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員李依航進行柴燒陶器的雕繪
為深入了解疫情對各個行業的影響,調查當地企業的復工情況,信控學院「返鄉實踐組」暑期社會實踐團於8月1日至15日在黑龍江省和山東省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
對於此次社會實踐,暑期實踐團小組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組員以線上會議的方式,討論了社會實踐的重難點,制訂了詳細的企業實習和社會調研計劃,確定了社會實踐的具體時間和方法,由於實踐在三個不同的地方同時開展,組員覺得通過雲會議,雲打卡等模式進行線上交流心得體會、實踐經驗。
8月1日至14日,實踐團李依航同學開展了赴黑龍江省鶴崗市龍江渤海陶陶藝有限公司的企業實踐,龍江渤海陶陶藝有限公司是以弘揚中華傳統國粹,傳承大國工匠精神為宗旨的陶藝文化公司,公司的李經理向實踐團成員講述了疫情對企業的一些衝擊和影響,隨後在李經理的悉心的講解下,實踐團參觀了公司的主要展館,陶藝理論研究室、龍江渤海陶展館、奧裡米陶展館、大師工作室、學生製作室、陶藝教室,師生作品展室,為了更深入了解疫情過後公司復工的情況,李依航同學進行了為期兩周的企業實習,親自體驗了陶藝的生產流程,體驗了陶藝作品的學習和創作生產的流程。在這次企業實習中,李依航同學表示,這些精美絕倫的陶藝作品,濃鬱的人文氣息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向人們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陶文化和大國工匠精神,以及在疫情期間企業生存的艱難,為後疫情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為抗擊疫情,促進經濟發展做出了自己一份微薄的貢獻。
8月7日上午,團員王文芮抵達濱州市三河湖鎮衛生院,在對三河湖鎮衛生院參加抗疫的醫護人員進行採訪中,王醫生講述了在疫情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3、4月,該院的醫生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到濱城區各個高速公路出口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下鄉體檢工作也在有序的恢復,隨後實踐團跟隨當地醫護人員來到了鄉村,在對村民的採訪中,實踐團團員了解到了醫院為鄉村做出的巨大貢獻,在村民們的眼睛裡看到了對醫護人員的讚賞和崇敬。在這次醫院實地調研中,實踐團隊看到了醫護人員為了抗擊疫情做出的傑出貢獻。王文芮同學流露出對醫護人員崇高的敬意,並表示他們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更多的呵護。
8月1日至7日,實踐團隊彭昊同學在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各個地點的菜市場以及十八樂超市連鎖店,對食品價格進行實地調研,經過實踐團幾天的整理,得出了近月來食品價格的詳細變化表,彭昊同學發現疫情不但影響了交通運輸和蔬菜生長,同時也呈現出了食品價格的加周期性趨勢,在對超市進貨員的採訪中,實踐團了解到即使在疫情高峰的時期,百姓需要的基本食品也並沒有出現過脫銷以及價格大幅度漲幅的情況,彭昊同學表示,正因為國家政策的宏觀調控,使得食品的價格和產量即使在遇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時,也能保持正常的運營狀態,也正是因為國家的政策,保證了百姓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讓百姓順利通過疫情的難關。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實踐團組員真切的感受到走向社會的第一堂課就是社會實踐這堂大課,它告訴我們社會的經濟發展規律,特別是疫情期間,經濟上行的壓力,必須通過人的智慧和汗水去努力化解,團隊成員們表示在疫情期間的這次社會實踐為其找到了學習的榜樣,新時代的大學生今後一定要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學習和工作,為中國早日振興而奮鬥。
新聞來源:李依航 趙思哲
攝影:李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