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興太湖省級溼地公園建設方案正式敲定,相關規劃已正式通過省林業局批覆。目前,退漁還溼、蘆葦種植等相關工作已在原有實施基礎上陸續啟動提檔升級。據了解,該溼地公園不僅將涵蓋生態修復、科普宣教、生態旅遊等多重功能,還將助力構建環太湖生態保護帶,進一步保護太湖水質。
宜興位於太湖西岸,有40多公裡太湖岸線。近年來,為了保護太湖水質,宜興先後在沿太湖地區開展了水產養殖整治、溼地保護小區建設、竺山湖溼地建設等一系列行動,但一直沒有實施區域範圍的系統規劃與保護。此次規劃建設的太湖省級溼地公園,橫跨周鐵鎮、新莊街道、丁蜀鎮,規劃範圍以太湖水面為主體,納入了太湖周邊部分溼地,北起百瀆口,南沿太湖大堤至大港口以南與浙江省交界處,西側大部以太湖大堤背水坡堤腳為界,包括竺山湖溼地、丁蜀農業示範園等5個主要陸域節點,規劃總面積2.45萬公頃。屆時,該公園將與無錫等沿太湖溼地公園串聯,構建完善的太湖溼地保護體系。
生態修復與保護是溼地公園建設的重點,包括陸生植被、沼生植被、水生植被、鳥類棲息地的恢復和健康水生態系統重建。其中沼生植被恢復以5個陸地節點的退漁還塘為主,恢復總面積約31.47公頃。鳥類棲息地恢復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竺山湖百瀆口等四個區域為核心,通過對水系、植被的合理規劃與恢復,為鳥類棲息、繁殖創造多樣的空間形態。針對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相關部門將在兩處水域位置,通過實施生物操縱技術,恢復重建健康水生態系統。除此以外,宜興還將在太湖沿線選擇部分點種植蘆葦,恢復蘆葦灘涂淨化水質。
以生態修復保護為核心的公園建設助力打造太湖西岸生態旅遊示範區。目前,太湖岸線基本以現代農業種植為主,形成了新莊藍莓採摘、徐瀆蔬果採摘等多個農旅結合示範點。「通過溼地公園建設,提升太湖濱岸景觀品質,優化生態的同時,能帶動太湖西岸生態旅遊,反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宜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為增加生態旅遊功能,結合太湖溼地風光和沿岸鄉村風情,溼地公園內設置桃花源、風箏文化、水生植物園、天然氧吧等主題園。除此以外,公園還將融合科普宣教功能,在宜興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建設溼地科普館,展示溼地景觀、生物多樣性、周邊特色民宿文化等。在竺山湖溼地與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建設兩座隱蔽性觀鳥屋。(蔣夢蝶)