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取得好,孩子路好走!」多數中國人祖祖輩輩,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取名。
現在不少父母為了讓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也是絞盡了腦汁,甚至整宿整宿地抱著新華字典翻來覆去。然事實部分孩子名字是獨一無二了,父母是滿意可就苦了孩子。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視頻中是一個女孩坐在桌上前寫作業,但是剛開始寫名字就哭了起來,嘴裡還大喊著「為什麼要給我取一個這麼難寫的名字」。
原來,這個女孩名字叫「嘉懿」,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對於筆畫那麼多的字瞬間「懵了」。
因為名字太難寫,萌娃寫作業時情緒崩潰,大哭埋怨媽媽為什麼要給自己起一個這麼複雜的名字,更是直言自己想要叫「小花」。
在微博上,有一個熱搜話題「名字太難寫的後果」,引起了網友的強烈共鳴。
不出所料,得到最高贊的回答就是:考試的時候,別人都開始答題了,你的名字還沒寫完。
這名字到底是有多複雜呢?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誰能想像,一個名字,遠看起來除了姓,其他就是一團黑塊。
不禁讓人想起那個因名字太過複雜,而全網聞名的「禤靐龘」同學。
他的姓氏「禤」本身就很特別,未料名字更複雜,是由3個雷組成的「靐」,表示雷聲,和3個龍組成的「龘」,代表龍飛起的樣子。全名粵語近音「圈憑踏」,有著飛黃騰達的寓意。
雖然父母和算命師是出於好意,卻給他造成很大的困擾。
從小學起,同學就取笑他的名字,叫他「雷雷雷龍龍龍」。上了初中之後,雖不像上小學時那樣會被嘲笑,但同學時常因為念不出他的名字,叫他「呀」或「餵」。有時候連老師都念錯,讓他成為全班的笑柄。
此外,有時他參加學校活動,其他班同學還會因為他的名字不想認識他。最令他痛苦的是,每次考試光是寫名字就要花很多時間,3個字加起來共103畫。「龘」這個字還是一般字典中筆畫最多的字,足足有48畫!
這名童鞋最後表示,自己非常想改名,因為連自己都常常會寫錯名字……
老師應該完全有理由相信,父母給孩子起這樣的名字,就是為了逃避上課提問。畢竟這個名字,看著就不想點啊。
父母取名有多強大
果然,不看孩子的名字,你永遠都不知道父母的腦洞能有多大。
前有「王者榮耀」:
後有「顧得貓寧」:
再來一個「朱穆朗瑪峰」,可真是想破了腦袋都抵達不了的高度:
而擁有「姓名」只是開始,寫名字才是孩子真正的歷劫。
畫家派
孩子們深諳漢字的演變歷程,他們懂得,象形是漢字的基礎!
你看這盆花,啊不,這個「函」字,不知不覺中竟然還有一種日益茂盛、茁壯成長的感覺!
名字裡有「函」的孩子,內心是長著一棵參天大樹吧!
還有的孩子深深懂得,字和意是要相對應的。
你以為胡亂畫了一堆點?
直到連起的那一刻才看出來,這點點水滴匯集起來,分明就成了「溪」啊!
果然是點點無言,下自成溪!
而不同派系的孩子們,畫風也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漫畫家,擅長「萌系」創作:
雖然筆筆皆意外,但組合一起,竟然還真像「範昕垚」!
有的孩子是素描派大師,你以為他只是寥寥幾筆:
可他偏偏就能用筆尖掃出一個「鑫」字!
有的孩子學會了寫數字,更是將數和名完美融合:
名字是爹媽給起的,但能不能畫出深意,全靠自己!
拆解派
相比畫家派,有的孩子更善於對漢字精鑽細磨、細細拆解。
只是一不小心,拆碎了卻拼不起來……
你說對嗎,戴火羽白曰軍同學!
相比於戴同學,曾思博同學力圖保證每個字的完整,可是筆卻總不那麼聽話……
有的孩子不但拆出了漢字,還拆出了數字:
按照筆畫來,這是「李45個7口日」……但遠近高低打量了許久,這寫的莫不是「李妙晗」?果然,化繁為簡才是拆解的最終目的!
相比於立體的零散,有的孩子憑藉名字的先天優勢,更擅長橫向延伸。
黃……月……月……鳥?
黃……朋……鳥?
黃……鵬!
有的孩子就更厲害了,他們甚至能達到「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效果:
一個名字可以看出好幾種讀法:
鄭白芳軒?
鄭白告軒?
鄭皓軒?
真是傻傻分不清。縱然只是兩三字的名字,在孩子手裡也能大力出奇蹟。
大概,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個長度堪比「迪坎比·穆託姆博·莫普蘭多·穆卡姆巴·簡恩·傑奎·沃恩託比」的夢想……
懸疑派
同畫家派和拆解派相比,有的孩子擅長設置懸念,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都不知道孩子到底叫什麼。
歸根結底,他們設置懸念的秘籍就是,從來都不按照正常的筆順出牌!名字怎麼寫,完全靠心情!
以至於,上一秒還在感慨,給孩子起名「劉一手」的父母不太正經:
下一秒就發現,這孩子還真是留一手!
還有的孩子秉持著「不到最後一秒,你永遠都猜不到我叫啥」的原則,不知不覺中已經悟到了漢字的博大精深。
肖純天……
啊,不,是肖純吳……
哦哦哦,原來是肖純昊……
你以為你對了,其實依然在猜錯的路上奔馳!
還有的孩子利用空間大小,試圖矇騙看客:
那個曾子立……音……童……同學……算了,眼睛看花了……
看娃寫名字,就像玩腦筋急轉彎,你永遠都不知道會遇見什麼!
難派
如果寫名字讓孩子感受到了新奇,那有的名字卻讓孩子感受到了來自父母滿滿的惡意!
有時候,難倒孩子的不是讓人絞盡腦汁的數學題,而是那個怎麼也寫不完的名字……
對於孩子來說,「曦」字簡直就是寫名屆的災難:
不諳世事的他們,沒想到邁向好好學習的第一步,竟然是被一個「曦」字打倒了……
同「曦」字並列難寫屆大佬的,還有鑫、懿、鵬、璇、 飈、竇……
比名字裡帶上其中一個更難的,是帶了兩個……
如果遇到名字裡三個字都很難寫,那才是真正的心態爆炸!
有的小朋友都快交卷了,而有的孩子名字還沒寫完……
怪不得有的孩子要改名叫王一……
甚至有的孩子都不和父母商量,擅作主張,在作業本上就自行宣布了自己的新名字!
很多父母追求獨一無二時,都會忘記孩子將來學寫名字時有難,特別是孩子大大小小要面臨多少場考試,如果寫名字用掉很長的時間,多多少少會給孩子精神上的打擊。
孩子都還沒有開始考試,就已經心態崩潰,這顯然是不行的。
你說名字不重要,只是一個符號,它不能雪中送炭,力挽狂瀾,但卻體現了爸媽的學術水平氣質情調。
雖然中國漢字都不簡單,一筆一划全是故事,還要懇請爸爸媽媽們手下留情,別太調皮,念在好歹也是親生的,三思而後取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