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攻擊型人格,也稱典型違拗型人格障礙。今天是2020年雙節前給大家介紹最後一種人格障礙——被動攻擊人格障礙,這類人格障礙並沒有包括在DSM—5中,而且是節選自其他變態心理學書籍。被動——攻擊型人格行為水平。
1. 表現忿恨:抵抗滿足他人的期望,經常表現拖延、無效和頑固、對立和討厭行為,滿足於挫傷士氣和他人愉悅和志氣。
2. 人際衝突:在社會關係中擔當和改變角色,尤其依賴悔悟性默認和自信及故意性自持,對更幸運者嫉妒和不滿,而且同時或相繼對其他人進行阻擾和表現出無法容忍,表現為對抗或不能相容的態度。
3. 認知懷疑:憤世嫉俗、懷疑和不信任,用懷疑看待積極事件,用悲憤、憤怒和恐慌心態看待未來、厭世,對幸運者牢騷滿天、不屑一顧或刻薄。
4. 自我形象不滿:認為自己不被理解、不幸、不被欣賞、註定失敗或遭人貶低:認為生活特別痛苦、不滿和失望。
5. 目標不定:過去內化表徵包括一系列複雜對抗關係,行為表達出的矛盾情緒、衝突傾向,貶低他人成績和愉悅願望的矛盾記憶。心理水平。
6. 轉移機制:突然或無意識發脾氣及其他負性情緒,從設計者轉向外界或並不重要的人,通過替代或被動方式宣洩不滿,例如表現為無能或困惑、遺忘或懶惰。
7. 鬆散組織:形態結構明顯分裂,如因為一種動機的實現,不可避免的需要否認另一種動機,所以應付和防禦策略,經常指向矛盾的目標,主要衝突不能解決,心裡無法整合。生物物理水平。
8. 易怒情緒:經常因小事生氣、易激動、乖戾、但不落和抑鬱退縮,經常急性子和沒耐心,無故蔑視權威,很易被激惹或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