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大改造:鋼琴變書桌,光碟變飛鳥,這樣的改造請給我來一打
每個人都喜歡追求屬於自己的藝術感,於是常常會在家中備置一系列充滿文藝氣息的事物,比如花瓶、水墨畫等等。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自己家裡的那幾個破舊且毫不起眼的小東西,稍微的改造一下,也能裝點整個空間。國外有一小哥,就利用家裡的保鮮膜,通過自己裁剪、加工,變成了一件「布林布林」的仙女裙。套在衣架上,隨意的放在客廳的某個角落都會讓房間充滿夢幻的感覺。
人是生活的主導者,同樣也是生活的創造者,跟著心去走,想像每一件事物的「第二重身份」。破舊又有點古老的風扇,放在現代化的環境中難免突兀。將其中的三片風扇葉拆下來,換上橢圓燈泡,發亮的燈管與黑色的網罩相組合,明中有暗,暗中帶明,二者相互交映著,碰撞出與眾不同的復古氣質。同時,將破舊的風扇發電機改換成糖果藍色的燈座,更添加了一番童真的氣息。仿佛讓人回到兒時,在那個隨處叫賣小吃的年代,買上一碗澆著藍莓汁的冰粉,跑回家,吹著風,聽著爺爺講以前的故事。這樣的改造燈,也能成為一座時光回憶機。
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功能、特徵,同樣也具有本身的特有氣息。小時候,總是喜歡和爺爺呆在他的儲物間,看他修理一些破舊的東西。在那些工具「身上」,總感覺帶著爺爺的味道。後來爺爺去世了,儲物間要自然空出來。仔細看看那些工具,它們的稜角很有規律,平擺著拼合起來,和桌面的相似度極高,後來發現儲物間還有爺爺留下的單車鏈條,便可以形成一個「環」,這樣就可以包圍其中的扳手工具,組成一張桌子。「扳手桌」的存在,不單單代表著一個點石成金的過程,它還是一份屬於爺爺的記憶,一直保存在這個人世間。
分別不只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也存在著分離。每樣東西並不會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中,它們會有自己的保質期和使用期限。然而,超過了這個期限後,它們還會以另一種身份存在於你的生命中。家裡一直有一架無人問津的鋼琴,總有人說無用的樂器是這個地球上一顆沉睡的「行星」,沒了光芒,只剩下一個軀殼。但就算褪去了它原本的光彩,也是可以通過人為的改造讓它展現出別樣的色彩。雖然舊鋼琴不能彈奏了,但卻能成為實用的桌子,把電腦放在琴板上,滑鼠和鍵盤則置於譜架中,科技與文藝氣質的結合後,就連辦公的過程都增加了優雅的氣質。這樣的鋼琴,雖然不是這個空間中的「藝術家」了,但卻成為了一名「頂梁柱」!
讓藝術點綴生活,是提升自我審美的關鍵。說到「點綴」,自然是小範圍的事物,想要通過自己的一雙手去變廢為寶,不一點只能靠大物件,那些不起眼的小東西也能夠發揮出它獨特的美化作用。老式膠捲相機在現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太大的拍照用處,但是換一個思維看它,可以發現相機是由圓形和長方形組合而來,不同的幾何形狀加起來給人一種冷靜、睿智之感。並且,快門處的按鈕小小的,賦予了相機可愛、小巧的特點,讓人產生萌萌噠的感受,配上中間的小燈泡,最適合放在書桌上當一個小檯燈了!
還有小小的「碟片」,雖然那個租碟的時代早已過去,但是在這個流行萬花筒的年代,可以利用不同光碟散發出的光彩,將其拼合,變成一個外放的「萬花筒」。再加上膠水粘合,以及形狀的重新組建,一隻散發著不同光彩的「光碟鳥」就出現了,將其掛在房間中是一件出色的藝術品,放在花園裡還能當作護身符,去「趕跑」一些不速之客呢!
上學時期穿舊了的牛仔褲,不捨得丟棄,但又無法穿著在身上。不妨仔細裁剪,讓其貼合沙發,家中的沙發便換上全新的面貌,坐於其中,還能感受到一種青春的氣息。
萬物皆浮躁,你也如此。所以總想跳出自己的圈子,放下身上的包袱,去找尋另一種別樣的生活。但其實,你處於人間,人間亦處於你。何不從浮躁的生活中創造屬於你的平靜?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點石成金,變廢為寶,你就是自己世界的設計師。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收穫了不同於這個普遍社會的獨特情趣。
看巧合之下的10個陰影是如何將普通圖像變成藝術品,只想說very酷
畫家迷上《權力的遊戲》,在鉛筆頭雕刻劇中事物,網友:刀法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