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優先重點發展 民族教育碩果纍纍

2020-09-03 呼和浩特新聞網

在內蒙古自治區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即將到來之際,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獲悉,我區堅持「優先重點」的發展方針,民族教育碩果纍纍。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我區事業發展規劃優先謀劃民族教育、財政資金投入優先保障民族教育、公共資源配置優先滿足民族教育,特別是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條例》的頒布實施,為我區民族教育的投入、少數民族學生資助、民族學校辦學條件改善、師資隊伍培養培訓、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蒙古語授課大學畢業生就業、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提供了保障。

民族地區抓團結、抓發展,都離不開教育這個基礎性工作。自治區財政從2003年開始安排民族教育專項資金,已從每年200萬元逐步增加到目前的6000萬元。在高等教育階段,在針對高校學生普遍實施的「獎、貸、助、補、減、勤工助學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資助政策基礎上,我區還針對蒙古語授課大學生實施減免學費補助政策,2000年起蒙古語授課高中學生升入區內高校,可以享受減收20%學費的政策,所需資金由自治區財政補貼。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區實施的免學費、免教科書費和補助寄宿生活費、住宿費的普惠政策中,對蒙漢雙語授課學生也給予了傾斜支持。2007年秋季學期起,蒙漢雙語教學義務教育學校寄宿制學生的生活費補助小學生每人每學年1080元,初中生每人每學年1350元;2012年再次提高蒙漢雙語授課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小學生每人每學年1350元,初中生每人每學年1620元,高中生每人每學年1890元。在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信息化和均衡發展等方面,我區也一直採取重點支持和傾斜政策,各級各類民族學校軟硬體條件均走在當地同級同類學校的前列。2016年,我區又投資5億元完成了40所民族學校和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2017年,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6所部屬師範院校確定2017至2021年為我區安排培養雙語師資免費師範生招生計劃共計455名,目前已落實320名。持續加大教師培訓力度,近3年累計培訓民族中小學、幼兒園教師2萬多人次,骨幹教師群體進一步形成。

我區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成效顯著。注重加強各類高等院校民族特色的重點學科和專業建設,著力培養研究型、創新型、應用型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和蒙漢兼通的高素質人才。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並納入自治區人才強區工程統籌推進。目前,已有6041名碩士研究生、1409名博士研究生攻讀「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區內高校在讀的少數民族本專科學生12萬多人,其中接受雙語教育的3.5萬人;通過預科教育在國家部屬高校和內地高校就讀的少數民族本科生1萬多人。

內蒙古是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源地,具有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我區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從小就抓、從幼兒園就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基,使「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深深紮根各族人民心中,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不斷健全雙語教育體系,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確保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同時,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提倡和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文字,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9年,我區先後印發《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施意見》和教育系統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全區各級各類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

經過多年努力,目前,我區民族教育已經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層次結構合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徵的完整的辦學體系。各學段少數民族在校生所佔比例均超出其人口所佔比例,各項主要教育指標均高於全區平均水平,少數民族受教育規模和程度大大提高,在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新時代新徵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劉志賢)

相關焦點

  • 堅持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碩果纍纍
    記者王磊 攝在內蒙古自治區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即將到來之際,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獲悉,我區堅持「優先重點」的發展方針,民族教育碩果纍纍。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我區事業發展規劃優先謀劃民族教育、財政資金投入優先保障民族教育、公共資源配置優先滿足民族教育,特別是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條例》的頒布實施,為我區民族教育的投入、少數民族學生資助、民族學校辦學條件改善、師資隊伍培養培訓、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蒙古語授課大學畢業生就業、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提供了保障。
  • 內蒙古:「優先重點」促進民族教育蓬勃發展
    「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是內蒙古自治區始終堅持的工作方針,也是其特色和亮點所在。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獲悉,2014年,內蒙古深入實施「民族教育發展水平提升工程」和「民族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民族教育蓬勃發展。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優先重點發展 回民區著力提升民族教育水平
    多年來,回民區始終堅持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把民族教育擺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政策、經費、項目、人才等方面予以關心支持,規範民族校園辦學行為,打造一批民族特色課程,推進民族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促進民族教育優先優質發展,全區教育事業發展呈現嶄新局面。
  • 這些數據,記錄錫盟民族教育發展成就
    近年來錫盟堅持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認真貫徹《民族教育條例》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以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主線狠抓相關政策和措施的落地落實民族教育呈現出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教育質量有效提升的良好局面
  • 在黨的民族政策堅實保障下, 包頭民族教育得到優先重點發展
    我市民族教育事業在黨的民族政策堅實保障下,得到優先重點適度超前的發展。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與普通教育相協調,以蒙古族、回族為主的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層次結構合理、具有鮮明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完整的15年民族基礎教育體系。
  • 周濟: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專題: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黨的十六大以來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回顧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繼續堅持好、落實好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方針,大力倡導尊師重教,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
  • 赤峰市巴林右旗高度重視民族教育工作
    金秋九月,碩果纍纍。巴林右旗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書聲琅琅,再現勃勃生機。全旗各學校教育教學秩序全面恢復,美麗的校園,燦爛的笑臉,讀書聲和歡笑聲彼此交織,繪就著新學期新氣象的和諧畫卷,譜寫著幸福巴林右旗建設成果的美麗詩篇。
  • 2007,教育走在優先發展的路上
    在這一年,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在8·31講話中提出「三個優先」,並在黨的十七大上向世人莊嚴宣告「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這是讓教師驕傲的一年。「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這句話同樣具有激發教育生產力的力量。
  • 吳英傑:堅持教書與育人並重 推動西藏教育事業優先發展
    原標題:堅持教書與育人並重 推動全區教育事業優先發展 努力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吳英傑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教書與育人並重、治學與立德並重、創新與創優並重、尊師與重教並重,推動全區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努力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建設幸福美好新西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齊扎拉,區黨委常委、秘書長王瑞連一同看望。
  •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
    、協調發展;堅持以地方自力更生為主,國家大力扶持,發達地區和有關高等學校大力支援相結合;堅持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相統一。      (二)「十五」期間及至 2010年民族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十五」期間,民族自治地方要在鞏固「兩基」基礎上,把實現「兩基」的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從2001年的51%提高到70%以上,在95%的地區基本普及小學階段義務教育;確保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民族教育優先或與當地教育同步發展;確保高中階段在校生有顯著增長。
  • 人民日報: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有重要戰略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對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紮實實施教育惠民舉措,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促使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和知識貢獻。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教育公平狀況不斷改善,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
  • 響水縣堅持教育優先 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縣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推進教育現代化為抓手,堅持「抓創建、促保障,抓隊伍、促常規,抓課改、促提升」的總體思路,對標先進,奮力拼搏,不斷開創全縣教育工作新境界。記者在該校區看到,一幢幢富有現代氣息的教學樓呈現在眼前,嶄新的教室裡,1200多名學生正在井然有序地上課,成為全縣教育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縮影。據縣灌江高級中學校長徐廣飛介紹,灌江高級中學堅持狠抓教學質量不動搖,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不鬆懈,秉持精細化管理,努力提升辦學水平,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辦人民滿意學校。
  •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打造山區教育「三明模式」
    臺海網9月7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年來,三明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基礎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不斷深化「均衡發展、協同培養、正向激勵」三大機制建設,著力補齊教育短板,抓改革、塑內涵、提質量、促公平,教育質量和多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教育改革部分做法經驗得到省教育廳充分肯定並推廣,打造了山區教育的「三明模式」。
  • ...通遼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建設「六個通遼」貢獻智慧和力量
  • 會澤表彰一批教育先進集體和個人堅持優先發展戰略 呈現百花齊放局面
    劉光信張天能攝本報訊(特約記者劉光信張天能)9月9日,記者從會澤縣2020年教育工作會暨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會澤縣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闊步前行,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作出了突出貢獻。為此,特表彰一批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同時還表彰一批尊師重教先進個人和捐資助學先進集體及個人。
  • 深圳: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率先成為全省首批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整體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驗收,實現中小學學位「高供給」,保障來深建設者子女受教育權益……一個個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背後,是深圳堅持走教育優先發展之路,突出教育民生與責任;是深圳堅持走教育均衡發展之路,突出教育公平與幸福;是深圳堅持走教育內涵發展之路,突出教育標準與質量。
  •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召開第一場民族教育發布會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8月29號舉行新聞發布會,由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石墨介紹自治區民族教育的成就,自治區教育廳、司法廳、民族事務委員會負責同志介紹了內蒙古民族教育發展情況。始終堅持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 自治區堅持「優先重點」發展方針,強化政策法制保障,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做好高等學校蒙古語授課學生培養和創業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專業結構調整的意見》等,對民族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全面系統的制度設計,極大促進了民族教育發展
  • 民族教育發展的基本方針和主要任務
    我國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重點和特點,因而民族教育的方針任務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規定。  1951年9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民族教育會議首次確定了少數民族教育的方針任務。
  • 保山市民族教育簡要探析
    認真落實民族學生照顧優惠政策,在保山一中開辦民族高中班對少數民族學生給予15分的優惠加分錄取,縣(市、區)普通高中學校在招生時給予少數民族學生10-15分的優惠加分錄取,並且在同等條件下重點向「直過民族」學生傾斜和優先錄取。  (三)重點扶持,確保師資力量。
  • 「農者,天下之大本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這是我們這個民族歷史的記憶、文化的鄉愁,也是政治的基因、治國的要義。近代以來,伴隨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業和鄉村的相對地位發生了下降。必須承認,這是文明的正向演進,裡面包含著豐裕的物質、上升的精神,聯結著一個又一個人的美好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