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姚坡村位於西吉縣東南部,耕地面積5965畝,支柱產業為養殖業和種植業。全村有5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194戶795人,常住人口105戶476人,其中回族人口416人,佔87.39%。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334人,非建檔立卡戶33戶142人。2017年農民人均收入3400元,貧困發生率42.01%。
姚坡村既是市審計局的幫扶村,也是景清海(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同志聯繫貧困村。我局向姚坡村派駐了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員,常年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局機關幹部每人結對幫扶姚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戶。
二、主要工作
1.緊盯脫貧目標訂規劃。姚坡村被西吉縣確定為2018年度脫貧出列村。按照西吉縣委、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總體要求,我們結合姚坡村實際,幫助村兩委制訂了《姚坡村2018年精準扶貧規劃》,同時市審計局制訂了《2018年扶貧工作方案》,為姚坡村開展精準扶貧和按期脫貧工作確立了目標任務,明確了責任措施,規劃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2.堅持政策宣傳不放鬆。駐村工作隊常年駐村開展工作,幫扶責任人定期進村入戶,以會議傳達、講習講座、標語傳單、政策手冊、拉家常等形式,宣傳解讀習近平脫貧攻堅戰略思想和上級扶貧政策精神,始終堅持政策宣傳不放鬆,極大提高了村民政策知曉率,增強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信心。
3.加快項目建設補短板。水泥硬化村道14.2公裡,實現了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鋪設三個自然村自來水進村入戶管道73戶,實現了全村戶戶通自來水;通動力電20戶,實現了全村通電,廣播、電視、網絡信號覆蓋到自然村;肉牛養殖示範村建設初具規模,養殖戶達75戶,新建青貯池53座7200立方米,青貯飼草4700噸,牛存欄達610頭,羊存欄400隻;強化種植業,主種玉米、馬鈴薯和小麥,種植面積5000畝;勞務產業規模擴大,年外出務工人員58人(次),收入約60萬元;成立養牛合作社一家,養牛60頭。村集體經濟收入年約4000元;新建村部辦公用房200平方米,完善了辦公、醫療、文化體育活動等場所及設施;改造危房8戶,消除了危房危窯,實現了常住人口住房安全;在校學生127人享受補免政策,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強化社會保障工作,做到了醫療保險全覆蓋,養老保險收繳90%,農業保險92戶2696畝,享受低保69戶106人,享受養老、高齡津貼88人,享受殘疾人補貼51人。
4.加大扶持力度助脫貧。籌措資金14.26萬元,扶持發展養殖業、特色種植業,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問題。其中飼草補助75戶3.52萬元;補助青貯池建設資金53座2.92萬元;特色種植業補貼3000畝3.16萬元;購買農業保險92戶0.52萬元;「兩節」慰問困難群眾和「七一」慰問貧困黨員1.99萬元;布置黨員活動室、購置辦公設施等1.7萬元。
5.強化聯戶幫扶解民憂。審計局幹部結對隊幫扶貧困戶72戶334人,各責任人因戶施策,幫助每戶貧困戶制定了脫貧計劃,按戶累計辦實事或解決實際困難650件。處級幹部4人、科級以下幹部12人下基層合計168次,其中景清海局長下基層12次15天,與鄉黨委對接幫扶工作4次,為姚坡村黨員上黨課2次。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7年的3400元提高到2018年的8166元。二是常住人口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72戶33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63戶317人按規定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從42.01%下降至2.14%,達到了整村脫貧出列標準。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提高。四是村民脫貧觀念逐步改變,脫貧思路得以拓寬,致富奔小康信心進一步增強、願望更加強烈。
四、存在的不足和困難
一是本職工作任務繁重,工作人員缺編嚴重,有幫扶工作讓位本職工作的現象。二是幫扶村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增收支柱產業發展後勁不足。三是扶貧先扶志,激發內生動力的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於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我們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改進,力爭克服不足,解決實際問題。
2019年,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嚴格按照市縣鄉黨委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更加負責、更加認真、更加精準地幫助姚坡村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