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眾所周知,央視3.15晚會的舉辦就是為了幫助老百姓打假,由於監管制度不夠嚴謹,很多產品不經檢查就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市場,被不良商家私自販售給老百姓,後果非常慘痛。
早先大家都以為打假無非是在成年人用品當中,直到今年3.15的鐵拳砸到了嬰幼兒用品上,大家才幡然醒悟,原來孩子的用品也不安全。
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寶寶常用的尿不溼,被央視拉黑的廠家分別是佰斯特和金得利,這兩家的尿不溼產品存在多種衛生問題,檢測結果讓專家都憤怒,直言比桌子上的臭抹布還髒,都是細菌,寶寶用了怕是要得皮膚病。
這件事不禁讓我想到之前的一樁新聞,講述的正是父母貪圖廉價的三無尿不溼,害得寶寶得了病毒性疥瘡的事,事後不僅寶寶遭罪,醫藥費也足夠用十年正經尿不溼了。由此可見,很多家長腦子裡的小精明,卻可能是讓全家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反面教材。
▲尿不溼有「毒」,家長要謹慎
在央視的曝光視頻中,我們能看到這些三無尿不溼大多是通過網售渠道流入百姓家中,大多價格便宜、供貨量大,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尤其是老年人。
然而各位家長不知道的是,這種價格低廉的尿不溼大多有「毒」,只因材質較差,成本低廉,甚至有商家會採用不衛生的原料作為散漿——比如寶寶用過的紙尿褲,經過輕微的殺菌便二次投入使用,衛生狀況可想而知。
那麼,什麼樣的尿不溼是有「毒」的呢?大多具備以下特徵:
價格低廉,有違市場規律
根據央視調查,大多數有「毒」的尿不溼都價格低廉到你難以想像,是普通尿不溼價格的十分之一,而且一包的供貨量極大,似乎用起來不用心疼。很多家長購買,正是出於貪小便宜的想法,或許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他們明知道價格不合理,也依舊會購買使用,自欺欺人「大家都用,必然沒錯」,結果受害的大多是寶寶。
這裡要提醒家長,事出反常必有妖,任何商品都存在一個成本價。商人無利不起早,如果市場售價過低,那成本價只會更低,被壓縮的就是產品的質量和原材料了。
大多通過非正規渠道銷售
以我的所見所聞為例,大多數有毒的尿不溼都是通過網絡販售和微商直銷進行,很少會出現在正規的母嬰實體店,也不會有品牌旗艦店。說難聽點,大多都呈現出了一種三無產品氣質。沒有任何質檢結果作保。
希望家長明白,這些不良商家之所以走網絡販售或微商販售渠道,正是因為明白產品的質量不符合上市的條件。家長購買尿不溼前,一定要上網查詢品牌是否合法,儘量在實體店或者專賣店購買,不要貪圖小便宜買假貨。
質量差,氣味大,外包裝有破損
在央視曝光視頻中,我們除了能看到原材料的糟糕質量外,也能發現成品出來的效果與正常尿不溼差別很大。摸上去的觸感不同,氣味也不同,連外包裝都很廉價。
根據專家解釋,好的尿不溼大多設計合理,觸感柔軟,在吸水性和透氣性上都呈現絕佳效果,最重要的是,一枚好的尿不溼不會有異味,這關係到原料的質量問題。若是家長拆開尿不溼發現自帶工業氣味,那就不要拿給寶寶用了,免得出問題。
▲尿不溼太貴,買不起怎麼辦
「我知道尿不溼質量差,但我只買得起這種便宜貨!」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不是所有家長都是因為無知才購入,也有部分家長是出於無奈,家庭條件有限,寶寶的尿不溼價格昂貴又消耗量巨大,這一切都會讓家長被動購入廉價尿不溼,心中抱有僥倖心理,忽視了「萬一」的後果。
其實,家庭貧困並不是購買殘次品的理由,按照我婆婆的說法,買不起尿不溼可以選擇用尿布來代替,老一輩人沒有尿不溼也照樣養孩子,起碼尿布能保證材質的舒適性和乾淨衛生,唯一的麻煩大概就是洗滌和消毒了。
但是,在沒能給寶寶提供正常的尿不溼時,家長就要付出更多的照顧作為彌補,想省錢又想省事,怕是倒黴的只會是寶寶了。
【話題討論:你給寶寶用過廉價的尿不溼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