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地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遊戲的童年」······ 每當聽到這熟悉的旋律,我們馬上就想到羅大佑的歌曲《童年》。
人的一生中最難忘的就是童年的時光,在那段時間裡,人們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每個人的童年雖然各有不同,也許你的童年是在有趣的童話故事裡度過的,也許你的童年是伴隨著跳皮筋、丟手帕的遊戲而流逝的,也許你的童年是在廣播裡「嗒嘀嗒」的小喇叭聲陪伴中走過的……不論怎樣,童年,總是值得我們去懷念的歲月……。
記得第一次聽到《童年》的時候,那是成方圓演唱,她作為80年代出道的歌手,曾經引領了內地流行音樂的風潮,她不僅將大量臺灣校園民謠引進內地,自彈自唱的演唱方式也一度成為話題。《童年》雖然是由羅大佑創作,但在內地卻是由於成方圓的翻唱才被大家知曉,並逐漸傳唱至今。
詞曲作者羅大佑:
羅大佑說《童年》是自己在醫科大讀書時的作品,耗費了羅大佑3年的心血,他說醫科大要讀7年,加上小學、初中、高中的12年,總共就是要讀19年的書。「好苦喲!」近47歲的羅大佑現在回想起上學的經歷還有些「苦不堪言」。
羅大佑是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是臺灣地區的創作歌手、音樂家,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
著名作品:曾創作並演唱《戀曲1990》、《童年》、《光陰的故事》、《野百合也有春天》、《海上花》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對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園民歌及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風格轉變有劃時代的影響,也是許多歌手爭相翻唱的歌曲。
歌曲《童年》臺灣校園歌曲,曲調輕巧,天真活潑 ,歌詞琅琅上口,平實有趣,朝氣蓬勃,極富有校園味道,毫無矯飾,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在聽到歌曲的一瞬,我們的面前似乎敞開了一扇通向童年的大門,綠茵、草地、藍天、夏日午後的炎熱帶著青草蔥蘢的懶散,帆布書包裡裝著我們的 童年。
第一段:
首先勾勒出一幅校園課堂上的圖畫,有沒似曾相識的感覺?相信每個聽眾都會忍不住竊笑,因為再好的學生也會有走神的時候, 歌曲不是抓住學習和大人們期待的那種樣子去展開,而是牢牢把握了孩子的心理,把孩子渴望自然的純真的童心寫的晶瑩剔透,活潑靈動。
第二段:
信息量陡然增大,從日常生活的休閒到課間的娛樂到孩子青澀的心事,輕巧的筆觸不生硬但是也不膚淺,讓每個人都輕易喚起對童年記憶的認同感。 特別是「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箴言;只有真正領悟了,才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第三段:(歌譜略)
內容看似抽象了,其實更好的寫出了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給人以更大的想像空間,幻想,希望,還有了孤單,這種過渡到成熟時必經的特殊又複雜的感情,孩子不在是家長老師眼裡那個無憂無慮、沒心沒肺孩子了,他們有自己的心事,有自己的煩惱,這其中包括了青春期的些許心理特徵。
第四段:(歌譜略)
一副很漂亮的田園景象,明媚的色調,正是孩子內心的主色調,雖然他們心裡有了小小陰暗的角落,最後作者把感情放在了「盼望」這兩個字上,巧妙的表現了孩子的盼望、家長的盼望,打開了歌曲的視野和思路 。
每個人都有童年,每個童年都在夢想與希望中成長。童年的天空是那樣的清澈,童年的一切是那樣的令人懷想 ,童年是色彩斑斕的 ,童年的目光裡有太多的希冀與渴望。希望每個童年都能幸福快樂,都能勇敢蕩起人生航程的雙槳。
附歌曲《童年》簡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