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被忽略的美食之城,沒想到是它

2020-12-19 騰訊網

最近老藝術家看了由《舌尖》原班人馬打造的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才驚覺我們是不是一直誤讀了這座城市——東莞

在我們的印象裡,東莞的面孔一直是這樣的:歷史上烈火硝煙的舊址,或是存在於新聞媒體裡的「世界工廠」,製造業房地產業發達,GDP和籃球運動強,多的是打工仔和土豪老闆……

這麼多東莞的標籤裡,偏偏與美食無關。

都說廣東藏著非常多美食小城,論美食前有佛山順德,後有潮汕。但老藝術家要說,廣東最深藏不露,最為人忽略的美食寶藏之城,那肯定得是東莞了。

包羅萬象,你想要的嶺南味應有盡有

別以為東莞就是冷冰冰的工業城市,剝離這層標籤,你知道東莞這座城的名字來源是什麼嗎?

說起來就挺有田園詩意的。這座有著1200多年建城歷史的城市,相傳最初城市的名字來源,就是因為城市內生長著大量的莞草而得名。

東莞之名取自莞草,「縣名,莞草名,可以為席,邑在廣州之東,海傍多產莞草,故名」。

關於莞草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詩經·小雅·斯幹》裡的「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來的,其中的「莞」就是用莞草製成的草蓆。

東莞地處肥沃的珠江三角洲,由東往西橫跨東江,有著山地、丘陵、水鄉、海洋等多種地貌,讓東莞從天然地理環境來說,早已稱得上「魚米之鄉」

多重的自然地貌賦予了這一嶺南水鄉包羅萬象的豐富性:東部山地、丘陵片區比如像東莞的清溪鎮、樟木頭鎮、謝崗鎮,這三個屬東莞最大的客家族群——幾乎全部源自於東莞整座城市唯一的森林銀瓶山

廣東的客家先輩大多依山而居,早在歷史變遷當中將自身的飲食習慣融入遷至的地區。

因而在東莞客家聚集的片區,會看到更多客家人飲食的痕跡,比如香芋梅菜扣肉、各種釀菜和粄食,口味上偏重,或好鹹香好油膩的。

點擊播放 GIF 1.8M

地勢一路向西,水鄉片區則非常擅長處理河鮮,比如高涉鎮的「冼沙魚丸」,或者將鯪魚精細處理,以魚做皮、肉做餡,做成的「魚包」是一大特色。

再往西便到了臨海片區,東莞有7個鎮都擁有海岸線,主要分布在獅子洋和伶仃洋,海岸線長達97.2公裡。

尤其在虎門,擁有全東莞最大最新鮮的海鮮交易市場,鹹淡水交接的地域環境給他們帶來獨具風味的海鮮。

點擊播放 GIF 1.3M

首席代表就是麻蝦,這種只生活在鹹淡水交接處的蝦,體內產生更多游離胺基酸,只要清蒸就能呈現緊脆鮮甜的肉質。

點擊播放 GIF 1.2M

其次還有青膏蟹,虎門人的拿手菜就是蒸蟹餅

這個季節鮮味最濃鬱的當屬黃油蟹,它可算是青蟹中極品。

要知道平均1000隻青蟹中,才能找到1隻的黃油蟹。

每逢高溫季節,部分青蟹卵膜破裂,金黃的油膏滲透蟹肉而成,因此黃油蟹品嘗起來獨有醇香綿密之味。

點擊播放 GIF 1.7M

所謂的嶺南風味,東莞走得更低調樸實。

就好比粵中荔枝你可能聽聞廣州增城,但並沒有東莞的姓名。其實東莞的「莞荔」也獨有風味,並不輸給增城

由於高溫日照,土層深厚的海洋性季風氣候,東莞的荔枝招牌品種就是桂味和糯米餈。糯米餈如其名,甜糯入心,而桂味清爽香甜,帶著細微的桂花香氣。

點擊播放 GIF 2.7M

廣東甜品聞名全國,東莞也得有姓名。

廣東人常見用海帶和陳皮做綠豆糖水,而東莞水鄉麻湧人離不開香蕉。

他們的香蕉不只是當水果,而是延伸到了民間日常食物裡,甚至還用香蕉和紫菜混在一起做成香蕉糖水。

東莞傳統民間小吃很多,老藝術家尤愛糖不甩

形似餈粑,但名字非常有趣,帶著點調皮嬌氣,同時又賦予廣東地區對如意情緣的傳統祝願——就算情易散,緣易變,但該有的糖,還是甩不掉

東莞人吃鵝吃臘肉

算得了廣東頭牌

都說沒有一隻鵝能逃出廣東,這話可能只說對了一半。要是到了東莞,可是一捋鵝毛都逃不過了。

之前有調查數據稱廣東人一年能吃掉1.7億隻,我大膽猜測其中可能近1億隻都被東莞人吃掉了。

來東莞沒吃到鵝都算是白來了,當地可以說無鵝不成宴,吃法很多,比如非常適合炎夏的清爽白斬鵝、獨具嶺南風味的南乳燜鵝、塘廈碌鵝……但最令人拍桌叫絕的還是燒鵝。

廣東人料理鵝的古法各地有異:客家人愛燜,潮汕人好滷,東莞人則好燒。

東莞有一絕叫荔枝柴燒鵝,《尋味東莞》裡拍出的畫風就像是隱匿山林的武林高手——

一堆荔枝柴火上,是醃製後吊幹的鵝,放入一個弧形狀的陶土器具裡高溫燒烤,金燦燦流著油,看著都香。

點擊播放 GIF 1.6M

點擊播放 GIF 1.4M

鵝從每一層表皮和肌理浸盈在醃製的醬汁,連同荔枝木的油脂和香氣一同燻制,才造就了東莞燒鵝皮脆、肉嫩、汁水多的特色。

東莞人不僅懂吃燒鵝,他們最擅長的搭配就是燒鵝瀨粉

瀨粉在廣州西關、中山、江門一帶都有姓名,形似米粉,但口感更加粗滑爽口。

東莞老饕打開清早的正確姿勢,就是來一碗簡簡單單的燒鵝瀨粉下肚。

一碗高湯、一勺滾燙鵝油醬汁澆頭,瀨粉的爽滑勁道剛好中和了燒鵝的濃烈。

點擊播放 GIF 2.4M

東莞人吃肉好香甜豐潤,不僅好燒鵝的濃烈,更好腊味的馥香。

說到東莞最能名揚全國的美味,老藝術家不得不提到臘腸。在眾多廣東臘腸裡,源自東莞厚街的矮仔腸算得上是頭牌。

點擊播放 GIF 2.7M

矮仔腸因為形似大棗,一節節短小肥胖帶著點萌萌的氣質。

每逢秋風起,東莞人就開始做腊味,他們喜歡在臘腸的肉餡裡加入玫瑰露酒或者米酒,釀製的腊味脂香盈口,濃鬱香甜。

除了常見的臘腸,東莞還有一種神奇的腊味組合——用豬肝晾曬成臘表皮,包裹著經白糖和米酒醃製成的豬臀尖肥肉,吃起來有種獨特的口感:

外層柔韌,內裡潤滑微甜,他們喚成極具喜慶之意的名頭——金銀潤。

點擊播放 GIF 2.0M

東莞的臘,萬物皆可,一到喜慶日子,同樣會張羅起臘豬頭來。

東莞腊味最地道的當屬油鴨,肥美的白鴨肉,等到皮下脂肪變得豐厚,醃製兩天晾曬,等到油脂完全溢出,就能散發出油脂的甘香。

點擊播放 GIF 1.0M

吃鴨肉就算了,他們連鴨喉都不放過

用清淡素淡的蘿蔔等素材搭配鴨喉,就等著一口咬破鴨喉,剎那間爆破,油脂盈滿一嘴的那一瞬,也就東莞人最懂這種腊味襲擊而來的豐潤之味。

舒服實在,低調接地氣之最

東莞有什麼好吃的?

一開始老藝術家看待東莞也不免帶著有色眼鏡,以為不過是「世界工廠」,所謂打工城市多外來人進駐,總會讓這座城市本來的味道變得稀而淡。

剝離這層標籤,如果深入生活或者了解東莞,你會發現她是一座挺質樸,有人情味的城市。

點擊播放 GIF 1.4M

這座移民城市經歷了40年人流交匯,外來移民給東莞原本的美食版圖上添的是更包容的色彩。

任何地方的異鄉人,都能在東莞找到屬於他們家鄉的美食。

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東莞藏著的臺灣味

臺商進駐東莞投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曾經臺商不僅撐起了東莞經濟發展的半邊天,還在這裡落地生根,留下了不少味蕾上的鄉愁痕跡。

倘若你到了厚街康樂南路和珊瑚路,就會驚奇發現這裡的臺灣小吃店可能還佔到了7成,這條街還被稱為「小臺北」。

在東莞不僅能吃到臺式滷肉飯,還有木瓜牛奶、臺灣肉粽、大腸面線糊等等地道的臺灣美食。

點擊播放 GIF 1.6M

除去美食上外來移民的色彩,東莞本土的美食特質,你會發現很難用什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詞語來形容。

因為實在太接地氣了,讓你只想懶懶在小城鎮的食鋪裡吃著燒鵝瀨或者是煲仔飯,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一個炎夏。

很多人印象裡一直將粵菜看成是對食材、刀工和技法都有非常嚴格要求的菜系,但東莞似乎給大家呈現的是粵菜的另一面——

點擊播放 GIF 1.8M

不用追求過多的華麗形象,順應天時自然以及人事變遷,看似不起眼的家常菜裡,一樣可以提煉出精妙絕倫的美味,那才是真正的人間煙火氣。

無論你在深夜幾點,走在東莞哪個鎮上的街頭,都能看到夜間燈火通明的幾家宵夜大排檔。

點擊播放 GIF 2.0M

不過是一份炒米粉,或者是一道爆炒鹽焗鵝腸、還是一碗蜆肉粥,粗獷的外觀乍一看並不起眼,但吃起來走胃又走心。

就像港片裡名不經傳的古惑仔,不會耍花腔寫情書,但簡單一句粗糙的情話,卻是一招致命。

在《尋味東莞》裡,最打動人心的畫面是麻湧鎮新基村,材叔那家營業27年,靠一煲排骨飯開到凌晨4,5點的小食鋪。

半夜還在打工的工仔和附近碼頭的漁民,赤著腳就走過來了。

圍坐在三兩張木桌旁邊的塑膠凳上,就這樣卻拍出了中國版「深夜食堂」

點擊播放 GIF 1.3M

誠然,快速發展工業化和現代化,已經衝擊了以前農耕時代下文化習俗濃厚的老東莞。

在這點上,我們或許更應該深入看看藏在新聞媒體敘述,以及鋼筋水泥背後的東莞——

莞城振華路、石龍鎮的舊街邊上,還有一間間固守著舊時光的老店鋪。

在這裡你買到一個人從出生到去世的所有生活必需品,繞過一條舊街,感覺就像走過了人的一生。

點擊播放 GIF 1.4M

那些製作陰菜的老人,以及麻湧邊上種著香蕉的農民,雖然眼見著自己的村莊一步步演變成現代化都市,但依舊守著高樓林立那一片方寸土地;

點擊播放 GIF 2.3M

海邊上還留存著世代在海上討生活的疍家人,他們的後代早已脫離了海上生活,紮根於土地,但他們的味覺依舊離不開海腥味濃重的魚乾蝦幹。

「東莞儘管是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但卻保留了大量農耕時代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現代化大城市中難得的傳統生活樣本。適應天時,應時而食在東莞人的食物和生活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尋味東莞》的製片人李潔說,也就真正到了東莞之後,才發現車水馬龍、機器轟鳴的城市背後,還藏著一片傳統淳樸,多元豐富的美食世界。

點擊播放 GIF 2.0M

這一樸實無華的美食世界,才是鑲嵌在東莞城市肌理的精神原點

要是有人問起「東莞有什麼好吃的」,我還是一時語塞,因為多到我都不知道要說哪個。

你心目中的東莞美食是什麼印象?

鍾無豔

相關焦點

  • 廣東最被忽略的美食之城,沒想到是它-虎嗅網
    都說廣東藏著非常多美食小城,論美食前有佛山順德,後有潮汕。但老藝術家要說,廣東最深藏不露,最為人忽略的美食寶藏之城,那肯定得是東莞了。這座有著1200多年建城歷史的城市,相傳最初城市的名字來源,就是因為城市內生長著大量的莞草而得名。東莞之名取自莞草,「縣名,莞草名,可以為席,邑在廣州之東,海傍多產莞草,故名」。
  • 原來東莞,才是廣東最被忽略的美食之城,保留著許多特色傳統飲食
    廣東是我國有名的「大吃省」,甚至於全省的形狀從地圖上看就像一個大雞腿,除了「美食荒漠」深圳,廣東人好像都很會吃。而且粵菜絕不單單只是某一菜系,在廣東的土地上,廣府、潮汕和客家三種風味融匯貫通又各具特色,坐實了大吃省的名頭。而最近熱播的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從另一個角度向大家展示了一直被誤解的東莞市。
  • 這座一直被忽略的美食之城,央視來為它正名了!太誘人了好想去吃
    最近看了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打造的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才忽然覺得,東莞這座美食之城,因處在美食大省廣東,鋒芒被廣佛、南番順、中山等地蓋過了,一直被全國人民忽略。而這裡卻藏著這麼豐富的美食,真值得好好去吃一遍!
  • 廣東最佛性千年古城!明明奇山秀水、美食遍野,卻不爭不搶被忽略…
    圖蟲:tatorins 它可以說是廣東乃至中國最「佛性」的城市之一,不信你看:跟那些號稱「廣東最沒存在感」的城市相比, 梅州,也就勝在「名氣」比較大了。
  • 沒想到!亞洲街頭美食之城第一名竟然是檳城,吃貨去旅遊不能錯過
    檳城曾被評為亞洲十大街頭美食之城的冠軍,來這裡除了找尋那些散的街頭的精彩壁畫,吃肯定是另一個重要的目的了。而這裡多數都是接地氣的街頭小吃,可以盡情地毫無壓力地吃上一整天。檳城一碗全球美食排名前十的叻沙叻沙曾被評為全球50大美食的第7名。
  • 廣東本地6大美食,香腸雞爪最常見,最後一個你肯定沒吃過
    廣東本地6大美食,香腸雞爪最常見,最後一個你肯定沒吃過!提到廣東,大家腦海裡會想到什麼呢?對於美食博主來說,排在最前面的不是「小蠻腰」,也不是「粵語」,而是吃了~廣東人愛吃會吃,這個大家都知道。如果有機會來廣州本地嘗遍美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這裡的美食,不管是色香味還是飲食環境都是非常不錯的。
  • 沒想到,廣東人是以這樣的方式搶佔先機的......
    沒想到,廣東人是以這樣的方式搶佔先機的......每每遇到數學題的時候其他人還在按計算器廣東人已經脫口而出小編以為是他們從小計算家產得來的天賦異稟沒想到竟然是粵語中數字出現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今天,就來盤一盤
  • 廣東唯一沒有感染的城市,原來藏了那麼多美景美食!
    廣東唯一沒有感染的城市,原來藏了那麼多美景美食! 其實,在此之前,這裡可以說是 廣東「最沒存在感」的城市了,沒有之一 連在騰訊大粵網去年發起的 「廣東最沒存在感的城市」投票中 雲浮就被票選為了第一名..
  • 廣東最沒存在感的城市,究!竟!是!誰!
    要數地道味道,江門的缽仔糕是最傳統正宗的,彈牙口感清甜味道一試難忘呀!缽仔糕和碉樓都很努力了,投我一票,讓多點人知道它的身世吧~我是梅州,哈哈哈哈,好開心!我即將通!高!鐵!啦!超多超多美食的梅州哦,美食之旅可以不要只鎖定汕頭啦~△光祿第我地處三省交匯處,交通是挺便捷的,機場是跟上了。
  • 廣州必吃的美食攻略,廣東特色美食推薦
    廣州作為中國文化底蘊作為深厚的一線城市,它的發展速度大家也都看得到,而這些年,越來越多的遊客都紛紛前往廣州,大多數人是想要品嘗下當地的特色美食,下面就介紹下廣東美食排行榜中非常受歡迎的三種美食。這第一道來自廣東的特色美食名字叫牛河,這種叫法是廣東人習慣的,這裡的牛字其實就是指的牛肉,河便是河粉的意思,它起源於廣州的沙河鎮中,關於著幹炒河粉它還有這樣的一段歷史故事,在一九三八年間,本來有著食在廣州的美譽的廣州,被日寇侵華的軍事行動所打破,廣州從此變得百業凋零,在這個環境下,一位名叫許彬的商人結束了自己的酒樓生意,之後便在楊巷路經營了一家自己的粥粉面檔,
  • 沒想到除了廣東人,福建人也吃這個東西,看完你們敢不敢吃?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雖然世界上有很多好吃的美食,但其實也還有很多美食並不是每個人都敢吃的。比如在廣東,有很多事物,很多外地人都不敢吃,所以很多人都稱廣東人什麼都吃,甚至連福建人也吃,這真的是認真的嗎?
  • 旅行清單中「隱秘的角落」,廣東這座城市,能撐起一部美食紀錄片
    背上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心靈之旅。這裡是【愛旅行的豬】的旅行,漫長旅程,一路行走,一路成長。歡迎朋友們的到來與關注!旅遊的目的,不僅在于欣賞美景,更有品嘗美食。廣東,旅行大省,也是美食大省。廣東的每一座城市,單獨拎出來都是一部美食紀錄片,無論是以「牛肉火鍋」聞名全國的潮汕大地,還是人人都會煲的「老火靚湯」的廣州,抑或「廚出鳳城」的順德,都是有名的美食之城。然而實際上,在廣東的旅遊名單中,還有這樣一座一直被忽略的「隱秘的角落」------東莞。
  • 四大菜系之粵菜 廣東美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食推薦,本期美食推薦我們將要來到廣東。廣東具有悠久的商貿歷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和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廣東依託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抓住歷史機遇,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成為中國經濟實力最雄厚、市場化程度最高、開放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廣東飲食文化,也隨之得到了蓬勃發展,我國著名四大菜系之一的粵菜就坐落於此,講究味道之鮮美,色、香、味、形整體設計之完美,都可謂首屈一指。
  • 廣東美食聞名全國,沒吃過就白來廣東了,誰人能抵擋粵菜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媚媚,今天小編我呀要帶著大家去廣東來一場美食之旅,廣東的美食是聞名全國的,很多遊客要是沒吃過當地的美食可就等於白來了呀,而且想必是沒有人可以抵擋粵菜的魅力!那麼開始我們旅途吧。廣東菜系全國聞名,誰能抵擋得住粵菜的魅力!
  • 美食天地:廣東必吃的十大美食,沒吃就白來廣東了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作為一個廣東土著,下面是我自己心裡的廣東十大美食,你認不認同呢?1.燒鵝。家裡來客人了,斬份燒鵝加餸是廣東人的待客之道。有時經過燒味檔,見到新鮮出爐的燒鵝,半島君也會興致勃勃買上一盒,與家人分享。鵝皮香脆,鵝肉彈牙,鵝油齒頰留香,一講到燒鵝就流曬口水。2.白切雞。
  • 廣東最佛性的千年古城,它明明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卻不驕不躁!
    它可以說是廣東乃至中國最「佛性」的城市之一,不信你看:它明明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卻不驕不躁,不賣力吆喝!提及梅州,廣東人幾乎都知道,但你要問梅州有什麼,10個人可能有9個會告訴你:有「客家人」「客家菜」「圍龍屋」……但到再問梅州還有什麼,大多都撓撓頭表示記不起來了~跟那些號稱「廣東最沒存在感」的城市相比,梅州,也就勝在「名氣」比較大了
  • 95年年輕老闆,沒想到把西關風味壽喜燒帶來廣州,這才是美味!
    95年年輕老闆,沒想到把西關風味壽喜燒帶來廣州,這才是美味!美食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東西,無論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是在心情好的時候,吃到美食,會令心情變好,還會變得更加的好,這就是美食的魅力。不知道你們平時喜歡吃什麼美食呢?
  • 盤點那些夜宵黨最愛的廣東美食:廣東人天天吃,為何不發胖?
    大家好,小粵粵又來和大家分享美食了。小粵粵曾經說過廣東人是能夠從早吃到晚的,那麼,除了早中晚飯,夜宵也一定要吃的廣東人一般都吃什麼呢?大家可能會想到什麼燒烤擼串之類的,這些美食在廣東地區當然也少不了,只不過燒烤擼串這些其實都屬於北方特色,所以今天小粵粵就小談一下,夜宵黨最愛的那些地道廣東美食吧!接下來進入今天的第一道主菜,那就是要比較開胃清爽的粵式糖水。廣東人愛喝湯,也愛糖水,有時也管糖水叫甜湯。糖水四季都適宜,而小粵粵覺得在炎炎夏夜來一碗冰鎮的糖水會更加合適。
  • 向「美食之都」進發!中國佔了七分之三,你去過嗎?
    去成都玩的時候,要說哪個著名的景點聚集的美食最多,答案肯定是:沒有。成都不管哪裡都沒有之最,只有更多你意想不到的好味道。脫口道來:錦裡、寬窄巷子、就連杜甫草堂這麼文化氣息濃鬱的地方也隱藏著地地道道的美食。要不怎麼說成都在人們心中的美食之都名稱早已經根深蒂固了。
  • 廣東潮州百種美食,小馬旅行中最愛吃這4個小吃,可謂是價廉物美
    相信說到廣東美食的時候,旅行者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早茶,再或者是煲仔飯等比較耳熟能詳的美食。不過其實在廣東還有一座美食之城藏著更多地道的風味小吃,依然適合為了美食說走就走的旅行,這裡就是潮州。據說,潮州菜和小吃可以追溯到漢,到了唐代的時候,更是成為了當時極其重要的美食。就連韓愈都對潮州菜寫下:「……章舉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餘數十種,莫不可嘆」的詩句。後來到了明清時期,潮州菜更是進入了巔峰期,城裡老字號眾多,品類繁多。直到如今,據說潮州城內依然還保留著百餘種小吃,成為旅行者嚮往美食的一處寶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