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被列入首批入侵物種,它的生存能力極強,在水稻田裡隨著灌溉不斷擴散,對莊稼造成了嚴重的禍害。不過自從有人發現它能吃之後,即使有毒也擋不住吃貨的嘴。
它的肉可以食用,但口感並不好,不完全熟透還會嚴重危害食用者的身體,所以逐漸被列為禁食的生物。不過它並沒有因此而逃脫被吃的命運,被水產養殖場當作飼料的主要來源,一些養殖禽類的農戶也用福壽螺的肉來餵食雞鴨,因為這些動物均不是福壽螺所攜帶細菌的宿主,所以吃了不會生病。不過為了健康,我們最好不要吃福壽螺,實在想嘗一嘗也要徹底加熱至全熟,不然可能被感染,從而帶來嚴重的危害。
羅非魚也是外來物種,原生長於非洲海域。它們繁殖能力強,族群眾多,體型較大,捕捉起來十分容易,還富含多種營養。已經成為餐桌上最常見的魚類之一。羅非魚並沒有像福壽螺那樣,攜帶可怕的病菌,所以可以放心食用。羅非魚一般人群都可食用,因為其只有一根主刺,肉中無小刺,所以很適合老人和孩子吃。無論清蒸紅燒或者油炸,味道都很好。
牛蛙原產於北美,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叫聲洪亮仿佛牛哞。 上世紀50年代末,牛蛙被引入我國。牛蛙的肉高蛋白、低脂肪,肉質細膩,十分受吃貨們的喜愛,尤其是川式水煮牛蛙,吃過一次就印象深刻。我們經常看到美國牛蛙泛濫,當地人發愁的新聞,至今美國人依然沒有找到對付牛蛙的好方法。不過這種困擾在我國是很少聽說的,野生牛蛙已經快被吃光了,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養殖牛蛙的人越來越多。不過牛蛙雖然好吃,也要加熱至全熟才能食用,並且牛蛙屬寒性,不適宜部分人群。
看完這些入侵物種的遭遇,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