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關係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那麼學生的食堂當然也屬於其中,不同的人對於學校食堂的感受不一樣,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食堂是學校必不可少的地方,也是安全極其重要一環,為什麼這樣說?食品出了問題是關係到生命安全,所以,學校的責任也是義不容辭的,如何把好食品安全這一關,讓學生能夠安心的學習與就餐,這也是教育中的頭等大事。
如果你還不清楚,學校在學生食堂扮演什麼角色,看教育部新出臺的政策如何給學生食堂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由教育部出臺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已經2018年8月20日教育部第20次部務會議、2018年12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第9次局務會議和2019年2月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第12次委主任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為什麼學生食堂會引起教育部的高度重視?這其中的原因相信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懂,因為我們讀書很多學校都是寄宿制,比如說初中、高中、大學,基本上都是在學校住宿,除了學習,吃飯住宿都在學校,因此學校無論是在教育上還是在生活上都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當然食堂的好壞對學生的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我想正是基於這一點,對於教育部的為學生食堂安全保駕護航的政策點讚。
那麼,從這個新政策可以看出,教育部明確規定了學校的職責,第十二條規定學校食品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責任制,直接與學校的一把手掛鈎,足見教育部對學生食堂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在這個問題上容不得半點馬虎,但是食堂從來都是學生吃飯的地方,也不見老師吃過,因為很多學校老師食堂跟學生食堂分開的,而且兩個食堂的差別很大,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不過第十三條明確指出: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其實是讓學校要了解食堂的真實情況,陪餐制度就是保證安全的一項重要舉措,甚至建議條件好的中小學建立家長陪餐制度,這樣更能夠讓家長對學校有更深的了解,可以說這條規定深入人心。
如果讓你回憶你以前讀書的時光,無論是小學、初中,每個學校都會有一所小賣部或者超市,而且小賣部、超市學校基本不會監控,賣的零食很難讓人放心,不過小賣部即將要在校園中消失,《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第二十條規定: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並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可見教育部真的是知民意。
從食堂校長責任制,到食堂的管理等各方面問題,教育部出臺的新政策可以說有詳細嚴格的規定,青少年既是求學的好時光也是長身體的好時候,既要健全心理健康,也要健全身體健康,我想這應該就是教育部出臺新政策初衷,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安心的學習,健康的成長,相信學校食堂安全問題最終會得到合理的解決,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