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日楊冪宣布解約範思哲起,先後有蔻馳、亞瑟士、紀梵希、施華洛世奇等多家國際品牌因錯誤標註香港臺灣道歉。
13日上午8時31分,施華洛世奇大中華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SWAROVSKI施華洛世奇發表聲明,就官網將香港列為「國家」道歉。聲明稱,施華洛世奇目前正在對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的上千個網站進行逐一排查,會盡全力在最短時間內糾正錯誤。聲明還稱,施華洛世奇從來堅決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事件起因是,日前有網友發現施華洛世奇官網將香港列為「country(國家)」。
以下為網友截取的施華洛世奇官網圖片↓
隨後,施華洛世奇代言人、中國演員江疏影的工作室在微博發布聲明,宣布已第一時間向施華洛世奇品牌發出《解約通知函》,並已停止與施華洛世奇的一切合作關係。
此外,繼12日CALVIN KLEIN因美國網站內語言/國家分類選項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歉後,今日有網友發現剛剛官宣的CALVIN KLEIN UNDERWEAR亞太區品牌代言人林允,刪除了其在個人微博發的宣傳廣告。
不過截止目前,CALVIN KLEIN官方微博的置頂微博還是官宣內容。
此前事件回顧
近日,奢侈品牌範思哲因某款T恤文字將香港、澳門與國家並列而被網友曝光,隨後範思哲兩度發表致歉聲明。
就在事件尚未平息之際,12日, 源自紐約的時尚品牌蔻馳、法國時尚品牌紀梵希以及日本品牌亞瑟士也紛紛被網友曝出存在「分裂中國」的類似問題。事件發生後,楊冪、劉雯、關曉彤、易烊千璽、宋威龍等與相關品牌正在合作或是曾有合作的明星紛紛發聲:解除合作,堅持一個中國立場。
多個奢侈品牌被曝不尊重中國主權
近日,有網友發現範思哲一款T恤將中國香港、澳門列為國家,引起關注。
就在範思哲事件還未平息之際,蔻馳、紀梵希、亞瑟士等品牌也紛紛被爆出存在類似問題。12日,蔻馳被曝出也設計有不尊重中國主權的T恤;同時其外文官網將港澳臺三個地名與中國、美國等國家並列。
隨後,法國品牌紀梵希也因把香港、臺灣列為國家印在T恤上而登上微博熱搜。
同時被網友曝光的還有日本運動品牌亞瑟士(asics),稱其官網也存在將香港和臺灣列為國家現象。在亞瑟士國際官方choose your country(據百度翻譯:選擇你的國家),亞洲分區中將香港和臺灣與中國並列,均稱為國家。
品牌代言明星:堅決維護中國主權!
事件發生後,楊冪、劉雯、關曉彤、任嘉倫、易烊千璽、宋威龍等與相關品牌正在合作或是曾有合作的明星紛紛發聲:解除合作,堅持一個中國立場。8月11日凌晨2點, 範思哲 代言人楊冪團隊發布聲明,終止與該品牌合作。
8月12日上午10時53分,蔻馳中國區品牌代言人、超模劉雯在微博上就此發表聲明。她說:「由於我選擇品牌的不嚴謹,給大家帶來了傷害,在這裡我向大家道歉!」聲明還說:「任何時候,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神聖不可侵犯!」
該條微博還轉發了律師聲明,稱「劉雯女士終止與Coach品牌代言的合作」。
隨後,關曉彤工作室和任嘉倫工作室也紛紛發表聲明。關曉彤工作室聲明稱:關曉彤與Coach品牌已無合作。聲明還稱關曉彤及團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可侵犯!
8月12日,易烊千璽工作室發表聲明稱,已第一時間向紀梵希品牌美妝發出正式解約通知,且已停止一切與紀梵希有關的合作。聲明還表示,易烊千璽工作室以及易烊千璽先生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
歡娛影視也發表聲明稱:旗下藝人宋威龍與亞瑟士代言解約,停止與該品牌一切商務合作。
品牌方紛紛致歉:擁護一個中國原則
對於網友曝光的爭議,品牌方也相繼通過微博發布致歉聲明。
範思哲品牌兩度發微博致歉,表示產品存在錯誤設計,「導致某些城市沒有使用正確的國家名稱」,稱已於7月24日將該T恤在品牌方所有銷售渠道下架並銷毀。
12日中午,Coach品牌方回應稱,一貫尊重並維護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
在2018年5月發現幾款T恤設計存在重大失誤,已深刻認識到問題嚴重性,立刻在全球範圍的所有渠道將所涉商品下架。
由此對廣大消費者的感情造成的傷害表示萬分歉意。同時,已立刻對相關網站內容進行全面審視及修改。
在被曝出官網事件後,亞瑟士也於12日中午通過微博向社會各界誠摯道歉,並鄭重聲明:
「亞瑟士中國及全體員工始終如一地堅持祖國領土完整,支持一個中國原則,支持香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日下午,紀梵希Givenchy品牌就印花T恤中的錯誤致歉:
「對於任何的人為疏忽與錯誤,我們一定立即糾正並引以為戒。紀梵希品牌一貫尊重中國主權,堅決擁護一個中國原則,堅定不移。」
長安觀察:
將港澳臺列為「國家」,洋品牌道個歉就能長記性了嗎
這些歐美品牌在涉及港澳臺地區時集體出錯,提醒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評估此類事件。這些年,攤上事的洋品牌不少,國人幾乎都會在第一時間口誅筆伐,且聲勢日益浩大、反應速度越來越快。可以說,事關「一個中國」原則,國人眼裡不容沙子,更會寸步不讓。但問題在於,既然想要在中國做生意,那麼對於中國的底線就該心有敬畏,可為什麼這些洋品牌卻總也不長記性?
究其原因,恐怕並非中國市場的蛋糕不夠大,而是其受到的懲罰不夠重。縱觀種種事件,基本上都遵循著行為曝光、輿論討伐、品牌道歉的發展模式。即便大家早已看透它們「不愛中國只愛錢」的本質,但就結果來看,卻鮮有品牌因此在中國市場徹底「涼涼」。如今,曾在T恤上印製缺少臺灣的中國地圖的GAP,店鋪仍然火熱;曾在說明書中將臺灣與中國並列的宜家,也是門庭若市。某種程度上,正因有如此輕巧的「前車之鑑」,後來者才會屢犯「無心之失」,才會把挑釁主權的嚴重事件當作普通的「公關危機」,甚至連道歉聲明都是「微博專供」。
付出代價是長記性的前提。就錯繪地圖而言,按我國法律,違者當面臨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產品、罰款乃至追究刑事責任的處罰。照此邏輯,T恤上印有錯誤地圖地名,究其本質已屬違法,絕不是一紙道歉就能撇清「無知」之責的。現如今,產品進入市場前都有質檢關卡,對于洋品牌相關產品的「質量監測」,也不能僅依賴於網友及媒體隨機舉報。法治時代,需要對於此種現象進一步立明規矩、建立機制,以嚴格的執法和嚴厲的處罰幫洋品牌樹起敬畏之心。
在中國做生意,就得守中國規矩,想「吃中國飯、砸中國鍋」絕無可能。真正懲罰幾個,形成生動案例,起到震懾作用,這可能是讓那些不長記性的洋品牌停止「裝睡」的最有效辦法。
來源:北京晚報(ID:wxbjwb)綜合報導,長安觀察(作者:胡宇齊)
流程編輯 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