演需要被保護的角色,有種天然的優勢。
但如果要嘗試更多的角色,就變成了劣勢。單薄的嗓音始終讓她像少女,且是沒故事的少女。
《山楂樹之戀》劇照
對比《心花路放》裡的非主流黃毛丫頭,和《少年的你》的陳念,你會發現,同樣是少女,陳念說話明顯沉了更多。更沉穩的臺詞發聲改變,不僅緊貼陳念這個普通但沉重的角色,也讓觀眾更信服這個角色。
同樣的,在她最新的廣告片裡,更厚重的臺詞發聲,讓短片內容幾乎在她發聲的瞬間就傳達了品牌最核心的理念——安全。
這部T3出行的短片,用了略微戲劇化的形式,拍出了城市裡打車人的惶恐不安。
也許人們要偽裝成武林高手才可以;需要隨身攜帶精尖裝備時時刻刻防備打來的車;甚至上車前就要放出信鴿告訴好友自己的位置,才能防範隨時都可能會出現的危險。
但伴隨著這些戲劇化的劇情,周冬雨一把聲音娓娓而來。
其實前面,只是一條普通的路
普通的出行,本不該扮演這些操心的角色
路的問題,車的問題,司機的問題
別人的問題,都本不該是你的問題
而是我們,本該為你解決的問題
路況的問題,有車聯網實時守護
司機的問題,靠六大環節嚴格篩選
盯梢的問題,交給360度全車攝像頭
突發的問題,留給4個一鍵報警按鈕
你本該,就只做一個安心的乘客
T3 出行,本該就為你的安全出行負責
幾乎每分每秒,都抓住了觀者的心。
短短近3分鐘的時間,周冬雨用她更沉穩的形象、更讓人安心的嗓音,完成了和T3出行品牌內核的高度統一——安全出行,給的是乘客一個安心。
這二者看似沒有聯繫,其實細品關係莫大。
周冬雨代表的演員行業,從觀眾的角度來看,這樣一個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讓觀眾在她每個新角色裡看到進步的演員,在爛片、無追求的演員橫起的當下,這種不被打擾只看準前方的品質,不僅安慰觀眾,也能鼓舞觀眾;
而T3出行,這個由中國三大車企——一汽、東風、長安聯合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如阿里、騰訊等共同投資百億打造的車聯網出行企業,用這短短幾分鐘的短片,精準地擊中了我。
相信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無數個加班到夜深,猶豫著不敢打車回家;看到社會新聞裡因為打車而引發的意外,輕易就能自我代入;坐在打來的車後座,要麼分分鐘豎起耳朵加倍防備,要麼一路假裝打電話,好讓前面的司機知道,我是有人在等的。
T3精準地知道了一個乘客的顧慮:我要把自身安全交給誰?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基於車聯網的出行平臺,其自主研發的V.D.R安全防護系統,將所有運營車輛都接入平臺,打通人、車、路三要素,實現對車輛的實時管理,7×24小時保障司乘出行安全,解決了網約車安全「痛點」。
在安全事件頻頻不止的網約車環境下,因合規、安全水平明顯高於行業。
我覺得,這就是T3出行給到乘客的答案。
周冬雨的路在哪裡,她在用一部部的作品給出答案;
而作為普通出行的乘客,我知道我的安全之路,在T3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