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頂級麵條大賞

2021-02-24 搞笑影劇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福建,全國最愛吃麵的省份之一!雖然在國內似乎名不見經傳,但是不得不承認,福建的麵條的確是種類繁多、各有特色,而且很多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豐富文化積澱和鮮為人知的故事。

福州

福州線面

許多福州人心中,都有一碗從小吃到大的線面,代表著自個心中最高的美食標準。大年初一,人們都要吃一碗線面,祝福健康長壽。祝壽送線面稱「壽麵」,婦女分娩坐月子以其為主食,佐以蛋酒、雞湯而稱「誕面」,結婚訂親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遠離家門返歸或遠客入門煮線面加兩個蛋款待,謂「太平面」。

線面據稱始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閩侯關源裡是福州地區著名的線面產地。線面製作全部是手工完成的,和面、揉條、松條、串面、牽面、拉麵……製作時間要在10小時以,其中最複雜的就要數串面、牽面、拉麵,和好的面纏繞在兩條平行的竹竿上,面的粗細程度以及兩根竹竿之間的距離,都需要掌握得非常到位,沒有經驗的人是很難做好的。

串好的面被懸掛在木架上,用手抓住另一根竹竿使勁地拉,線面會變得越來越細。同時,天氣、溼度、鹽巴比例,是影響線面製作的重要因素,「天熱,要多加鹽,天冷則少加,分量拿捏需要長期實踐才好把握得當。」

「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這是宋代名詩人黃庭堅的名句,詩中所贊的,就是福州線面。只要天一放晴,走在關源裡的大街小巷,不經意間,你就會看到那一架架線面在陽光下,像銀絲,又像細紗,像瀑布,又像帷幔,閃爍著晶瑩動人的光芒。挽好的福州線面拉開最長長度可達2米,細僅0.6至0.7毫米直徑,挽面時在面頭上紮上紅線,由於線面是面類中最長的面,又叫「長面」和「壽麵」。好的線面,絲細如髮,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嚼不粘齒。

尚乾拌麵

尚乾拌麵扁肉是福州的傳統美食,尚幹依心、尚幹依強、尚幹依冰……榕城街面上的尚乾拌麵扁肉店仿佛雨後春筍般一家接一家的冒出來,據統計居然多達600多家。不過,在這道美食的發源地閩侯尚幹,問當地老人,眾人都道「依心」店最為正宗。舊時依心師傅的爺爺便是肩挑擔哐啷哐啷地沿街叫賣扁肉拌麵,如今,尚幹依心扁肉拌麵老店依舊在福州閩侯縣尚幹鎮的舊街上。

作為福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尚乾拌麵在製作工藝上延用了傳統的手工製作,麵條以優質麵粉加蛋清作為主要原料,手工攪拌並以特殊工藝發酵而成,以極富彈性,口感勁道而著稱。以花生醬、豬油、醬油、蔥花作調料,香味濃,色澤鮮,口味鹹甜,油而不膩,唇齒生香。

長樂槓面

長樂槓面是富有當地特色的美食,最早以前,長樂人過端午節,除吃粽子外,也吃槓面。人們之所以吃粽子,據稱是因為粽子像「龍角」,那粗粗的槓面,更似「龍鬚」,而節日期間長樂人把它列為特定食品,寓意吃下了這兩種食品,猶如「龍在心中」,何懼邪氣?現在的槓面已經深深地融入到長樂人的生活中,它不僅是一種美食,也傾注著長樂人的一份濃厚的鄉情。

槓面,面如其名,製作關鍵在於揉和槓。製作關鍵在於揉跟槓。首先要把麵粉和水按比例調配和成麵團,麵團反覆揉到不沾手為止,然後再將揉好的麵團放置發酵一個晚上,這裡還有一個小竅門,若是在這個時候趕著做成麵條,可以將麵團放置冰箱冷藏半個小時,也不會影響口感。然後就是槓了,將麵團放置槓面器反覆壓成大的麵皮,等到麵皮表面看起來光滑潤澤之後,就能將其切成麵條了。槓面是一種很粗的溼軟面,剛做出來的槓面軟且有彈性,以前的槓面是純手工製作的,很粗,現在改用機器製作,雖比原先細了些,但跟其他面比起來還是很粗的,這也是槓面的一大特色。

一碗好吃的槓面,除了地道的面,湯也很關鍵,長樂槓面的湯料必須選取上好的排骨、大腸、螃蟹和老鴨等食材加以熬製,煮麵的過程中,還要加入蝦米、魚乾、花蛤、蟶、芹菜、蒜、香菇等海鮮、菌類及蔬菜等,這樣煮出來的槓面才會更加鮮美。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一碗熱氣騰騰的槓面上桌,粗細均勻的麵條浸在淺白色的濃湯裡,配上碧綠的蔬菜、通紅的螃蟹、淺黃色的花蛤、粉嫩的鮮蝦,挑逗著人的味蕾。挑一筷送入口中,麵條筋道彈牙,吸足了海鮮和肉類的醇香,咬上一口螃蟹,只覺一縷奇鮮在口腔中瀰漫,最後再喝上一口濃湯,讓美味在舌尖蕩漾,鮮香無比……

連江魚面

要論最具代表性的連江麵食,魚面當之無愧。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連江既然臨海,飲食就地取材,自然要帶著靠海吃海的特色。而最能彰顯這海之特色並能給人留下全新深刻印象的,卻不是通常司空見慣的海鮮大菜,反是這小小的魚面。

所謂魚面,是用純魚肉打制而成的魚肉麵條,要經過去皮剔骨制蓉等多道程序精製而成,以手工擀制為佳。其中只加入少量比例的地瓜粉,顏色淡黃,少雜質。五六十年前,黃魚價廉,又肉質白嫩,連江做魚面都用黃魚。現在天然的黃魚已成為稀貨,為降低成本,已改用其他價格較為便宜的魚肉來做,但味道同樣鮮美。那魚面薄如紙、半透明、富韌性,同普通的麵條一樣可煮可燜可炒,尤其是加上瘦肉絲、魷魚絲、香菇絲、黃韭芽、青蔥段炒出的魚面,白如羊脂,配料色豔,爽滑可口,還帶魚鮮,確是一道美食,別處是吃不著的。

平潭馬鮫魚面

平潭四面環海,地處川澤,海鮮就是平潭人民最為鍾愛的食物原材料。平潭人民對於馬鮫魚的利用可謂是物盡其用。除了用以做魚丸、魚撮外,馬鮫魚還可以做魚滑、魚餃、魚面等平潭地道美食。魚面是以新鮮馬鮫魚純手工精剁成泥,加少量食鹽與調味品,粘上適量研末薯粉,碾成薄皮,切為細絲煮熟,撈起冷卻。烹調時,配肉丁、蝦仁、蔥段、胡椒粉等佐料,入高湯煮滾即成,色、香、味俱佳,嫩中帶脆,味葷且清。

福清港頭燜面

在福清,說起吃麵,港頭燜面是不二之選。製作燜面相當講究技巧,首先在於選料上,時令海鮮不可或缺,而且絲螺必不可少;其次,火候須掌握恰當,太久了面會糊掉,時間太短面又煮不熟;再次,兌水很關鍵,要根據麵條重量按照一定比例放水,多了會煮爛,少則太幹;最關鍵的是用油,港頭燜面一定要用加工後的油。製作時先用油熱鍋,加入洋蔥、白菜、海蠣翻炒;再加入蝦和蟹添上水蓋上鍋蓋燒開;然後加入麵條,放入螺肉燜直至熟透,加入適量鹽和味精;最後再加入蔥和芹菜,一碗美味可口的福清港頭燜面就可以出鍋了。勁道的麵條,爽口的湯汁,精選的配料,四溢的香氣讓這道港頭燜面尤其誘人,小小一碗卻精緻豐富,多種海鮮的搭配讓營養與口感交錯相融,令人十分滿足。

廈門

沙茶麵

廈門最具特色的美食,是本地蝦麵和印尼沙茶醬的混血兒,伴隨南洋華僑歸鄉而興起,成為閩南人最日常的食物。湯頭濃醇,有花生醬和魚蝦的幹香,鹼水圓面勁道入味,加料選擇豐富(各種海鮮/素食/豬雜/滷味),容易吃出大號的滿足。

蝦麵

比起沙茶麵的聞名遐邇,蝦麵顯得格外低調,更多是本地人才知其奧秘!過去閩南人在立夏的中午煮它來進補,認為吃了蝦麵就會像熟蝦的顏色一樣紅光滿面,精神煥發。用炒熟的蝦頭和蝦殼熬湯,逼出紅彤彤的蝦油,最後放入小顆的墨魚丸和金門狗頭蝦(比大蝦要鮮甜)。泡在這樣的湯裡,豆芽和鹼面都超級入味。

酸筍面

廈門的這碗酸筍面,一向被稱為黑暗料理,簡直與廣西的螺螄粉有一拼。然而這並不妨礙廈門人對它的喜愛,幾乎每一個廈門吃貨,都對酸筍面情有獨鍾。任由山珍海味擺在他們面前,也動搖不了他們晚上餓了想吃一碗酸筍面的衝動。

據說廈門酸筍面的鼻祖是「高阿二酸筍面」,老闆阿二當年生意失敗欠下一大筆債務,無奈之下到廈門擺夜宵攤謀生,但卻一直生意平平。酸筍產自阿二的龍海老家,通常只作為輔料與肉片一起翻炒。在廈門,大家都覺得它又酸又臭,敬而遠之。某天阿二突發奇想,將酸筍加入面中,研發出了這碗酸筍面。有遊人路過見到酸筍面,會抱著獵奇心態試上一試。沒想到酸筍面本身的味道雖然相當厚重濃鬱,但細細品嘗卻發現,酸臭氣息僅僅是假象而已,筍的鮮和味的酸反而能讓人胃口大開。漸漸的,阿二的生意一日好過一日,聲名漸漸傳開,周邊的街坊鄰居都趕來一試,酸筍面就這樣火爆起來,幾乎霸佔了廈門的夜宵江湖。

漳州

漳州滷麵

漳州的滷麵,據說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發展至今,已成為漳州人婚假、搬家等喜慶日子的必備美食。漳州滷麵湯頭濃稠,口感清淡,略帶微鹹,取用肉絲、筍絲、蛋絲、香菇、魷魚、乾貝、蝦幹、黃花菜等配料在熱鍋裡炒熟,加上豬骨湯煮開,再放入味精、白糖、精鹽和番薯粉等,調成滷料,麵條則加入鹼製作而成,食用時,在麵條上放上韭菜、豆芽,澆上滷料,再配上胡椒粉、油炸蒜丁、油炸扁魚絲、香菜等,這就是一碗完整的漳州滷麵。漳州滷麵最大特色就是每家店都會提供豐富的滷味配料搭配,滷大腸、滷肉、炸肉、筍片、鴨血,各種滷味搭配上滷麵,別有一番風味。

手抓面

「手抓面」又名「豆乾面份」,是閩南漳州一帶特有的道地民間小吃,以麵粉裹著油榨豆乾,抓在手掌裡進食而得名。和滷麵一樣,手抓面也要用鹼面。在沸水鍋裡氽熟後撈出,分別團成直徑大概為15釐米的薄麵餅。取這樣一片麵餅放在手上,先後塗抹上甜醬、花生醬、沙茶醬、辣椒醬、蒜蓉醬和芥末醬,再放上一條油炸豆腐乾,然後把麵餅包捲起來,蘸雜醋醬吃。香、甜、酸、辣,冰涼、滑潤,從吃法到口味,這手抓面確是別具風味。

當歸鴨面線

東山特產。面線剪段、乾鍋燒熱後放入黑麻油煎黃薑片,再加入鴨肉炒香。將炒香的鴨肉、酒、湯頭、冰糖與包入布包的藥材盛入陶鍋中用小火燉煮約1時,待鴨肉軟爛時,另取一鍋氽燙白面線,即時加入當歸鴨湯中即成。麵湯喝起來甘醇、清甜而不油膩,還飄散著淡淡的中藥香,面線柔韌有勁,飽吸當歸鴨肉湯後,醇厚甘美,令人回味無窮。

雲霄水面

水面,在雲霄可謂是家喻戶曉。其實說起來,這水面跟我們通常說的「清湯麵」差不多,只不過雲霄人把清湯麵玩出了一點新花樣。一要把麵粉攪出筋來才做麵條,而且只添加些許的鹼和食鹽,最大限度保持了自然原味;二要湯鮮,肉丸湯加豬骨湯,那湯便有味了;三要澆頭好,清湯水面還要澆上幾粒餛飩和肉丸。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別處的餛飩餡用肉茸或千刀肉,雲霄的餛飩用碎肉,入口能咬出小肉塊,方能吃出肉香。而肉丸,是把新鮮瘦豬肉打成肉茸,再加玉米澱粉做成,吃到嘴裡脆響。最後,澆上一點用豬油炸成金黃色的蔥頭,便滿碗葷香了。如今也有人把麵條用蔥油、生抽乾拌,再配一碗餛飩、肉丸湯,吃法變了,但水面不變,還是乾濕共生。鮮香的麵湯,Q彈的肉丸,勁道的麵條,讓人唇齒留甘,回味無窮。

漳浦豬肝面線

在漳浦的早晨,到街邊小店吃一碗新鮮料足的豬肝面線,無疑是最大的幸福。高湯熬製的湯底燒開後,放入新鮮粉嫩的豬肝切片,再加入幾塊豬血和豆腐,一點廋肉和青菜葉,幾顆花蛤和海蠣,還有漳浦人不可或缺的肉圓。最後,放入又細又有韌性的手工面線,快速攪散,撒上芹菜和蔥花即可。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豬肝面線出爐了。濃濃的大骨湯,營養又養胃;又細又長的面線,面香十足;粉肝香甜柔軟,蘸上店家自製的醬料,味道更是獨特。

詔安賊婆面

第一次聽到「賊婆面」這個名字的人,一定非常好奇,這到底是什麼面?為何名字叫的如此「特殊」?原來,賊婆面其實就是清湯麵,至於這名字的由來,其實是與這碗面的創始人有關。「賊婆」一詞,在詔安未必儘是貶義,也多有稱嘆女子性格潑辣,做事厲害、能幹、風風火火的意思。賊婆面創始人八歲的時候,有一次貪玩,竟背著一個小嬰孩三兩下爬到了屋頂上!地上的鄰居大人們看見了,又驚又怕,又不禁對她過人的膽量和超乎敏捷的身手暗暗稱嘆。所以,從那天起,她便有了「賊婆」這個封號。「賊婆」成家以後,就靠著自己做面的手藝養活了九個兒女,「賊婆面」的名頭也越來越響,最後竟成為詔安的著名小吃。

「賊婆面」只是清湯麵,但絕不僅僅是普通的清湯麵:湯是高湯,精選新鮮的豬筒骨,文火熬煮一夜方成;然後將精心挑選的豬後腿肉細細剁成肉蓉拌入湯中,將湯中的雜質和浮油吸附出來,讓豬肉的鮮味徹底釋放;最後得到的高湯清澈見底卻極為鮮美,湯中滿是精華。面則選用當年新收小麥磨成的精麵粉。和面時不加一滴水,用的全是鴨蛋。面和完醒發後,要不停地揉捏,一遍遍的揉捏中,麵粉的清香和鴨蛋的鮮香慢慢交融,之後擀成薄薄的麵皮,再小心疊置好,切成細細的麵條。

配料則一定要新鮮的,而且大蝦、魷魚、鴨胗、豬肉糜、雞胸肉……應有盡有。食客在吃麵之前,先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配料,然後將大火煮到恰到好處的面撈起放入碗中,再放上幾片青翠欲滴的蔬菜作為點綴,最後打上一鍋高湯猛火催沸,將選好的配料倒入其中汆燙,僅僅片刻間,配料已全然熟透,迅速起鍋倒入大碗中,滴上幾滴香油,撒上少許香菜末,便大功告成。紅的大蝦、白的魷魚、粉的雞肉、綠的蔬菜……真是賞心悅目。吃一口面,爽滑彈牙;再喝一口湯,清鮮醇美。這時已顧不得其他,只能埋頭大快朵頤。

泉州

泉州面線糊

 「如果說鄉愁是一種味道,那麼面線糊,是所有旅居海內外泉州人的鄉愁。」 面線糊是泉州的傳統名點,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很多泉州人的一天是從這樣一碗如絲似線的面線糊開始的。

穿行在泉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面線糊店。可怎樣的面線糊好吃呢?關鍵在湯底,有說法稱,泉州的面線糊分為「魚湯派」和「骨湯派」。魚湯派湯底主要是由小魚、魚骨、蝦米等熬成,特點是鮮美、清淡;骨湯派主要是由豬大骨熬成,特點是湯濃、味甘。不過目前來講,已經沒有明確的「魚湯派」與「骨湯派」之分,店家大多改用海鮮做湯底,因為海鮮湯的味道更加鮮美。

做好的面線糊味道鮮美,鮮甜爽滑,講究糊而不爛。根據個人喜好,搭配蟹肉、蝦仁或大腸、小腸、豬血等多種配料,點綴少許的香菜、胡椒粉、蒜泥和當歸浸泡的白酒調味,色澤黃紅青白,具有鮮、香、淡的特點。呼嚕下肚,味道鮮美妙不可言。

泉州滷麵

泉州滷麵,貴在質樸。滷麵實際上是是面與湯的共舞,是文化的大融合在飲食文化中的表現,正如北方的燴菜,兼容並包是滷麵的精髓。泉州滷麵並非滷水作湯之滷麵,而是由各種配料做成滷湯與麵條混起來的「滷麵」。一碗麵好不好吃,關鍵看湯,滷麵的精華全在滷汁裡,滷麵是典型的「拖泥帶水」的食物。

一般用熬製的骨湯或肉湯,調味品有沙茶、胡椒粉、蔥茸辣椒醬、糖、鹽、味精、雞精等。香菇、豬肉等料倒入湯中煮透,然後添加地瓜粉調稠,以增加香甜、滑潤的口感。吃時把鹼麵條放入熱開水洗鹼,撈起裝入碗裡,再將滷料澆在上面,最後配上油炸蒜丁、油炸扁魚絲、芫荽等佐料,麵湯甘滑可口,清香鮮美。

相比漳州和莆田,泉州滷麵口味偏淡,湯底更濃,面與湯達到前所未有的融合,在勾芡中偏愛雞蛋花,使得湯底更為醇厚,蘸料裡加上蒜蓉、醋、甜辣醬,蒜味去腥,酸辣加味,味道很是泉州。看起來糊裡糊塗的一碗麵,吃起來可一點都不糊塗,各種鮮味各司其職,糅合得天衣無縫,這是能讓人吃撐的家味。

三明

沙縣拌麵

三明的沙縣小吃可謂是稱霸食林,扁肉拌麵更是沙縣小吃的當家名角了,被人戲稱為情侶套餐。在沙縣,進店之後要拌麵,店主往往還會加問上一句,「是沙縣拌麵還是夏茂拌麵?」兩者的區別在於麵條的不同。沙縣拌麵的麵條較薄有彈性,結合花生醬和蔥花的香氣,讓不喜麵食的人也能吃下一大碗;夏茂鎮是隸屬沙縣的一個小鎮,這裡可以說是沙縣小吃的發源地。比起我們常吃的沙縣拌麵,夏茂面的麵條較寬而筋道,加了天然的鹼有特別的香味,配上新鮮時蔬,別有一番風味。

沙縣拌麵的靈魂在於花生醬。沙縣的花生醬以民間磨房生產的最為地道,花生與冷油一起下鍋,炸到花生衣有裂縫,撈出晾開散熱,再放進石磨中慢慢磨成糊狀,就是花生醬了。用這樣的花生醬拌麵,鮮活油潤,香氣撲鼻。現在不管是本地還是外地的沙縣小吃,幾乎都從配料場直接買加工好的成品,只有特別講究的店家才會自己買來花生去磨花生醬了。

南平

峽陽筷子面

峽陽筷子面,麵粉加食用鹼加工成方形麵條;將麵條焯煮熟透膨粗成筷子粗細,出鍋清水退熱,抓取成團涼放;豬油爆蒜頭制油湯,將熟麵條放入開水中焯熱,取出入油湯攪拌,灑上蔥花即可食用。

順昌豆漿面

到了順昌,一定要吃豆漿面。豆漿底加醬油,味精和鹽,剛出鍋的麵條放入冰水裡過涼,洗去表面粘稠,然後放入豆漿中,再加上雞蛋、蔬菜絲等,這是一種多麼美妙的味覺體驗,佐以香脆的油條,吃一碗,整天都充滿了正能量。

政和雞酒面

雞酒面,政和非常特殊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吃,這個好像是在國內也只能在政和才能吃得到,原本是專門給生完孩子的產婦吃的,超補,是用當地的紅米酒、冰糖與土雞燉的湯,澆上麵條,味道非常霸道。

元坑筷子面

「元坑筷子面」是改良型的福州切面,因每根麵條粗似筷子而得名,當地人也稱「元坑粗面」,全手工製作,煮熟拌入新鮮豬油,醬油,味精即可食用。其麵筋強、煮時不糊,吃時耐嚼,越嚼越香,隔餐翻煮味道更佳。

莆田

莆田滷麵

如果你有機會來莆田,有一道美食是你不得不吃的,那就是莆田滷麵。莆田人的婚嫁、滿月、做壽、喪葬人生大事都離不開面的身影,大小節日宴會請客主食必定是滷麵。莆田宴席裡廚師最看重的就是滷麵,是作為壓軸的大菜上的,莆田人習慣用滷麵的味道好壞來評價廚師的廚藝水平。 

莆田滷麵關鍵在於麵筋、熬高湯和配料上。一般前一天晚上開始準備。麵筋當然是講究的第一道工序,不像削麵還是拉麵那樣,現場把麵團削、拉成粗、細面,這個麵條要用不同麵粉按比例加工,打出來的面要韌性,下鍋後不易糊掉。

熬高湯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選豬骨頭裡最好的骨段,熬出來的高湯要白花花的,香噴噴的,每份高湯要兌多少水都是固定的,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而後是配料上,瘦肉、香菇,蝦幹,乾貝,牡蠣,蟶、韭菜是必備的。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好了以後,就是火功了,滷麵之所以是叫滷麵,因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燉出來的,讓高湯和配料的味道滲透到麵條裡面,這樣燉出來的面才能有味道。

寧德

古田盒面

盒面,古田獨有的一種特色名小吃,因分成小碗裝在食盒中沿街叫賣而得名,地道的古田盒面會讓人回味無窮。盒面的用料很特殊,它的用料很特殊,首先,面用得是閩東特產的「大條面」,先以沸水煮熟漂水,並炒透加澱粉和佐料製作而成。盒面的佐料也值得一提,除了特製的蒜頭醋外,還有一種非常神秘的香料,大約只有古田人才知道其中的秘密,不過正是因為這種香料,使得盒面吃起來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讓人吃了還想吃。

屏南鴛鴦面

鴛鴦面,是寧德市屏南縣的傳統特色小吃,俗名「苦椎面」。鴛鴦面所用的原料很獨特,並非麵粉,而是「鴛鴦果」,,學名「橡子」。

橡樹葉似芭蕉扇,所結為橢圓形硬殼野果,與花生仁一般大小。鴛鴦常食此果而長得雍容華麗,山民便要分享一二,剝掉硬殼送入嘴中一咬,苦澀難咽。其又心有不甘,就採回一簍進行加工,通過不斷嘗試,終於摸索出一套製作工藝。鴛鴦野果滿山遍野,原材料不缺,但是要製作鴛鴦面難在加工。要先將鴛鴦果退殼,磨碎果仁如澱粉狀,然後放進木桶用水浸泡沉澱,過濾掉澀汁。十幾道工序下來,原有的苦味蕩然無存。最後把果仁水澱粉鏟到鍋裡熬成膠塊,再切成細條或刨絲曬乾保存,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幹品的鴛鴦面具有不生蛀蟲可保存數年不變質的特點。

鴛鴦面呈咖啡色,入口如米粉膠感覺,韌脆細嫩有獨特風味。要食用時,拿乾果先煮軟煮透,加上肉絲和糟姜、蔥蒜等調料,進鍋熱炒。食用時須將幹鴛鴦果在沸水中滾熟悉,放清水裡浸漂使之發秀,瀝水幹,加雞汗、蝦仁燔炒,不糊不碎,條條伶俐。若以一把魚腥草,加豬骨湯清燜鴛鴦果,食之不僅清爽可口,而且還能解除痔瘡發作之苦。米燒兔外皮米黃鋥亮,肉質潔白細嫩。經當地人介紹,鴛鴦面是只有在屏南才能吃到的純綠色食品,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福安拌麵

寧德以福安拌麵最為著名,福安的拌麵不同於福州等地方的拌麵,並不以花生醬為拌料,據說面中通常會加入類似蘭州牛肉麵的蓬灰水,所以比其他地方更不易粘連且耐煮。

煮麵時先準備好生抽、豬油、雞精、醋等;面鍋中放水,開鍋後煮麵條,八九成熟就足夠了,撐出麵條,放入碗中,加入豬油(有些攤子過去用蔥油)、炒好的肉末、糟菜和上海青即可。拌麵是早餐的大愛,一天的開始,味道特別香,生活特別美。

相關焦點

  • 福建頂級麵條大賞,全國最愛吃麵的省份之一!
    福建,全國最愛吃麵的省份之一!雖然在國內似乎名不見經傳,但是不得不承認,福建的麵條的確是種類繁多、各有特色,而且很多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豐富文化積澱和鮮為人知的故事。福州線面許多福州人心中,都有一碗從小吃到大的線面,代表著自個心中最高的美食標準。
  • 吃根麵條擺拍四張,一口麵包分32下嚼,鞠婧禕行為迷惑大賞?
    大家好,這裡是「琦醬娛樂」,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吃根麵條擺拍四張,一口麵包分32下嚼,鞠婧禕行為迷惑大賞?說起來鞠婧禕,相信關注娛樂圈的朋友都是非常的熟悉了,也有許多朋友知道,鞠婧禕是女團出身,但是在演藝圈也是小有名氣,還是有幾部作品,可以說是在娛樂圈發展非常好的。
  • 蘇州頂級三蝦麵大賞
    將一小盤「三蝦」輕輕滑入碗中,一攪,讓剛出鍋的面和底料初步接觸,熱騰騰的麵條就能更好的吸收底料原味;二轉,在轉動的過程中增其與空氣的接觸度,使得麵條根根爽滑勁道。三拌,以筷子為主線,用面和三蝦做變式,面不翻飛,蝦不越界,只不斷磨合著、切磋著,直至完全融合。撲面而來的蝦香充斥鼻尖,攪拌均勻的麵條嚼勁十足,還夾帶著蝦籽點點的鹹香,再配上豐腴的蝦腦、Q彈的蝦仁,一口氣吸溜完,才是三蝦麵的正確吃法。
  • 中國頂級餛飩大賞
    如北京、江浙滬一帶仍稱之為餛飩,廣東則因口音不同而沿「餛飩」之音稱為雲吞,福建、臺灣稱之為扁食,四川則叫它抄手……今天,我們一起來見識一下各地的特色餛飩。看師傅包餛飩乃是一大賞心事,師傅安坐桌前,用刮板挑起肉餡抹在左手的餛飩皮上,順手一捏即成型,餛飩下擺有如紗裙,半透明,層層疊疊,隨風決然可以略略飄舞,師傅隨手一甩,餛飩便如蝴蝶飛舞般入鍋。餛飩在沸水一滾即起,用海碗盛放,餛飩漂浮在骨頭清湯麵如花瓣展開,兩三點蔥花滴翠奪目,極簡中極美味。
  • 浙江頂級早餐大賞,愛上一座城,可以從早餐開始
    面結面的湯頭主要採用老母雞、火腿肉、筒骨、排骨等食材文火熬製3~5個小時,直到高湯味道鮮美、濃香醇厚,再把面結和油豆腐泡浸入其中文火慢燉,待面結和油豆腐泡吸滿湯汁,就能和麵條一起出門迎客啦。製作時將生薑剁末與雞蛋混合放入熱油中炒碎起鍋,再將跳魚、瘦肉、牡蠣等放入鍋內炒後加水燒湯,最後放入薑末雞蛋以及粉幹或者麵條和新鮮菜葉以及蔥段。食客可以感受到整個食材牢牢佔據了一碗麵近一半的容積,不僅料足,而且麵條與湯料相互交融滲透,格外鮮美,加上調料、生薑的撲鼻香氣,味道無可挑剔。
  • 中國頂級麵條大全
    麵條細脆味濃,哨子脆香回甜,湯鮮不渾。又稱燃面。脆哨面在貴州、四川等地很是流行,整體看起來很像臊子麵,一攪拌每根麵條上都裹上了醬汁。乍一看感覺有點油油的,入口就讓人吃出了驚喜。麵條表面一層吃起來有些酥脆的感覺,細細一嚼肉的香味兒就出來了。
  • 揚州頂級麵館大賞
    淮揚美食聞名天下,但鮮為人知的是,淮揚地區的麵條也是極富特色的。成都人費執御來揚州品嘗了麵條以後,讚不絕口,說道「揚郡麵館,美甲天下」。朱自清先生在《說揚州》裡說:「揚州又以麵館著名。好在湯味醇美,是所謂白湯,由種種出湯的東西如雞鴨魚肉等熬成,好在它的厚,如啖熊掌一般。也有清湯,就是一味雞湯,倒並不出奇。」揚州的面真是要繁則繁,要簡則簡,或繁或簡,隨心所欲。
  • 漲知識,全世界治癒麵條大賞!
    無論是忙碌的清晨,還是加班回家後的夜晚,想來上一份簡單的晚餐,麵條總是既方便又美味的首選。 簡單一煮、一泡就能吃,搭配不同的食材、料汁,就可以變化成不同風味,吸溜一口麵條,爽滑勁道,一碗麵下肚,什麼煩惱都煙消雲散。
  • 細數福建25縣市的所有麵條!大福鼎上榜的居然是它...你都吃過嗎
    福鼎第一門戶雜誌 讓您不出門知福鼎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福鼎論壇網址:www.fuding.co福建畫報說到麵條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北方想到山西然而以稻米為主食的福建麵條竟然多到讓人眼花繚亂福建的麵條是由北方移民帶進來的與福建當地的水土和食材結合之後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美食麵條雖然不是福建人的主食但是關於吃麵這件小事
  • 東南亞泡麵大賞(2)印尼篇,撈出來的才是面?
    繼上一期的泰國泡麵大賞之後,這一期為大家來盤點的是印尼的泡麵,提起印尼的泡麵大家的印象裡一定會出現在大排檔或者人來人往的街頭,一個小車裡煮出的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再加入了當地的各種醬料,迅速的攪拌一下,便是那難以讓人忘記的好味道,印尼的泡麵大多也都沿襲了這個傳統,都是拌麵的形式,也被人們俗稱為撈麵
  • 星廚大賞問鼎獅城 打造極致饕餮盛宴
    2017年10月19/20日 北京訊, 此前備受矚目的「星廚大賞」已於9月21日~24日在獅城新加坡圓滿落幕,此次活動由亞洲頂級綜合度假勝地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攜手Savour Events 悉心打造,堪稱全新加坡史上最大規模的生活方式以及美食品鑑活動。
  • 睿騁CC攜「新浪風格大賞」打造明星座駕
    2017年12月19日,由明星座駕睿騁CC贊助,以「傳承工匠精神,致敬世界品味」為主題的「新浪2017時尚風格大賞」在北京諾金酒店隆重舉行。現場邀請到20+重量級明星、行業領袖、重量級演講嘉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匯聚一堂,共同致敬工匠精神、世界品味,詮釋時尚生活新理念,一起見證時尚界的頂級盛事。
  • 頂級Tequila大賞之Patron培恩龍舌蘭
    龍舌蘭酒是一種使用龍舌蘭草芯為原料所釀造的烈性蒸餾酒,可分為Tequila、Pulque、Mezcal三種類型,其中Tequila是龍舌蘭酒中最頂級的存在,只有在墨西哥某些特定地區、使用一種藍色龍舌蘭草( Blue Agave)的植物做為原料來製造的酒,才有資格冠上Tequila之名;而用其他品種的龍舌蘭草釀製出的酒則被稱為 「Mezcal」。
  • 天下手遊「人王」伏羲的前世畫卷驚豔大賞
    真3D極致畫面,無縫大世界,網易頂級品質旗艦《天下》手遊已正式登陸App Store!端遊原班人馬8年磨礪,網易自研次世代Messiah引擎品質擔當,為你開啟3D MMO手遊新時代!這一切,手機上從未實現過!這天下,你從未見過!網易旗艦級IP「天下」在劇情上堪稱經典,8年以來吸引無數玩家展開各種大荒爭論,而 每一章大劇情都會跟隨玩家的成長而推進。
  • @全球西電人 | 福鼠賀新春,年夜飯大賞!
    @全球西電人 | 福鼠賀新春,年夜飯大賞! 恭 賀 新 春西電年夜飯大賞
  • 日本頂級海鮮飯大賞
    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們都知道,最頂級最昂貴的金槍魚一般產自青森縣的大間,然後新瀉縣的佐渡島,宮城縣的鹽釜港,和歌山縣的紀伊勝浦包括大間對岸津輕海峽另一邊的北海道函館都是著名的金槍魚產地。但是說到日本金槍魚卸貨量的第一,其實是在靜岡縣的清水港,在日本消費的金槍魚中約70%是在清水港處理的。這裡的金槍魚不一定會出現在最頂級的料理店中,但是作為大眾美食海鮮蓋飯,卻是最為理想的食材。
  • 韓國電視節角逐激烈 金秀賢<製片人>奪演技大賞
    《製片人》海報  搜狐韓娛訊 10月9日2015韓國電視劇大賞在首爾盛大舉行,最大獎「演技大賞」競爭強大,不僅周元、車勝元、池晟入圍該獎項  金秀賢9日以《製片人》奪下「演技大賞」,他在臺下先深擁導演、編劇等工作人員,接著上臺就淚流滿面,直喊「謝謝大家給我這個獎」。當聽見臺下粉絲對他喊「不要哭、不要哭」時,他才破涕為笑,與臺下對話「好,我不會哭。」然而沒多久,激動的情緒又不能自已了。  《製片人》於2015年8月起在搜狐視頻進行全網獨播,在中國也掀起了一陣追劇熱潮。
  • 臺北:又一大頂級購物中心開業 挑戰101
    廣達計算機副董事長梁次震與妻女打造的臺北信義區頂級購物中心「BELLAVITA」,21日上午開幕,再次掀起信義商圈的購物中心戰火。身為臺灣地標的臺北101,不甘示弱,將以頂級腕錶大賞迎戰,推出高達7至8%的優惠;至於百貨龍頭新光三越則靜觀其變。  事實上,臺北101的戰火,早就從BELLAVITA招商時就點燃。
  • 日本「紙の卡片設計大賞2020」
    如果說每年年初的「日本文具屋大賞」是不少人的種草風向標,那麼年中的「ISOT日本文具大賞」自然也不能錯過。 除了各類文具大賞,還有「紙的卡片設計大賞」。 「紙の卡片設計大賞2020」近日發布了這屆的獲獎作品。
  • 角川華文輕小說大賞結果出爐,大陸作者李慶揚獲金獎
    3月24日,華語輕小說頂級賽事「2012角川華文輕小說暨插畫大賞」 頒獎典禮在臺灣省臺北市隆重舉行。現場頒出本屆大賽插畫組、短篇輕小說組、長篇輕小說組的金、銀、銅獎。其中分量最重的長篇輕小說金獎被來自南京的作者李慶楊憑藉《蒼髮的蜻蜓姬》一舉奪得。據悉,該作將於今夏在兩岸推出簡、繁體單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