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由四川旅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長徵幹部學院雅安夾金山分院主辦的「夾金山精神內涵挖掘」學術研討會在四川長徵幹部學院雅安夾金山分院舉辦。來自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工業學院、四川旅遊學院,以及綿陽市委黨校、雅安市委黨校的2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夾金山精神內涵挖掘。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編審胡學舉說,夾金山精神是長徵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夾金山精神的內涵體現在堅定的理想信念之中,體現在軍民團結之中,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之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永恆的實踐價值。
四川長徵幹部學院雅安夾金山分院常務副院長柯小平在致辭中說,夾金山是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精神是長徵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將紅軍成功翻越夾金山的精神初步梳理為「信念堅定,團結友愛,挑戰極限,不勝不休」,旨在表達廣大紅軍指戰員以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團結友愛的革命情懷、挑戰極限的英雄氣概、不勝不休的執著追求,成功徵服夾金山的壯麗史詩和英雄壯舉。此次召開「夾金山精神內涵挖掘」理論研討會,既是紀念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也是更好弘揚長徵精神,不忘初心、開闢未來。懇請各位專家、來賓發揮各自專長和優勢,積極交流研究成果,踴躍發表真知灼見,相互啟迪思想、碰撞真理火花,進一步全面、深入、科學、精準的對夾金山精神進行提煉、解讀和宣傳。
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祥祿認為,夾金山精神是政治信念、革命精神、光榮傳統和價值追求的集合體,體現鮮明地域特徵、人文特點和思想價值。夾金山精神的靈魂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品質是發揮團結友愛的革命情懷,精髓是發揚挑戰極限的英雄氣概,核心是堅守不勝不休的執著追求。挖掘和弘揚夾金山精神,對於促進寶興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對於打造四川長徵幹部學院雅安夾金山分院培訓品牌,對於加強幹部的革命史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守初心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讓新認為,夾金山是紅軍精神、長徵精神、共產黨人精神的一座豐碑、一大寶藏。夾金山精神是整個雪山精神的代表,雪山精神的核心是共產黨人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高度統一的集中體現,是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在翻越雪山階段的知情意行高度統一的濃縮,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夾金山精神、雪山精神是共產黨人在新時代進行新的偉大長徵的精神源泉,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精神動力。
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李北東認為提煉夾金山精神,要把握夾金山精神的特色,掌握夾金山精神的張力,明確夾金山精神的獨特性。夾金山精神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教材,是一個鮮活的教育陣地,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動力。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不斷挖掘夾金山精神強大的時代價值,使其成為民族復興、民族團結、共產黨初心的信仰之基。
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學林認為,應該用歷史還原法、縱橫比較法、理論聯繫實際法,科學揭示夾金山精神的內涵。1935年6月,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紅軍將士抱定「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是「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動力,是革命隊伍友愛與紀律增長的整體抗壓效應,是敬畏大自然與藐視困難的精神狀態,對新時代弘揚夾金山精神,走好新的長徵路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雅安市委黨校副校長倪子堯認為,精準提煉和弘揚夾金山精神,應避免同質化,突顯「大局為重、信念如山、軍民團結、勇往直前」的夾金山特色。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曾敏,成都工業學院副教授白濤,四川旅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劉國華,四川旅遊學院副教授梁剛,四川旅遊學院副教授何泓分別充分闡述了夾金山精神內涵的挖掘。
雅安市和寶興縣組織、宣傳、黨史研究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研討會。(文/圖 李婧博)
責編:張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