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圖為美國大學課堂,學生們保持社交距離。(圖:Getty)
海外網9月2日電美國北德克薩斯州大學宣布驅逐中國訪問學生一事,讓外界再度聚焦在美中國留學生現狀。日本經濟新聞採訪了數位中國留學生發現,川普政府的籤證政策、種族主義、新冠病毒「大流行」開始讓中國學生重新考慮在美留學的選擇。有學生稱,目前只能租短期公寓,「不敢做任何計劃,擔心隨時被驅逐」。
擔心隨時會被驅逐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在北京出生長大的喬伊斯·范(Joyce Fan)於2010年首次赴美,在伊利諾州的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攻讀本科學位。由於看好中國蓬勃發展的科技行業,她在拿到歷史和哲學雙學位後回國發展。2018年,因為想追逐自己的律師夢,她再赴美國,在紐約大學法學院讀書。
然而,二次赴美讀書的經歷對範來說可謂截然不同。「川普政府找到另一個時機,使國際學生不可能再留在這,這只是時間問題。」據她介紹,川普政府一再提議改革甚至取消OPT實習計劃,而這項計劃允許留學生能在畢業後申請1年的留美實習工作機會。如今變數重重,也讓範感慨:「我不敢做任何計劃,因為我一直擔心可能隨時被驅逐出境。」
外媒稱,範的恐懼並非沒有根據。8月26日,北德克薩斯州大學突然宣布,中止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訪問學生和學者的學習資格,意味著這些人將被驅逐出境。範目前居住在一個短租住所,因為她擔心,如果有一天美國政府推出另一項有關籤證的政策變化,她將被迫離開,解除長達一年的租約可能會很困難。
影響中國留學生是否選擇離開美國,包含諸多因素。(圖:日本經濟新聞)
美國讎外事件頻發
美國白人主義和仇外心理勢頭的上漲也引發中國留學生的擔憂。外媒稱,在某種程度上,這與白宮和保守媒體採取的「狗吹口哨政治」(通常指政客們以某種方式說一些取悅特定群體的話)有關。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調查顯示,7月,有73%的美國成年人對中國的看法不佳,自2018年以來增長了26%。而根據亞太政策與計劃委員會一份報告,從今年3月至5月,全美1900個涉及反亞裔歧視事件的記錄,報告將案件的增加與美國政府官員『誤傳錯誤信息和反華偏見的蔓延』相關聯。
範表示,外出乘坐地鐵時,她變得更加不安。在注意到有新聞報導亞裔乘客在紐約地鐵站遭到毆打時,她乘坐交通工具時始終保持警惕。
美國一位移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丹·伯傑(Dan Berger)表示,自川普政府上任以來,過去兩年發生的一切都讓國際學生對赴美或長期在美生活感到緊張。
圖為美國一大學,學生入校需要接受檢查。(圖:路透社)
疫情失控重創學業
事實上,今年最讓中國留學生感到無奈的是美國不受控制的疫情。在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湯姆·曾(Tom Zeng)來自一個中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每月2000美元的租金和生活開支給他的家庭帶去沉重的負擔。作為家中第一個選擇出國留學的人,他感到自己肩負著責任。
然而,學業卻受到疫情的影響。通常在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都很歡快,而如今歡樂的課堂被一個無形的Zoom軟體所替代。曾透露,自己上周只離開過一次公寓,因為很難有機會接受面授課程。
進入校園絕非易事:學生和教職工必須填寫健康檢查問卷並接受檢查,才能進入任何校內建築。由於秋季學期大部分課程採取遠程教學,校園大多數建築都被封閉。每個學期開始,通常充滿歡聲笑語和擁抱的走廊如今變得異常安靜。教室裡,只有不到12名學生,都戴著各式各樣的口罩。
這不是曾在2019年從家鄉山東啟程時所期望的,他越來越為自己的決定耿耿於懷,「我很後悔來到美國,我怎麼能不後悔今年來到這所發生的一切呢?」曾赴美留學沒有開闊眼界,反倒被在美國的生活所束縛。他和中國朋友在紐約共享一間三居室公寓,很少離開,因為他們感到不安全。
曾說,「對於我這樣的中國學生來說,這確實是一個艱難的時刻。我們需要像其他人一樣擔心疫情帶來的安全問題。還需要保持警惕,你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會傷害你,因為你的外貌是中國人。」(海外網/李萌)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